读研究生还需要家里给生活费吗?

云海说科技


现在国家政策好,对于读研究生,更是有各种奖励。

正常每个月导师会给你发一定量的工资,具体数额要看您的导师,国家每个月会给600RMB,每个学校设立奖学金的情况不同,一般70%的学生都会获得奖学金。对于学费,住宿费,您也可以选择助学贷款,也可以每周出来做做兼职,各种赚钱的渠道。

所以正常是不需要从家里拿生活费的


小刘讲数学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本人某211财经院校在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个人认为读研究生是否需要家里给生活费的问题因人而异。研究生分为在职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在职研究生一般都是边上班边工作,因此有工作的同学不需要家里给生活费。如果是全日制研究生,我身边的大部分同学还是需要家里给生活费和学费的。本人研究生两年没要家里一分钱,完全自力更生,研究生期间通过各类兼职不仅赚到了生活费和学费,并小有结余,整个研究生生活充实而又忙碌。

本人在参加研究生初试等成绩的两个月以及录取以后到研究生入学的4个月里都在公司任职,几个月的工作基本凑齐了我的研究生学费和生活费。同时在校期间做了其他类型的兼职,也赚到了后面的生活费和学费。因此本人在研究生期间没有要过家里生活费和学费。

其次说一下学校研究生的奖学金,助学金政策以及学费情况。

虽然现在研究生现在取消了公费,但是在研究生期间努力学习,是几乎不会花家里什么钱的,家庭条件一般的同学不必为了学费而惆怅。当然不排除一些热门院校的热门财经类专业学费很贵,这个学费就需要家里帮助了。

本人学校全日制研究生助学金:6000元/人,500元/月,12次发放,覆盖所有在读全日制研究生

专硕学业奖学金:一等:12000元(比例为30%),二等9000元(比例为40%),三等:5000元(比例为30%)

学硕学业奖学金:一等10000元,二等8000元,三等5000元。比例和专硕硕一样

除此以外,学校还有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万元,唐立新奖学金:一万元。招行奖学金:5000元,社会实践奖学金:3000元,以及一些其他的小额奖学金。除此以外还有项目补贴,科研奖励。本人一个好朋友学术大牛,研究生期间发了几篇A刊,就学术论文这一块获得的奖金就可以抵扣两年的学费和生活费。

最后说一下研究生的学费,全日制研究生分为学硕和专硕,学硕一般学制三年,学费较为便宜,我们学校是7200一年。专硕一般学制两年,学费较贵,一般专业15000元一年,金融等热门专业18000一年。

相对于读研以后的回报,这点学费还是值得的。

文末最后给大家看一下我硕士二年级交费的财务信息,具体是学费15000元,住宿费1200元,保险费220元。一共16320元。之前卡里没钱,分几次支付的[呲牙]。



冷萌学长


感谢关注:谁不曾彷徨。研途有我,不再孤单!

先跟大家说一下读研期间的正常收入,然后你们根据自己的花费就可以知道自己是否需要家里给生活费了!

国家补助

国家对于所有硕士的补助是每个月600块钱,一年发十个月,也就是说一年给你6000块钱,具体是拿两个月不发,我忘记了,因为真的没有特别在意过!


导师补助

这个并不是所有老师都会给的,我的导师在我读研期间每个月补助500块钱,也同样是一年发10个月,一年共发5000块钱。不发的两个月和国家的补助并不相同,所以我才不敢确定到底是哪两个月不发钱。

这个补助并不是固定的,读研的时候,我们老师给我们每个月500块钱,让很多人都羡慕,因为同一个学院很多老师是一块钱都不给的。

当然也有一些老师每个月补助800块钱,我的同学在读硕士期间,老师的补助最高的一个给2000块钱!

劳动获得

有一些老师在对待学生的补助问题就比较清楚了,他会根据自己师门内各个学生所完成的工作,给予相对应的补助,说白了就像上班一样,你干的活越多,给你的钱越多!

成果奖励

很多高校对于硕士、博士都有成果奖励,比如一个实用新型专利奖励800块钱,导师奖励2000块钱,发明专利奖励4000-5000块钱。论文根据级别奖励程度不同,SCI根据影响因子来计算!这些都是不同学校不同办法!

