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究竟有多恐怖?

望穿秋水168777082


蝙蝠存在了8800萬年,幾乎與恐龍是同時代。

蝙蝠百毒不侵!蝙蝠是病毒的自然宿主,作為全球攜帶病毒最多的動物之一,蝙蝠自己卻百毒不侵。蝙蝠身上能攜帶超過 100 多種毒性極大、兇險無比的病毒,有埃博拉,狂犬病、SARS等。蝙蝠逆天的免疫系統,強有力的防禦功能,很難被異物傷害,病毒也無法對蝙蝠產生作用。所有的哺乳類動物中,有 1/5 都是蝙蝠。蝙蝠沒有翅膀,蝙蝠獨特的飛行器官是翼手。蝙蝠飛行時會使得蝙蝠高燒發熱,持續高燒是會掛掉的。但是蝙蝠不一樣,他在進化過程中使得它的DNA有極強的修復功能,使得細胞因高燒發熱受損也能快速修復,讓細胞彷彿“永生”。蝙蝠長時間發燒,免疫功能不停歇,那附身的病毒也跟著適應環境,持續變異。這些病毒在蝙蝠身上是威脅不到任何人的,蝙蝠自己也沒事。但是如果這些病毒一旦到了人身上,那麼就是一場災難。所以要想健康,遠離蝙蝠。


大旺探索


我每次看到蝙蝠的時候,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害怕,有一次我去上海泗涇鎮晚上在賓館的走廊裡面發現一隻蝙蝠,我蹲下來給他讓道,晚上出來覓食的動物,給人的感覺非常恐怖,
我本人真的是佩服佩服這些把蝙蝠端上餐桌的人啊!
蝙蝠身上攜帶100多種病毒 蝙蝠庇護著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們,包括埃博拉病毒,馬爾堡病毒,尼帕病毒薩斯病毒等,為什麼他們在四處傳播?他們在四處傳播這些病毒的同時,自身卻不會染病的,能耐受這些病毒的秘密,科學家的研究高質低溫,高質低溫有利於細胞質中,它的一種形成方式是病毒感染後讓細胞複製自己的遺傳物質,蝙蝠每天要飛行幾十公里覓食比較辛苦,此外高強度的體力運動也會帶來同樣的效果,產生的自由基在細胞內堆積,破壞cna,產生遊離的DNA片段,由於飛行對體能的巨大需求,蝙蝠體內常常會產生高質性的,這些遊歷片段,讓早期蝙蝠的免疫系統,我認為是病毒感染信號,進而攻擊自身組織,為了避免這種潰瘍在演化過程中跌幅對抗病毒的免疫反應減弱,將病毒得益於邊防共存,蝙蝠在病毒的生物鏈裡地位非凡,被尊稱為“大自然的活體病毒庫”,SARS僅僅是眾多居住在蝙蝠體內的一種而已。

小寶哥大挑戰


因為我生長在農村,在我的腦海裡蝙蝠就是人類的朋友。

七八十年代,生活在農村的孩子們業餘生活很單調,放學後就是滿村跑著玩,每到開春以後的傍晚,村子裡就會有很多蝙蝠出現,有時候它們飛的很低,於是我們就會追著它們亂跑,時間常了我們就成了朋友,有時候蝙蝠也會故意從我們耳邊飛過,像是讓我們追它們……

老人們告許我們不準傷害蝙蝠,否則就會得紅眼病。

現在的農村也沒有人傷害蝙蝠,如果不是這場冠狀病毒性肺炎的發生,好多人還不知道蝙蝠是有害病毒的宿主,自然蝙蝠的恐怖在北方農村就無人提起過。


走進真實的空間


其實這個標題有點驚悚,準確的說蝙蝠是進化最成功的哺乳動物之一,因為它擁有所有哺乳動物都沒有的飛行能力,而且因為這種其他哺乳動物所沒有的能力而帶來的一系列副產品,更是令人望而生畏,看完本文,你可能不會覺得蝙蝠厭惡,而是抱以羨慕而又敬而遠之的複雜眼神。

蝙蝠是一個什麼樣的物種?

蝙蝠翼手目動物的通稱,它是哺乳動物中僅次於齧齒目動物的第二大類群,全世界總共有19科185屬962種,遍佈於各大洲,除了兩極和海洋中個別島嶼以外,無論是沙漠還是雨林,高山還是平原,處處都有它們的身影!

