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新革命英雄传奇”的《历史的天空》


书写“新革命英雄传奇”的《历史的天空》

历史的天空》是当代作家徐贵祥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2000年。

《历史的天空》以梁必达、陈墨涵等为代表的20世纪30年代投身革命的青年男女故事为主线,内容涵盖并经历了红军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文化大革命和粉碎“四人帮”以及进入新时期以来等各个历史阶段,历时长达半个世纪。作者采取的是虚虚实实隐隐约约的写法,实时实地,虚人虚事,因为“实”而具有历史纵深感和现实意义,因为“虚”而顿生空灵洒脱,作品写得既显得磅礴大气,又有诗情画意。

《历史的天空》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第十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第三届人民文学奖、第八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2004年被改编成同名电视剧。2019年9月,该小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一部好小说,至少应该有两个特征,一是广为流传

,二是深入人心。从这个意义上讲,徐贵祥的长篇小说《历史的天空》取得了一定成功。这部被普遍看好的小说,最大的亮点就是把人当人来写,每一个人物都是作者“创造”而不是“仿制”出来的。它写活了一群复杂的人、丰富的人,深化了我们对人的认识与理解,在揭示肮脏与卑下的同时,作品又升华出一种高尚的、忘我的、无私无畏的人格境界,并在其中弘扬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正是这部长篇小说的成功之处。

本文试从小说题材的叙述视角、人物塑造以及“新历史小说”的叙述语境来分析小说的创作手法和艺术特色,并通过对小说中的民间生活场景、民间角色和民间粗俗文化来解读和呈现作家厚重的民间情怀

书写“新革命英雄传奇”的《历史的天空》

作家徐贵祥

再现中国农民从奴隶到将军、从草民到英雄的百年 “精神成长史”

故事是小说的载体,人物是小说的灵魂。《历史的天空》是一部战争题材“史诗性”作品,该作品还原历史以炽热的温度, 塑造了一群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充分挖掘了人性的深刻内涵,使作品里的人物变得真实、可信、可亲、可感。

1、大背景下的小人物

《历史的天空》塑造了一个由土生土长、目不识丁的伙计在战争年代和和平年代的斗争磨砺中“破茧成蝶”,最终成长为一个人民军队高级指挥官的新的革命英雄形象。

故事的主人公姜大牙(后改名为姜必达)是一个“没正形,好起来像个大侠,坏起来像个强盗”, 兼有正邪两道的豪气、匪气的民间好汉,是一个本土的草莽英雄。

蓝桥埠走出的米店伙计姜大牙无父无母,只因有颗异常巨大的虎牙得名。他顶着盖碗头,大字不识几个,有限的知识从说书中听来,还常常搞得颠三倒四,如用“兔子不吃窝边草”形容娶不到手的媳妇进行心理自慰。又如:“天涯何处无香草”中,把“芳草”说成“香草”。平时说成语也是似是而非说不周全, “老子”“狗日的”口头语满嘴乱飞。

日军打进家园后,他本来的主意是要去投奔被他视作正规部队的国民党军队的,但却误打误撞地闯入了八路军的队伍中。从此,他就走向了战争和政治,他的人生轨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姜大牙没有明确而远大的革命目标,他参军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糊口”。即便投到了曾被他救过一命的共产党人扬庭辉司令的部队,并得到盛情挽留,在狼吞虎咽地喝了两大盆面鱼儿后,仍执意投奔兵强马壮、粮饷充足的国民党部队。

书写“新革命英雄传奇”的《历史的天空》

直到貌美如花的东方闻英的出现才使他萌生留下来“先干干看”的想法,这给观众一个强烈的悬念:这样一个似乎是“贪财”“好色”匪气十足的无赖,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

在这个新的革命英雄传奇的叙述中,《历史的天空》消去了“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中熠熠闪光的神光环,摆脱了“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的高度标准化和意识形态单一化,展现了另类的新的叙述话语。

2、从草民到英雄

在姜大牙的成长过程中,有三个人对他的作用巨大,他们分别是杨廷辉东方闻英张普景,他们用实际行动感化和帮助姜大牙,让他不断地成熟蜕变。

在小说中,杨庭辉原先是江西红军一个团的政委,在红军大迁移的途中被派到江淮地区之间开辟根据地。作为支队司令员、政治委员、凹凸山特委书记,杨庭辉是姜大牙的伯乐,他慧眼识才,不拘一格,大胆用人。是他给了姜大牙参加革命的机会,提供给他挥洒抗日热血、奋勇杀敌的舞台。

书写“新革命英雄传奇”的《历史的天空》

他在同张普景等人谈话交流时多次强调一个观点:“没有天生的革命者, 没有与生俱来的革命觉悟,信仰和理想都是靠培养出来的,改造一个人好比搬一座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思想工作要潜移默化,共产党员是唯物主义者,精诚所至水滴石穿,共产党连石头都能炼成钢,未必就改造不了一个姜大牙!”而姜大牙也因有了杨庭辉的帮助教育,也得到了成长。

