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聖經:找工作的方法論

讀書提升認知,知識改變命運

跳槽聖經:找工作的方法論


01

如果世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公司破產後能夠繼續存活下去的人,另一種是難以維持生計的人,那麼,造成這兩種不同命運的原因是什麼?

什麼才是你的職場競爭力?

今天分享的書籍《跳槽聖經》會給你一套簡單實用的關於職場競爭力和找工作的方法論。

這本書在日本職場類暢銷書中排名第一,書中介紹的如何通過正確看待自己和市場來找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深受廣大職場人士的推崇。

在書中,作者首先回答了上面的問題:

造成這兩種不同命運的原因就是,你是『仰上級之鼻息』,還是『因市場而動』。

你為什麼能夠獲得工資?是因為你認真完成了公司交代的任務嗎?

這就是仰上級之鼻息的人擁有的典型想法。

事實卻完全相反。

工資就是你將自己這種商品賣給公司,公司購買了你這種商品後所支付的費用。

最終你所售賣的,僅僅是你自己。

你僅僅是偶然選擇了現在的公司,公司也是偶然購買了你這種商品。

也就是說,僱傭就是一種“交易”,為了更清晰地理解你的市場價值,你首先需要的是把自己看作是一種商品,這就是『因市場而動』的思維。

跳槽聖經:找工作的方法論


02

作為一種能力商品,如何衡量你的市場價值?

作者說,市場價值可以分解為技術資產、人力資產和行業生產力三種要素:

一、技術資產,正如字面所說,指的是一個人擁有多少有價值的技術

技術資產可以由專業性和經驗構成。

市場價值永遠是相對的。

雖然掌握了較高的專業技術,但如果周圍的人也都掌握了相同的技術,那麼就不能轉化為價值。

因此,要關注專業的“稀缺度”。

專業性,無論是誰都有可能獲得,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難以拉開與別人的距離。

經驗則不具有可複製性。

因此,20歲的時候依靠專業性進行競爭,30歲的時候依靠經驗進行競爭。


二、人力資產,經常使用“人脈”來形容。

無論在什麼行業,總會有一些人,他們只需要依靠人際關係就能夠獲得不錯的工作機會。

人力資產產生價值需要一定的時間。

40歲以後,這種因素會變得非常重要。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力資產的重要性會變得越來越大:

20歲時專業更重要,30歲時經驗更重要,40歲時人脈關係更重要。

跳槽聖經:找工作的方法論


三、行業生產力,指的是該領域內的從業人員平均每人創造價值的大小。

行業毛利潤是工資的主要來源,工資期待值,也就是市場價值,受到行業生產力的影響最大。

也就是說,市場價值會因為你選擇行業的不同,呈現出雲泥之別。

你在互聯網企業工作5年和你在水泥行業工作5年,已經得到的和未來你可能擁有的,也許有10倍以上的差距,這就是行業生產力的不同。


技術資產、人力資產和行業生產力,由這三種要素組成的立方體體積越大,那麼工資的預期值就越高,體積越小,工資的預期值就越低。

理想的職業和市場價值,應當是在三種要素中至少有兩種處於高水平狀態。

跳槽聖經:找工作的方法論


03

市場價值受到行業生產力的影響最大。

無論你的技術資產或人力資產有多麼高,如果選擇進入的行業領域錯了的話,那麼市場價值不可能太高。

不同行業之間的人均產值可能存在幾十倍的差距,想通過個人的資質或努力來彌補這種差距是非常困難的。

所以作者說,沒有什麼技術資產和人力資產的普通人,在選擇公司的時候,實際上有兩種選擇:

一種就是選擇生產力已經很高的行業;另一種就是選擇電梯處於上行狀態的行業。

絕對不能選擇的就是那些生產力較低,而且沒有發展前途的行業,選擇這種行業,你的生活永遠不可能富足起來。

例如,2010開始的幾年時間,智能手機遊戲市場出現爆炸式增長。

智能手機遊戲行業的工作經驗就變成了寶貴的技術資產,因為市場上有眾多公司希望能僱傭有相關工作經驗的人。

那時進入了手機遊戲行業,就是所謂的“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起來”。

而如果入錯行的話,之前積累的經驗也不會有太大的用武之地。

置身於上升期的行業,經驗的價值會成倍增加。

所以,想換一份好工作,先要選擇一個好行業。

跳槽聖經:找工作的方法論


04

發現有潛力市場有兩種方法:

方法一,聚焦風險企業,關注不同企業處於發展狀態的業務。

就是要關注創業和投資的動向。

競爭力強的風險企業,戰略基本上都是一樣的,簡單而言,就是跟隨社會的發展

風險初創企業因為在資本和人數上比不過大公司,緊隨時代發展就成為這些企業獲勝的法寶。

在成長型市場中,崛起了很多能與大企業進行競爭的風險初創企業。

比如,互聯網的“千團大戰”和“共享經濟”。


方法二,關注突破現有行業低效率的邏輯。

具有市場潛力的商品一定會打破市場的低效率。

比如,教育從30年前到現在一直沒怎麼變過,但教育行業的低效率是不爭的事實。

互聯網普及,在線教育和知識付費在這兩年大行其道,這就是一種提高行業效率的表現。

所以作者說,在有100萬人參加的遊戲中,不要想著去爭奪第一,而應當爭取是第一個參與這場遊戲的人。

這種遊戲獲勝的關鍵,就在於是否具有改變行業低效率的強大邏輯。

跳槽聖經:找工作的方法論


05

絕大多數人,並不需要“自己想幹的事”。

作者說,人可以劃分為重視“幹什麼”的to do類型的人,以及重視“想做什麼樣、想處於什麼樣狀態”的being類型的人。

重視to do(事情)的人在思考問題的時候,會問自己要什麼。這樣的人擁有明確的夢想和目標。

比如,給這個社會留下一個創新性的產品,或者將公司做大。

重視being(狀態)的人重視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想處於一種什麼樣的狀態。

比如,受到周圍人的尊敬,或者在社會上擁有影響力。

也就是說,不同類型的人,享受工作樂趣的方法各不相同。

99%的人都屬於being類型的人,所以,如果你沒有“內心真心想做的事情”,也不要悲觀,你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享受工作的樂趣:

首先是提升你自身的市場價值,然後在此基礎上,在工作中儘量不要撒謊。

因為如果你不能認可自己的話,無論你的市場價值有多高,你變得有多強,你都不可能在工作中感到快樂。


總結一下,這本書中提到的找工作的方法論就是,你先要明確自己的市場價值,包括你的技術資本、人力資本,還有所處公司的行業生產力。

其中,選擇一個上升行業,是最重要的一點。

此外,你的技術資本要有稀缺性,經驗也是不可複製的競爭力,對於轉換工作來說,年紀越大,人脈關係就越重要。

作者通過講述職場故事的方式來寫這本書,通俗有趣,實用易懂,如果感興趣,也推薦你繼續閱讀這本書。

關注 每個思想,都會發光!讀書提升認知,知識改變命運!

跳槽聖經:找工作的方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