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匿名辱骂辅导员,为找出匿名学生,辅导员:已联系腾讯总部,对此事大家怎么看?

刘焕绘画


这只是冰山一角吧,其实并不是什么特别大的事情,如果发生在社会里,别说找腾讯,找警察估计都没有人去管。

只能说,我们的大学有很多可笑、可恨、可怜的地方,那些肉食者可能都没搞明白大学是干什么的,或者心里明白就是故意为之。

“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是创造新知识、兼容并包、拓展人类智力边界的地方。

我们中国虽然人多,但是好的大学没那么多,现在所谓高校将近3000所之多,有多少是干正事的?投入了社会多少财富,有多少是无谓浪费掉了?

满打满算也就是最顶尖的那几十所,其他的都只是在:瞎折腾+职前培训。


这要问一问那些所谓大学:

你开设的专业有能力在本领域拓展边界么?如果没有你就老老实实教学生们一些未来工作中能用到的实际知识和技能,别什么课都是老掉牙的东西。

你招来的学生是能引领智慧高度的人么?如果不是,平凡务实一点,让学生们了解社会需要、选择就业方向、练习实用技术,你做好客观公正的评价,少参与具体操作,让学生们自由发展,犯错了有法律、挂科了有标准。

你面对的都是些生活不能自理的小孩子么?肯定不是,说些实在话,很多大学连上课都没有必要,做好图书馆和学习资源的对接,以及就业信息的更新,现在都是网课时代了,成年人不会自己学习么?

那么这些所谓的大学最应该做些什么事呢?

最应该的就是,不要把学生当做学生,要当做即将就业的社会人。做好学习的引导、信息的公开、规则的公平、行为的自由就够了。

题主的这个问题,是大学因为不合适的个体、不合适的岗位、不合适的资源、不合适的权力、不合适的安排所产生的大量必然问题中的某一次曝光。


佐之


先说说我上大学的时遇到过的奇葩导员,我们上大一时她刚毕业,留校当了系辅导员。

班级里第一次投票选班委,我选上了团支书,她通知所有班委成员放学开会,开会地点是学校外面的一个还算不错的饭店。菜都是她点的,吃完饭让我们5个班委AA结账。后来得知,系里一共6个班,都是如此。

五一假期,我老家的姐姐结婚,我要请假早走一天,她就各种的为难,说学校有规定,不能请假提前走之类的,要系领导特批。最后我是如愿提前一天走了,在老家时,收到她的短信,说因为我请假的事情,她自己花钱请系领导吃顿饭才批下来的,(我突然明白了她都是跟谁学的)听说我老家的牛肉干,奶酪挺不错的,都还没吃过呢。没办法,花了500多给她带回去一堆特产,要知道我当时一个月生活费才600元。

团支书是可以优先入党的,她一个人的时候把我叫到办公室,跟我讲因为人多,她费了好大劲才给我争取到第一批入党的名额,我说请她吃饭,她给我看脖子上的珍珠项链,说是别的班的团支书从青岛回来给她带的,我就明白这是嫌少了,当时真的很气,我就跟她说我没钱了,这次先不入党了,等攒下钱再说。她也很气,说我没觉悟,就让我走了,结果那批预备党员培训里真的没有我,我也一直没再有机会入党。

最让人气不过的是,她居然连特困生的补助都不放过。班级里有一个河北农村的同学,家里真的特别困难,大一的学费都是全村人给凑的。大一下学期就申请了特困生补助,每个月200元。到了大三,竟然被取消了,名额给了一个家庭并不困难的同学。他还用着手机,这就不符合特困生申请条件(我上大学那个年代不是每个人都有手机的,我用的是小灵通)。我是团支书负责这个事情,就陪着那个同学去问导员,她说他都已经拿了一年半了,这样的好事也该给其他同学一些机会,困难的不止他一个人。不用说,又是花钱了呗。

遇上这样的奇葩辅导员,被她压榨过的我们不知私下了骂了她多少遍,真是打她的心都有。当然我并不是说这个学生在群里骂导员就是对的,而且从内容来看,他只是对辅导员要求学生参加训练而心生不满,这样就对辅导员言语侮辱,确实做的有些过分了,有什么不舒服,或其他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沟通,请假来解决。而辅导员把矛盾升级,说同学没有集体荣誉感,撤销发动态的班级干部,不能评奖学金等行为就有点过激了,也体现出了这个辅导员的不成熟和不专业。至于说已联系腾讯什么的,就不用听她胡扯了。我们当年给系领导写匿名信告导员都没好使,腾讯会管她这事?


