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孩子,並不是只有比別人優秀才會更幸福


成功是為了什麼,成功之後又將如何?



告訴孩子,並不是只有比別人優秀才會更幸福


成功是為了什麼,成功之後又將如何?其實這個問題經不住幾次追問,事實上,每個人盡己所能、把自己的能量發揮出來就是成功。


在中國最重要的是把“成功”二字破解掉,建立起這樣一種觀念:讓孩子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不為外界的評價所困擾,產生自給自足的幸福感。



要讓孩子從小懂得,並不是只有考第一才會更幸福


現在的網絡和電視媒體不加區分、一股腦兒地將各種成人的問題赤裸裸地展現在孩子面前了,以至於孩子對“幸福”產生了諸多困惑,十一二歲的孩子甚至也會問“人活著是為什麼”。我覺得,類似問題不是孩子思考得來的,而是現代媒體立體化地灌輸給孩子的,他們的心智還不足以思考這些問題,不論是正面的還是反面的。這些問題的答案要孩子自己慢慢去尋找,

人生是一個過程,忍耐和等待是它的必修課,撒下一粒種子,不懂得等待,是不會看到它開花結果的那一天的。



愛孩子,請給他更多可能性


一個人在社會上立足的根本是真實的本領,而真實的本領不是來源於技術,而是熱愛,一個人不熱愛自己所做的事情,又怎麼能超越他人呢?


因此,父母要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真正的才能和興趣所在。真正愛自己的孩子、與孩子朝夕相處、觀察他的一舉一動,做到這一點並不是那麼難,很多家長為此焦慮是因為他們封死了很多可能性、過於急功近利,當一個孩子說他想當救護車司機時,往往被家長斷然否定了。


告訴孩子,並不是只有比別人優秀才會更幸福


我覺得一些家長為孩子設計人生之路本身並沒有錯,但是孩子有權利選擇其他道路,當孩子與父母的意見不統一時,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不要讓家庭環境惡化到無藥可救的地步:你怕什麼,孩子就來什麼,孩子有時候會不惜自毀來控制父母,所以一定要尊重孩子。


如果是我有一個這樣的孩子,我會讓他就近上學。之後儘可能地拿出所有的時間去玩,去看博物館、去接觸大自然,和所有的小朋友和諧相處。


孩子的生命,自有他該有的軌跡


告訴孩子,並不是只有比別人優秀才會更幸福


孩子的生命,自有他該有的軌跡,該承受的,該經歷的,他都應有完整的體驗。失望、失誤、失敗,傷痛、傷感、傷痕,自有他的價值,不必人為地營造一片虛假的生存空間,因為生活是實在的,生命也要經過磨難才真實。



-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