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種史前延續至今的物種,第3種被人認為是恐龍的後代

5種史前延續至今的物種,第3種被人認為是恐龍的後代

海蜘蛛,因外形與陸地上的蜘蛛十分相似而得名,但實際上屬於節肢動物的一種,又稱作皆足蟲。大約在4.5億年前就已經出現,人們還曾經發現過具有4.25億年曆史的皆足蟲化石。如今,海蜘蛛的種群數量十分龐大,其足跡幾乎遍佈在各個大洋之中。

5種史前延續至今的物種,第3種被人認為是恐龍的後代

櫛水母,外心與水母十分相似的海洋無脊椎動物,距今已經有著數億年的生存演化歷史。現今幾乎分佈在世界各地的海洋之中,在白天的時候身體幾乎透明,人們甚至無法發現它們的存在,而到了晚上,櫛水母會發出最美麗的生物光。

5種史前延續至今的物種,第3種被人認為是恐龍的後代

科莫多龍,早在距今約4000萬年前就已經開始演變的古老物種,至今仍然存活在地球上。它們是現今存活著的體型最大的蜥蜴,成年個體身長達到2至3米,生性兇悍且靈活敏捷。此外,科莫多龍還普遍被科學家認為是恐龍的後代,在其身上還能發現許多遠古爬行生物的特徵。

5種史前延續至今的物種,第3種被人認為是恐龍的後代

藍菌,可以說是地球上延續至今最為古老的生物之一,大約在距今約30億年前,地球還處於無氧狀態的時候便已經存在,而它們的出現正是生物開始演化的轉折點之一,它們能夠將無氧環境轉變為有氧環境,促使了新生命的誕生。

5種史前延續至今的物種,第3種被人認為是恐龍的後代

新疆北鯢,距今已經有著3至4億年最為原始的兩棲生物,現今僅存活在我國的新疆地區,它們也是當地唯一存活下來的史前有尾兩棲動物。最早在1866年被人所發現,時至今日,因棲息地的不斷減少,新疆北鯢正面臨著滅絕的危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