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懂得保密才是官场第一要义

魏明帝曹叡想伐蜀,于是把这个话题拿到朝廷上讨论。 这种事,除非范围比较小,保密措施特别强,否则不宜讨论。

这么大的问题拿出来讨论,说明皇帝在左右游移,群臣本着知无不言的精神纷纷发言,大家都认为不要打了。我说过,当时和平主义很盛行,只要是大讨论,一般都是不打的意见占多数。一种意见一旦成了多数,很多平常不发表意见的人也要凑数,多数往往就会变成超多数绝对多数。

有个中领军(皇家卫兵首领)叫杨暨的,对这事还特别上心,反正他见曹叡的机会也多,见了就念叨这事。终于惹毛皇帝了:“你是个书生,怎么知道军国大事!”——中领军虽然是皇家卫队长,但也得有文化,没事陪皇上聊聊天。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懂得保密才是官场第一要义

魏明帝曹叡


杨暨不乐意了,他持宠顶撞起皇上了:“我的话当然不靠谱了,可是刘晔刘大人,他可是先帝的谋臣,不,他是先帝的先帝的谋臣,那水平,刚刚的,他也说蜀国不能打的。”

曹叡急了,刘晔这样有影响力的人,本来是站在朕这边的呀:“胡说!刘晔伯伯说蜀国是可以打一下的。”

这主仆俩顶撞上了,最后把刘晔找来对质。刘晔来了,看了曹叡一眼,不吭声。

等只有刘晔和曹叡了,刘晔还毫不客气,那口气不是教训也是训导:“兵者,国之大事也。决定对谁发起战争,这是您和几个重臣小范围讨论的事。咱不能和美国似的,什么事都在参众两院嚷嚷,透明得连小裤衩都不穿。我忝列谋臣能够参与这事,晚上睡觉连暖被窝的小妾都赶开了,生怕说梦话把这事捅出去。陛下您这么一来,这事就等于过了保密期了。得,我现在是真的反对进攻蜀国,因为消息肯定都传过去了。”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懂得保密才是官场第一要义

刘晔


曹叡一听,哎哟,还真是这么回事,小脸一会儿红一会儿黄的。

不论做皇帝还是做老板,只要是当家的,都应该修炼一种静默的功夫,把自己修炼成机密黑洞,只进不出,打死也不说,搂着小蜜说梦话也只说风月。

《韩非子-三守》讲:“人臣有议当途之失,用事之过,举臣之情,人主不心藏而漏之近习能人,使人臣之欲有言者,不敢不下适近习能人之心,而乃上以闻人主,然则端言直道之人不得见,而忠直日疏。”做部下的不论军国大事、人事安排、或者检举举报同僚,君主们都应该把这些信息深藏不露。这样,你才会有源源不断真实准确的信息,你也才能了解真实的情况。如果你嘴巴走风露气,见了秘书也说,见了司机也讲,肯定要出问题,这样你身边就没有讲实话的人。

作为领导,耳朵根子要硬,嘴巴要严,这就叫城府。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这个“失身”不是被色狼强暴,而是丢了身家性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