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机关借调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前途吗?

我是小号行不


借调有没有前途,要看你怎么想

机关单位借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帮助工作,在体制内非常普遍。以前,没有相关规定出台之前,借调成风,很多人一借就是几年,有的甚至在借调机关干了一辈子,这几年组织部人事部门对借调进行了规范,明确无正当理由借调人员帮助工作不得超过三个月,三个月后因工作需要可以续借,但最多不能超过六个月。也就是说,现在借调机关或事业单位人员工作,最多不能超过半年。超过了,一旦被举报或上级督查发现,经查实,借调单位的领导和相关人员是要被问责的。

不过虽然上面三令五申不能违规借调,实际上因为编制人员太少等问题,在基层很多单位仍存在长期借调的现象。比较典型的就是县区单位,很多机关单位公务员编制只有三五个,承担的工作又一点不少,单位不得已只能从二层机构,或者其他事业单位比如学校借人,应付各种工作。这也是基层单位的无奈,在此小公就不展开叙述了。

那么,借调到底有什么好处?

第一,借调可以创造调动的机会。很多单位借调,特别是市级以上机关,借调人员除了应付短期工作外,也有考察人员的考虑,一旦发现适合人选,在单位有编制空缺的情况下,也会从借调人员中遴选部分调入机关工作。这种案例不多见,但也不少有。很多人为什么愿意借调,很多就是冲着这点。

第二,借调可以结交人脉扩大圈子。即便不能调入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到行政机关跟班、帮助工作,因为业务和工作关系,可以碰到更多的人和事,接触到以前不能接触到的领导,这些关系的建立和人脉圈的积累,对于自己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是非常有好处的。

第三,借调可以锻炼提高自己的能力。借调一般都是上级机关借调下级单位人员,上级机关普遍工作标准比较高、要求比较严,对于个人办文办会、待人接物、处理急难险重问题的能力塑造和提升,肯定会起到很大的帮助。这应该是借调对个人最大的贡献。

第四,借调可能有利于自己的提拔。很多机关借调事业单位人员帮助工作,如果你的能力强,工作态度也很好,最后哪怕不能调入机关,在回去的时候,很多单位领导出于人情考虑,一般都会给你的原单位打招呼,在你的使用上提出建议,给予提拔或重用。上级机关打招呼,下级单位一般都会比较听招呼,很多借调人员回去后就提拔,在现实中也非常普遍。

基于借调的这些好处,小公一贯主张,事业单位人员只要有上级行政机关借调,没有特殊原因最好都去,而不是像很多人说的那样,借调借调,借了不调,最好不去。借调本身就是机会,除了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接触很多人外,最大的好处是展现了自己,给了领导考察自己、让他留下好印象的机会。一旦给领导留下了好印象,哪怕这次调不去,说不定下次就成了呢?人不能短视,在体制内更是如此,你连借调这点“亏”都不愿意吃,连最基本的加班加点都不愿意付出,领导怎么知道你,怎么了解你的能力,又怎么会有机会调动?

当然,借调有好处也会有缺点。借调最怕的是长期借而不调,两头不靠岸,两头都耽误。这也是借调最需要避免的。不过总体来看,有机会借调,特别是有针对性的借调,总是好事,大家完全没必要排斥。

个人经验之谈,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80后小公


对这个问题我是深有体会的,讲一下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吧。

一九九九年,县里的某纪律检查部门在全县公开借调对外宣传人员,当时的我还在县里的一家企业工作,听到消息,我把自己多年的公开发表的稿件剪贴本送到了上述部门领导手中,领导很满意,后来我的事又上了常委会,全体常委一致同意让我借调到该单位从事对外宣传工作。因为当时我属于企业工人身份,原单位提出我只能借调三个月,之后将不再负担我的工资。但当时准备借调我的这家单位有个内部规定,发表的稿件,根据级别不同,可以获得不同金额的奖励,这至少可以算笔收入吧。于是,我欣然前往。

