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修路,农民有什么要注意的?

农村修路,农民有什么要注意的?

农村修公路,那可是关乎全村人利益的大事,“要想富,先修路”可不只是句口号。县道、乡道、村道都属于农村公路的一部分,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标准,分属于交通运输用地中的公路用地和城镇村道路用地。不同于笔者之前提过的农村道路,上述二者都是建设用地。

最新修改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将于2018年6月1日起施行,其涉及了道路规划、资金管理、建设标准等各个方面。首先看看农民比较关注的征地补偿问题,《办法》再次强调不得擅自降低征地补偿标准,不得拖欠征地拆迁款。至于补偿标准,参照《土地管理法》和当地的实施办法确定。

作为最新的一批法律法规,充分展现了国家对于环境保护、文化产业、高新科技、质量安全等领域的重视。在环保方面,公路建设鼓励采用旧材料,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建设过程中应做好对当地生态的保护工作;在文化方面,尊重当地习俗和文物古迹的保护,有条件的可以配合旅游产业设置休息区、观景台;在新科技方面,鼓励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推行“建养一体化”模式,建路、养路二者兼顾;在质量方面,建立农村公路建设信用评价体系,设定保修期限和质量保证金,鼓励当地群众代表参与监督。

此外,《办法》严格禁止在筹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过程中,强制农民出钱、出工和备料。但考虑到当地农民的工作需要,允许在保证工程质量的条件下,可以由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并组织当地群众参与实施一般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中技术难度低的路基和附属设施,并按时发放工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