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贾宝玉强拉偷试,袭人为何不跑?作者四个字暗示她早迫不及待

与贾府一众家生子出身的丫环不一样,袭人出自一个小市民家庭,因家中贫困,难以为继,才将其卖与贾府为奴。袭人最初是在贾母屋里当差,后来服侍过史湘云,再后来贾母念其心地纯良,恪尽职守,便与了贾宝玉。而袭人每服侍一位主子,都很尽心竭力,眼里心里都是主子。文中称这是她的“痴处”,但是何尝不是心随境转?由此不难看出,袭人是一个投机主义者。

被贾宝玉强拉偷试,袭人为何不跑?作者四个字暗示她早迫不及待

贾母将袭人与了宝玉时,也将晴雯放在了宝玉的屋里,据贾母后来所言,这晴雯针线顶尖,容貌言谈出色,“将来只她可给宝玉使唤的”,这意思分明是要将其作为宝玉姨娘无疑。谁知,这么位拔尖儿的丫环,不久就输给了袭人,只因为一件事儿。

在第五回,大约是宝玉十岁的样子,那年冬天,宁府荟芳园梅花盛绽,在尤氏婆媳的邀请下,贾母携宝玉等至宁府赏梅。至午间,宝玉觉得困倦,在经过贾母允许后,秦可卿将宝玉带去安歇,因准备好的上房不被宝玉所喜,继而来到了秦可卿的卧室中。

在这里,贾宝玉神游了太虚幻境,幻境中与一女子共试了巫山之事。后被夜叉惊醒,袭人赶来为其整理衣裳时,于大腿处摸到了一片沾湿。

回到贾母出吃过晚饭后,袭人趁着屋里没人,忙替宝玉更衣,这期间,袭人又问起宝玉梦中经历了什么,宝玉羞涩道尽,袭人听后则“伏身而笑”,柔媚娇俏令宝玉为之心动,文中写道:

遂强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袭人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遂和宝玉偷试一番,幸得无人撞见。

被贾宝玉强拉偷试,袭人为何不跑?作者四个字暗示她早迫不及待

一个“强”字,似乎是在强调袭人答应宝玉,是因为迫不得已的,其次又从袭人的心理描写试图解释此举不越礼。总之,袭人之所以和宝玉偷试,是被迫的,是合理的。

然而,细思之,这种解释是很经不起推敲的。

首先,在秦可卿房中时,袭人便问过宝玉,宝玉因为害羞只是捏了她的手,文中称袭人渐知人事,明白了七八分。

可是,趁着无人在场,袭人又再次提及此事,就有一种故意撩拨的嫌疑了。而宝玉在求其共试时,袭人完全是可以跑调的,她却待在原地“伏身而笑”,试想怜花惜玉如宝玉,即便袭人跑了,他也不会怎样。譬如晴雯就当面拒绝过他一起洗澡的要求,还不是笑笑就过去了?

至于是否越礼,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在袭人的心理活动中,自称是贾母与了宝玉的,也就是按贾府的规矩,提前放屋里服侍宝玉的“屋里人”。可是后来贾母也说了,这么多的丫头“将来只她(晴雯)可给宝玉使唤的”,也就是只有晴雯才是贾母真正当做宝玉姨娘放过去的,袭人不过是调任一段时间而已,所以连人事都属于贾母屋里。

所以,袭人是在自欺欺人而已。

综上所述,袭人不仅不是被迫偷试,而且还有主动引诱的可能,那么在视贞操为命的那个时代,袭人为何要这么做?

被贾宝玉强拉偷试,袭人为何不跑?作者四个字暗示她早迫不及待

对于这一点,作者对袭人的四个字评语,就可以解释。

在第三十回,贾宝玉在被薛宝钗讥讽后,百无聊赖随处游逛,至王夫人屋里,在与金钏调笑时,又遭王夫人怒喝,金钏为此还挨了一个嘴巴子。贾宝玉忙溜了出来,进了大观园后,在蔷薇架下看到了画蔷的龄官,更瞅得起劲,不料天说变就变,一时泼下大雨来,贾宝玉赶到怡红院时,全身都已淋透。

彼时院里的丫头们,正紧关着院门,堵住水口赶鸭子玩呢,笑声雨声将宝玉的敲门声轻易淹了过去。敲门得不到回应,宝玉一天的不愉快就此都被激了出来,他决定在门开的时候狠狠教训这个丫头出出气。

事情就是就这么巧,素日里对女儿们关怀备至的宝二爷,竟然抬腿踢向一个开门的丫环。而那从来不用碰院门的袭人,这一次开了门。而袭人毕竟是袭人,即便又气又羞又疼,还是选择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至夜间,袭人睡梦中痛得醒来,咳了两声,宝玉拿灯一照,看到是一口鲜血,心冷了半截,文中写道:

(袭人)想着往日常听人说:“少年吐血,年月不保,纵然命长,终是废人了。”想起此言,不觉将素日想着后来争荣夸耀之心尽皆灰了,眼中不觉滴下泪来。


被贾宝玉强拉偷试,袭人为何不跑?作者四个字暗示她早迫不及待

在这里,作者终于直接对袭人作出了评价,那就是“争荣夸耀”,四字可见袭人并非表面的平和娴静,而是不甘于现状,有自己目标并为之处心积虑,步步为营。显然,要在贾府争荣夸耀,自然是作为宝玉的姨娘了,而要成为宝玉的姨娘,贾母显然看不上自己,王夫人那里实在够不着,只能从宝玉这里突破了,正好,近水楼台先得月嘛。所以,在摸到宝玉大腿处一片沾湿时,袭人知道她的机会来了。

故而,被宝玉主动拉着偷试,不正是袭人迫不及待的机会吗?她岂又会放过这绝好的机会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