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觀察:上海VS北京,獲取車牌資源的差異

北京上海PK的很多,我不想泛泛而談,在此,我想談些深層次的東西。

對比車牌資源分配的方面,

一般人可能想不到京滬竟然有如此根本性的差異,好似頂層設計故意安排的兩塊不同的實驗田——資源分配的頂層邏輯很重要,我相信讀完以後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判斷,你的資源秉賦到底更適合哪種邏輯。

熱點觀察:上海VS北京,獲取車牌資源的差異

車牌

北京的車牌不要錢,但是要搖號這本是出自講公平的導向。結果就是很多人本來並不是很想要買車,考慮到車牌難搖,全家一起上陣去搖,全民搖號(截至2018年12月8日,普通小客車共有超過306萬人申請,當期指標只有6413個,中籤比例僅為0.2%,2019年將壓縮到每月4000個左右,考慮到“籤數”還大於“人數”,實際籤數中標率應在萬分位),本來可買可不買的,搖中了自然也會去買,於是導致路上更堵了,車牌投放更緊張了。

而那些亟需買車的剛需,肯定堅持不懈地搖——如果長期搖不中,比如五年以上,會被照顧給予更高的中標幾率。我的一個領導懷孕前開始搖,現在孩子7歲了還沒搖到。

如果申請北京的電動車新能源牌照,則要排隊輪候。截至12月8日第六期發佈時,需要輪候的申請人累計超過42.15萬人。若以2019年5.4萬個配額為標準計算,部分申請者在8年後才能結束排隊。

——極度的公平,毀滅了效率。

(評論區指正目前北京還有通過法院拍賣作為押品的車(車本身帶牌)的獲取途徑,我查了下,法院會設置最高價,然後很多人全出最高價,則其中參加搖號不中次數最多的那個人中標此車,這本質還是公平的思維——照顧最渴求的弱勢方、倒黴方)


上海的車牌是拍賣的(強者思維),但是是偽裝的“價高者得”。這本是出自講效率的導向。結果就是如果放任自由出價的話,中標價早就會飈過10萬/塊——中國最貴的鐵皮。為了力壓中標價不超10萬(目前起拍價8.81萬,中標價被精準控制在9萬左右),上海政府煞費苦心,禁止了二手轉讓,大幅提高了參與拍賣的准入資格、同時調低起拍價格等等,整個拍賣的出價規則本身荒唐至極,但是又確實是價高者得。(一般中標率在4%-6%之間,過程透明,官方先公佈投放額度、動態實時公開參拍人數)

(規則可以簡單理解成每個人只有一次出價機會,且只能出比“當前最高報價”高出300元之內的價格,才能被接受為

有效出價,高於300的出價則無效——導致所有人都不想先出價,怕被別人踩著當梯子,全都集中在最後幾秒才一窩蜂出價,服務器擁堵卡頓,近95%的人結局都是出價過高而失敗,或稍出早了一點被人踩著上去。這進而催生出一個巨大的技術黃牛代拍市場,很多願意出1-3萬左右的費用僱人代拍)

我個人已經拍牌3年多,妻子2年多,僅僅參拍手續費已經花了近五千元,黃牛代拍十幾次無果,飽受其苦。

上海不允許牌照轉讓(直系親屬除外),政府對關閉二手市場負責,如果不想要了,無論當年幾千塊拍到的,政府都願意用最近一個月的拍賣價格馬上回收掉你手中的牌照,但三年內不得再參拍。

——真正極度的效率導向的結果,誰都不敢去承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