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在編教師,想辭職去市裡民辦學校,大家覺得值不值?

夏語霞晚linda


前兩天我們這裡有個民辦學校招聘骨幹教師,省教學能手年薪30萬以上,市教學能手年薪20萬以上,工資是公辦教師的四五倍,不僅如此,還解決編制,解決孩子上學問題。

當時有同事說你去吧!我說我沒有那個勇氣,如果我在縣城高中工作,我就辭職去了!而事實上,民辦中學的很多老師都是從縣城招聘的骨幹教師。

其實,去不去,主要看性價比,如果性價比高,就去。反之,就不去。

去了有什麼好處?首先是收入高,這是肯定的,在公辦學校,完全按照職稱發工資,績效工資體現有限,各種補貼不敢發,基本上都是無償加班。而在私立學校,一切都以金錢來刺激和評價老師,能力強,幹活多的多發,其他的少發,但是普遍比當地公辦高中要高,否則怎麼吸引優秀老師?此外,私立學校在衣食住行方面都有很多優惠條件。

其次就是為了孩子的上學和成長環境!這也是很多老師辭職去民辦的重要原因,一個層次的教育有一個層次的水平,縣城的教育無法和市區相比的。

最後就是提升生活品質!在市裡和縣城,生活品質是不一樣的,如果能有一份不錯的工資,生活品質能夠有不小的提升。

當然,辭職去民辦學校,弊端則很明顯!

最主要的就是編制問題!私立學校沒有編制,就沒有保障,當老師,編制很重要。這個時候一定要綜合評估這個學校的情況,看看是真正辦教育還是為了融資,如果學校倒閉了,老師就倒黴了。當然,如果民辦學校能解決編制問題,就再好不過了。

其次就是要考慮自己的身體和能力!私立學校的每一分錢都和績效掛鉤,隨著年齡的增加和精力的下降,教學成績下降,收入也就會下降,身體如果不好,也不建議去。

最後就是家屬的工作問題,看看能不能給解決這個問題,有的老師雖然個人工資待遇高了,但是長期兩地分居或者犧牲家屬的事業,也是不值得。

所以,要綜合考慮,如果能解決編制,可以優先考慮,如果不能解決,就要綜合上述條件,謹慎選擇。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如果對你有所幫助,請點擊關注!


贏在高三


在編教師想辭職去民辦學校任教,到底值不值得?我們先來看兩個案例。



案例一:

李老師,我曾經的同事。多年以前,她和我在同一所小學任教,只不過她是一位民辦代課教師。在民辦代課教師崗位上工作了十多年, 沒有轉正的原因是中途辭職,跟丈夫外出經商,後來因為孩子和家裡的老人需要照顧,有回到了家鄉,在學校繼續任教,工齡年限從第二次進校開始計算,讓她與轉正公辦教師失之交臂。

她個人業務比較強,而且年年帶的學生成績比較好,受到學校和家長的好評。由於在2000年的時候,國家政策對民辦代課教師一刀切,全部辭職回家。李老師憑著個人精湛的業務能力,應聘到了,縣城生源質量比較好的私立小學,任語文老師兼班主任。

經過幾年的努力,先後擔任教研組長、年級組長,現在該校的教導主任。偶爾與李老師會見面聊天兒,她談到感觸最深的就應該是,早點兒出來。當年跟我在那所學校,讓她覺得自己是井底之蛙,只能埋頭苦幹,想著有一天轉正,當得知自己沒有轉正的機會之後,有點兒絕望。



來到了這所私立學校,讓她覺得其實還有另一番廣闊天地,可以大有作為。民辦學校為她提供了不錯的平臺,展示了個人才能,辦理了五險一金等等,待遇不錯。過年聚會的時候,她很自豪的告訴我,她也跟我們一樣,幹上三、五年可以退休了,領養老金了。

案例二:

劉老師,曾是一所偏僻農村的中學數學老師。後來因為工資低,快30了還沒有成家。 從那所中學出來辭職,應聘到了省城一所私立的學校,剛開始,工資待遇,工作氛圍很讓他還覺得挺滿意的。後來因為學校的股東發生了變化。一名負責人將自己的親屬,安排與李老師搭班。到了月底發工資的時候,李老師驚奇的發現,這位親屬的工資遠遠高於他。他去找校長理論,誰知道校長很明確的告訴他,學校是我的,我想給誰發多少就發多少。你覺得工資少,你可以辭職不幹。

一氣之下,李老師辭職離開了那一所私立學校,自己在外面一些輔導機構代課為生。後來在由於,自己的教學水平在家長之中有一定的口碑,應一些家長要求自己開始招生辦班,現在是一所培訓機構的法人,在省城有三家分校。