从一九九九年至二零一四年,我从这家单位工作了十五年,发表了千余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稿件,并多次获奖,所负责的外宣工作也一直名列全县前首。这期间,先后有二十多人通过各种渠道进入该单位,但因为我属于企业工人身份,所以始终无缘正式入编。幸亏这期间遇到了一位正直的单位领导,把我推荐给了县里的一个事业单位,才算有了一个开工资的地方。

后来,这家单位打破借调制度,副职也可以随时往里边借调外单位人员,导致借调人员越来越多,二零一四年,时任领导以清理不在岗人员为名,将包括我在内的十余名借调人员不问理由、不问时间长短,一律清退回原单位。

所以,我的体会是,被机关借调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如果没有关系、没有背景,即使你工作再好、能力再强,一般情况下,是没有人、尤其是没有领导会为你着想、替你考虑的,想正式留下来,一个字,难!两个安,真难!


农村360


借调借调,借而不调。说的难听一点,这就像一件物品一样,被别人拿去用了一段时间,但归属永远属于被借调单位。对于借调单位来说是多了一个干活的人,增强了工作力量,何乐不为;但对于被借调单位,缺少了骨干力量,肯定是很不乐意。

期间,损失最大的就是被借调人员,调入无望,走把又有心不甘,就如一条漂泊的船,始终靠不了岸。我就是一个被借调深受其害的一位,被上级单位借调后,一起进入单位的同事一个一个都升职加薪,而我一直空悬其中,当时借调的领导也调走了,调入无望,还有干不完的工作,自己思想上还抱着希望,一刻也不敢懈怠,可最终也受编制限制还是没能调进去,最后只能灰溜溜的回到原单位给当年一起参加工作的同事当起了秘书。

结合自身经历,奉劝借调选择上一定要三思而后行,慎重考虑!


书喂人生


这个有没有前途取决于你在借调单位工作是否出色,是否能得到借调单位领导的赏识,借调单位的领导是不是看重你,下面我给你讲两个例子,我想应该对你有所启示。



我认识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在地级市报社工作,28岁已经是副科级干部了,类似于副总编之类的职务,后来某次偶然的机会,他发表的一篇文章得到了省住建厅一位领导的赏识,就把他借调到了省住建厅,专职给厅领导写材料,省厅领导确实很器重他,十八大以前管理的还没那么规范,领导给他单独的办公室,省厅人员该有的福利待遇给他一样不少,甚至领导吃饭的时候也带着他,同样,他给省厅领导写的材料质量越来越高,领导对他赞不绝口。后来,他向省厅领导反映想解决晋升的问题,想着就算职务不晋升,走技术岗位职称也能晋升一下,省厅领导也很帮他努力过好几次,但是由于中间隔着市一级层面,省厅领导的力量毕竟有限,里面具体情况我也不是太清楚,反正他一直没有晋升,一直是事业编副科。十八大以后,管理的比较严格,他在省厅的那些福利待遇什么的也都取消了,后来省厅领导对他说实在不行的话,把他的组织关系调到省报社,然后再慢慢想办法,但是最后也没有成功,2015年他还是回到了原单位,但是他的职务已经有人占了,他回到原单位很尴尬,借调出去将近10年,不但没晋升,原来的职务还被占了,而且以前的同事领导也都调走了,他再想晋升更难。

我还认识一个高中的语文老师,也是文采非常好,文笔非常犀利,材料写的花团锦簇、妙笔生花,市教育局的领导非常欣赏他,把他借调到了市教育局,他被借调的时候将近30岁,还不到40岁的时候他已经是高级职称了,虽然他还是事业编,没有转为公务员编,但这个很不错呀,有些老教师熬一辈子了还不是高级教师职称呢,而且高级教师的工资水平差不多相当于副县级别的公务员待遇了。

你到借调单位以后有没有前途,那就是骑驴看唱本,各凭本事了,你工作非常出色,又很对搞人际关系,能得到领导的赏识,那在不违反规定的情况下,领导会想方设法提拔你的;如果你在借调单位就是本本分分的工作,没有什么建树,也没哪个领导欣赏你,你感觉自己有前途吗?

