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漁講“眉眼之道”:《閒情偶寄》中的女子面相美學

自古以來,美女佳人都有著一雙靈動美麗的眉眼。《詩經》中寫莊姜“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就是形容她巧笑嫣然,一雙美目水靈嬌俏。白居易《長恨歌》中寫有羞花之姿的楊貴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講的是她回眸一笑,使得宮中女子顏色盡失。《紅樓夢》中寫黛玉有著“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讓人一讀便可知瀟湘妃子風姿綽約、望之不俗。

李漁講“眉眼之道”:《閒情偶寄》中的女子面相美學


由此可見,眉眼相較於面色妝容、身材服飾,更兼有傳情達意的作用。

觀察女子的眉眼,不僅可以看出女子的容貌美醜,更可以看出女子的性格秉性。李漁在《眉眼》一文中,就係統的講述了女子眉眼和性情的關係。

李漁講“眉眼之道”:《閒情偶寄》中的女子面相美學


《眉眼》一文開篇,李漁強調了眼睛的重要性:“面為一身之主,目又為一面之主”。意思是,臉上的精氣神是全身精氣神的主要,而眼睛的精氣神又是臉上精氣神的關鍵所在。眼睛對於一個人的面相來講,非常重要,人們都知道“相人必先相面”、“相面必先相目”,卻不清楚具體如何相面、相目。李漁認為,“吾謂相人之法必先相心”,也就說說相人要先相心,“心得而後觀其形體”,瞭解了心之後再觀察形體。

有人會問,“心在腹中,何由得見?” 心藏在肚子裡,怎麼可以見到呢?李漁認為“有目在,無憂也”,意思是有眼睛在就不用擔心看不到心了。因為“察心之邪正,莫妙於觀眸子”,觀察人心是正是邪,再沒有比觀察他的眼眸更巧妙的了。

李漁講“眉眼之道”:《閒情偶寄》中的女子面相美學


“輿氏筆之於書,業開風鑑之祖。”講的是子輿整理出版了他的相面經驗,開創了相面術。這裡提到的子輿就是孟子,因孟子字子輿。在《孟子・離婁上》中有言:“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mào)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廋(sōu)哉。”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觀察一個人沒有比觀察他的眼眸更好的了。因為眼睛無法掩藏一個人的惡,內心善良正直的人眼睛很明亮,內心有歪風邪氣的人眼睛混濁不堪。所以聽一個人說話,觀察他的眼神,那麼他的內心的善惡便無處隱藏。

拋開子輿相面術的其他,李漁在文章中主要探討女子“言情性之剛柔,心思之愚慧”,並且認為這四者非常重要,“四者非他,即異日司花執爨之分途,而獅吼堂與溫柔鄉接壤之地也”,可以憑藉此區分女子日後是賞弄花草還是下廚做飯、是河東獅吼還是溫柔佳人的關鍵。

李漁講“眉眼之道”:《閒情偶寄》中的女子面相美學


那麼僅憑“觀眸子”,如何分辨女子的剛柔愚慧呢?

李漁總結了以下幾點:“目細而長者,秉性必柔;目粗而大者,居心必悍;目善動而黑白分明者,必多聰慧;目常定而白多黑少,或白少黑多者,必近愚蒙。” 意思是:眼睛細長的女子,性情必定溫柔多情;眼睛粗大的女子,性情兇悍;眼珠靈活又黑白分明的女子一定很聰慧,而眼珠呆滯、眼珠黑白不均勻的女子,必定是比較愚蠢笨拙的。

瞭解女子的眸子和性情的關係後,就要學習一下如何才能準確的“觀眸”。李漁認為,準確觀察女子的眼神有兩種辦法,“一曰以靜待動,一曰以卑矚高。” “以靜待動”,就是讓那些站著不動眼神也不動的女子“乍往乍來,多行數武”,來回多走幾步,這樣“秋波不轉而自轉”,她的眼神不想轉也得隨著行走的步伐轉動起來。“以卑矚高”,就是讓那些比較羞怯而不敢抬目看我的女子站在高處,“必當處之高位,或立臺坡之上,或居樓閣之前”,而我站在低處看她,這樣她就不得不躲避我的眼神而抬眼往上看,我就清楚地可以看到她的眼神了。這樣以來,結合這兩種方法,就可以看出女子眼神“貴賤妍媸之別”了。

李漁講“眉眼之道”:《閒情偶寄》中的女子面相美學

劇照


看一位女子的性情,除了眼目,雙眉也十分重要:“眉之秀與不秀,亦復關係情性,當與眼目同視”。眉眼之間是有一定聯繫的,比如說大概率來講,“眼細者眉必長,眉粗者眼必巨”。不過也有不符合這條規律的,如果眉的長短粗細不能完全符合審美標準,那麼可以人為地修飾眉形。

提到畫眉,就不得不提漢朝張京兆。張京兆名張敞,字子高,後任京兆尹。除了他的政績,張京兆流傳後世的一大典故為“畫眉”。張京兆畫眉的典故出自《漢書 張敞傳》:“(京兆尹張敞)又為婦畫眉,長安中傳張京兆眉嫵。有司以奏敞。上問之,對曰: ‘臣聞閨房之內,夫妻之私,有過於畫眉者。’上愛其能,弗備責也。然終不得大位。”講的是張敞擅長畫眉,長安城中都傳聞他畫的眉毛是非嫵媚,甚至有官員以此事彈劾他。當皇帝問起時,張敞並不以為意,皇帝很欣賞他,所以也沒有責備他。