蝙蝠分佈圖

一張以北極為中心展開的蝙蝠分佈地圖,藍色和蝙蝠活動區域,可以說蝙蝠這個物種適應性極強!蝙蝠起源於哪個物種一直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但研究人員對比貓、狗、馬、牛、人、恆河猴、大鼠和小鼠基因序列後,發現與蝙蝠的近親是馬,這實在有些大跌眼鏡!不過這問題並不大,因為馬的祖先也和現在不一樣,它們可能在8800萬年前開始分道揚鑣的!

4900萬年前的蝙蝠化石

4900萬年前的蝙蝠化石已經和現代蝙蝠基本就沒有差別,簡單的說蝙蝠這個體型成成型後幾乎就沒有改變,而且數千萬年的數次生物滅絕事件中都倖存下來了!這表明蝙蝠這種體型已經趨近完美,沒必要再演化了?但遠不止此,蝙蝠更令人意外的技能還在後頭!

蝙蝠有哪些超喪的能力?

在說明蝙蝠的那些令人喪氣的能力之前,我們先說說蝙蝠的好話,因為很多人知道蝙蝠帶毒能力一流後,就想除之而後快,但事實上蝙蝠是地球生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比如:

全世界70%的蝙蝠都吃昆蟲,而且這些昆蟲中絕大部分是害蟲,而剩下的蝙蝠則持水果和花蜜,它們是地球上最佳的授粉和種子傳播者,假如你將他們徹底消滅的話,這個生態可是缺了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而且是極其關鍵的授粉和種子傳播環節!

所以你們這群打算將蝙蝠趕盡殺絕的人還是死了這條心吧!不過蝙蝠分佈那麼廣,你就是想殺還殺不完呢,雖然不如蚊子多,但它僅次於老鼠,你看著辦吧!

接下來的一個技能估計就會令大家聞風喪膽了,因為蝙蝠攜帶了包括狂犬病毒、埃博拉病毒以及SARS與MERS病毒在內的多種對人類致命威脅的病毒,但它自己卻不發作!這雖然是蝙蝠在千百萬年來進化出來的來以生存的能力,但卻對其他物種和人類構成了嚴重的威脅!這一切的起始都源自於蝙蝠能飛!

飛禽和走獸的是有區別的,為了能飛行,蝙蝠的代謝很快,是正常狀態下的15-16倍,心跳1000多下,簡直就像一臺渦輪增壓的發動機!所以它的體溫一直維持在比較高的狀態,比如成年人正常體溫為36.5度,但蝙蝠體溫可達40度都沒事,如此高體溫下,蝙蝠完成了兩件其他物種望其項背的能力:

  • 促成超強DNA修復能力
  • 抑制病毒對機體的傷害

兩者是它超長壽命的基礎,按理來說像蝙蝠這種小型動物壽命應該不長,比如老鼠壽命一般都1-3年,但蝙蝠壽命是老鼠的10倍,達到了25-40年,如果人類有這種能力的話,活個幾百年簡直易如反掌,各位服不服?

後者是因為蝙蝠缺失PYHIN家族基因,沒有炎症反應,這是身體對抗各種入侵病毒的正常反應,但也是疾病和機體老化的重要原因,而高體溫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這相當於人的發燒抑制病毒活動能力,使得各種病毒在它們體內相安無事,攜毒卻不發作,是它最令人害怕的能力!

這可能是人類長壽的另一個希望所在

不要認為蝙蝠一無是處,也許人類可以從中借鑑一下蝙蝠的超喪能力,來達到大幅延長人類的壽命的目的!千萬不要失去希望,萬一實現了呢?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眾多周知,蝙蝠是眾多致命病毒的宿主,SARS、MERS、馬爾堡病毒、埃博拉病毒等致命的病毒在蝙蝠上都有發現,科學家曾在蝙蝠身上分離出來130餘種病毒,而其中約有60種是屬於人畜共患病的病毒。

有報告指出,在新發現的人類傳染病中,有60%屬於來自於動物身上的病毒,在人畜共患病中又有70%來自於野生動物,所以拒絕野味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做的事情。

