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社区工作者平均工资涨500,大部分社区工作者会不会很高兴?

好多灰机2


其实钱不钱的真不是重点,是有人肯定社工的这份辛苦,说老太太们能干好的思想估计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现在其实都不应该叫居委会,应该叫社区了,管辖的范围大了不说,工作性质都有所偏移,原先老太太就紧盯一院儿,现在你试试!就不说居民有多少诉求,光上面的检查,考核,巡检就比原来多了多少!整理材料都得推翻多少遍才能让上级满意!更何况还有都“夸”的接诉即办,没有执法权的社区能叫的动谁,现在倒好,上级行政部门从互相推诿居民到互相推诿社区,换汤不换药,社区专干协调安抚居民,跑前跑后,忙得团团转,最后闹个里外不是人!而且老太太们从来都说你们在那儿玩电脑,玩手机,不下来陪我们聊天,她们其实没有看到的是我们用电脑上报表格,写无数的总结,档案;用手机进十几甚至几十个群,去看通知文件,都是急活儿,落掉一个都会出大事!这些都是不进入社工系统是不可能理解的!所以如果从涨钱至少能体现了社工存在的价值,我觉得挺好!


蜜雪丝汀


由于缺乏法律支撑,社区工作者暂时没有规范的定义,全国社区工作者的职责、工薪无统一标准。

坐标:深圳经济特区

一、社区工作四架马车:

1.社区党委(7-9人组成,含书记1名、副书记2名),履行“统筹、联动、服务、管理”四大功能,行使“人事安排权、领导保障权、事项决定权、管理监督权”四项权利,是社区各项工作的中枢机构。

2.社区居委会(5-7人组成,含主任1名、副主任1名),统筹社区居民开展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活动,是城市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3.社区工作站(35-50人组成,含站长1名、副站长2名),履行上级政府交办的城管城建、消防安全、道路交通、维稳综治、司法调解、社会事务、政务服务、物业监管等行政管理职责。

4.社区社工站(5-10组成,含主管1名、副主管1名),在一定的社会福利制度框架下,根据专业价值观念、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有困难的人或群体走出困境,是非盈利的、服务于他人和社会的专业化、职业化的活动。

二、社区工作者演变:

1.以前社区工作者分为“职工”和“临工”。“职工”就是街道聘请的合同工,“临工”就是社区聘请的合同工。

2.后来打破以前所谓“职工”和“临工”的界限,将将绝大多数“职工”和“临工”过渡为社区专职人员,由区委组织部统一管理。

3.社区社工站的社工不属于社区专职人员,是社会社工机构招聘的专业社工,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驻社区开展专业化、职业化的活动。

三、社区工作者待遇:

1.2018年7月之前,社区“职工”工资全街道统一,税后一般是5000-8000元/月;社区“临工”工资由社区说了算,税后一般是3000-4500元/月。由于社区相对灵活、务实,一些德才兼备的“临工”也有超过8000元/月的。

2.2018年7月开始,对社区专职人员实行“定位、定责、定员、定岗、定费、定薪”,分负责岗、主办岗、辅办岗,共35级,负责岗税后工资6300-9200元/月,主办岗税后工资4300-7800元/月,辅办岗税后工资3200-6300元/月。

3.社区社工站的社工工资,按照市民政局调控,各个社工机构自行制定工资标准,分行政辅助、初级社工、中级社工、社工督导等,税后工资3000-8000元/月。

四、社区工作者地位:

1.社区工作者是没有编制的,以前社区所谓“职工”,其实就是街道统一招聘的“临工”,以前社区所谓“临工”,其实就是社区自行招聘的“临工”,即便现在过渡为所谓社区专职人员,也只不过是区里招聘的“临工”而已。

2.党的十九大多次提到加强社区工作,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也实地考察社区工作,但是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经济特区尚且如此,内地其他城市社区工作者的地位可想而知。


长天含秋


社区,村委会,最基层的地方。拿最低工资,干的是最繁琐的活。很多都是临时工。年纪大些的女性可以干,有点工资,还能兼顾家庭。但是现在好多工作年纪大的接受不了,尤其电脑方面的工作完全不能适应。年轻些的如果可以进两委,或者可以往上调,有前途的可以忍着。


莫言26102326


一、社区工作者的“名分”是什么?解决身份编制问题。社区工作者分为居委会班子成员和社工等,大多可以算作临时工,居委会班子成员是“选”出来的,社工是招聘的,这些都按照居民户数安排工作人员数,但现在基本一人干多个条口,并兼固网格任务。现实的八爪鱼。

