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石,發現之美

遠古的人類始祖在生產生活中與石結下不解之緣,考古學上對遠古人類歷史分期就是以“石器時代”命名的,這充分說明了遠古人類與石的深遠淵源。

漫長的石器時代,孕育了華夏賞石文化,從原始的工具到初具審美意味的簡單的飾物,再到祭祀祈禱的神器,石器在滿足人類物質和精神方面的需求上佔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伴隨著人類從蠻荒逐步走向現代文明。

賞石,發現之美

題名:【鳳舞青花瓷】石種:長江石

而當石器漸漸被其他工具取代,石由工具進而變為賞玩之物,其審美價值在賞玩過程中被不斷的被人們所發現。

對一方觀賞石的擺放、配座、命題、配文、置景等,都是玩石者在賞玩過程對這方觀賞石的主題和內涵的理解和把握。

賞石,發現之美

題名:【復興之火】石種:大灣石

觀賞石具有千姿百態的造型、奼紫嫣紅的色彩和變幻無窮的花紋,有人能從石上看出花草魚蟲、生靈野獸的鮮活靈動;有人能從石上體會出山川湖海、四季變幻的壯美遼闊;有人能從石中感悟出淡泊沉靜、厚德純樸的品質,滌盪心靈。

賞石,發現之美

題名:【隨風飄舞】石種:大灣石

可以說每一方觀賞石都是孤品、絕品,當它被發現的眼光所發現,然後通過品賞、題名和演繹,被賦予了人文的東西。這時,一方觀賞石就從天工造物變為一件完整的藝術品。

那些凝結於觀賞石之上的神秘信息和內在氣質,在人石交融的信息碰撞中,逐漸被呈現出來。神秘莫測的神韻和深邃致遠的內涵,激發了賞石者無窮的想象。

賞石,發現之美

題名:【春山琴泉】石種:孔雀石

猶記得,我初涉賞石所擁有的第一方九龍璧,墨綠色間雜染著些許輕黃,形如花環。我將之命名為“勝利的花環”,其將“形、色、紋、韻、瘦、皺、漏、透”似乎都佔盡了。

它像來自遙遠的古希臘的花環,那個懷著勝利的喜悅和強烈的愛國心而從馬拉松戰場上奮力奔跑歸來的勇士手舉著的桂冠。勇士用生命帶回的勝利喜悅從雅典廣場傳遍了全世界,他的鮮血和汗水的浸潤讓橄欖綠從古到今永未褪色。

賞石,發現之美

題名:【白衣觀音】石種:九龍璧

這真是一次奇妙的賞石體驗,這一方造型簡潔的石頭,竟能給人以如此廣闊的想象空間,正所謂得石在緣,賞石在意念。

一方好的觀賞石是天然的雕塑和繪畫作品,它或以形質為引,或以色韻為勝,或以圖紋耀目,引起賞石者的意趣神思,在人與石的信息碰撞中,激發了賞石者無窮的想象,令賞石者獲得巨大的審美陶冶和滿足。

賞石,發現之美

題名:【李太白】石種:來賓石

如果說觀賞石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創作,那麼人們的賞石活動就是對這些自然作品的二度創作。

與雕塑、繪畫等藝術作品相比,觀賞石就像是尚未完成的作品,它需要人們通過感官和思想的參與來進行再度創作並最終完成,這個過程其實就是賞石的過程。

因此,賞石的過程就是一個發現之旅,是賞石者充分調動自己的視覺、觸覺、聽覺和思維來發現美的過程。

賞石,發現之美

題名:【天有道】石種:大灣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