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被誉为“七绝”压卷之作,诗句振奋人心,作者不是“李杜”

汉字文化圈有一大特色,就是比其他语言绚丽,诗词就是非常的体现。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让诗词在华人世界里已经流传了数千年,至今依然经久不衰,成为古风的重要象征。

诗词总是让喜爱的,俗话说的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作为国粹文化,诗词也是每年教科书中必不可少的一类。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首七绝诗,这首诗被誉为七绝压卷之作,诗句振奋人心

此诗被誉为“七绝”压卷之作,诗句振奋人心,作者不是“李杜”

什么是七绝诗?

七绝诗就是七言绝句,七言绝句是说每首诗是四句,每一句的诗有七个字。绝句,又称为截句,断句,绝诗。每一首诗四句,通常有七言和五言两种,又称为七绝和五绝,偶尔也会有六言出现。这种顺口的体裁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直到汉朝稳定下来被发扬光大。

此诗被誉为“七绝”压卷之作,诗句振奋人心,作者不是“李杜”

李白杜甫两位大佬都有非常经典的七绝流传至今,都是朗朗上口的经典。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分别是两人的七绝代表,是很多人的童年记忆。但是要说七绝里面的巅峰,那还得看七绝的专业户——王昌龄

王昌龄

王昌龄它的字少伯老家是在河东是晋阳市人,也就是今天的太原,它是我们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早年时候家境贫寒,常常耕作于田野之间,不惑之年才高中进士。初任时为秘书省校书郎,后来因为在朝中因事被贬岭南,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此诗被誉为“七绝”压卷之作,诗句振奋人心,作者不是“李杜”

王昌龄和同时期的很多唐代诗人是挚友,《巴陵送李十二》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体现的都是王昌龄的友谊。王昌龄和孟浩然之间还有一段友谊,孟浩然身患疽病,快要痊愈,但是因为见到了王昌龄,两人愉快的一起吃了海鲜,孟浩然而痈疽复发,竟然因此而死亡

王昌龄手里那首七绝的压卷之作就是著名的《出塞》。

《出塞》有两首,其一被明代诗人李攀龙推荐它是七绝的压卷之作。

接下来让我们欣赏一下。这诗是王昌龄早年在西域,看到塞外场景所做的。

王昌龄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此诗被誉为“七绝”压卷之作,诗句振奋人心,作者不是“李杜”

在我们看电视里面的军人,单枪匹马杀入敌军,是否会内心激动,恨不得以己待之。看到塞外边关的人民饱受战乱之时,期待有将军出现,一力破之。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每单想到这样的诗句,心情总是激动不已。

此诗被誉为“七绝”压卷之作,诗句振奋人心,作者不是“李杜”

《出塞》一是王昌龄赴西域时所作,但是的时代正处于唐朝的巅峰。这一个时期的唐朝国力强盛,对外作战屡屡取胜,但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诗评家们常称赞”盛世之音”,而这种能体现全民族自信心的和慷慨激昂的边塞诗正是其构成的一个方面。

《出塞》这首诗是对历史和对汉代名将的怀念,表达诗人期盼出现良将,驱逐敌人,卫我河山。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时光飞逝,岁月无情,王朝变更,边疆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无线的痛苦。

此诗被誉为“七绝”压卷之作,诗句振奋人心,作者不是“李杜”

这是一首感慨边关的战乱不断,国家又无良将的边晒诗。诗中说的是汉朝的关卡和秦时的明月,岁月无情,朝代更换,然而战乱却不见断绝。龙城飞将并不是只说一人,实指李卫,更是借众多的汉朝抗凶名将。‘龙城’指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是说飞将军李广。出征在外的军人,一句‘人未还’,道尽了战争的艰苦,又有多少的男儿战死边关,留下了多少的眼泪。千百年来人们的愿望,希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安定边关,卫我河山。

《出塞》现在已经成为中小学课本必选的古诗词,年年入选,有着浓厚的爱国、爱民族的家国情怀,小学生也是张口就来,把爱国之情牢牢记在心里。王昌龄才华横溢,但是也遭来了杀身之祸,仕途一直不如意,王昌龄晚年回乡路过亳州,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所杀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