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高中语文越来越重视文言文教学,可是孩子大学毕业后几乎用不到,有什么用呢?

tuoshan


文言文还是需要学,而且要好好学。如果因为用不上就不学文言文,就太过功利了。

1、学习文言文有利于感受汉语言的魅力。

在过去,我们是这样表达爱情的: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在过去,我们是这样赞美春天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在过去,我们是这样描写景色的: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兴,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麟游泳……

在过去我们是这样表达思念的:长相思摧心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凡此种种,我们可以在字里行间感受到美,感受到人类最微妙的情感。

2、学习文言文有利于我们塑造理想的人格。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凡此种种,我们可以从这些古诗文中体会华夏民族,代代传承的文化基因,这里面有忧乐观、有家庭观、有人生观、有理想、有风骨、有气节。

3、学习文言文有利于我们传承中华民族最灿烂的文化。

我们拥有浩如烟海、汗牛充屋的文化典籍,有四书五经、三易三传、有诗经、楚辞、汉赋、有史书、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有永乐大典、四库全书,还有梦溪笔谈、天工开物、本草纲目,伤寒杂病等科学典籍……,凡此种种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不好好学习文言文,就没有办法去读懂这些文化典籍,中华文化就会由此断档,我们也就没有办法谈得上文化自信。文化这个东西虽然虚无看不到摸不着,但是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灵魂性的东西。就如同我们的邻居韩国废除了,全民学习彦文,但他们的文化典籍,现在的韩国青年已经无法读懂。

4、学习文言文有利于我们,从古人那里学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

现代计算机是二进制,而二进制的老祖宗却是我们中国的易经阴阳学说;孙子兵法不仅仅可以应用到战争,还可以应用到企业经营,国和国家的外交;中国的传统教育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智慧,24史里面的故事,随便找出一个来,都可以去教育孩子,启迪我们自己的思想,中国没有童话,但中国有的是历史故事,这些故事曾经真实的发生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现在教育孩子不要撒谎,讲的是狼来了的故事,但古人讲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富有诗书气自华、家财万贯,不如诗书千卷,现在不仅学生要多去学习古代的文言文,我们成年人更应该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去品读。


李成林


我觉得你这是从功利的角度去考虑的,你说啥有用,什么叫没有用,你高中大学学的物理知识用到了多少,你的数学微积分在生活中又用到了多少,你学的化学反应公式又运用多少?你英语过了六级,你平时对着几个外国人讲了,你又用到了多少?其实这是一样的道理。

记得之前章子怡参演《卧虎藏龙》获得了奥斯卡奖项,北大的张颐武看到章子怡穿着具有中国传统服装的红肚兜去领奖,他曾经说过一句话:在中国,一个章子怡比读一万本《论语》都重要。他这个话一说,引起了轩然大波,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最后得出了结论,《论语》只有一本,章子怡可以有千千万万个。

那么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呢?

首先我认为就是作为每个中国人有义务和责任责任要保护好我们的传统文化。古人云:欲灭一国,必先除其文化。而文言文是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文言文承载着我们的历史。

其次,文言文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化内涵,提高我们驾驭语言的能力。举个例子吧,20年前的时候,《还珠格格》比较流行,当时我看到一个情节,小燕子给永琪表白说啥:我好喜欢喜欢你呦!而紫薇给尔康咋表白的: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引用的是《古诗十九首》无名氏的作品,当时听完我就震惊了。你想想小燕子没有上过学,只能用喜欢,到底多喜欢,她表达出来了吗?没有。但是紫薇表达出来后境界立马不一样。这就是汉语文言文的魅力!

接着,文言文的学习,让我们具备基本的阅读古代文本文化的能力。比如说我想了解先秦两汉的历史,我想了解《史记》,你要是一点文言常识不具备,你还准备看白话文?在翻译白话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加了翻译者的理解,想有全面的理解,一定要回归文本。

最后我希望所有的中国人重视我们的文言文,重视我们的文化。



不忘初心814


从小我就爱看书,各种书。上了初中开始各种作文竞赛就经常拿奖。那时候确实也没觉得语文有多重要。高考前最后一节语文课,老师说:这有可能是某些同学这辈子最后一次语文课了。当时并不明白这句话背后的寄语和期望。直到逐渐开始工作,才明白语文带给我的文学素养和沟通能力有多么的重要。最简单一个呈现,如果语文没学好,面对大海你只能发出一声:"我草,浪好大"的感慨。而如果学的还不错,虽然不一定有范闲一夜吟诗三百首的狂狼,至少每入山门草堂,能在门口的楹联与古人隔空相望。