爱学岛


看了你们的评论,想想我本科的辅导员和现在的辅导员都挺好的。两个导员都是30左右的女老师。本科时的辅导员当时给我们上一门时事政治类型的文科课程,具体名称忘记了。她平时和我们接触挺多的,平时上课,学校运动会还有其他大型活动辅导员都在的。在对于学校奖学金评定方面,很公平,按平时的成绩和其他比赛的加分计算。本科阶段,没有担任任何班干职位,但凭自己专业的成绩和综合成绩,每年都能评上奖学金。

现在研究生这个辅导员是从图书馆转到我们学院的,人美且善良,还未结婚。平时啥事都多为我们考虑,争取为我们获取最大的利益。所以,平时大家都挺喜欢她的。[灵光一闪]


北漂的贵州银


发个表情而已,做了就做了,怂什么?[呲牙]年轻气盛的时代很正常啊。。。想当年,我把我班主任整哭。。。。数学老师据说是灌了一斤白酒,晚自习当着全班来跟我道歉。[捂脸][捂脸][捂脸]后来毕业两年了,辅导员托朋友问我还会不会去揍他。。。[捂脸]我说,你不提我早就忘了这事儿了,当年吓他的啊。。。。现在再回想起这些,觉得我那时候真的是太损太皮了[捂脸][捂脸][捂脸]


IMKK1889品牌设计师


学校真的可以滥用权威去找腾讯公司揪出顽皮不听话的学生?

最近安徽某学校的一个QQ群学生匿名对辅导员发泄不满的事,引起社会广泛热议,甚至上了搜索热榜了。学校某些老师在和学生群体缺乏友善和谐的沟通,另一方面学生在推广课外活动到时候没有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以强制命令方式来迫使学生参加活动,这是引起师生冲突的关键原因!除此之外,部分学生也暴露了品德教育方面的问题,不配合学校的活动安排、不遵守规章制度,也缺乏对老师的基本尊重。这足够引起全社会关于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的重视!

辅导员和班长,在这件事表现出一种硬派作风,有官僚倾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大学生基本上都是成年人,不是小学生。不应该用一种粗暴的方式来对待成年人,而且应该用公正平等、双方满意的沟通协商方式来传达学校政策和活动安排。扣除奖学金,冷嘲热讽,免除职务,这些惩罚方式都不稳妥。对于00后年轻人,他们是不吃这一套。相处的方式,是坐下来和平对话,友善解决,还是恶言相向,拳脚相加?相信大家都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如果学生们不听班长和辅导员的良言苦劝,那最后才实施强硬的先礼后兵方式。

学校的做法值得商榷,强制参加方阵活动在事前并未事前通知同学,以命令式口吻来强制学生出勤,不参加就以扣奖学金等条件威胁学生,结果适得其反,引起部分学生强烈抵制抗议。这件事可以看出部分学校的做法有点简单粗暴,表现出一副手握生杀予夺大权的霸权式做派,令某些学生强烈抵触。大家要知道,目前00后、90后学生都是家庭条件优越,从小生活在父母的娇宠中,让他们低眉顺眼去接受别人的强硬指令,估计难让他们屈服。学校不是企业,学生不是打工仔。强制式的指令,应该适当改善,越强硬,别人越难接受。另外,学校应该激活学生的积极性,以自愿为前提,或者以学分累加为方式,让学生自由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

其三,学生在这件事中也明显暴露出素质问题,学校和社会不同,学校是学习知识,与老师交流学术的地方。当学校和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应当尽力参加,这是自身素质的体现,也是集体荣誉感的体现。当你还是学生,你就应该听从学校的教育方式。去参加方阵,并无不妥,相反可以锻炼身体,增进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友谊。学生们在这件事中,表现出懒惰散漫,怕苦怕累,对教师不敬的态度。应该反省改正。学生们要忘记是身处家中,在家中你可以为所欲为而是处在学校中,学习为人处世,自立自强的品德和本领。和老师对抗,对骂,是万万不该的事情。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老师和班长应该放下官威的架子,言语温和,平易近人,与学生平等对话,友善协商。学生们应该尊敬师长,听从指挥,有事私底下磋商,不应该采取过激的行为去抵触。

谢谢大家阅读!


世界之最00


为什么那么多人嘲笑辅导员?为什么那么多人借此发挥说辅导员队伍?为什么没有人站在教育的角度去想想这位学生的问题?为什么没有人站在社会的角度去关注一下为什么大多数人如此评论!