再有一点就是,我个人建议,如果你被借调,最好被借调到你的上级主管部门,比如你是住建委下面市政管理处的,你可以被借调到住建委,因为市政管理处归住建委管,提拔干部什么的都要经过主管部门住建委的报备和同意,这样你才能有更多晋升机会。你如果跨单位、跨行业借调的话,不能说晋升的机会没有,职能说很小。如果你是报社的记者,文章写的好,把你借调到市场监督管理局了,市场监督管理局跟报社交集不能说没有,那也很少很少吧,你感觉你有前途吗?当然了你有超强的人脉关系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公职人员那些事儿


针对题主说的借调人员有没有前途的问题,一般体制内通俗的理解就是能不能进你所借调的机关。能进就算有前途,不能进就是没前途。本人根据自己的两段亲身经历告诉你答案。

第一次借调生涯: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本人06年通过县里组织的事业人员考试进入了一个北方县城的科局,本身是211的本科毕业,工作能力也挺突出,领导上下都还挺重视。只因我志不在此,一直想通过努力去更大的舞台。终于在工作了2年后,我有了去市局帮助工作的机会,我当时也觉得是不是我在市局工作,慢慢熬一熬,说不定有个机会我就进去了呢。于是打包行囊去了。领导当然在生活上很关照,嘘寒问暖,我自然也很知趣,一般场合下轻易不谈我能不能进的事情。反而是领导经常在大家面前发出感叹:小X啊,你能力挺强啊,市局需要你这样的人啊,要不是现在政策这么严,该把你调过来啊,再等等有没有机会吧。其实所谓的机会,是不可能有的,身份的鸿沟注定你是无法以事业人员的身份进入一个十分正规的行政单位的。我等来的只是公考的机会,其实也算领导很照顾了,留了职位让我考,第一年,竞争太激烈,没过,第二年,我国考去了南方,也就中止了第一次的借调生涯。

第二次借调生涯:各取所需

来到了第二家单位的时候,我已经是公务员身份了,在本职岗位上干了两三年,上级单位又想让我去帮助工作,这次我的心态已经不像前一次那么有目的性了,主要觉得能接触一下上层领导,丰富一下我的视野,能进更好了,因为不存在身份上的障碍了。于是我又开启了第二次借调生涯,这一借又是3年,借调确实让我从思考站位、思维纵深及专业视角上有了很大的提升,然而,长期借调的感受是让你无法忽略的,事事要争先,心情如履冰,成果没你事,人前矮一等。得到的内心独白就是,关系和圈子,在体制内永远是存在的。没有人为你铺路,你永远是被边缘的一个。基于一个北方小子独自对抗强大地域圈子的无力感,我身心疲惫,最终选择了回去。

结论:借调这种事,去之前要考虑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两段经历让我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借调,在借调人心里的潜台词永远都是:你来帮我干活,我自己能更轻松。至于其他的事情,都是可有可无的;在被借调人心里,永远是存在两种心态:一种是我能不能进去,我一定要进去;另一种是我来学点东西,积累点人脉关系,回去用得上。显然,在当下的人事框架体系内,第一种跨身份的转变已经几无可能,借调人员最终的结局,大概率只有第二种了。

建议:如果真想有前途,还是老实备考才最现实。

以上算是我本人的血泪经验了,不见得适合每个人,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和我讨论。

