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否说出一部你看了三遍以上的电影或电视剧?

豫见小末


电视剧看三遍以上的也不少,但是大多数都是感觉好玩搞笑或者男主在某些场景很帅才看了好几遍但是说到印象最深的还是胡歌的仙剑奇侠传。好开始看也是和其他电视一样感觉男主女主很漂亮很帅气,某些场景下的台词会让你情不自禁的跟着一起喊出来。但是多看了几遍之后就会看到一群顽皮的精神小伙成长为成熟稳重为了自己爱的人,自己的目标甘愿牺牲的成熟大叔们。这部剧也让我懂得了人不光要有知识也要有力量,就怕有些人不认同你的理论就要打你。 比如地球是个圆的!哈哈


飞鱼的记忆


那必须是韩剧《请回答1988》❤❤

这部剧剧情可以说很平淡,人物关系简单,剧里的人物就是生活中的你我他,之所以喜欢是因为怀念。小时候还住在农村,没有围墙没有大门,没有钢筋水泥,房屋连成一排,你家屋后就是我家院子。那个时候的人单纯善良,谁家有什么好吃的都会跟左右邻居分享,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也都会倾力相助,不求回报,妈妈常说的一句话是:一家有事,家家有事。记得妈妈生弟弟那年,当时爸爸在外地工作,我们娘儿俩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挑水。以前农村吃的泉水,要从很远的地方挑回来,有将近半年的时间我们家的水都是左右邻居承包的。后来我们慢慢长大了,只要邻居有什么地方需要帮忙的,妈妈都让我们跑在前面。这种互帮互助,团结和睦的邻里关系自从我们搬家后就再也没有感受过了,但是那种淳朴,美好的感情却一直留在我的记忆深处,伴我温暖前行!



木有枝丫


周星驰的电影,显然非常符合这个答案了。

我记得我看的第一部星爷的电影是《唐伯虎点秋香》,当时是一个姐姐带我去录像厅看的,当时年纪还小,虽然有些剧情看不懂,但是不妨碍我乐得跟个小傻子一样。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迷上了星爷的电影(当然,那个时候还不知道谁是周星驰,只知道这个唐伯虎太搞笑了)。后来我还去电影院看过《唐伯虎点秋香》,还是乐得跟傻子一样。

长大之后,接触到互联网,就开始疯狂的刷星爷的电影。《鹿鼎记》《逃学威龙》《武状元苏乞儿》《九品芝麻官》《大话西游》《大内密探零零发》《食神》《国产凌凌漆》《功夫》《少林足球》等等,除了《喜剧之王》以外,我都是一刷再刷。每次吃饭发现没什么下饭节目,就会打开一部星爷的电影。即使这些电影已经不知道看了多少遍,还是能增加食欲,成为最经典的下饭菜之一(另一个下饭菜,当然就是《康熙来了》~)。

最后,例行宣传下星爷今年大年初一的《新喜剧之王》,记得买票进电影院欣赏哦~


吸管来了


很少能坚持把一部四五十集的电视连续剧看完,美剧也不例外,但有一部国产剧,在播出时是连续追剧一集也没落下全部看完的,这部剧的名字叫《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播出于2006年,那时候由《致青春》引发的青春戏热潮还没开始。可以说《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是新世纪后新一轮青春戏崛起的领头羊,也是以王朔为代表的京味影视文化的最后一次辉煌。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改编自王朔小说《玩的就是心跳》。这部小说我读过,里面的人物情节并不足以支撑起52集的电视剧内容,王朔的好朋友、导演叶京往电视剧里加入了很多个人的故事。因此,《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不简单只是叶京的作品,可以视为当年那群大院子弟共同怀念青春的一部致敬之作。

那么为什么有许多70后观众喜欢这部剧?我觉得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王朔对70后读者与观众影响太大,他开辟的京味言情小说书写,是很多70后青少年时代的读物,王朔风趣、轻松的语言,与当时的年轻人非常接近。王朔小说中的人物变成影像之后,当年他的读者再去观看,会有看到老朋友的感觉。

第二:《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所描述的人物生存状态,在年代感方面很容易博得70后们的喜欢,当年的70后不管出生、成长于大城市、小镇还是乡村,青春大致都是相通的,通过电视剧里的人物,70后观众多少都能找到点自己的影子。

