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疫情期间,复工第一天的生活

响应国家号召,准备复工

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着中华大地,受疫情影响国家延长了春节假期,这个春节显得格外漫长而煎熬。近日来,除湖北以外的其他地区新增确诊人数正在逐步减少,新增确诊人数出现了14连降。国家层面,也开始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做好安全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陆续复工。

出行人员稀少,交通顺畅

今天(2020年2月17日)是疫情期间复工的第一天,定好了6点半的闹钟,6点40才起床,7点10分出门等公交。公交车上的人很少,大家都戴上了口罩,公交座位只有一半的入座率,每个人之间都很主动的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进入地铁站除了安检之外,还需要测量体温,地铁站候车的人一点也不像往日的情况,每节车厢外等车的只有一两个人。每节地铁车厢内都有很多空位,虽然有座位,大家也不愿意紧挨着坐下,下意识的隔一个位置坐下,即便隔壁是一个帅哥或美女,那也要保持安全距离。缺少了平日里拥挤的氛围,一时间竟还有点不习惯。车厢里感觉死气沉沉,一下子安静了许多,再也不会出现拥挤而争吵的情况,有的人在玩手机,有的人在睡觉,每个人的面色都很浓重。我知道,这里面有些人肯定是不愿意复工的,毕竟疫情还未完全得到控制,此时上班也是迫于生计的压力。


记录疫情期间,复工第一天的生活

做好安全防控,有序复工

由于坐车的人少了,无论是公交还是地铁都比往日顺畅的多,没有出现丝毫堵车的情况。与平时相比,竟早到了半小时,8点20便到了公司楼下。进入写字楼的门口,大厦的保安及物业工作人员,要求每个人登记健康信息、测量体温、出示身份证,询问了有无湖北接触史,已经在京的14天隔离情况。一切手续办完后,就可以进入写字楼办公区了。写字楼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充满了消毒水的味道,电梯的按钮捆上了好多层的透明胶带,为了防止接触感染。每个洗手间都准备了洗手液,水龙头也有热水提供。看来写字楼的安全防控措施做的还不错,楼里面有近一半的企业都开始复工了。公司的门把手也捆上了厚厚的透明胶带,门口的微波炉上摆放了一瓶洗手液,这一定是细心的行政小姐姐所为。


记录疫情期间,复工第一天的生活

复工的一天,公司来的人不多,只来了10个人,其他人还在自我隔离中,有些出现感冒症状的就请假了。这一天下来,大家全程带着口罩在办公,每个人之间除了打招呼之外,大家也很少交流。沟通方式以微信为主,用微信沟通取代当面沟通。大家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洗手,洗手液、消毒水、口罩成为了香饽饽。上午10点,行政的小姐姐给每个人发了一个N95口罩,据说是防病毒的口罩,能够连续使用40小时,比普通的一次性口罩要好一些,但稍差于N95口罩。由于假期太长,大家一时间还不能转变过来,很多人还不在工作状态,特殊情况,也是可以理解的。


记录疫情期间,复工第一天的生活

餐饮业冷冷清清,吃饭成为了问题

受疫情影响,餐饮行业都纷纷关门,公司写字楼的地下食堂以及周边的小型饭馆都没有开张。在公司周围,转悠了半天,终于找到能吃饭的地方了,幸好还有麦当劳和711便利店在营业。进了711后,看到店里只有一个店员,根本没有顾客,若在平日里,这个时候肯定是排队结账的情景,店里面显得格外冷清。即便买东西的人很少,但是物资也是紧缺,货架上很多商品都处于空缺状态。看了一圈,能吃的食物有泡面、面包、寿司盒饭、意大利面条、黑椒牛柳炒饭便当,还有一些关东煮。虽然可选择的食物不多,但总算可以应付一顿午饭。最后,挑选了一份黑椒牛柳炒饭,便离开了711。

特殊时期,提前下班

复工第一天工作不多,做完手里的工作,有的人在玩手游,有的人在追剧,有的人在睡觉。为什么大家这么自由散漫了?哈哈~,因为公司的领导都没有来,所以大家都自行便利了。物业规定,疫情期间,写字楼6点关门,所以这段5点就下班了,比平时早了1个小时,这也算一种因祸得福吧。5点的户外,太阳还没有下山,公交地铁的乘客也很松散,道路也格外的畅通,6点20便早早到家了。到家第一件事便是摘下口罩,摘下口罩后,用力放心地呼吸着周围的空气。回到家的第二件事,便是用洗手液按照标准流程认真仔细的洗手消毒。洗完手后就开始了做饭、吃饭、刷碗,吃完饭以后便早早地就躺在床上睡觉了。

就这样,谨慎而又敏感的第一天复工生活就结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