欢迎【关注】翼上之风自在行,持续为您解答职场困惑。

翼上之风


你问被机关借调的事业单位人员有没有前途,这不能一概而论。本人是县级行政机关的,亲眼目睹了太多的借调的人员,他们有的发展的很好,有的却事与愿违。

下面,就不同的情况谈下自己的观点,供你参考。

一、有前途的情况。这类人大多是跨部门的借调,借入的是县委办、政府办、组织部这些核心部门。借入的基本都是笔杆子比较历害的,一般都安排从事文秘工作。因为现在各单位都缺乏文笔好的人才,只有这些强势部门才有资格在全县选拔并跨部门借入。可以说,这类人员借入后,就等于走上了更高的平台,得到了珍贵的施展才华的机会。他们工作个三年五载,一方面小有成绩了,另一方面和领导也熟悉了,有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提拔干部的时候当然就会优先考虑了。我们县这类借调人员最终走上副县级领导岗位的有好几个,路线起步一般是乡镇副职或事业单位副职。

二、没有前途的情况。这类人一般是被自已的上级主管部门借入,比如,教育、卫生等部门就有很多。对借入人员的要求不是很高,年轻一点就行,主要目的是应付日益繁忙的机关工作。说没有前途主要在于:其一,在干部提拔问题上,这些部门根本没有话语权,只是把人家当牛使而异。其二,由于长期借调在机关,干一些行政事务,慢慢的自已的专业也就荒废了。其三,在评职称的时候,由于长期不在单位工作,不但沒有了业务优势,也失去了民主推荐的群众基础。总之,这类人的借调,一般来说最终是得不偿失!

因此,如果行政部门借调你,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慎重考虑,然后做出你的选择。


道可道123456


这个问题问我就对了,我就是被借调到机关事业单位的真实例子。对于你问的问题,一般来说,借调到机关事业单位都有比较好的前途。

为什么这么说呢?

1.被借调要么是因为优秀,要么是因为有关系。

通过观察身边的例子就能够发现,那些被上级单位借调的,要么是因为个人表现比较优秀,要么就是因为有关系,总之,能到上一级单位工作,本身就可以理解为被重用了。

我以前在学校工作,当时我就经常把学校的一些新鲜事写成新闻发表到媒体上,而且我也乐在其中,因为我确实很喜欢写作。

郭敬明说过,写作是最容易的出名方式,我当然也受到了这一规律的影响。由于经常发表文章,很快,我所在的地方政府就关注到我了,没多长时间,就把我借调到政府工作了。

来到政府工作,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发展天地,至少发展空间比在学校要大。在学校,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样几乎是可以提前看得到的,那些老教师的样子就是自己几十年以后的样子,而在政府却存在各种可能性,平台更大,机会更多。

2.被借调一般都是去上级单位,镀金后更容易提拔。

被借调到上级单位,意味着你所接触到的都是上层领导,这些领导也是你原单位能用到的,所以,你原单位的领导可以通过你进一步与他们搞好关系,这样原单位的领导也会对你更加的重视。

经过一段时间的借调工作,如果你的编制能够转过来那更好,这样就能够参与现在单位的职位晋升;如果你的关系转不过来,即使再回原单位,出于给上级单位面子,也能够提拔重用你,不管怎样,这对于你来说都是好事。

我们单位就有一个人,他原来也是老师,先于我借调到政府,在政府表现的也很好,先被提拔为部门负责人,后来又赶上换届,被顺利的提拔为副科级领导,实现了职业的跨越。

3.借调后可以认识更多人,对以后发展有帮助。

借调到上级单位,你可以认识更多优秀的人和有用的人,因为他们处在不同的部门,就有不同的职能,你在工作、生活中就有可能用到他们。

比如,如果你认识教育局的领导,当你的孩子上学的时候,如果想去一个好学校,你就可以找他们帮忙。如果你不认识教育局的人,可能你就无法实现自己的想法了,只能按部就班的去家旁边普通的学校上学。