东方闻英在姜大牙的成长过程中,给予了他极大的影响。点燃了热血青年的抗日热火,坚定了姜大牙参加革命的信念。刚开始,小说这样写道:

游击队司令员杨庭辉苦口婆心地动员姜大牙参加八路军,姜大牙认为土八路要粮没粮要枪没枪,当八路实在委屈了自己。 姜大牙的主意改变得很偶然—— — 恰在此时,门外暗了一下,进来的是两个青年女子。 看着这个俏模俏样女八路,姜大牙的脑子一热,对杨庭辉说:‘也好,这个八路咱就先当着试试。


书写“新革命英雄传奇”的《历史的天空》

这其中一个女子,就是东方闻英。是她的出现,让姜大牙留在了凹凸山,留在了八路军,开始了传奇的军旅生涯。参加革命的动机如此偶然,仿佛是命运事先的安排。从此这个男人便和这个女人结下了不解之缘,一个女人能点燃一个男性心头的火焰,这就是女性的伟大魅力。

一直以来,姜大牙都对东方闻英有好感,他对她的爱是真诚、直接的。起初他的不拘小节和大胆直接令东方闻英反感,但随着姜大牙的成长和转变, 东方闻英渐渐地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并对他产生好感,直至爱上了姜大牙。

书写“新革命英雄传奇”的《历史的天空》

在接应陈墨涵的部队向共产党军队投诚,顺利转移时,东方闻英牺牲了。 她在陈墨涵的怀里留下了最后一句话:“请告诉姜必达,我是爱他的,我爱姜必达,也……包括姜……大……牙。”

姜必达(姜大牙)伏在东方闻音的墓前,足足有两个小时没有起身。无法想象,这样一个人哭起来会是个什么样子。 然而他似乎没有哭,只是偶尔从他身下的草地上传出一声两声轻微的呻吟。

”这轻微的呻吟又不啻是晴空霹雳山崩地裂之音,令人肝胆俱寒毛骨悚然……”这是一个英雄的哭泣,这是一个男人的呐喊。 姜大牙一直深爱着她,直到后来和平年代时,他还把自己的女儿取名叫“东方红”。

东方闻英没有陪姜大牙走到最后,但她用她的善良、美丽、坦诚、纯洁,塑造和改造了姜大牙,这是她革命生涯中最重要的贡献。

张普景是忠实的共产主义信仰者,是坚定的“布尔什维克”战士,他用镜子般纯洁的党性反照姜大牙蛮横、草莽的本性。

张普景是先有革命信仰、先掌握了革命理论才参加革命的,因此他很蔑视乃至厌恶姜大牙这样的‘投机分子”。他在同姜大牙的各种错误行径斗争中,吃了不少苦,也碰了不少钉子,有一次还差点儿被姜大牙指挥手下的战士捆了起来。

在跟梁必达(姜大牙)多年合作的过程中,张普景在梁必达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记。正如姜大牙所言:“没有张普景几十年如一日地捋我的辫子,那就不知道要犯多少错误。 ”

书写“新革命英雄传奇”的《历史的天空》

张普景是姜大牙军旅生涯中的重要警示,他以坚定的原则性、纯洁的党性成为姜大牙人格境界中永远不倒的丰碑。

桀骜不驯的姜大牙一生只服三个人: 对杨庭辉是敬,敬中蕴含着畏;对东方闻英是爱,爱中藏着情;对张普景是怕,怕中表现出理。 ”

正是因为在那样的时代,身旁始终有这样的人, 姜大牙才能不断地学习提升,不断地成熟蜕变,从一名草莽流氓成长为人民军队中有高度觉悟和思想的军事领导者,在波诡云谲的历史天空闪耀着奇特的英雄人格的光辉。

“新历史小说”的叙述语境

作为新革命英雄传奇的经典代表,小说在新的历史时期塑造了一个当今社会已经久违而又满足广大民众“英雄”情结的英雄。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中国革命史的审美创新。对于理解与认识“历史的天空”,以及这天空中所包含的革命英雄主义,提供了别样的独特的视角。从而实现了超越各种阻碍人们理解过往历史的羁绊,使历史与我们感同身受的现实接通 , 展现了另类的新的叙述话语。

1、 打破“传统”的“叙事规则”

小说不再以阶级的标准来设置正反面人物,其打破了革命历史小说的二元对立的人物关系,既维护了革命历史的合法性,又迎合了新时期政党之间寻求和谐关系的趋向。虽然国民党主流是反动的,但也不排除其中的正义之士,如陈默涵积极抗日,杀敌投城,石云彪、高秋江在抗日战场上奋勇杀敌等;虽然共产党主流是好的,但也不回避其中个别存在错误思想和犯过错误的同志,如江古碑、李文斌等。