第三:怀旧情绪使得不少观众对这部剧恋恋不舍。《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成功的引发了人们的怀旧情感。一方面剧中画面所塑造的年代特质,另一方面是角色勾连起大家对往事的追忆,两者加在一起,会催生观众对这部剧的好感





l十月山城l


雨绵绵情依依,多少故事在心里,五月烟雨蒙蒙唱扬州,百年巧合话惊奇。这首古装喜剧《上错花轿嫁对郎》的片尾曲《烟雨唱扬州》大家一定耳熟能详,张口就来。百年巧合是什么呢?即为上错了花轿嫁对了郎。

《上错花轿嫁对郎》这部电视剧让我看了逢人就推荐,我自己已看了至少三遍。剧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片段之一莫过于水路送嫁,既体现扬州送嫁风格,也成为送嫁里为数不多的经典片段。杜冰雁娴雅聪慧,李玉湖泼辣豪爽,齐天磊狡黠诙谐,袁不屈勇猛刚烈,而此四人又都重在一个“情”字。

故事讲述了一个悬念迭起、妙趣横生的古代民间故事。相传在某个朝代的扬州,有两个美丽的姑娘,一个是城北富商的小姐杜冰雁,一个是城东武师的闺女李玉湖,二人同年同月生,又在同一天出嫁。二人机缘巧合上错了花轿,却和夫婿情投意合,恩恩爱爱,正所谓,上错了花轿,嫁对了郎。

一直觉得《上错花轿嫁对郎》和《还珠格格》在剧情上有些相似,但却比《还珠格格》更经典。剧中李玉湖的性格比小燕子讨喜,天真、善良、有灵气,最起码不会胡搅蛮缠。而杜冰雁和紫薇都是知书达礼,却没有紫薇的柔弱敏感,而且很有主见和见识。李玉湖与齐天磊的爱情好似永琪和小燕子,却没有胡搅蛮缠,小打小闹却不失甜蜜,杜冰雁与袁不屈的爱情好似紫薇和尔康,却没有肉麻的情话,有的是细水长流的细腻和温馨。

剧中大致出现了六对情侣,李玉湖与齐天磊、杜冰雁与袁不屈、沙平威与昌平公主、刘若谦与舒大娘、哑妹齐燕笙与季竞棠、柯世昭与方小巧,短短二十集,不仅剧情丰富、不掺水,还将主线与副线配合的完美无缺。全剧围绕这十二 个人物,展开一系列故事,曾经在《豆瓣》看到评论说“两个媒婆是一对”,“老夫人和方丈是一对”,啼笑皆非。这部电视剧可谓是我心目中的白月光 ,百看不厌。

在如今这个快时代,某些电视剧疯狂注水,不仅令情节繁杂,也令观众弄不清剧里到底要表达什么。而现在我只愿中国的剧本与电影亦或电视剧越来越好。








电影DAO


一、我的团长我的团

这是一部怎样的剧?

在刷完最后一集的当夜,我严重失眠了。

我辗转反侧,主角们的沧桑身影、严格写实的残酷沙场,总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它让我看到真实的战争。

纵观全剧,他们打了很多年仗,其中不断看到希望,却没赢得一次值得振奋的胜利。

与其他鼓吹战争的剧不同,《团长》真正描画出战争的残酷。

一个连的中国陆军,由于装备不全,被日军坦克无情碾压,惨无人道地被屠杀殆尽。

十四年抗战(从九一八算起),中国陆军阵亡300多万,空军几乎打光,海军全部打光。

如果再算上被屠杀、间接伤害的平民,中国的受害者多达3500万。而日军的阵亡,却仅50万上下。

这部剧好就好在,它的战争,超越了民族民怨,它的战争,不止是国与国之间的对话,更是战争与历史,历史与人性,人性与命运的对话。

这样的剧,十年一遇。

我心中最好的战争剧,没有之一。

豆瓣8.8,还是“对不住”它。


二、士兵突击

它上映10多年。

10多年来,在同类型片中,它似乎还是NO.1。

它的火在很多人看来,是个奇迹。

在当时,军旅题材,很多人一听就跑。

更别说 这部剧连个女人都没,就是一帮糙老爷们在泥水里打滚。

还都是新人!演员表里唯一有辨识度就是一笑露出一口大白牙的王宝强。

它是极少数赢得群众经久不息掌声的“主旋律”。

或许《士兵突击》就不是一部主旋律。

与其他动不动家国大义的“兄弟剧”不同,它格局很小。

就是讲一个农村弟子许三多,如何从一个孬兵,成长为兵王的故事。

一直记得许三多的一句话:我一直告诉自己,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有意义。但这是句傻话,聪明人用不上。

看到结局那一刻才忽然觉得,许三多才是兵王。


三、亮剑

主角李云龙,也并不像其他抗日剧那样,道德楷模,神兵天降。

他骂人骂得痛快。打鬼子时的口头禅是“干他这群狗娘养的!”