我是一名教师,同时,我也是一名班主任。我知道现在大学的评优、奖贷制度很严,辅导员班主任没有一票否则权,所以,这位辅导员如此说是有点过激了。或者说他有点不顾后果了。这个不能不说,这位辅导员胆子有点大!

但是大学的奖励、荣誉真的能颁给这样的同学吗?

首先是辅导员说的那段话,我作为一名班主任,真的很有同感,我们希望班级团结、学生个个有集体荣誉感;我们希望有什么活动,大家一拥而上;我们希望每个人都朝气蓬勃、活力十足。但是,真的很难,特别是组织活动。

简单举个例子,有一年我带五年一贯的新生,本地县城学生较多,所以大都每周末都回家,但是也有外地的,从没来过这个城市,一个学期回家一次。新生入学,我就带这一个班,军训结束后,开始正式上课。我发现大家虽然在一起军训半个月,但仍然不是很熟,很多人互相直接不知道姓名,我就想着带大家到学校旁边的海边搞个团建,因为课程排得挺满,也只能是周末。我以为大家都会参加,可是,果然是“我以为是我以为”,那个周末,全班40个人,有近10人不能参加,原因是要回家或者要去找朋友玩,还有几个人毫无理由就是不想参与。当时,我满腔热血,安排了好几个团建活动,但是在知道他们请假的那一瞬间,我如同掉进了冰窟。

再举一个例子,就是这个特殊时期普遍现象。班主任每天都要统计学生的身体状况、是否外出等等,可是哪个班级没有那么几个同学从来不回复?前几天我给全班同学开视频会议,讲来讲去,规定的时间绝对到不齐!有时候10个人的会议要拖后近10分钟。最后总有几个同学失联不来开会,我也只能单独再一对一开会了。

举这两个例子什么意思呢?我是想让大家站在班主任辅导员的角度来看看这个事件,或许辅导员的话语过激了,但话糙理不糙,安排好的事情为什么不去做?一句“我不想去了”就可以放纵自己了吗?如果每个人都没有集体感,那我们为什么还要享受这个集体的荣誉与温暖?

我们总说教书育人,我感觉大学生会读书、也能读懂书,可是做人呢?会有人反驳:人谁不会做?是啊,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两条胳膊两条腿,是人,但我们说的育人是指培养人的品质。这其中就包括责任意识与大局意识,甚至奉献精神。

看到评论里好多人在骂当年的辅导员。我记得有次去美甲,旁边一女生边做着指甲边骂自己的辅导员,用词实在不堪入耳,实在配不上她漂亮的手指和脸蛋。原因只是她在旷课去外地找朋友玩的路上接到辅导员电话,辅导员命令她立刻返回学校,她坚决不回去,辅导员又训了她。好几年过去了,我仍然记得她因骂了那名辅导员沾沾自喜的表情。我不知道大家为什么骂辅导员,不可否认,有的辅导员就是很有问题,但也不可否认,也有因为类似我举得例子而骂的。做辅导员真的很难!

我们再回归这个事件,我不想评论单个辅导员或者针对这个学生,学生后面认错了,我很感动,说明他还是有敬畏之心的,他应该长记性了;辅导员把自己的权利放大了,也说大话了。所以我多希望更多人站在教育的角度去评论一下这个学生映射的群体,因为当代大学生才是我们的未来啊!一名大学生可以无视纪律不参加集体活动本身就是错了,后面又匿名辱骂辅导员更是错上加错,你有意见或者困难可以去找辅导员当面谈!所以辱骂师长和不敢承担责任算不算错!

大早晨醒来,刷到这个问题,我迷糊的大脑瞬间清醒,我顾不上洗漱,靠在床上、拿着手机一个字一个字敲下这些话,这或许是我有生以来在网络上最长的评论、也是最迫切的评论,我希望有人看到,或许有些话你不认同,但我希望你认同我的观点与期望!因为这个社会很多人思想出问题了!敲字敲得大拇指疼!但是心更疼!我多希望这个社会大家多去关注大学生的思品,不要只是高校喊着思政教育,大环境影响更重要!


Chafferer迷_心


我想说说我的看法,我注意到辅导员的叙述内容,报名和被报名,说明整个事情的起因是因为辅导员,并没有完全尊重学生的意愿,强迫一部分学生参加所谓方阵训练。现在的年轻人一般都喜欢用各种搞怪的表情包,学生纵然有错,但是也不可能会想辅导员想的如此不堪。最后[机智]能带脏话骂人的辅导员,你自己都不配为人师表,学生当然有样学样,你还好意思找腾讯总部,你咋不上天,和太阳肩并肩?