希望大家能够关注我,我会继续更新更多考研信息


谁不曾彷徨


作为过来人,我可以回答你这个问题。一般来说,读研究生就不需要给家里要生活费了。我当时大学毕业后,考取了研究生,暑假期间就找了一份暑期工作,在西餐厅当服务员,赚了一个多月的钱,赚下了研究生的第一笔生活费,不算多,两千块钱够一个多月花的了。

由于我考取的公费研究生,不收取学杂费,只需要交住宿费,所以这个钱还是需要提前赚出来。读了研究生后,一个月内就找了家教,开始的时候一个月也能赚个七八百块钱,后来做的好,做两份家教,一个月能赚两千多块钱,基本都是晚上和周末做家教,不耽误上课看书写论文,自己的生活费相当阔绰。加上我们也是每个月也发一些补助,所以感觉研究生过的非常有滋润。后来拿了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000元,就不做家教了,正好研究生三年级也该找工作了,导师带着实习,实习期间又赚了六七千,都拿来给家里补贴了一些,可以说非常富有了。

如果不是公费的研究生,基本上也有很高的奖学金,有的学校奖学金可以平分,大家都有份,用来交学费,有的学校奖学金轮着来,让大家都能解决交学费问题,不过也有的学校实打实地竞争,也是非常残酷的。只要能解决学费问题,生活费问题基本不在话下了。一般都是给导师打工,导师会给一些经费,一定不会饿着学生的。如果导师没有项目,只能靠自己努力了,也一定能解决生活费问题的。


送你一首小诗歌


谢谢好朋友湖南大学传媒的邀请。这个答案对我来说,我的家里给啦,比起诸位牛人有点羞愧啊。


在2018年的研究生招录中,后续有一个现象很普遍,就是学硕基本都有全额奖学金,可以抵缴学费,而专硕中的部分人将要自己出部分甚至全部学费,非全日制的研究生费用部分学院还要求一次缴清(2-3万元)。针对这些缴纳费用的学生,如果家境一般的话,相对来说会有一定的压力。个人建议部分条件一般的家庭,可以尝试申请助学贷款(年最高额度6000元)。

读研的生活费开支节俭的同学可以卡在月500元以内(我的师妹中当时就有),富裕的同学没有上限...因为我熟悉的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有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不少,车辆月支出起码1000元+。如果是普通同学,正常消费习惯的话,基本会卡在1200-1500左右。我当时读研的时候,因为租房校外,差不多一个月的开支要2000元(长沙夏天的空调电费就蛮贵,哎)。所以,如果家里给了生活费的同学,也不用太过于自责,毕业工作后对父母好一点比现在说啥都顶用。

研究生补助来源

学校内研究生是有一定的补贴的,常见的国家补贴、课题组补贴、奖学金/科研成果。在补贴方面,一般来说:中科院的学生待遇普遍比高校要好,在高校中工科的待遇比文科要好。在同学院中,大课题待遇基本要比单干老师要略好。

  • 国家补助

国家补贴中有国家奖学金抵扣学费后,还有年6000元的补助(院校按年10个月或者12个月发放的都有,合计6000元)。但是和我之前说的一样,部分专硕是没有这部分奖学金抵扣学费的,甚至没有月补助。而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更没有这部分补助啦。

  • 课题组补贴

工科课题组补助普遍在400-1000元之间,额度看课题组资金充裕程度。研一起步为300-500元,研二研三根据学术成果追加。在暑期或者寒假留学做实验的,部分课题组会有额外补贴,最多的我见过的是暑期2个月发了5000的补助。

文科我知道的不少课题组是没有补助的,或者相对较少,200元左右补助的文科课题组很多。相比工科老师的项目,文科的项目经费较少,50W就是一个国家级项目的额度啦。

注:在私信或者头条评论中,我发现不少双非普通院校的研究生待遇普遍不高,许多院校甚至不发课题组补助,主要是导师缺少项目支撑。

  • 奖学金/科研成果

每年都会有一次奖学金评定,有不少名人或者校友在大学内都会挂名某某奖学金,或者校长拔尖奖学金,只要你论文多、成绩不差,基本年入账个一万元很轻松。我有个师弟研二获得中南大学校长拔尖奖学金,额度是两万元。