我認識 劉老師是陪孩子去上新概念英語,跟他閒聊時,他說出了他的經歷,讓我很欽佩。他這幾年,最大心願是很想回到公辦學校,也想有周末有假期,能陪陪家人。雖然當年離職是迫不得已,但現在覺得確實很辛苦很累,而且現在在外面打拼,輔導機構多如牛毛,競爭激烈,壓力也比較大。他更多的感受就是現在教師待遇比以前好多了,旱澇保收,而且他跟我開玩笑說,如果花上一、二十萬可以回去做公辦教師,他願意出這個錢回去。

辭掉編制值不值?

題主所說的想辭掉編制去私立學校到底值不值?我覺得答案不能直接肯定和直接否定,因為這個是因人而異的,人和人在能力上肯定有差異。當年很多同行從公辦辭掉編制去了民辦學校,很多人是迫於生活壓力,收入不高,想提高待遇,處於這樣的想法,去了一些私立學校。那麼現在也有很多同行想回到,公辦學校但是已經很難了。

提出這樣的想法,我首先覺得你應該考慮自己的年齡,如果說你是30出頭,不到40,而且教育教學能力比較突出,也有一定的職稱。更有自己出去想看看外面世界,想去闖一闖的慾望和激情。你可以辭掉現有編制去私立學校,幹出一番大事業。



公辦學校現有的體制,可能對一些教學能業務能力突出的中青年教師來講,感覺幹工作有點兒壓抑,多多少少覺得收入跟自己的付出可能不成比例。當你雙腳邁出,公辦學校大門的時候等於把自己逼到了懸崖邊上,你再無退路,只能勇往直前。民辦學校,它的管理體制與公辦學校是,大不相同,大多數實行的是半企業化的管理,更突出對學生的升學率,教學成績的考核。老師之間的人際關係比較淡漠。

如果是剛畢業的師範類畢業生,或者已經快50歲的中老年教師,沒有太大的生活壓力。我建議你最好不要辭職,因為公辦學校固然有各種弊端,但是它的穩定性是所有民辦學校不能比擬的。雖然教師這個職業,可能一輩子比較清貧,而且一日一週、一學期,一學年,你的工作可能重複,而且讓人很容易一眼看到自己退休的狀態。



我覺得這個社會人的發展是多元的。我有很多同行周內上班,週末或者課餘時間,有著其他的事情可做,讓自己的業餘時間不再空虛,不再感覺到很壓抑。比如說很多同行在今日頭條做的教育類專欄進行。知識輸出,也能變現收入也不錯,而且還是依據自己的專業。為別人提供相關的服務。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結束語:關於辭職與不辭職,我只能說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未必別人辭職了一切都發展的比較好,讓你非常羨慕,但是輪到自己未必會一帆風順,也許柳暗花明又一村。我覺得結合自身的條件考慮,應該慎重決定,不能盲目跟風。




匯智坊


民辦學校也像一座圍城,有的人想進去,有的人想出來。

我是一位民辦學校老師,我的許多年輕同事都積極的報名考編(考公辦學校),哪怕是分到偏遠的鄉鎮也在所不惜。

現在民辦學校裡最頭疼得事就是如何留住老師。待遇留人,可是民辦學校現在的待遇已經和公辦學校差不多了,已經沒有優勢了;感情留人,可是民辦學校分數至上,排名評比就是一把鋒利的匕首,傷得人心都在流血啊;事業留人,這更像一句傳銷語錄,更多的人是把教師當作一個養家餬口的職業,事業只是老闆賺更多錢的藉口。

我在民辦學校裡工作了20年,考試前因為焦慮而常常失眠;考試得不好,便擔心失業的危機感更如蟲子一樣啃噬著內心,傷害我最深的就是2018年班級高考沒考好,我是徹夜未眠,有遺憾,有自責,更多的是一種無助的悲哀。

在民辦學校,無論你有多大能耐,你都得像狗一樣活著,尤其是面對學校那些大大小小股東的時候,他們雖然不至於因你一言而解聘你,也不會因為你一次成績不佳而炒了你,但是那種眼色、臉色,總使人感覺低人一等,矮人三分。

而回想起自己曾經在公辦學校時,那時走路帶風,坐擁書城,睥睨王侯,胸無顧忌,口無遮擋,對領導或敬而遠之,或親而暱之,那時才真正能感覺到“革命工作無高低貴賤之分,只是分工不同”的意味!