二、社工的工作内容是什么?解决哪些是社工该干的,哪些是职能部门干的。社区工作者是干什么的?社区工作的四自原则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居委会组织法规定居委会是民间自治组织,社工站也是。这就是说社工是老百姓,是老百姓带领社区其他居民自己管自己的。而现在基本做的都是帮着职能部门完成指标工作任务。在一些人(包括一些机关干部,也包括普通社区居民)看来,居委会就是喝茶看报聊家常(这个时代居委会拿的是补贴),其实随着收入的增加(可以考虑下现在的社会平均工资已经是多少了),居委会的工作量也早早已经不是喝茶看报聊家常了,而拿到手的钱真的还不够买一部苹果手机(PS:我的是坐标“准一线城市”)。涨工资了,谁都开心,但涨了500元,付了500元的时间成本(比如加班不能陪伴家庭),又付了500元的辛苦(比如工作任务的增加,以前1个人干一个条口,现在1个人干3个条口),又付了500元的责任(比如几年前职能部门怕担责无法开具的证明,都要求社区配合开具,社区开不了呢?就说居委会不担当作为,就吵架。当然这一现象现在出来了相关规定,已经极少出现了。但不代表其他不该由社区担当的责任让社区担当了。),还付了一些蝴蝶效应(比如无法陪伴家人,家里老人孩子病了就要请护工),实际上涨了500元工资,付出了1500元乃至更多的代价。

三、待遇如何保证?解决履职和公平待遇问题。社区工作者大多两方面坚持着。一是理想信念,有信念的人爱社区和居民,二是混日子,在社区找一个比较清闲的位子兼顾家庭和外快。当然大多数人还是第一种,第二种的太少了。而社区工作者的福利待遇也很难保障,因为身份比较“中间”,既是社区的干部,也是临时工,既要奉献,又需要养家糊口。社工无法用法律法规维权,为了不伤感情只能伤钱袋子。

想说的太多了,现在只能说这些。我觉得自己讲的有点乱,但还算是比较清楚了。欢迎社工理性讨论。


用户1016972244759


我觉得,无论是给谁涨500块钱的工资,大家都会挺开心吧。有区别的,就是涨薪的难易程度不同。

社区这一块吧,算是比较基层的一个职位,我觉得给基层的工作者涨工资是没有问题的,而事实上,目前社工的待遇也进一步的有所改善,至少比起以前的月月拿最低工资的年代要好多了。

我们这边的工作者虽然不如其他人说的那种5+2,白加黑,但是工作的内容也是比较繁杂的,提高待遇,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稳定住人员的流动,现阶段社区工作者的离职率还是普遍偏高,社区人员能够留下来长期工作下去,对于自身和户主的帮助都是比较大的。


江苏基层考试网


原来社区街道无工资也管理不错,现在又是保安巡逻,社区也不是老有事,还整天抱怨钱少,都是纳税人的钱养你们,


兰色天空2018


现在都说基层累,基层苦。但究竟谁是基层,恐怕大多数人都还没弄明白。其实基层,就是社区。但是恰恰是最基层的社区,待遇反而是最差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编制,上级部门又没有本身就是社工编制的领导,没有给出头说话的,所以干的很没有心气,让人看不到希望。就拿创城说吧,好几个月不休班,没有双休节假日,晚上还要值班,但最后的精神文明奖呢?却跟社区没有一点关系,这种事情太多了,不一而足,所以社区离职率高。


余帘


过去,几个老太太就能干的活,一分钱不拿。现在,还雇佣这什么多人,又拿工资又拿好处还涨工资,太美了。


荣华福贵2


我是上海的,这几年社工待遇确实提高很多,每年都涨工资,最少的税后也有5000+,我20年工龄税后6775


永爱星


男人三十七八岁内,女的三十岁内,本科毕业,做社工也是醉人的,这个工作不需要专业知识,有耐心。会点电脑,社会经验却是需要多一点的,因为社区工作就是繁琐,婆婆妈妈的事,你一个本科毕业的年轻人有专业知识不去从事专业的或者学到点技术的工作,做啥呢?社区工作是没有钱途的,所谓可以考公务员等优惠政策,是针对社区书记主任的,所以你要有这个家底能做书记主任,然后再考虑考公务员,做几十年婆婆妈妈的事,你考虑好了吗?能坚持多久,做过两年走人,你就是浪费了两年青春,做社工真的是要有爱心和志愿者精神做底你才能感觉到人生的乐趣和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