科研成果主要是论文发表、专利申请、竞赛获奖等,课题组对于这些有严格的标准和补贴标准。比如SCI论文的补贴一般是根据IF的多少,一区的话不少课题组可以补贴1-2万元。不过也有部分导师的处事习惯不一样,这部分成果是不发放补贴的,甚至我在头条见过将学生竞赛奖金充归课题组经费的。

寄语

如果家庭条件一般,资金压力大的话,在申请助学贷款后,可以做一些兼职来贴补生活费。尤其是对于一些恋爱的研究生异地情侣,这部分开支更大。具体做什么兼职,量力而行,前提是不影响学习和学术,不耽误毕业。


帅小西De


我是研究生的话会像家里要钱,但是没有大学话费高,研究生一个月补助900,家里补贴500,,因为我是保研的所以学费交8000返8000,相当于免费,住宿一年1200,这样算下来一年花家里6000左右。

我有时能找到家教的兼职也会去做家教,挣一些零花钱,这样放了假也有钱出去玩,可以不用从家里拿。而且我们学校饭比较便宜,我1500一个月正常省着点吃的话足够用了,不抽烟,不烫头,偶尔聚会的时候喝一点酒。基本没什么大的额外花销。

虽然我研究生没做到完全独立,但是我还是尽可能的少用家里的钱,平时上学每个月都攒钱,放假回家就不从家里要钱了,出去买个什么东西,同学聚会也都是用平时自己攒的钱。


材料研究僧


我从大三开始经济独立,学费生活费都是自己挣的,自己买了新手机,还和女朋友出去玩了几次。今年春节回家还给家里添置了一张大圆桌,给爷爷买了一台电视,自己买了一个席梦思,现在还剩下几千块钱。

想要做到经济独立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如果单是说兼职打零工,帮人家发传单,送外卖是很难的,辛苦不说,意义也不是很大,对于自己除了晒黑一点也没有什么收获。我个人是很鄙视这种低级的挣钱方式的,有这些时间我还不如多读几本书。

要说符合学生的身份,自己又能够有收获的挣钱方式就是好好学习,努力读书,拿奖学金。一学年的奖学金少说也有一千块,国家奖学金一学年八千块。平日里多参加各种比赛也有好几千块钱的奖金,何愁不能够实现经济独立?

到了研究生,可以做的事情就更多了,如果你不是说去混日子,稍微努力一下各种奖学金就能够应付你平时的开销了。像研究生的“基本工资”,一年有6000块钱,有些学校会一次性发放,有些学校是按月发放,一个月600块钱。这个钱足够你在学校里活下去了。这是每个月全日制研究生都有的,不需要争取,也不需要看成绩就可以获得。

奖学金才是研究生的“绩效工资”,国家级的奖学金多达20000元,校级的奖学金少说也有五千块钱。研究生一年的学费才6000-8000元左右,拿到校级的奖学金,学费就差不多了。


另外“老板”发的工资也是一笔收入,跟着“老板”做项目,一个月也有一两千的工资收入,如果是油水项目,“老板”又大方,就不止一两千块钱了。发表学术性的论文也有收入,不过这个难度较大,学霸们的专属收入。

除了上课做科研项目,如果你还有时间,你还可以去做最基本的家教或者去教育机构兼职,一两个小时两三百块钱,一周去两三次,一个月下来生活别提有多滋润了。

研究生来钱的渠道有很多,只要你愿意去争取,这些钱足够你研究生两年的学费和生活费的花销了,哪里还需要家里给钱呢?


大三老学长


看了几个答案,说的都是不需要家里给生活费了。

我首先还是想强调,不要以自己的经历套到所有研究生身上,毕竟学科不一样、学校不一样、个体也一样。你自己不需要家里给生活费,不代表别人问家里要生活费就丢人、就羞耻。我当时读研的时候,是统招公费录取,但是室友有一个就是自费攻读的,我并不觉得我们就有那么大的差别,他也同样努力,表现也不错。

现在所有的研究生都需要交学费了,不同的是各个学校都定了比较高额的奖学金。一等奖学金的话,如果省着点花,基本可以覆盖学费和生活费。这种情况下自然不用问家里要生活费。

但是,三等奖学金,可能只能够勉强覆盖学费,甚至不够,如果导师严格要求,没时间去做兼职,还是要问家里要钱的,这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既然当初决定考研,就应该做这方面的准备。

