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好壞和基金盤子大小有關嗎?

8狼8人8


有一定的關係,但不起到決定性作用

一個氣球能吹多大及形狀怎樣,不完全取決於往裡面充多少氣體,還取決於氣球本身的質量。那麼在基金方面這質量就是業績表現,而氣體的多少就是規模的大小,或者說盤子的大小——氣球最終能承受多少氣體,以及以什麼形態表現就決定基金的好壞。

相對而言,規模較小的基金,具有更強的靈活性,可以更好的去冒險。比如可以保持相對較少的流動性資金,將更多的資金配置有價證券,從而產生更大的資產增益。

但是很明顯,盤子越小越靈活越敢於冒險(初生牛犢不怕虎),相應的風險也就越大。比如在流動性方面吧!可能因基金持有者集中大額贖回,以致流動性資金不足,那麼基金經理就不得不變賣有價證券,從而導致基金進一步的虧損。

然而,盤子的大小並不能決定基金業績的好壞。比如新成立的基金,它就可能盤子較小,而業績表現良好,遠遠超過盤子較大的基金。

盤子較大業績相對穩定,盤子較小業績相對有較大的波動

這裡強調相對,就如上面舉例的新基金,它並不受盤子的大小所影響。

但是一般盤子較大的基金是老基金,也得到市場的認可,如果業績表現不好它的盤子怎麼可能較大呢?——反過來推斷,盤子較大的基金業績表現相對較好,也較為穩定。

公募基金的基金經理的薪酬與規模(盤子大小)掛鉤,即盤子越大薪酬相對會越高,因為基金公司收取的是管理費用,規模越大會給基金公司帶來更大的效益。

那麼盤子較大公募基金的基金經理為了有更高的收入,也就要保持業績穩定性,所以在基金資產配置方面會相對保守,不敢於冒險——業績也就相對穩定。

反之相反,盤子較小的基金往往破罐子破摔,相對風險較大,收益也較大——萬一業績表現高增長,排名靠前,規模就可以進一步擴大。當然,盤子小的基金經理相對也會注入更多的精力——為業績考量,也為薪酬考量。

保守投資者建議投資盤子大的基金,相對激進的投資者建議投資盤子相對較小的基金

從上面分析可知,盤子大的業績基本穩定,資產配置較為保守,資產增益比較有限。反之相反,盤子較小的有一種破罐子破摔的特性,業績的波動性較大,適合具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投資。

眾所周知的餘額寶對接的天弘餘額寶貨幣市場基金,規模龐大,在貨幣基金中收益偏低,而那些盤子較小較為靈活的反而收益更高,但波動性也較大。其他類型基金也差不多,盤子小的基金風險大收益也相對較高。

基金定投的話,建議選擇指數基金,不要理會盤子大還是小

投資基金收益的多少取決於三個方面:個人對基金的篩選(個人的操作策略)、基金經理的操作策略和市場行情。

而基金定投它是在剔除人為因素——首先剔除是個人操作策略錯誤,在固定時間內機械的投資固定金額。但是如果不剔除基金經理的操作策略錯誤,同樣基金經理的業績表現會左右總體投資收益,比如你購買的是一隻爛基金,越往裡投淨值越低(哪怕行情走牛),直至被清算。

顯然,其次要剔除的就是基金經理的操作策略錯誤,即基金定投注重完全跟隨市場行情。然而,指數基金它有一個特性——不斷篩選股票樣本。

指數基金是將主要資產配置或跟蹤對應指數的樣本股票,而指數對樣本的篩選是一個不斷篩選的過程。比如滬深300,如果某隻股票業績表現不佳,那麼它就可能被剔除滬深300樣本,從而加入新的股票樣本——它本身就是一個不斷篩選好股的過程。

因此,定投指數基金往往是可以賺錢的,甚至沒有必要在高點減倉或在低點特別加倉的操作——基金定投的話,建議選擇指數基金,可以有效的剔除人為因素,從而達到較為可觀的收益。


三人聚眾


毫無疑問,基金盤子的大小,肯定有影響!

