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讓寶寶不怕陌生人?

晏少忠


怎麼教育孩子膽子大一點,不怯陌生人?

對於孩子的膽小問題,除了孩子的天性外,一般受家庭教育影響較大。我們家長應分析出原因,並著手解決。

一、孩子膽小的原因

(1)家長對孩子的要求過於嚴格:

小孩子對事物好奇是天性,家長擔心孩子把東西弄壞,不讓孩子動,久了孩子就對所有的東西都不敢碰了,也就慢慢地失去對事物好奇和興趣了;

(2)有的家長不能控制自己的脾氣:

家長有時看到小孩子犯低級錯誤再加上自己有什麼事煩心,這時經常會對孩子大聲吼來吼去,這樣多了,孩子就會時常小心翼翼、擔心犯錯,做任何事都非常小心,時間久了就形成習慣了,習慣慢慢就轉化為性格了。

(3)養育環境的變化:

比如最開始是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長輩撫養,後來回到爸爸、媽媽身邊。孩子環境、培養方式的變化也可能導致孩子內向、不開朗、不活波。


二、解決的辦法

我們家長在生活中,要改變傳統教育方式,讓孩子變得更加開朗。

1、寵愛要適度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大部分“膽小”的孩子只是在外面老實,變得膽小,如果在家裡或者比較熟悉的環境,孩子頑皮得很,還是很有自信的,但到了陌生的環境,就變成了另外一個人。這主要因為家長在家中過度的包辦,讓孩子失去了很多寶貴的嘗試機會,因此我們要學會適當放手,讓孩子多接觸新環境、接觸大自然,逐漸提高“膽量”。過多的寵愛就成溺愛了,會害了孩子的一生,請家長們放開您們的雙手,讓孩子們大膽地去探索他們自己的人生之路。例如:我姨媽60多歲了,還在應我表哥(40多歲,家中獨子)的要求,花錢買一些小吃給他從湖南郵寄到廣西去,自己卻省吃儉用。對40多歲兒子的要求,這位60多歲的老母親是有求必應,這就是典型的過分寵愛了,從小形成溺愛習慣了。

2、多鼓勵少批評

有的孩子家裡來了客人,就躲到自己的房間去了,家長多以“害羞”來解釋,其實這時這正是鍛鍊孩子的好機會,鼓勵他和叔叔阿姨問好,主動和小朋友打招呼,並對孩子的行為予以鼓勵,這樣才會增長孩子的自信心。另外對於孩子性格的轉變,家長要給孩子一些時間,不要操之過急。孩子的點滴進步都應該得到家長的讚許和鼓勵,而對於孩子出現的膽小的行為,比如不敢玩滑板車、說話聲音小等等,家長的反應不要過激,通過鼓勵讓孩子一點點的進步,不要去訓斥孩子,跟不要拿“別人家”的孩子去打擊自己的孩子,不僅會損害孩子自尊心,還會讓孩子變得更自卑,因此我們要多鼓勵少批評。

3、經常參加課外活動和培訓

我家的孩子上小學二年級,我鼓勵她上課時,要常舉手回答老師的提問;學校的一些繪畫、演講、寫字比賽,六一和元旦的唱歌、跳舞的活動,孩子每次都參加。雖然每次都能拿個二等獎或三等獎的,其實我不是為了拿獎才叫孩子去參加的,主要是不想失去每次對孩子鍛鍊的機會。通過這樣鍛鍊,提升孩子的自信和綜合素質能力。畢竟大學畢業後,必須面對社會,社會對人才的需要是全方面的,不僅僅是語數英等基礎性學科知識。當然,如有些孩子沒參加這樣活動,可以參加校外的一些專業培訓課,學習表演和主持,主要通過詩歌、朗誦,演講等基本的表達交流技巧,對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是很有幫助。


總之,每個孩子個性都各不相同,每個家長的育兒方式也是各式各樣的。但不管如何教育,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理解、鼓勵和耐心是必須的,這樣小孩子就會慢慢變得優秀起來了。


大家有什麼不同看法,請下方留言討論。關注“甜甜育兒”每天分享育兒快樂!

#甜甜育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