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神都感动的诗是哪一首?作者直接翻越“李杜”巅峰!猜到没?

鬼神都感动的诗是哪一首?作者直接翻越“李杜”巅峰!猜到没?

01. 谁来填补诗坛的空白?

在唐朝,擅长写诗的人就是万人空巷的明星!

比如李白,红透大江南北,走到那里,都有粉丝,最铁的莫过于汪伦了,据说他追李白跑了上千里的路!

李白因为诗写得好,受到玉真公主的推荐,没有中举,却被唐玄宗亲自召见他,并赐给他翰林官做。

李白的诗歌想象丰富,极尽夸张、比喻之能事,把浪漫主义发挥到了极致。

年纪小李白11岁的杜甫,因为自己坎坷的经历,诗歌更加关注人民疾苦,诗作有感而发,把现实主义推上了一个制高点。

盛唐和中唐,经过李白和杜甫两个巅峰时期,诗坛出现了一个迷茫期、空白期。

李白的仙风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都很难超越了。

像两座大山压在诗人们的头顶。

杜甫去世20多年后,才有一个诗人横空出世。

他如一颗划过夜空的耀眼的彗星,照亮了中、晚唐的诗歌天幕!

鬼神都感动的诗是哪一首?作者直接翻越“李杜”巅峰!猜到没?

02.他就是"天若有情天亦老" 千古名句的作者:“诗鬼”李贺!

当时,最顶尖的诗人们从不同的方向李杜发起挑战。

李贺无疑是最杰出的一位!

如果说李白有“仙才”,那么李贺就有“鬼才”。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他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杰出代表。

李贺的诗作想象也极为丰富,并且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诗鬼"!

李贺的想象力同样瑰丽出奇,但将神话传说糅合其中,造成奇丽谲幻之观。时而“鬼灯如漆点松花”,时而“鬼雨洒空草”,时而“百年老枭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所以,同为浪漫主义风格,他的诗和李白的仙气完全不同,带有鬼气!

这种独特的风格,让人毛骨悚然的同时,也感受诗歌的另类魅力。

鬼神都感动的诗是哪一首?作者直接翻越“李杜”巅峰!猜到没?

03 此诗一出,鬼神感动!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箜篌是弹弦乐器,而李凭是弹奏箜篌的高手。

而李贺是写箜篌琴声之妙的高高手!

1、写琴声之美:

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

2、写琴声感人:

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

3、写乐声清脆动听:

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就像凤凰鸣叫!

4、写琴声的变幻莫测:

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

5、琴声的强大能量:

清脆的乐声,暖化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

6、琴声的高远动人:

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紫星)!

7、琴声的高亢:

高潮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

8、琴声让人产生幻觉:

把人带入了天际,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

9、琴声把动物也感染了:

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

10、琴声的魔力:

广寒宫中的吴刚和玉兔听见了李凭的箜篌,都呆坐着听得入神。吴刚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桂树下的兔子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

诗中听音乐的人本身就很不凡,他们对箜篌之声都如痴如醉,何况是凡人呢?

写琴声简直达到了穷尽想象的地步!

鬼神都感动的诗是哪一首?作者直接翻越“李杜”巅峰!猜到没?

04.何以说超越李杜?

这就超越了李白了吗?

李白的诗也是想象奇异、诡谲的。比喻、夸张也是信手拈来,直上九天、银河!

看此句:

芙蓉泣露香兰笑

这里李贺不再简单将音乐比喻成某种声音,而是直接说它给人的感觉像是“芙蓉泣露香兰笑”的形态,它们都给人春风拂面的惬意感。

这已经是 “通感”了!

就对诗歌的发展而言,直接把李白这个前辈拍在了沙滩上!

江娥啼竹素女愁

梦入神山教神妪

吴质不眠倚桂树

连众多鬼神都感动不已!

这一连串出人意表的比喻,传神地再现了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技艺,更体现作者对乐曲有深刻理解!

可以看出作者语言之峭丽,构思之新奇!

作者的独辟蹊径,渲染乐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动人效果,大量的联想、想象和神话传说,使作品充满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

这琴声,差点让李白醒来!

鬼神都感动的诗是哪一首?作者直接翻越“李杜”巅峰!猜到没?

李贺仰天:再借我30年,诗作岂止200首?

05 天妒英才!可惜!

李贺出名很早,但是自己壮志难酬,写诗可以说挖空心思,又感时伤怀,郁闷于心,忧劳成疾,天妒英才!

李贺只活了27年,创作时期不过十来年,就辞世而去!

遗憾!

痛惜!

悲哉!

你有什么看法,请不吝赐教,欢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