帝月轩手工821


在群里面骂了老师,老师如果忍气吞声,那以后该怎么管理整个班级?大学生是成年人,完全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也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此行为倘若发生在工作群里,员工公然辱骂了领导,就不是评优评奖的事了,是直接滚蛋的节奏。所以必须要对此学生有所惩戒。

至于老师动用资源让腾讯内部查数据,也并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你永远不知道一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人,如果较真起来可以动用多么大的资源。

我有个朋友,老婆是做媒体相关业务的的。有一次路上被人别车发生纠纷,对方还很牛逼。直接就把视频发网上了,然后引起了一波小小的轰动。(保护当事人隐私,具体什么事故就不说了)然后还发动亲朋好友在微博评论里号召网友人肉对方司机。给对方司机带来了相当大的麻烦。

须知,中国每天可能会发生几百起类似的交通事故,凭什么这个事故就能在网上引起轰动?因为我朋友他老婆背后有着强大的媒体资源。

讲真,做人千万不要太张扬,你真的不知道一个看起普通的人背后有着什么样的资源。


魔笛琴行韩老师


我曾是一名三本院校的辅导员,虽不曾经历过被学生匿名辱骂,但就我个人的看法:学生与该辅导员“各打五十大板”吧。

1. 学生表情包匿名辱骂辅导员确实不对,但是也没必要“上纲上线”到“联系腾讯总部”。

当代大学生大一点的95后,小一点的00后,思想更为解放,行为方式更加自我,他们对自己“看不惯”的事更习惯以直接的方式来表达。当然,这并不是学生可以辱骂辅导员的理由,诚如我前文所述,学生做的确实不对,但辅导员老师其实也大可不必上纲上线。一般情况下,大学辅导员老师亦较为年轻,甚至会和很多学生成为至交好友。一旦老师平时与学生说话较为平易近人,95后、00后学生便很容易会与自己年龄差异不大的老师“抖机灵”,开玩笑(截图中,表情包辱骂辅导员老师的学生也表达了自己并不是很的想辱骂老师,而确实是“抖机灵”)。


2.辅导员老师撤销发动态人员的职位,奖学金并不可取。

就我个人来看,“腾讯总部”并不会回复该辅导员的请求。毕竟,这也涉及到了匿名学生的隐私。且随着事态的发展,辅导员老师以自己手中的职权,撤销了发动态人员的职位、奖学金,我觉得这是滥用职权的不可取行为。事情发生之后,明明可以采用更为缓和的方式去解决,一句“滚出来”、“联系腾讯总部”,这都是气话,不能解决问题。学生犯错,作为老师为什么不能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请他主动(也可以在没有其他人的情况下)去办公室认错,学生检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即可。何必“牵连”他人。


在我做辅导员的过程中,也遇到过调皮捣蛋的学生,但却从未有过事态扩大到如此不可收拾的地步。学生是终究是学生,会犯错;老师也终究是老师,应纠正学生的错误,而不是揪着错误不放。


家庭教育夫妻课


首先立哥来做一个判断:此事最终将不了了之。


不过事件本身却折射出“高校学生辅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是大学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学生辅导员作为连通学生的最后一环,对学生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说,辅导员的水平直接决定了所服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就本题而言,辅导员和学生都存在一定问题,特别是学校和辅导员应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做好改进:


一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从目前现实来看,很多大学、学院对辅导员并不十分重视,很多辅导员主要是由本校或其它院校的毕业生直接应聘担任,由于其心理还停留在学生状态,更使得辅导员队伍的良莠不齐。因而才会出现本题中的辅导员与学生对怼,以及此前不少媒体报道的辅导员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等现象。


二是开展辅导员职后培训。

另一方面,由于各大专院校并没有专门针对大学辅导员工作的教育课程,很多上岗辅导员也并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缺乏管理经验与专业素养,以致于辅导员的工作水平完全取决于个人素养,使得学生工作水平更加参差不齐。要改进这一局面,学校就必须加强辅导员的职后培训,帮助提高其服务水平。


三是改进辅导员工作方式。

本题看似一个“表情包”带来的“惨案”,其实质则是一个师生间的沟通误会。一方面可能由于该辅导员经常将“学生”当“敌人”,引起个人判断的失真;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该班学生过于活泼,经常出现一些不规范的言论。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加强对学生正向引导,畅通两者沟通渠道,让辅导员、学生同站一条线,同怀一颗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