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没有问家里要钱就绑架别人,觉得别人也应该和你一样。天底下没有这种一样的事儿。


半岛外语


本人研究生毕业,结合自己经历谈谈:

1、我是2013年考上研究生,在我们学校是最后一批公费研究生,2014级就需要交纳学费。不光不收学费、住宿费,每月还有500块钱的补贴。此外,我在我们学校的研究生处勤工俭学,每个月还有400块钱的补助。所以加起来每月有900块钱的补贴。基本不向家里要钱。

2.我是文科生,所以像跟着导师做项目的事比较少,我就做过一次,还是众多师兄弟合作完成的收益很小。据我们学校药学院的同学反映他们的项目收益很大,不过也得取决于导师是否愿意与你共享。

3.临近毕业,需要到各地参加考试,我当时去过上海、江苏,来回车票、住宿花费不少,这种情况下就必须管家里要。再有毕业散伙饭、请导师都需要钱。

更多考研、考公信息请关注“考研过来的基层90后”。请转发给需要的人


至爱晓笑生


我大三就做到了真正的经济独立,学费、生活费、出国旅行的费用包括买电脑、买手机,都没有问家里要过钱,现在读研究生二年级了,遇到过年过节都会给长辈买礼物发红包。


这几年,我遇到过很多学弟学妹来请教:“学姐,我好羡慕你,我要不要去发传单补贴零花钱?”


我曾经也处在这个年纪,18岁进大学时自认为已经成为成年人,不肯要家里的人,22岁上研究生时,很多同龄人都已经开始工作,更没脸问家里要钱,所以我明白他们询问我时的焦虑与迫切。


我想,你也一定能明白那种迫不及待地妄想依靠自己的力量在世间独立行走的心情。


我本科在中央民族大学,身边有很多同学来自少数民族地区,他们的父母是农民,家里还有弟弟妹妹在上中学,他们去学校边上的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打工,一小时能拿到13块钱,一个月的课余时间勤勤恳恳,能拿到一两千块,恰好负担自己的生活费,还能再添置几件衣服。


我老家是浙江,高中许多同学家里都是开小企业的,很有生意头脑。我一位发小,在上了大学之后,盘下了学校里的服装店,一年的租金是10万。他依靠院系的文化衫订单,从江浙工厂里拿便宜货源的女装,一年挣到了20万。当然了,一开始付的那个10万租金,是家里给他的。


越离开学校,越接近社会,你会发现,你和你同学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我们曾经被坐在同一个教室的假相蒙蔽,以为我们是一个世界的人,却忘记了大家的各自来处——有些人的起点,就是别人的终点。


对于有些家庭来说,能够供养孩子上大学已经精疲力尽,无力再为孩子提供生活费去支持他们和同龄人拥有一样精彩的课外生活;对于有些家庭来说,根本不把生活费放在眼里,随手就能给刚上大学的小孩几十万块钱,让他们去练练胆子,练练能力,为以后接手家里企业做准备。


对于前者来说,不问家里要生活费是迫不得已;对于后者来说,不问家里要生活费是不值一提。


而大部分人,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里,家里钱不多不少,给得起孩子平均的生活费,但也没有富裕到可以随便花。我就是这样的情况。


而且我忍受不了,问别人要钱的耻辱感——即使这个别人,就是我的父母。


所以我在大三那一年,通过写小说赚到了足够的生活费,摆脱了这种我自以为的窘境。


但我如今回想起来,如果我有一个女儿,我也有够用的钱,或许我更希望她在读书阶段能够去做任何她喜欢的事,而不是为了生活费而忧虑。毕竟,青春就这几年,父母希望的,不过是你幸福。


所以我这样告诉我的学弟学妹,如果你家里还有那个钱,就别花时间去打零工,要么去拓宽、加深兴趣范围,要么去学习新的技能,要么就快快乐乐地学习和玩耍;问父母要生活费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每一分钱花得有价值才更重要。


至于独立,只要不是啃老的无赖,或者心智不全的巨婴,当你毕业的时候,总会找到一份能够养活自己的工作,走上你最为渴望的独立之路,一个人去面对那些父母曾经为你遮蔽过的风雨。


别着急,亲爱的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