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人,疫情期間,工資能降低或延期發嗎?

近日,各地在確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有序推進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在此情況下,疫情期間的工資可否降低或延期發放、復工後感染疫情能否認定工傷,成為許多職工關心的問題。

云南人,疫情期间,工资能降低或延期发吗?

【案例】

杭州某科技有限公司擁有職工720人,北京子公司127人。受疫情影響,該公司資金鍊出現巨大壓力,其財務部門提出擬通過變更工資支付日緩解資金壓力。無獨有偶,還有一些企業受疫情影響經營困難,選擇降低員工薪酬。

【釋法】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明確,用人單位不得剋扣勞動者工資。用人單位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支付勞動者工資和經濟補償,並可責令其支付賠償金。

但是,無故拖欠工資不等於延遲發放工資,在特殊情況下,企業可以延遲發放工資,但要與職工協商一致。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係問題的通知》,企業因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可通過與職工協商一致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

符合條件的企業,可按規定享受穩崗補貼。企業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週期內的,企業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支付職工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週期的,若職工提供了正常勞動,企業支付給職工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職工沒有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應當發放生活費。

在本案中,浙江智仁律師事務所黃新發律師根據公司實際,通過公司技術部門設計線上調查問卷發放給員工填寫提交的方式,快速與幾百名員工達成了變更勞動合同延期發放工資的協議,留存了員工同意變更勞動合同的電子證據,依法解決了企業復工復產後面臨的資金困難。

云南人,疫情期间,工资能降低或延期发吗?

【案例】

某互聯網公司職員李某於2月5日從黑龍江返京,2月10日至13日到公司上班。2月13日,李某出現咽痛、腹瀉等症狀,隨後於2月19日被確診,致82名密切接觸者隔離觀察。

【釋法】

社會保險法規定,職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且經工傷認定的,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工傷保險條例》對“工傷認定”進行細化,明確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患職業病的等7種情形,應當認定為工傷。

而根據人社部、財政部、衛健委三部委下發的《關於因履行工作職責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有關保障問題的通知》,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因履行工作職責,感染新冠肺炎或因感染新冠肺炎死亡的,應認定為工傷,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因此,除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外的普通勞動者在普通工作場合或搭乘交通工具上下班途中感染上新冠肺炎的,一般而言不符合認定工傷的條件。

云南人,疫情期间,工资能降低或延期发吗?

疫情期間工資怎麼算?全國總工會:按正常標準發放

據中華全國總工會消息,全總下發《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支持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復產和勞動關係協調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級工會組織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支持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復產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協調勞動關係工作。

《通知》要求,要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要監督企業履行依法隔離期、醫療期職工工資支付義務,對於企業安排以靈活方式在家上班的職工,按照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支付工資。對受疫情影響延遲復工或未返崗期間,用完各類休假仍不能提供正常勞動或其他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職工,主動指導企業工會或職工代表與企業開展協商,參照國家關於停工、停產期間工資支付相關規定支付工資、發放生活費。

《通知》強調,要積極協助做好穩就業工作。對受疫情防控措施影響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職工,依法督促所在企業不得在疫情防控期間解除勞動合同或退回被派遣勞動者。對受疫情影響導致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的,要指導企業工會、職工代表與企業協商,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專項防疫資金可對農民工集中返企的交通組織和服務提供必要支持,配合政府、企業開展遠程精準推送崗位、點對點返工等服務。

《通知》指出,要全力支持科學防控疫情。督促和協助企業為職工提供必要的勞動保護條件,幫助協調解決防控物資購置等問題,教育引導職工遵守疫情防控的各項規定,開展職工心理疏導、情緒支持等服務。要堅持依法協調勞動關係。發揮工會勞動法律監督作用,通過勞動法律監督意見書和建議書、勞動用工法律體檢等,支持、配合政府和企業做好勞動法律法規和疫情防控期間復工復產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

云南人,疫情期间,工资能降低或延期发吗?

雲南多措並舉促進就業

為進一步穩定和促進我省就業,雲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委多措並舉,立足宏觀經濟綜合管理職能,通過努力擴大投資和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加快推進重點產業建設、強化要素保障等措施,確保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夯實穩定和擴大就業的基礎。同時對2019年度就業、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進行形勢分析,研究提出對促進就業有前瞻性、針對性的意見建議上報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省政府。

為提升勞動力素質,確保高質量就業,省發改委積極推進就業項目建設,目前正積極同國家對接,爭取更多的公共實訓基地項目,著力加強勞動力技能提升。近幾年來,省發改委已爭取到國家和省安排104個縣459個鄉(鎮)實施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設施建設項目,總投資8.77億元,其中,中央補助資金3.45億元,以及國家投入1.64億元建設普洱、昭通、保山公共實訓基地。

目前,省發改委已開展農民工返崗返廠調研;組織開展在線職業技能培訓、重點企業用工調度等工作;支持配合省人社廳研究制訂《關於疫情防控期間穩就業工作行動方案》和我省貫徹國家《關於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的意見》實施方案等,並正在研究制訂省發展改革委應對疫情進一步做好就業工作10條措施,進一步促進我省勞動力充分就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