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在家被班主任监视?你也许是掉进“网课罚款”骗局,学生和家长必看

如果让大家回忆上学时期最害怕的事情, 那么“发现班主任在窗外监视你

”绝对榜上有名。不少人现在回想起那些被“凝视”的瞬间,还忍不住瑟瑟发抖。

怀疑在家被班主任监视?你也许是掉进“网课罚款”骗局,学生和家长必看

由于疫情防控,全国各地许多学校都选择了利用网络直播教学的方式远程复课。但是这几天,有些同学反应“自己在家居然也被监视了”?!


怀疑在家被班主任监视?你也许是掉进“网课罚款”骗局,学生和家长必看

“同学你好,后台检测到你在平台内有不正当言论,需要对你进行处罚!”

怀疑在家被班主任监视?你也许是掉进“网课罚款”骗局,学生和家长必看

近期,有一些正在上网课的学生或家长们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乍一看感觉还挺“正式”,不仅明确指出了学生的姓名,而且还自称是来自“监管部门”

。可仔细一想, 同学们就纷纷表示困惑了:


“我只刷了666啊!”

“一直在禁言的我表示很无辜……”

“不会是讨论生物知识时说到敏感词了吧。”

怀疑在家被班主任监视?你也许是掉进“网课罚款”骗局,学生和家长必看

更奇怪的是,在这些短信里,还会以课堂不当言论和违反纪律为由,要求“违规”的同学在12个小时内转账200元作为“罚金”或者反馈个人信息,否则就要永久封停账号。

真是“人在家中学,锅从天上掉”,怎么莫名其妙就要被“退学”封号了呢?再说了,网课平台还能公然罚款

疫情防控期间,已经复工的骗子们针对“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想方设法设计了各类针对学生及家长的诈骗圈套。

除了上面说的这两种诈骗手段以外,以下这些也是常见的针对学生或家长的诈骗套路:

一、以“疑似感染病毒”为名诈骗

疫情期间,不法分子可能冒充学校、公司同事或社区工作人员的身份,以孩子或某亲属疑患“新冠肺炎”已被隔离医治为由

,通过短信、电话等形式要求受害者向指定的账户汇缴“住院费”“治疗费”等,来骗取受害人钱财。

二、盗取社交平台账号冒充诈骗

不法分子先是盗取了当事人的社交平台账号,随后冒充本人,以“遇到麻烦急需用钱”或者“帮忙转给其他人”等理由向账号内的亲朋好友群发借钱消息,还有一些可能打着“手机停机,需要帮忙缴费”的旗号,让受害者充值指定的号码。

怀疑在家被班主任监视?你也许是掉进“网课罚款”骗局,学生和家长必看

三、发放助学金、奖学金诈骗

不法分子可能会以“疫情期间”国家相关部门发送助学金、奖学金的名义,要求学生或家长提供银行卡卡号及密码,甚至直接诱骗受害者转账;有的还会搭建虚假的“钓鱼网站”,盗取受害者的个人信息。

面对这些花样百出的骗局,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这里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份防骗tips,同学们记得朗诵并背诵全文哦!

  • 1、核验身份真实与否

收到可疑短信或在社交平台上添加陌生好友时,要注意查看、核实对方的身份,对于其备注的信息不能完全轻信。社交平台上可以查验ID,骗子们一般都只能复制到头像、昵称或其他个人资料,但是个人的账号ID却是唯一的,可以凭此来核验对方身份。

  • 2、提高防范意识

不要轻易在社交平台上泄露自己的电话、姓名、班级等隐私;不要随意在社交平台推送群组的二维码。同时,老师们应该加强群管理,严格入群请求,设置相关身份验证,以防无关人员入群。

  • 3、遇到缴费要求时,三思而后行

当家长们遇到线上缴纳学杂费、培训费或任何涉及到“金钱”交易的通知时,一定不能急于转账汇款,可以通过电话、视频、语音等方式去和老师、学校或相关部门多方核实。

  • 4、留存证据,及时举报

一旦发现了可疑情况,或者真的遭受了欺诈,老师和家长们一定要记得保存好相关的凭证,并向有关部门举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