2002年在世界範圍內造成數千人感染,774人死亡的SARS病毒,它的源頭科學家一直在追尋並有了答案,SARS病毒的源頭就是菊頭蝠,果子狸只是病毒的中間宿主。

埃博拉病毒,生物安全等級為4級的病毒,SARS病毒的生物安全等級為3級(級數越大說明對人類安全的危害越大)。1976年埃博拉病毒現身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埃博拉河流沿岸的幾十個村莊生靈塗炭,甚至一個家庭中無一人倖免,埃博拉病毒也因這條河流而得名。

2013年12月,非洲幾內亞的一個村落裡再次出現埃博拉的身影,一名男孩感染了埃博拉病毒,症狀表現為嘔吐、嚴重腹瀉以及內臟出血。這名男孩在感染髮病四天後去世,這名男孩的姐姐也受到了感染,症狀為發熱、嘔吐、腹瀉,數天之後也去世了,他們的祖母也有同樣的症狀,2014年1月1日也去世了。隨後鄰近幾個村莊的幾個人員來參加這名祖母的葬禮,不幸也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就這樣這場席捲幾內亞、利比里亞、塞拉利昂等近十個國家的埃博拉疫情由此發端。疫情過後,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在這場災難中,感染人數達到了19031人,死亡人數7373人。

這場災難的源頭是那位不幸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男孩,他究竟是怎麼被感染的呢?後來根據研究結果,可能的結果是當地的一隻攜帶埃博拉病毒的果蝠叮咬了這位小男孩,從而感染到了人身上。

蝙蝠被大家稱之為移動的“病毒庫”,科學家總共在近200種蝙蝠身上分離出了4100種病毒,在這其中,冠狀病毒超過了500種。更令人害怕的狂犬病毒,蝙蝠也是自然宿主。

蝙蝠是世界上唯一的能飛行的哺乳動物,共有19科185屬962種,分佈於世界上除兩極以及大洋中的島嶼之外的各個地方,它們棲息於野外的山洞、橋洞、樹洞間,晝伏夜出,可以說在世界各地,處處都有它們的身影。

既然蝙蝠那麼恐怖,是眾多致命病毒的自然宿主,那可以將蝙蝠消滅嗎?

首先,蝙蝠不是害蟲,它是益蟲,捕食蚊子、金龜子、夜蛾等害蟲,一隻蝙蝠在連續數個小時的捕食過程中可以消滅近3000只蚊子,這個比殺蟲劑還有效。不僅如此,蝙蝠佔據著重要的生態位,它們不僅是這些害蟲的捕食者,同時蝙蝠也是被捕食者,如果消滅了蝙蝠,對於生態系統來說是不利的。


科學船塢


我是蛋蛋說科學,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蝙蝠又叫天鼠、掛鼠、天蝠、老鼠皮翼、飛鼠、燕別故、蜜符、鹽老鼠等,因其以蚊蟲毒物為食,在我國傳統文化中被認為是吉祥的象徵。蝙蝠的歷史可追溯到8800萬年前,在5000萬年前,地表溫度急劇上升,眾多物種滅絕,蝙蝠在當時經歷了基因突變,而變得更加強大。孫悟空七十二變,但僅在西遊記這個故事中,而蝙蝠一身超炫技能,卻是實實在在的遍佈世界。

一、“大自然的活體病毒庫”。眾多物種中,蝙蝠脫穎而出,被尊稱為“大自然的活體病毒庫”可見其攜帶病毒數量之多,毒性之大。包括埃博拉病毒、馬爾堡病毒這些殺手級病毒外,還有狂犬病、SARS等在內的100多種病毒。如果只是攜帶病毒,可能還不會讓人聞風喪膽,蝙蝠作為眾病毒的宿主,但卻不會被感染,這也同時成了超級病毒的培養進化溫室。

二、強大的基因。在5000萬年前,隨著地表溫度的急劇升溫,蝙蝠的基因發生了突變,變的更加強大。在這次基因突變中,蝙蝠獲得了基因修復技能。這項技能沒有直接體現在蝙蝠的具體活動中,但卻是各種本領的根本所在。首先蝙蝠在飛行時,體溫高達40度,也就是免疫系統開啟模式。這卻不會影響蝙蝠本身,只會使各種病毒難以複製。也就是擁有了超強免疫技能。其次因為基因修復能力,蝙蝠細胞擁有遠超其他哺乳動物的分裂次數,從而,使其具有高達30年的壽命。