當年從公辦學出來,那是迫於生計,現在生計問題解決了,又無限懷念公辦學。我們私下裡曾經戲謔,如果現在即使交給公辦學校10萬元,公辦學校允許你回去,你願意嗎?

我們嘴上都沒有說什麼,但是心裡像明鏡似的,何去何從,早就沒有選擇餘地了,葉落歸根,尋得就是內心的踏實和安然。

我的這份心路歷程對於題主在下定決心來民辦學校或許有一點參考意義。望題主三思!


青衫李探花


公辦教師到民辦去,還是有成功的例子,我身邊的原來一位同志,辭職跑到一家培訓機構去,先是當老師,後來自己開了一家培訓機構,生意還非常好。首先你去民辦學校當老師嗎?其實民辦學校的老師在學校的收入也比公辦學校高不了多少,現在公辦學校的收入還是不錯的,我們這裡工作20年的老師,總體收入稅前為15萬,稅後11萬的樣子才畢業的老師,稅前收入10萬,稅後7萬的樣子,也不低了,如果去私立學校,也不會高到哪裡去,因為私企老闆給工資還是有考慮的,其實到私利學校去,工資工資只是多了一點,更多的收入還是要考慮從學生身上收取補課費的收入吧?你想到市裡去,要看市裡的私立學校的管理模式,有沒有補課的機會,有些地級市,本身地方小,公辦學校週末學校還要統一補課,學生根本沒有補課的時間。

如果你想去,要考慮以下問題:

1、你的年齡,你的家庭適不適合你脫編。

如果是2014年後取得的編制,養老保險職業年金均正常納入社保體系,去民辦學校亦可正常轉移接續,對以後退休待遇無影響。如果是2014年前取得的編制,之前的工作年限,只是視同繳費,社保個人賬戶未並做實。辭職的話,這一部分的養老保險及職業年金如何計算,目前的政策尚未明確。年齡越大,辭職的沉沒成本越高。然後,年齡35歲以內,還有機會重新選擇。超過這個年齡,必須謹慎。

2、你的潛能能否激發出來。

你是否有比較高的職稱,你有多少個獎項,你在教學方面是不是真的專業?在公辦學校,這些東西是真的假的都不重要,直到到私立學校,必須拿真的能力出來,私立學校看重的是升學率,勞動強度和管理模式是非常嚴格的,你是否可以適應?這還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你不會一直在私立學校呆下去吧,年齡大了,換種方式活,一定要樹立自己辦學的思想,你有能力嗎?我想更多的是做基層的老師,也沒啥前途,只是滿足一下目前的困境,我反而覺得在外的培訓機構還更讓人走上自己辦學的道路。

3、你對待遇的期望。

但在內地一些縣城,新入職的教師,月收入僅三千元左右。這點錢,養活自己都勉強,買房結婚,基本是奢望。還要算算其它的隱形收入是有多少,你的期望值又是多少?

總的來說,公辦學校穩定、壓力相對小、負擔相對輕,但收入較低;民辦學校有失業的隱憂、壓力大、負擔重,但收入較高。


陳海底魚


有三個參考維度:年齡、能力、待遇。

1、年齡。

如果是2014年後取得的編制,養老保險職業年金均正常納入社保體系,去民辦學校亦可正常轉移接續,對以後退休待遇無影響。

如果是2014年前取得的編制,之前的工作年限,只是視同繳費,社保個人賬戶未並做實。辭職的話,這一部分的養老保險及職業年金如何計算,目前的政策尚未明確。年齡越大,辭職的沉沒成本越高。

這是社保方面。

然後,年齡35歲以內,還有機會重新選擇。超過這個年齡,必須謹慎。理由有三:

一是家庭影響,中年男人,上有老下有小,重新擇業面臨未知風險,是否能承受失業給家庭帶來的衝擊?

二是體力和學習能力,都有明顯下降,能不能適應新環境及更大勞動強度,需要掂量。

三是年齡越大,職場優勢越小。民辦學校職業穩定性差,萬一失業,重新就業困難較大。

2、能力。

我把教師的能力分為專業能力和教學能力。專業能力才是教師的核心能力,所謂“一招鮮吃遍天”,是指你有不可替代的能力,就永無失業之虞。

教學能力只是一種虛幻的能力,天時地利人和,才能取得驕人業績。一旦世易時移,結果可能迥然不同。如果以此為依憑,也許有一天會無立錐之地。

什麼是專業能力?比如語文老師,功底深厚、普通話好、善寫作,教學研究上小有建樹。這樣的老師,任何一所民辦學校都是歡迎的。數學老師精通奧數,解題能力強,能獨立編寫試卷,同樣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什麼是教學能力?在現行教育體制下,帶班成績突出,設計好的公開課能講出彩。這樣的能力,在公辦學校可以大放異彩,但亦可能只是曇花一現。不屬於個人核心能力,不能賦予教師個人安全感。