所以,好好学习语文吧。它不是认几个字那么简单。



泰生活方式倡导者


我来说个亲身经历的事,我是文科生,所以数学一直都不是很好,也没很看重,由于选了文科,物理压根当时就丢了,这为我以后的学习埋下了雷。大学高数,概率,线性代数头疼的问题又来了,学的很头疼,而且也是没太重视。后来自己想考研,数学这关始终绕不过。初中高中的数学阴影都有,所有学数学没信心。后来看统计学,金融,计算机想学点深奥的东西,很吃力,因为都和数学有关,有的和物理有关。我的意思是基础学科,文言文不要以为他没用,培养你的人文素养。很多学科知识都会忘记,但是基础学科会影响你一身。基础学科是学习其他的底子。文言文是语文部分,影响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到了一定年纪,会很受益。为人父母后,给孩子讲这些你也不会觉得难。


小书周


学了文言文后,整个人的气质都要好很多。

不然出息了,人家回来一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而你只会一句,“卧槽,老子终于出息了”。

再比如有人把你气的牙痒痒,别人能来一句“阁下何不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你只能来一句,“你那么能,你咋不上天呢”。

看到美景,人家能来一句“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你只能说一句“卧槽,真踏马漂亮”

疫情来了,人家能说一句“山河易色,风月同天”,你只能来句“武汉加油”

所以,本国的文化都学不好,觉得没用。那什么对你有用呢?


静养心药养身我想更好


并不局限文言文,很多知识看起来在生活中并用不到,但我不觉得是白学了。

比我,我有个同事,之前是做高中语文老师的,后来才来我们单位,他的谈吐真的不一样,你和他聊会发现他有说不完的话,而且不是随便唠嗑,说的是真有水平,时不时还能来一段金句。但是这个金句并不是段子,而是要有一定知识储备你才能听得懂,比如出去吃饭,酒快没了,我说一句:多哉乎,不多也。他立马能反应出来这句出自孔乙己,开玩笑说:老板娘,来一叠黄酒。或者我们上次出去办事,路径大学有很多妹子,我看了两眼,他立马段子就来了:古有苏秦走马观碑,今有XX驱车看妹。我要是不知道走马观花碑的故事,我压根get不到笑点。除了文学,你和他聊美国往事里的某个片段,他也能聊,佛洛依德,凯撒什么的,人家都懂。

总之就是一个有文化有意思的人,不庸俗,让人发自真心喜欢,这就是博学。


一语中的的暴躁老哥


我中学文言文不错,虽然我高中以后再也没有直接用到过,但是我非常庆幸我曾经花功夫学好文言文,因为1) 它给我打开了一扇窗,这扇窗户通向过去,这给了我看问题的历史纵深; 2)这给了我理解中文里很多词句典故故事的能力; 3)这让我有一种历史归属感,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自己的民族从哪里来;4)这给了我更加优雅简洁中文的可能性。


高望北


我小的时候,每到寒假,暑假,我爸就让我背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名片散文一百篇!背不会不让吃饭,还挨揍!你说有啥用呢?我当初也不理解,就算不愿意但是也背会了!现在父亲离开我们很多年了,我儿子现在也很大了,我依然95%的古文不假思索的脱口就,背出来了,你会发现古文修养很有用处,胸有诗书气自华!提升自己气质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书!


小糊涂仙973400


不学文言文,看不懂诸子百家中华先进灿烂的文化典籍,文化就是无根之水,

不学文言文,看不懂语言高度凝炼的唐诗宋词,

不学文言文,对现代中国人来说就是没文化,

不学文言文,不通数理逻辑,裸机人吗,


李庚19


表面看似乎直接的用处不多,但实际上用处良多,会让人终身受益!集中表现在三点,一是熟悉传统文化,二是增强文化修养,三是知晓人生哲理。

一、熟悉传统文化。教材选编的文言文,都是中国古代最经典的各类著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精妙所在。身为一名中国人,了解熟悉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是首当其冲、义不容辞的。通过学习,可以有效掌握大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切实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做一个堂堂正正中国人!

二是增强文化修养。苏轼有句名言,叫做腹有诗书气自华。经典的文章、诗歌读多了,学好了,一个人地文化修养、举止气度自热而然就会水涨船高,不断提升。同时,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大幅提升一个人的写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加速他的成长、成才,帮助他学习工作中脱颖而出。

三是知晓人生哲理。传统文化中汇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人生智慧,比如《易经》、《论语》、《老子》、《庄子》、《史记》,等等,都是如此。通过学习文言文,可以做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从而掌握其中的精华所在,并通过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帮助自己更好地实现人生目标和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