这只是一个例子,你认识的人越多,建立的弱连接越多,你的人生路就更容易走,就会有更多的成功机会。

总之,借调到上级单位对于一个人来说一般都是好事,只要有借调的机会,一定要积极的去,不要拒绝。

欢迎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不同观点。

作者:写作匠,前100强企业首席文案策划,人民日报公众号签约作者,十点读书特约作者,省报特约记者。用工匠精神专注分享写作干货。

体制内公开课


被机关借调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没有任何前途的。首先事业人员不可能通过调动的方式,进入党政机关工作,成为公务员。公务员凡进必考,事业人员调整到党政机关,属于混编混岗,是典型的违规行为。也不能通过直接提拔任用的方式,成为机关单位的领导干部。事业人员想通过提拔晋升,成为公务员身份,必须先在事业单位提拔为实职管理人员,两年后如果年龄不超过40岁,才可以调任党政机关领导岗位,过渡登记为公务员身份。因而,事业人员借调在党政机关工作,都是辛辛苦苦白忙一场,实现不了调动的目的。

通过数次清理整顿,目前的借调行为十分规范,借调期限只有六个月,到期如果确有必要,可以继续借调一期,最多也就是一年时间,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原来无许多单位无限期借调基层人员,虽然不能直接调进去,没有什么前途,但最起码在县城、市区工作,工作、生活、子女上学、父母医疗等,都十分方便,有的不图前途,就只图个人生活方便的,靠借调改变工作生活环境,最起码享受的便利。现在借调最多只有一年时间,实在是划不来。

人员借调后,原单位如果工作轻松、编制不紧张,对个人没有什么影响。如果原单位人多编少,岗位紧张,往往借调一半年之后,回来在原单位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岗位也没有了,编制也没有了,想提拔晋升、使用编制,反而需要重新论资排辈,对个人发展前途不利。就目前的人事管理形势,如果有上级或者其他部门提出借调要求,最好是一口拒绝,安安心心在原单位发展。即使想进党政机关,或者县直、市直部门、事业单位工作,最好是通过提拔晋升、公选遴选、公开招考等正规方式,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工作岗位,不要试图走捷径。


职言管语


个人认为,如果借调能够解决你的编制身份,还是可以去,否则建议及时返回原单位或者寻找新下家。

01

借调在机关事业单位里面很常见,而且甚至形成了一种风气,各个部门都在借人,从下属单位借调,从基层借调,甚至从工作不相关的单位借调。当然了,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为了规范借调行为,都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对各单位借调人员进行清理规范,要求各单位借调人员都要经当地组织部门批准,借调期限一般不超过半年,最长不超过一年,杜绝无限期借调。当然了,在具体实践中,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有的借调行为因为是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等原因,一借人就是好几年,甚至还有只打招呼不出文件的借人行为。因此,有的人被借用好多年,一直在上级部门干活,但编制却在原单位,人编分离多年。

02

我本人也有过借调经历,而且还在多个部门工作过,对借调感受很深刻。在这里,借调的好处我就不说了,我重点说下借调的不利因素。

第一,脱离原单位工作。长期借调其实已经导致了你和原单位工作的分离,特别是原单位的一些业务、一些人际关系你不再熟悉,加上你走后单位也会来很多小年轻人,你和这些小年轻人在一起工作肯定会很尴尬和别扭。另外,你面对不再熟悉的领导的时候,心里是否还能够坦然面对呢?你会不会担心领导给自己安排在哪个部门工作呢?

第二,耽搁政治前途。你的政治前途因为借调已经耽误了,可能很多和你一起工作的人,在你离开单位时大家还是平级关系,等你再回去的时候别人已经是领导了,说不定你还在人家手下干活,以前的兄弟变成了自己的直属领导,这种尴尬情况你是否能够承受呢?

第三,工作不适应。长期在上级部门或者主管部门工作的人,再返回原单位肯定有很多的不适应,特别是有的人习惯在上级部门指挥下属单位、基层干活,回到原单位后只能自己干活,还要受上级部门指挥,这种心里落差你是否能够适应的了呢?