英雄人物并不完全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姜大牙也并非真善美的化身,他并非由于阶级压迫而走向革命道路。他是富户朱二爷收养的义子,生活过得还行,只是由于日寇入侵,国破家亡,出于一腔抗日热血,才英勇投军。

姜大牙无知识、无文化,满口脏话大大咧咧,生活作风不检点。他在从军前就与风流寡妇蔡秋香有来往,并且在从军后见到漂亮姑娘仍然有点把持不住自己。这些细节叙述完全颠覆了“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中,那些真善美化身的革命英雄形象。

书写“新革命英雄传奇”的《历史的天空》

此外,姜大牙身上带着江湖习气和“土匪”气息,他仗义豪爽,狂野不羁,自我意识鲜明。他的形象与 “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中的英雄形象具有强烈的反差。

但这种叙述不仅可能更符合历史事实,而且符合当代社会尊重自由和个性的价值观,满足了大众的审美需要。

它消去了“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中熠熠闪光的神圣光环,摆脱了“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的高度标准化和意识形态单一化,展现了另类的新的叙述话语,实现了切入真实探寻真理的审美创造。

《历史的天空》既展现了历史跌宕起伏的壮阔场景,又复活了历史极其复杂与多变的情景 ,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中国革命史的审美创新。

2、弱化了革命历史叙述的严肃性和凝重性

姜大牙对东方闻英的就爱慕称得上是马拉松式爱情。从姜大牙投错军队为东方闻英而留下,一直到东方闻英牺牲,他们完全依据自己的意愿淋漓尽致地将爱情的神圣性、自由性表现了出来。

同志之间的纯洁的个人爱情冲出了党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的樊篱,在两个相爱者的私人空间甚至公共领域任其自由发酵。这些独具特色的话语在革命历史叙述中绽放着奇艳的花朵。

另外,在紧张的抗日战争中,王兰田政委和东方闻英探讨文学的细节,使残酷的战争叙述话语中多了一些学术气息,这是以往革命战争叙述中所不多见的。

《历史的天空》还缓和了富人和穷人之间的阶级对立关系,不再以经济条件作为衡量人的标准。

如朱二爷乐善好施,颇受乡亲们的爱戴,从而弱化了“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中阶级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富人与穷人势不两立的叙述话语,从而构建了一种符合历史客观性和时代发展的一种新的阶级关系。

陈三少爷陈默涵温文尔雅,结净贵重,为人随和善良,这打破了传统话语中富家子弟恃强凌弱、欺男霸女的叙述模式,从而解构了“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中人物关系的格式化和对立性。

写敌人也突破了常式化的蕃篱,写出了新的亮点。在拔掉日军一个据点时,姜大牙发现了一个日本小女孩,并派人送到驻扎在榆林寨的日军那里。姜大牙的仁义,让小女孩的父亲、日军少佐

西村大为感动并肃然起敬,挚意约他赏光到榆林寨外五里亭把酒相谢。

西村送上家传的武士刀和200块大洋以示谢意。西村代表家庭对姜大牙一谢再谢的鞠躬施礼,让观众看到了日本民族鲜明个性的一隅。

武士精神是大和民族至高无上的信念,西村能把象征着荣誉的武士刀心甘情愿地送给中国的抗日将领,凸显了他心中的感动和敬意。无论是在作战中还是精神上能战胜这样强大的敌人,反衬出我们的抗日英雄的神勇和高大。

《历史的天空》突破了以往简单化叙事的局限,打破了人物形象类型化、简单化、雷同化的性格局限,书中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个性特征,都是立得起来的、耐人寻味的,这也是 《历史的天空》获得成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

书写“新革命英雄传奇”的《历史的天空》

民间情怀的抒写

作为军人和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的徐贵祥曾经说过:“当农民是我最大的梦想, 希望能有一方土地种地”。质朴的话语中流动的是对民间的执著和热爱。 “对民间文化有一种天然的情感认同, 一种永远难以化解的心理情结。”凝结作家民间情怀的《历史的天空 》,无论是对民间生活场景的描写民间角色的塑造、还是对民间粗俗文化性格的提炼,都倾注着作者对民间深深挚爱和对民间的特别关注。

作者笔下的蓝桥埠洋溢着“牧歌式”的田园风味, 潺潺的流水、静默泼绿的群山、淳朴粗野的乡情、剽悍勇猛的男人、水灵标致的女人、宽容的心态,,以自己的生活方式演绎着自己的生活轨迹。 作者都用冲淡质朴的笔触表现出蓝桥埠的淳朴自在, 充溢着一种天然的和谐自由的美感。

