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申办预冷,除了“瘦身”,别无他法

全明星赛结束后,是一个长达三天的空窗期。是时候说一些与篮球无关的东西了。今年夏天,2020年夏季奥运会将在日本东京举行;两年后的春节,还有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然而,未来奥运会谁来举办是一个大问题,以前很多城市抢着要的奥运会举办权,如今已经成为了烫手山芋。在2017年夏天,考虑到24年、28年两届奥运会总共只有巴黎和洛杉矶两座城市申办,这次投票成为了走过场,仅仅是决定两座城市的先后顺序,这给国际奥委会敲响警钟。

奥运申办预冷,除了“瘦身”,别无他法

如今奥运遇冷,有一些人再次把目光转向中国,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甚至说"中国要发扬大国风范",并且点名了上海、广州、武汉三座城市。但从目前来看,多数中国人不希望中国再举办奥运会,因为举办奥运会是很烧钱的,与其用这些钱去办奥运,倒不如用来改善民生。奥运会想要生存,指望着接盘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自身动刀子。康有为说过的"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同样适用于如今奥运会的处境,奥运会必须"瘦身",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那具体怎么"瘦身"呢?在我看来,"瘦身"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取消一部分比赛项目,一方面是降低对新建场馆的要求。

现代奥运会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有了二十多个大项,近三百个小项。但其中有不少个项目都很少有人关注,更很少有人能参与。这些关注度低的、大众无法参与的运动项目,实在没有再留在奥运会的必要了。

像跳水、举重、体操、花样游泳这样的运动项目,因为它自身的特殊性,运动员往往是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到体校专门培养,训练极其痛苦,而且运动生涯很短,一般二十六七岁就要退役了,而这个年龄恰恰是像足球、篮球这样的球类运动的生涯黄金年龄。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现在的篮球运动员打到40岁不成问题,年龄大了在NBA打不了了,也可以去欧洲,或者是来CBA发挥余热;同理,足球运动员因为年龄大了,在五大联赛混不下去了,也可以去踢北美大联盟,或者来中超养老,然后不知不觉就快到40岁了。但跳水举重体操这些的不行,这些动作都太难了,运动员往往在二十六七岁就做不了了。这些项目关注度也低,这就意味着商业开发不好,运动员往往没法挣太多的钱,又因为一直专注训练,没法提升文化水平和其他方面的能力,导致运动员退役后的生存成为问题。

奥运申办预冷,除了“瘦身”,别无他法

这里特别提一下举重。举重本身是一个健身项目,用杠铃来训练力量,很多足球、篮球甚至跑步运动员都是需要练举重的。但是当举重成为竞技体育项目时,为了出成绩,问题就都出来了,比如被杠铃压得不长个儿,个个运动员都成了矬胖子,退役后找工作、结婚都是要受很大的限制的。因为多数运动员的水平已经达到了天花板,在最近这些年,举重这项运动禁药泛滥,甚至变成了"谁吃药吃得好,谁就夺冠"。这项运动已经发展到反人类了。

奥运申办预冷,除了“瘦身”,别无他法

而跳水、体操、艺术体操、花样游泳的运动员,他们确实有很好的身体柔韧性,就算他们的运动项目被取消,这些运动员也可以去转型杂技演员。

像赛艇、帆船帆板这样的运动,比较偏极限,在奥运会这种偏大众的赛场出现,不是很合适。马术运动看上去考验的不是人的实力,而是动物的实力。

既然说了这么多关于取消的,那奥运会应该留哪些项目呢?应把那些关注度高的、普及率广的,以及民众能够参与的运动项目留下来。包括足球、篮球这样的商业化程度高的运动,也包括像羽毛球、网球、田径、游泳这样的普及率广的运动。值得一提的是,乒乓球虽然是中国一家独大,能包揽世界大赛所有的金牌,因此有部分人认为乒乓球运动很"危险",但事实上,乒乓球在欧洲的普及率很高,只是大家打得没有中国选手那么突出罢了。

奥运申办预冷,除了“瘦身”,别无他法

但从国际奥委会以往的做法来看,他们可能本末倒置了。足球是世界第一大运动,但象征着足球界最高荣誉的,竟然不是奥运金牌,而是世界杯冠军,而奥运会足球赛也被限制在23岁以下球员参加;网球界最高规格的赛事竟然不是奥运会,而是在某些地方举办的公开赛(这就是所谓的"四大满贯"),奥运会上取得的战绩竟然不计入世界排名。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其原因在于,国际奥委会对大众运动项目的重视程度不够,才会向FIFA、ATP、WTA这样的单项运动的组织妥协,成全了这些单项运动组织的私心(要不怎么就因为阿维兰热的一句话就怂了?)

奥运申办预冷,除了“瘦身”,别无他法

当奥运会取消掉一切小众冷门项目之后,国际奥委会就需要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大众运动项目上。他们有能力把大众项目的比赛做好。

再补充一点,尽量去掉那些靠评委打分的项目,因为评委都是人,是人就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因此这样的项目容易出现不公平现象,评委打分可能会有私心。

奥运申办预冷,除了“瘦身”,别无他法

说完取消一部分比赛项目,接下来说一下降低对新建场馆的要求。为什么足球世界杯大家都抢着办?足球是世界第一大运动,在这种条件下,足球场到处都是,主办国往往不需要新建比赛场馆,只需要把原有的场馆稍微翻新一下,增加显示系统和全息投影技术,就够了,这不会花费太多的钱的,世界杯之后,这些场馆还能接着用,办比赛、开演唱会都行。而且正是因为足球运动的巨大影响力,反而能挣来很多钱。去年在中国举办的篮球世界杯取得成功,再加上国际篮球的实力追上美国篮球,未来篮球世界杯也会变成各个国家争取的"香饽饽"的。奥运会则不然。它要烧很多钱。当年希腊办04年雅典奥运会,致使希腊存在100亿美元的债,GDP大幅降低,失业率大幅增高。16年的里约奥运会,也直接亏损了高达100多亿美元。再看看里约奥运的比赛场馆现在变什么样了:

奥运申办预冷,除了“瘦身”,别无他法

奥运申办预冷,除了“瘦身”,别无他法

就算是场馆利用得最好的,08年北京奥运会,也存在着场馆荒废的问题。这个姚明还在政协会上提出来过。

光是新建场馆,就已经卡住了多数不是很发达的国家,而发达国家也不愿意再烧钱了。办奥运会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个大累赘,谁还愿意办呢?所以说,国际奥委会接下来一定要在新建场馆上放宽要求,甚至可以不用新建,让更多的国家、更多的城市都能办得起奥运会。

奥运"瘦身",不仅仅是嘴上说说而已,更需要国际奥委会的实际行动。他们也要有壮士扼腕的决心,只要能救活奥运会,不用怕得罪某些单项组织的利益。这样才能让这项拥有非常悠久历史的体育盛会能够继续存在下去。

奥运申办预冷,除了“瘦身”,别无他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