总的来说,对于借调的看法,有的人是主动找关系被上级部门借调的,也有的是被单位领导安排的,也有人是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去上级部门的。但是,我相信只要有更好的发展前途、更高的发展平台,大部分人都愿意借调,一来可以到更高的平台发展,二来还可以趁此机会调入更好的单位。

03

要说借调有没有什么前途,我想你作为事业单位人员,发展前途本身有限,如果长期被借调又无法解决编制,那你就要考虑下一步怎么走。

第一,向领导汇报。你刚被借调的时候肯定不可能跟领导提要求要解决编制,但借调久了,你就必须要提出来。我认为这个时间不能超过一年,就是说,你要在一年内提出这种要求。我觉得提出这种要求不过分,因为大家都希望解决自己的身份待遇问题,事关自己的前途。如果领导答应下来,那就继续好好干。哪怕是因为服务期限等原因暂时调动不了,只要领导承诺了可以在服务期限到期的时候解决,你都是可以接受的。

第二,尽快寻找下家。我认为如果领导没有答应要调你的话,最长不超过两年,你就要寻找下家接手。寻找下家的方式有很多,你可以利用自己在上级部门工作的关系来寻求调动,也可以参加考调、遴选等方式调动。总之,你要想尽办法尽快调入新的单位。

第三,返回原单位。这是借调人员的下策,如果办法用完了也没有解决自己的身份问题,那就抓紧回原单位工作,尽快熟悉工作环境,重建工作关系。

因此,建议被借调的人都想清楚,走一步看一步也是可以的,但要及时判断形势的走向,避免长期借调又无法解决编制这种情况的出现,为自己的政治前途保驾护航。


木子圈圈


不好说啊,关键在一个“编制”上,如果卡在这,就是个难以逾越的瓶颈,这个借调的经历对你来说可能就不是好事。我身边这样的就不少,以下来自他们自己和别人侧面评价时的口述

县级单位事业编女生小A,因业务技能优秀,市级部门组建项目团队的时候从县里选拔来,勤恳工作施展才华,领导和同事们都很满意,可两年后团队变动,事业编行政编,隔编如隔山,于是原样被退回县里,两年前的岗位早已有人接替,回是回不去了,原单位的领导也换了,新领导对她不熟,以这两年没有为本单位做贡献为由,无意提拔,最后安在一个下挂协会边缘职位工作去了。从此他们单位的人聊起来,提起借调都会以她为例,问一句,留又留不下,回去也没了你的位置,浪费这几年干嘛?

县级单位行政编男生小B,年轻有为家境好颜值高一米八五的体格,会来事,这种小伙子在机关不要太受欢迎,加上家庭有点背景关系,被市里一眼相中,借调过来了,在人事部门担任枢纽职务。行政编,有背景,职位好,以为这样就能留下了吗?事实是,整整六年之后,他从未婚小伙熬到已为人父,终于放弃了渺茫的希望,费了一番周折申请回原单位去了,市级机关上下纷纷表示理解,原因还是解决不了编制调动,即使他本来就是行政编。

市级单位事业编小C,不说是男生女生了,因为他们这一批人多,有男有女,小C只是个代称,是好多人。由于工作需要被某省级机关借调,这次是公认最惨烈的,十几年的青春啊,奉献在省厅各部门,同样因为编制卡着一个都没留下,最后遇到新官上任大清理,一纸公文两行字,全部从哪来回哪去了。别的不说,心太寒了,大受打击不免抱怨一番,然并卵,一周之内全部离职。回到阔别十几年的原单位,连脸熟的人都不知道还剩了几个,情况可想而知。

所以题主自己权衡吧,你要去的单位是什么情况,有没有希望留下,或者你现在的单位什么情况,一旦走了有没有退路,这些只有你自己去了解和摸索,千万谨慎,祝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