教學能力和專業能力都很強的老師,可以選擇辭職,去待遇更高的民辦學校。最好是去沿海發達城市的重點民辦學校。內地縣城與之相比,工資待遇有天壤之別。

如果沒有核心能力,那就需要多斟酌了。

3、待遇。

待遇是教師離職的主要原因。公辦學校縱有萬般不好,但只要工資不難看,一切都可以容忍。我在一個教師群,有蘇州的公辦學校老師,年收入二十萬以上,他們很少抱怨,更少有人辭職。因為民辦學校能給到二十萬以上的並不多。就算有個別學校能多一些,達到三十萬。但相比之下,公辦學校更穩定,壓力更小。

但在內地一些縣城,新入職的教師,月收入僅三千元左右。這點錢,養活自己都勉強,買房結婚,基本是奢望。如果辭職去民辦學校,工資可以翻三番,可以選擇辭職。

總的來說,公辦學校穩定、壓力相對小、負擔相對輕,但收入較低;民辦學校有失業的隱憂、壓力大、負擔重,但收入較高。到底如何選擇,結合以上三個方面的分析,心中應該已經明瞭。


毫米


兒子的班主任去年經歷過類似情況。她是公辦小學在編考試,月工資到手四千多,對方是本地比較有名的一個民辦學校,開口三十萬年薪請她過去,她猶豫再三,最後拒絕了。

她之所以不去,有三個方面原因:

第一,她諮詢了幾個在民辦當老師的朋友,所有人都勸她別去,理由是壓力太大,一切以成績、升學為評價標準。帶的學生考得好風光無限,考不好挨批被人白眼,學生家長也會說三道四,認為自己花了這麼多錢不值。扭曲的價值觀和教育觀,使得教師普遍都有心理壓力,特別是到考試前的一段時間,很多人整宿整宿睡不好,對身體非常不利。年輕還扛得起,年齡大了,跟不上節奏,沒有太多價值,分分鐘可能面臨下崗的風險。錢是賺了,地位低了,心也累了。不像在公辦學校,雖然教學任務重點,有時候也會有這樣那樣的苦悶,可自由,完成了教學任務,想親近領導親近領導,心情不爽,不理也沒關係。在民辦學校教書,這根本不可能,得罪了哪個股東,分分鐘開除你。

第二,她雖然工資低,因為是老資格的教師,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學生家長經常找她補課,帶一些學習班,私下裡一年也有相當工資收入的外快,算起來實際上一年也有十幾萬,收入不算低,過過日子可以了,她也不想折騰。

第三,客觀而言,她覺得自己年齡也大了,30多歲,去民辦學校太辛苦,賺不了幾年錢就得考慮以後的問題,她有點吃不準。

她的經歷和看法,或許可以作為參考。


80後小公


最好不要去,去了你就會發現,民辦學校原來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美好!

一、民辦學校大多都是寄宿制,有早輔導、晚自習,加班更是家常便飯!

公立學校很少有加班,雙休日,國家法定假日都能正常休假。

二、民辦學校,一個教師通常會擔任兩門功課,教學強度大。民辦學校以盈利為目的,肯定會把老師的價值最大化利用!

公立學校一般一個教師只擔任一門課程,讓你能專心專業教好一門課程。

三、每年招教考試,很多報名的考生裡面,有相當大一部分來自民辦學校的老師。經常見到民辦學校的老師報考公立學校,卻很少見到公立學校的老師去民辦學校。

四、長遠福利方面,公立教師有退休金,民辦學校的老師沒有退休金。

五、民辦學校工作沒有保障,民辦學校很有可能會因為一個突發性事件或者老闆投資其他生意,就把學校關停了,到時間,你就失業了。

但在公立學校,就是你所在的學校停辦了,你也會被安排到其他學校繼續教書。

所以,辭掉公職教師去民辦學校,一定要想好了再去。





小狐狸的燈


我個人建議,如果可以考的話,考去市裡面的公辦學校更好,通常35歲是節點,但是有高級職稱、市級骨幹教師或者省級骨幹教師之類的,年限會放寬的。如果待遇差距不是特別巨大的話,最好不去民辦學校。