进攻平安县战局紧张时大嗓门一吼:“二营长,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给我拉来!”

李云龙他是肉体凡胎,会得疟疾,会中弹,躺在医院大半年。

变脸变得比天气还快,他会偷会抢,会耍无赖,会暴脾气,不高兴了还踹士兵几脚。

时不时撺掇两个警卫员打架,挑拨两个营长对殴。喜欢抠脚丫子,抽烟。被妹子撩会害羞,撩妹子时却比谁都胆大。

嘴上嫌弃政委赵刚啰嗦谨慎,但是又偏偏离不开他。犯错会嬉皮笑脸,被降职会耍性子闹脾气。

这部戏的演员们大都是老戏骨,有时候仅仅一个眼神,就能让你热血沸腾。

饰演李云龙的演员李幼斌,国家一级演员。之后又演了一部大火的《闯关东》。

饰演政委赵刚的演员何政军,国家一级演员。98年就获得金鸡百花奖提名,12年拿到了中美电影奖最佳男演员。

国民党楚云飞的饰演者张光北,曾经演过的吕布,深入人心。他每次发怒,B站弹幕满屏都是“拿我的方天画戟来!”。

《亮剑》里的演员,大都以硬汉形象深入人心。现在的抗日神剧,主角们要么红光满面,要么衣着光鲜整洁。总觉得少了那么些味道。

只怕我们以后再也看不到这么优质的抗日剧了。捞钱的人越来越多,走心的人越来越少。


不正经的大雄


《大宅门》

这个不止三遍,《大宅门》也与《红楼梦》一样,人物众多。从王公贵族到贩夫走卒,从长辈到小辈,主要角色皆是立体复杂,栩栩如生。白文氏,白景琦,白颖宇,杨九红等人,尤其鲜明。斯琴高娃克服近六十年的时间跨度,把当家奶奶白文氏演得入木三分惟妙惟肖,陈宝国饰演剧中核心人物白七爷,把白七爷的聪明叛逆,风流潇洒,以及暴躁乖戾、唯我独尊的复杂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各位演员的出色表演,也是这部剧的一大亮点。又包含了众多明星客串其中不乏有,张艺谋,李雪健,姜文,还有好多,




《康熙王朝》

我就喜欢老戏骨的演技,陈道明老师的(康熙)刻画的那真是淋淋尽致!
最喜欢看这段啦


,百看不厌,台词我都会,但是还是喜欢看!


《父母爱情》

此剧完全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它讲述的就是我们父母那一代人琐碎的婚姻日常,有龃龉,也有温情,有争吵,也有理解。

每次看到只要电视上有,我就不换太啦,感觉心里很轻松,江德福的三洗丈夫,老丁就是个坏蛋,江昌义的心机最深!


特甜大鸭梨


我推荐一部电影吧

绿里奇迹

1935年,美国南部惨淡肃杀的冷山监狱。有个监舍因为地板是绿色的,别人叫它“绿里”,里面住的皆为死囚。在监舍的另一头,便是行刑用的电椅。

保罗是这里的狱监长,对于走过“绿里”、继而在电椅上惨叫毙命的死囚行刑程序,他俨然已无动于衷。除了保罗及其爱妻简外,“绿里”上还有正直的副狱监豪威尔,监狱长海尔和他身患绝症的妻子美琳达,身为州长侄子并有施虐倾向的狱吏佩西,喜用宠物鼠逗狱吏和诸“难友”取乐的德拉克,连环杀人狂威廉,负疚深重的犯人彼特等一群人。

约翰·科菲的到来改变了一切。约翰·科菲因谋杀罪名被判死刑,在平淡无奇的一天来到了E区。他相貌恐怖,体形硕大,却出奇地平和、敏感而缄默,天真时甚至像个孩子,同时,他似乎还具有一种神秘力量,令人不由自主地对其产生信任感,这不禁让艾治科姆对其罪行是否属实深怀疑问。最终,保罗通过科菲帮助自己后发现,科菲竟是上帝派来拯救民间灵魂的大天使,代人受过!