李漁講“眉眼之道”:《閒情偶寄》中的女子面相美學


張敞畫眉的典故多用於形容夫妻恩愛,或者是女子眉妝優美。以張敞畫眉形容伉儷情深的詩詞很多,如“空憶常時角枕處,無復前日畫眉人”(薛道衡《豫章行》)、“紅妝女兒燈下羞,畫眉夫婿隴西頭” (李頻《春閨怨》),和“天子多情愛沈郎,當年也是畫眉張” (孔尚任《桃花扇》)。

此後,不僅張敞畫眉被用來比喻夫妻恩愛,連“畫眉”都被當作是夫妻間情意深厚的體現。歐陽修《南歌子》中就描寫了一對以畫眉體現恩愛的小夫妻:“鳳髻金泥帶,龍紋玉掌梳。走來窗下笑相扶,愛道畫眉深淺入時無?弄筆偎人久,描花試手初。等閒妨了繡功夫,笑問鴛鴦兩字怎生書?”講的就是一位手持玉梳梳理雲鬢的妻子依偎在丈夫懷中,問道“我的眉毛畫的顏色是否合適”?兩人感情甚篤,妻子耽誤了繡花,卻笑著問丈夫“鴛鴦”兩字怎麼寫?由此可見,畫眉典故和鴛鴦典故一樣,都是夫妻間恩愛非常的表現。

李漁講“眉眼之道”:《閒情偶寄》中的女子面相美學


不僅有張京兆善於畫眉,貴為天子的唐玄宗也熱衷於畫眉。在位期間,唐明皇命宮中畫師繪製了“十眉圖”。十眉圖,又稱“十眉遺譜”,張泌《妝樓記-十眉圖》中記載:“明皇幸蜀,令畫工作十眉圖,橫雲、斜月,皆其名。”其中有十種眉形:鴛鴦眉(又名八字眉),小山眉(又名遠山眉),五嶽眉,三峰眉,垂珠眉,月稜眉(卻月眉),分梢眉,涵煙眉,拂雲眉(橫煙)眉,倒暈眉。

“張京兆工於畫眉,則其夫人之雙黛,必非濃淡得宜,無可潤澤者”。李漁認為,張京兆既然善於畫眉,那麼他的夫人的眉毛一定是需要修飾的。具體的修飾方式在於:“短者可長,則妙在用增;粗者可細,則妙在用減”。意思是如果女子眉毛生得短,則可以用眉筆描長,修飾的微妙之處在於怎樣加長;如果女子眉毛生得粗,則可以修剪變細,修飾的微妙之處在於怎樣減少。

李漁講“眉眼之道”:《閒情偶寄》中的女子面相美學


除了眉毛長短粗細要合宜,眉形的另一個審美要點是“曲”,但有必不可少之一字,而人多忽視之者,其名日“曲”,也就說說眉形要有弧度。“眉若遠山”、“眉如新月”,都是描寫眉形的“曲”之美。如果眉毛長得“不能酷肖遠山,盡如新月”,也要“稍帶月形,略存山意”。如果眉毛上半部分彎曲,下半部分不彎曲,或者兩邊眉毛細,中間眉毛粗,都可以人為去修飾。

說到眉形彎曲應該形似遠山新月,就不得不提著名的遠山眉、新月眉。

遠山眉又稱“小山眉”、“遠山黛”。據稱,《飛燕外傳》中寫:“[趙合德]為捲髮,號新髻;為薄眉,號遠山黛。”《西京雜記》中記載卓文君“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臉際常若芙蓉,肌膚柔滑如脂”,寫的就是卓文君眉如遠山。唐代詩人韋莊所作《荷葉杯》中有詩句“一雙愁黛遠山眉,不忍更思惟”,寫的也是美女佳人的遠山眉,並以此代之美人。以遠山黛指美人還可以參考杜牧的詩詞《少年行》,其中有詩句:“豪持出塞節,笑別遠山眉。”

李漁講“眉眼之道”:《閒情偶寄》中的女子面相美學


新月眉,顧名思義,指的是如新月般的眉形,民間有“初三初四娥眉月”的說法。古代相書中寫“眉如初月,聰明超越”,指的是有新月眉型的人都非常聰穎。

眉毛重要的是“曲”,忌諱的是“平空一抹,有如太白經天;又忌兩筆斜衝,儼然倒書 ‘八’字”。如果一位女子的眉毛是平空一抹,像是太白星劃過,或是像一個倒八字,那就十分忌諱、不美觀了。李漁認為,這樣的“一字眉”簡直和“八字眉”簡直是“變遠山為近瀑,反新月為長虹”,即便是善於畫眉的張京兆也會畏難逃跑了。為什麼這麼說呢,並不是因為選姿的人太刻薄,實在是他本意是“為溫柔鄉擇人”,而不是“為娘子軍擇將也”。

從李漁的《眉眼》中可以看出,女子的眉梢眼角都流動著美與情誼,而如何欣賞這眉眼盈盈則是一門大學問。在審美的基礎上,李漁還講女子眉眼形狀與性格脾性結合起來,借鑑了中國古代相面術的知識,以眼神與眉形為例,分析介紹了女子性格溫柔或暴戾與眉眼形狀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