一、同是在市裡,民辦學校的薪資待遇優勢並不大

一所市裡面好的頂級的民辦學校,也就是一兩所。像我們這邊開出的待遇年薪是10到20萬,像普通一點的民辦學校是6到12萬,但畢竟是企業性質,是保底工資再加上課時費。要月薪過萬,以語數外為例,通常都是三個班,並且五險一金是按最低檔次來交的。假期不上課還只有保底工資。

但是你在公立學校,通常也就滿課時了,五險一金正常的交著走,水漲船高,再加上績效工資,年終考核等。綜合算下來,其實也不差。

二、壓力大小不一樣

在公立學校,你只要不出大問題,成績的好壞影響的,是自己的名譽,但對工資的影響不大。

如果是在私立學校,一切以成績說話,成績是學校生存下去的根本,所以一切都會與成績掛鉤,包括流失率,招生任務,看管學生等,所以壓力非常大。

三、尊嚴不一樣

公立學校裡面,如果你不想往上爬,只教好自己的書就可以了,至於其他和領導關係之類的,不想過多接觸,就沒有必要阿諛奉承的去接觸,也不必非得要看別人的臉色行事。

但在私立學校裡面,除非你的實力真的很雄厚,否則你要看別人的臉色行事,因為他是你的老闆,在公立學校裡只是領導。 相處的模式完全不一樣。

四、安全感不一樣

在公立學校裡面,只要不出大問題,可以穩定退休,但在私立學校裡面變數就很大,有的時候老闆還會換,對教師的態度也會不一樣,因為你是要為他創收的。如果不是大一點、時間長、有一定影響力的民辦學校,安全感就更低了。

結語:如果年輕不願意在一個地方呆一輩子,可以試一試;或者縣城的工資待遇和民辦學校的工資待遇差距實在是大,做好了應對一切風險的準備,可以試一試。但年紀稍微長一點的話還是走得穩當點比較好。

畢竟公立學校走出去容易,想要再回來,那就難了!


醉生一笑說教育


首先不建議你辭職。

第一、民辦學校是盈利機構,公辦學校是非盈利機構,這兩個是有本質區別的。

第二、民辦學校大概率上會把你的課安排得滿滿的,一天八九節課很正常的。

第三、福利待遇方面民辦學校也不見得就一定比公辦的好,退休以後誰的公辦老師的退休金應該會比民辦學校的多。

第四、可以考慮一下利用業餘時間做你自己擅長的領域的自媒體。把你上課的內容整理編輯,比如講題目,講知識點,講學習技巧,講考試技巧等等,以短視頻形式發佈在自媒體平臺上,抖音啊,快手啊,微博啊等自媒體平臺上。

用業餘時間做,堅持做,用心做,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有一定的粉絲後收入還是不錯的,有平臺的分成,可以接廣告一條几百幾千。

有了粉絲後還可以做付費問答等等


閒聊高分子


題主所說的問題是很多縣區老師都在考慮的,近幾年,縣區的公辦教師流失比較嚴重,首要原因是工資不高待遇差,另一個原因是生源不好壓力大,所以跳槽到市區的民辦學校或者直接辭職做生意成了不少人的選擇。那麼,離開公辦學校去市區民辦真的很好嗎?

一、工資待遇

現今社會掙錢已經不單單是養家餬口這麼低層次的要求,人們開始追求高品位高享受的生活,所以必須多賺錢。單看工資這一項,實施績效工資以後突然感覺工資好少,看看民辦學校老師的收入,滿眼的羨慕啊!但是有一個區別可能被忽略了,那就是公辦學校老師拿十三個月工資,而民辦學校拿十個月。

二、職稱差別

國家在職稱方面是向公辦學校傾斜的,名額多,要求較低,在評上職稱後,工資有較大幅度增長,一級和二級差兩百元,高級和一級差六百元左右,而在公辦學校就算評上職稱,工資差別也只有不到一百元。因為民辦的工資主要是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重獎重罰,所以高工資老師的背後是沉重的付出。

三、退休金

年輕時什麼都不怕,就怕老了之後,所以退休金的多少直接關乎你的後顧之憂。公辦學校退休後,按照國家相關規定核發退休金,一般能拿到在職時的百分之八十到九十,這個要根據當年地區平均工資核算,所以各地不同,但相比之下,民辦學校退休老師只能拿到公辦的十分之一左右,有的甚至需要自己交五險一金。

後記:凡事都需要分兩面看,利弊同在,根據個人情況,如果年輕未成家可以去民辦闖闖掙幾年高工資,如果家裡負擔不重孩子都自立了,自己身體也還不錯就可以去民辦幹幾年,而對大多數人,還是守著正式編制,踏實而努力的工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