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贾环兄弟阋墙,被轻饶的那一个,才是真正的失败者

《红楼梦》虽不着力强调嫡庶之争,但贾宝玉和贾环二人的嫌隙背后、时常渗透出嫡庶博弈的残酷和尴尬之处。

贾环心性颇为恶劣,一言不合就用滚烫的蜡烛油来烫自己的亲兄长。

这样的恶行,明显属于“恶意伤害”范畴,在现代语境中可以视程度予以量刑;在传统宗族社会中,也可以由尊长之人由家法训诫。

惩罚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帮贾宝玉出气”、伸张正义,更在于教育贾环、让他明白是非善恶,在于树立规范、为旁观者划清是非黑白的界限。

而贾环的这出恶习呢?

被胡乱混了过去。

贾宝玉、贾环兄弟阋墙,被轻饶的那一个,才是真正的失败者

第一点,贾宝玉息事宁人,以良善之心助长恶劣之行。

贾环蓄意伤人,但贾宝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予计较,在贾母面前谎称自己不小心。

这乍看是和气的善举,实际呢?

对自己无益。

对贾环无益,纵容他继续做坏人。

对丫鬟无益,连累她们平白无故背锅被骂。

贾宝玉的聪明和糊涂两种特质时常交替上线,明明细枝末节上很聪明、最擅长讨得姐姐妹妹欢心,但大是大非问题上,却缺少探春“我们这样的人家从外面是杀不死的”这样的深刻见地。

和稀泥,真糊涂。

贾宝玉、贾环兄弟阋墙,被轻饶的那一个,才是真正的失败者

第二点,王夫人败于程序正义。

贾环烫到了贾宝玉,王夫人为什么肯善罢甘休?

别说贾环是有意为之,纵使贾环真是无意的不小心之举,恐怕王夫人也恨不得将他当故意处理。

那么为什么王夫人如此轻易放过贾环呢?

因为她没办法。

名义上她虽然是贾环的嫡母,但她不能够因为一次蜡烛事件就对贾环做出“裁决”。

她所能做的,仅仅是骂赵姨娘几句出出气,过过嘴瘾,仅此而已。

惩戒贾环当然可以,但需要证据。

需要他图谋不轨、心机恶毒、戕害亲生兄长的证据。

如果没有证据,那么只能以“毛手毛脚”“做事不小心”这样鸡毛蒜皮的由头,稍稍训诫贾环几句、辱骂赵姨娘几句。

贾宝玉、贾环兄弟阋墙,被轻饶的那一个,才是真正的失败者


贾宝玉、贾环兄弟阋墙,被轻饶的那一个,才是真正的失败者

显然,王夫人拿不出证据。

在程序正义这一步上,她寸步难行。

事实上,比“程序正义”更重要的是诛心的利益冲突。

第三点,王夫人、宝玉一支败于“诛心”。

宝玉吃亏,为什么不向贾母告状?

因为没用,也没必要。

告诉贾母,贾母可以做什么?

将贾环和赵姨娘逐出贾府吗?

不可能。

贾母只会将贾环二人叫过来骂一顿。

贾宝玉、贾环兄弟阋墙,被轻饶的那一个,才是真正的失败者

这种申斥,是一种隐性的“面子权利”的给予和剥夺。

这种“面子”在势利的贾府中,其实是硬通货,但对于王夫人和贾宝玉来说显得有些没必要,委实不必大动干戈。

贾母她早已经在王夫人和赵姨娘之间选择了王夫人,早已经在贾宝玉和贾环之间选择了贾宝玉。

王夫人和嫡子宝玉,赵姨娘和庶子贾环,这是天然的两个利益群体;任何正当的求对错的理由,都会被视作求利益的手段,对于围观者而言,谁对谁错不重要。

而贾母是否多骂贾环一次,其实也不重要。

相反,事情闹大了传到老古板贾政耳朵里,反而有可能生出变数。

贾宝玉、贾环兄弟阋墙,被轻饶的那一个,才是真正的失败者

贾政和王夫人的夫妻关系,说好听一些叫相敬如宾,说难听一些叫“名存实亡”,王夫人实在不必拿着贾环莫须有的“罪状”去惊扰贾政。

谁知道他会不会对贾宝玉贾环二人“各打五十大板”。

原本,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贾环的敌人亲人们,一致拒绝给他真正的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