三、進化最完全的可飛翔哺乳動物。蝙蝠的飛行速度可達50千米每小時。這對於蝙蝠捕食來說如虎添翼。這也同時對其他動物包括我們人類帶來極大的威脅,因其攜帶大量病毒,又可飛行,所以蝙蝠對病毒的傳播速度和傳播範圍對於其他動物來說是致命的威脅。另外,蝙蝠因為集各技能於一身,現在地球上除南北極和個別荒島之外,幾乎所有地方都有他們的身影;共有961個種類,數量繁多。

總上,蝙蝠在幾千萬年的進化中,不斷獲得各種強大技能。百毒不侵、超強免疫、基因穩定、種類繁多,數量龐大。


蛋蛋說科學


蝙蝠,模樣象老鼠,帶翅膀會飛,它們吃害蟲,同時自己又是蛇類等天敵的食物,蝙蝠是生物鏈的重要一環,缺少了對生態平衡不利。有人說蝙蝠傳播病毒,應予以消滅,這不對,帶病毒的野生動物有很多,各有各的生活空間,我們人類不去惹它,能有什麼事?地球足夠大,容得下人類,也能容得下它。關於蝙蝠的傳說,有正有邪。我國古代傳下來的瓷器和古畫上,多繪有蝙蝠,意思是代表福,代表吉祥如意。西方的文學作品認為,蝙蝠樣子難看,很恐怖,代表的是邪惡。這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地球是我們美麗的家園,人類和動物和諧相處,才是長久之計,我們的家園一定更加美麗!


俞遠通


蝙蝠,到了天黑的時侯就從屋簷下飛出來吃蛟子。在家鄉,差不多天天見。聽父母說,蝙蝠是不能食用的,所以,沒有人去抓。任憑蝙蝠怎麼低飛、停留都沒有人去抓。偶爾抓住了,都會放飛。至於蝙蝠有什麼傳奇故事,倒沒有說聽過。蝙蝠,說到對人類造成什麼樣傷害,在家鄉也沒見到過。因為祖祖輩輩一口相傳,說蝙蝠是不能吃,蝙蝠是在吃蚊子,不會咬人不會攻擊人。所以,在家鄉的時侯,每天傍晚時分,蝙蝠就會在家門飛來飛去。還有,蝙蝠喜歡倒掛在陰暗潮溼的巖洞裡。現在已經好多年沒看到過蝙蝠了。


煙雨斜陽5853693210


蝙蝠身上攜帶100多種病毒 蝙蝠庇護著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們,包括埃博拉病毒,馬爾堡病毒,尼帕病毒薩斯病毒等,為什麼他們在四處傳播?他們在四處傳播這些病毒的同時,自身卻不會染病的,能耐受這些病毒的秘密,科學家的研究高質低溫,高質低溫有利於細胞質中,它的一種形成方式是病毒感染後讓細胞複製自己的遺傳物質,蝙蝠每天要飛行幾十公里覓食比較辛苦,此外高強度的體力運動也會帶來同樣的效果,產生的自由基在細胞內堆積,破壞cna,產生遊離的DNA片段,由於飛行對體能的巨大需求,蝙蝠體內常常會產生高質性的,這些遊歷片段,讓早期蝙蝠的免疫系統,我認為是病毒感染信號,進而攻擊自身組織,為了避免這種潰瘍在演化過程中跌幅對抗病毒的免疫反應減弱,將病毒得益於邊防共存,蝙蝠在病毒的生物鏈裡地位非凡,被尊稱為“大自然的活體病毒庫”,SARS僅僅是眾多居住在蝙蝠體內的一種而已。



蝙蝠一點不恐怖,它也不是進化來的,起初,神創造的一切都是“好”的,並且各從其類。要說什麼最恐怖,聽聽《聖經》上怎麼說:“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我耶和華是鑑察人心、試驗人肺腑的,要照各人所行的和他作事的結果報應他”。神不會因人的不相信而不存在,一些事也不會因人的不認可而不發生。當各樣自然災害與日俱增之時,人還否定“神的創造”,而堅持進化論的話,那我真是沒得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