此处山峻水明, 滋养阴阳两极, 男人大多剽悍, 妮子则又生得水灵标致 。山里人没啥乐子玩头, 晚饭后街头巷尾满是闲人, 有拉胡琴唱京戏哼汉剧黄梅调的, 也有摇蒲扇乘凉嚼芡实的, 更多的人则聚在东头的场坝上, 听烂眼圈龚二唱大鼓书。

然而, 作家在绘画斜河街时则带有几分沉重和焦虑, 作为与蓝桥埠同样的自由自在的乡土世界,由于日军、土匪侵占和统治,原生态遭到铁蹄的践踏,纯朴洁净的乡间风情渗进了更多的“灰色”因素,显得庞杂和浑浊。

镇子不大, 但五脏俱全, 茶楼酒肆自不消说, 药铺诊所随处可见, 店铺摊贩遍布街头巷尾。 算卦的、看相的、耍猴的、说媒的、唱大戏的、卖狗皮膏药的———还有一道别致的风景, 那就是妓女业。

作为共产党领导下的陈埠县则更多是明朗和热烈的色调,在“红色”烛照下显得更加高亢、鲜明, 作家站在军人的立场,,想象出来的乡土世界浸染着浓重的阶级意识,这无疑突显出乡土世界的未来走向。

田野无边, 八路军官兵挑着秧箕在田埂上来回穿梭, 毛竹扁担忽闪忽闪咯吱咯吱唱着山间小调。 妇救会员们也是赤膊上阵, 大嫂子小媳妇你追我赶, 一边栽秧一边笑闹, 脆脆的笑声和悠长的秧歌在山野里飘荡。

民间生活场景是作家对所经历的现实生活细节的描绘,它注入了作家理想虚设的生活图景,寄寓着作家的深情和赞美,蕴涵着作家的失望和无奈,隐藏着作家丰富的情感,抒写着浓郁的民间情怀。

作家把民间文化融入文本的乡俗描写、人物刻画甚至情节设置中, 自然圆融地把作家的对民间文化的情感和认识倾向表达出来。 小说在介绍蓝桥埠时有这么一段话:

这地面上男女风化算不得什么大事, 山乡民风质朴, 偷情野合时有发生, 老婆养汉子男人自然不悦, 但是没有见过谁家因为争风吃醋或者捍卫家风而动刀动枪的。 撞见了打几个耳光赔几个钱, 换个法子就是赔上一桌好酒好菜, 红脸汉子们没准会因此成为好友, 共同的女人为他们提供了共同的话题。

战争给人类造成惨重破坏,同时拥有着 “战争带给我们关于战争与和平、人类文明与历史进步、人的命运与个体生命的体验, 人性的善与恶、人道与兽道, 精神的美与丑、民族精神与历史惰性的思考

”。

作家把这种种思考和反战情绪通过民间生活场景的描写展现出来。战争虽然给姜大牙们离开世代生活的土地, 开始新的生活提供了条件,外在的冲击和破坏虽然成就了几位主人公日后价值,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人生舞台, 但是与其付出的代价比起来实在太沉重了。

作者借笔下的人物表现出这种强烈的情绪,姜大牙面对着自己浓烟滚滚的家园发出绝望的怒吼,表达出失去家园和无力回家的悲凉与无望。姜大牙总是在战争的空隙中回忆起家乡的种种:昔日情人水蛇腰、情深义重的朱二爷、被人高看一眼的自己。

蓝桥埠作为民间生活场景的浓缩沉入主人公内心深处, 是一种永恒的情结。这种充满原始生命力、自由自在的农家生活却在敌人的炮火下化为乌有,作家的理想遭到重创,在这种落差中作者对战争进行了反思, 并在历史回溯中指出人类应走的道路,那就是像民间那样的和谐与朴素的生活。

书写“新革命英雄传奇”的《历史的天空》

战争的硝烟已然散尽,历史的钟声依旧回响。马克思曾经说过这样一句经典的名言:“无产阶级只有在解放全人类的过程中才能解放他自己,在革命中,无产阶级失掉的仅仅是锁链。”小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书写了一个”新革命英雄主义“的传奇。

后记:《历史的天空》的传奇色彩既是英雄传奇,也是个人奋斗传奇,更是一部地道的红色浪漫小说。它将一个高级指挥员的革命历程和生命秘密用正剧的方式写来,还原了一个历史的人,真实的人,一个血肉之人,而且还开掘了主题,即革命不仅是建立一种信仰,义无反顾地跟党走,革命还是一种对人从内而外的生命创造,它提升了人的生存境界,创造了一个暂新的人。它将历史的迷雾与真相、人性的多面性与简单性、革命的残酷与浪漫有机结合在一起,成为红色经典里的一道绚丽的风景。

作者随缘:温柔浪漫的双鱼座女主,对生活有梦想有激情,珍惜那些看起来平淡的幸福时刻。相信有事做有所期待,日子就是幸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