但真情无法取代法律,虽然约翰·科菲治愈了保罗,并拯救了濒死的美琳达,但他最终走过“绿里”。在这个貌似粗鲁的男人即将赴死的刹那,“绿里”上的人们以不同以往的形式实现了各自生命的重要跨越。


该剧独辟蹊径地展现了狱吏与死囚间的微妙关系,狱卒对死囚的感情,自然而不流于造作,身为陪伴每个死囚生命最后一段日子的人,狱卒们的世界,有更多的宽容及体谅;

而善恶有报,好与坏,善与恶,在该剧中被鲜明地对比出来,该剧用漫长的剧情展现了死囚最后时光的生活、思考和忏悔,也是警示人们需善良。

影片通过约翰·科菲加入的灵异元素,为影片增添了神秘色彩,也加重了娱乐效果,但主要的目的还是让人愿意去相信,世界上还有奇迹。


王二哥子


这部剧从小到大看了不止三遍,三十遍估计都有。就在昨晚,趁着在某呼上看大神分析许仙,又重温了一次白娘子的片段。看完大神分析,忽然超级赞同其观点,觉得许仙并不是小时候认为的软弱之人,而是有担当有责任且超爱白娘子的人。虽然许仙是一介书生,体格上不及孔武有力之人,但爱妻护妻,处处夸妻,就算遇到法海,仍敢与其互怼,在白娘子被关雷峰塔内,许仙也跟着出家了,这是何等痴情!一晃二十年,除了白娘子出塔后对他唤的一声官人,什么人、事都不能唤起他眼中的光了。原谅我小时候误会你了,许仙🙏。此处给叶童一万个👍!就算长大知道许仙是女演员所扮演,看了多次依然不会跳戏。想想现在一些女演员,哎。。。

回到正题,说说白娘子对于我的经典之处。首先是服装造型经典,想想小时候总是和小伙伴们模仿白娘子、小青的造型,哈哈,简直笑死,床单我想大家都是必不可少的造型必备工具吧,还有红薯藤。。。还记得小学的某个下午自己一个人为了弄出小青的造型折腾头发从放学折腾到天黑,想想真的小时候自己还是很爱美的,现在嘛。。。里面的服装现在看依然觉得很美!其次是歌曲,这部剧是我看的电视剧中唯一有用唱来代替心声的电视剧。关键是并不觉得尬,觉得特别好听!白娘子许仙断桥相遇之后遇到下雨,在船上小青与船夫的对唱至今经典!还有每次背景音乐响起,带来的感觉至今难忘!这是一部将音乐与台词完美结合的电视剧,目前我看的国产电视剧没有比此剧更成功的例子,且很少有国产剧将音乐与台词结合。新白娘子传奇剧情经典,赵雅芝的美貌难以用手术刀刻画,叶童的反串难以超越,一切的一切造就了新白娘子传奇的经典。

只希望不要太多人去毁掉我心目中的这个经典。🙏

白娘子真的太美太美了,原谅我没有更多的词了。





夏夏不爱夏天


《楚门的世界》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每年我都会邀请几个朋友一起或者自己独自一个人重新看个两三次。每次看它总有一些不同的感悟。

《楚门的故事》是1998年的一部电影,22年过去了,以现在的眼光看,它依然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当你回想这部电影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虽然身处真实的世界,但我们跟楚门没有什么不一样。

虽说我们不是生活在桃源岛,但我们身边的谎言和欺骗也不少。在电影里,楚门所面对的谎言和欺骗只是想把他困在那里。而现实生活中,我们所面临的谎言和伤害却就是真实的伤害。正于片中克里斯托弗说的那段话:“外面的世界,并不会比我为你所创造的世界更真实,一样有谎言和欺骗。”

虽然现实生活中没有剧本,但每个人好像也都有被设定的人生轨迹。坦白说,可以选择得并不多。虽说现实生活中,不是处处都有镜头。生活中有多少人带着虚假的面孔生活,扮演着一个跟自己完全不一样的人。电影里的群演起码心里都清楚他们是在演戏,而现实中人们却是演着戏欺骗着真实的人生。

电影里,我们都痛恨克里斯托弗,痛恨他不顾及楚门的意愿去安排楚门的人生。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何尝不是另一个“克里斯托弗”,总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安排别人的人生。到头来,我们最终都变成了自己厌恶的人。

《楚门的世界》是一部细思极恐的神片,恐怖的地方在于每一个人都可以在故事里找到自己内心的映射,电影通过对一个荒诞离奇的剧情对现代社会中的利益、道德和人性进行了探讨。这部电影当年是获奖大热影片,获得奥斯卡多项提名,虽然最后还跟奥斯卡擦肩而过,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它却被越来越多的影迷所喜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