對於基金盤子的選擇記住一條購買原則:不要選擇低於1億一下的,太容易清盤,且波動很大;不要選擇高於100億的,盤子太大,很影響該類型基金整體漲幅。

我們更需要理解盤子大小與背後代表的邏輯:

1.我們需要明確,基金盤子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應基金經理的運營能力,盤子越大運營能力越強,因為投資者都是逐利的,不會去買盈利差的基金,這個也是我們在選基金時的一個參考指標之一。

2.基金被大量贖回導致盤子飛速減小,一個原因是基金經理運營能力不穩定,基金收益的起伏很大,當面臨大額收益時,投資者會選擇把資金贖回,變成現金;另外一種,市場風格變化,不適合該基金經理投資風格和能力擅長,導致基金淨值大額下降,投資者快速贖回。

例如,中證200指數,跟蹤的基金很少,盤子都很小,從下圖可以看出,如果非的選擇,我們肯定選擇5000多萬的盤子,這樣才能更放心。

總結,對於盤子大小問題,參照文章開頭購買選擇就行,我是定投翻倍創作者財貓,歡迎大家留言一起學習討論。




定投翻倍


基金的好壞,這裡要先明確兩點。一是這裡只討論公募基金,二是好壞用業績來衡量。

規模較大的基金業績情況

統計了歷史上募集資金規模前十名的公募基金,除了華泰柏瑞是歷時22天才完成的以外,其餘都是在1-3天內就募集完成的。

其中一隻是2012年5月成立的,四隻是2015年7月成立的,兩隻2016年5月和12月成立的,三隻是2017年2月、7月和10月成立的。


2012年5月是熊市,市場在下跌中,但華泰和嘉實推出了首隻跨市場的 ETF,受到市場渠道的歡迎。

2015年5月是牛市中期,12月是大跌後連續三個月的反彈,是熊市中的反彈。

2017年這一整年是市場深跌後的緩慢反彈,市場逐步走高。

除了華泰是因為跨市場的新產品,渠道給力的以外,其他都大部分是因為市場行情的原因,導致規模如此快速的超募。這個從華泰需要22天募集,而其他僅要1-3天就能看出。如果不是投資者情緒高漲,怎麼會如此迅速?2007年排隊買基金瞭解下?

那這些巨無霸基金的業績如何?

我們分混合型和債券型兩種基金看,其中大部分為混合型。

混合型基金

能維持在當年的規模的,一隻都沒有。比較相近的也是華泰柏瑞,規模也縮水了近100億。其他的大部分也縮水50%以上。

收益率方面,收益率最高的是嘉實策略混合,累計收益率89.04%,規模卻縮水近90%。收益率最低的為華夏新經濟,累計收益率-7.5%。

債券型基金

規模方面,工銀豐淳從900多億,縮水至0.1億,縮水99%。另一隻工銀泰淳規模反而上漲了0.52億。

收益率方面,兩隻債券型基金累計收益率都在5%左右,收益都是不理想。

從我個人的理解,規模和收益率沒存在必然的聯繫。規模小的基金,可能存在著操作優勢。

像2009-2012這些小盤股行情輪動明顯的行情,小規模的產品抓住一波,就能一戰成名,吸引更多的投資者。但產品規模大了以後,反而影響到其投資操作,這也是基金收益冠軍幾乎年年換的原因。

所以看基金好壞,重點看基金經理操作的環境和穩定性,不可看規模一概而論,更不能跟風去搶。資本市場就沒有跟風賺錢的故事,反而是接盤的多。

以上觀點,供你參考。


A亞特斯


不能說絕對沒有關係。但並不是很密切。

首先,不同類型的基金在規模管理上採用了不同的模式。某些基金的規模是固定的,在運作期內設定了資金規模。所以,在整個運作期內,不會有資金規模的變化。但開放式基金是可以購買和贖回的,有些時間上都不做限制,有些在交易時間上有一定的限制。此類基金的規模取決於市場上投資者的投資意願,而投資意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金的投資回報。打個比方,市場上受歡迎的產品一定是好產品。基金的規模是反映其水準的一個間接指標。

其次,從基金管理的角度來看,規模偏小或偏大都是不好的。規模偏小,則投資的範圍非常有限,分散風險的能力也很差。規模偏大,分散風險的能力會增加,但是管理難度會成倍上升。從經濟學角度來看,存在著一個最優規模。所以,基金的收益和規模之間並不存在者單純的正比或反比關係。

最後,從投資角度來看,要規避那些金額特別小的基金。這是因為這類基金規模小,所以投資標的單一。因此必然導致收益波動大,分散風險的能力弱。運氣好,可能會獲得高收益,運氣不好,可能會導致鉅額虧損。此外,當基金規模小於基金成立時候的約定規模時,會啟動清算。清算會導致資金被凍結大約半年到一年,期間只能獲得活期存款收益。機會成本很高。今年行情不好,已經有好幾只基金開始清算了。具體來說,規模在一個億以下就要有所警覺,規模在5000萬以下就要儘快離場。


用戶4325101516


主動型基金30-50億為好,被動型的基金跟規模關係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