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最美客家人文小鎮」南口鎮:陌上故廬客韻情 自在僑鄉古味存

陌上故廬客韻情 自在僑鄉古味存

梅縣區南口鎮僑鄉村是著名的華僑之鄉,被譽為“中國最典型的圍屋古村落”

“韭菜割哩還會長,日頭落別有月光,藤斷就有篾來駁,敢搏就會有春光……”走進梅縣區南口鎮僑鄉村,清脆嘹亮的客家山歌從孩童的口中傳唱開來,縈繞於百年圍龍屋。

正如山歌所唱“敢搏就會有春光”,勤勞的僑鄉村人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延續至今已有500多年曆史,書寫了客家人下南洋的艱辛和創業成功後榮歸故里的輝煌。僑鄉村至今完好保存38座客家圍龍屋,是我國客家地區現存圍龍屋數量最多、密度最大、形制最豐富、保存最完整的圍龍屋古村落。

走出圍龍屋,客僑遍地興。

僑鄉村因“僑”而得名,村中90%以上村民都是僑眷。這裡走出了潘立齋、潘祥初、潘君勉等一批近代知名華僑企業家,培養出了現代世界著名化學量子專家潘毓剛博士、經濟學家潘汝瑤教授等。

百年滄桑,古韻依舊。如今,百年老屋、百年私塾、百年銀杏,依舊在守候著客家僑鄉,守候著客家人的心靈家園。

「寻找最美客家人文小镇」南口镇:陌上故庐客韵情 自在侨乡古味存

丁滿十六出洋 足跡遍佈54個國家和地區

行走在僑鄉村,兩岸沃野阡陌相連,村莊安寧靜謐,各具特色的客家圍龍屋點綴其間,彷彿一幅詩情畫意的水墨畫卷。

僑鄉村,原名南虎村,自明嘉靖年間(1507—1566)開村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近代以來幾乎家家有人出洋謀生,因海外華僑和僑眷眾多而得名“僑鄉村”。據僑鄉村村支書潘增明介紹,僑鄉村由寺前、高田、塘肚3個自然村組成,全村有28個村民小組,共652戶,約3000人,90%以上都是僑眷(其中歸僑49人),旅居海外華僑、華人、港澳臺同胞有5000多人,主要分佈在印尼、馬來西亞、香港、新加坡、臺灣、泰國、日本、美國等54個國家和地區。

僑鄉村的歷史,是一部客家人下南洋拼搏的歷史,而“丁滿十六出洋”更是當時真實的寫照。

據介紹,19世紀末,僑鄉村大部分男丁到16歲後便由“水客”或親友帶到南洋,投靠親友當夥計,若干年後回鄉娶親,將妻子留在鄉下,再返回南洋。

「寻找最美客家人文小镇」南口镇:陌上故庐客韵情 自在侨乡古味存

“一代帶一代出南洋打拼,所以村裡90%以上的住戶是僑眷。”村民潘軒文說,僑鄉村的崛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村民出洋打拼,經商賺錢,在外事業有成後回鄉買田建屋,落葉歸根。

僑鄉村的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素有愛鄉美德,關心家鄉建設,促進家鄉各項事業的發展,20世紀初開始,不少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開始捐贈錢物,改善村莊的基礎設施、興辦學校。

《僑鄉村志》記載:20世紀20年代,由華僑集資,逐步將村中主幹道改造為“沙灰路”;30年代,部分路面擴寬到一米多,可通小型馬車、長約3000米;此外,華僑、港澳同胞先後捐贈僑鄉村門樓、高田自然村門樓和塘肚自然村門樓……

為支持、促進家鄉教育事業的發展,1902年,以印尼華僑潘立齋、潘祥初為首的僑鄉村鄉賢,在家鄉建立了第一所學校——毅成公家塾。1926年集資建成安仁學校,同時,在印度尼西亞成立南洋安仁學校潘氏教育促進會,籌資為安仁學校提供辦學經費,對學校各項工作實行督導。後來,還分別在中國香港和日本設立潘氏教育促進會分會,加強凝聚僑鄉力量,推動家鄉教育事業的發展。

不僅如此,僑鄉村的客僑還積極投身國家建設事業。琛如廬建造者潘光熙、曹金香夫婦早年旅居南洋,回國後,他們從上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一直為家鄉的教育與公益事業奔走呼號,還動員華僑青年投身祖國建設事業。

在僑鄉村,愛國愛鄉的事例比比皆是。長期以來,華僑、港澳臺同胞為僑鄉村開展文化活動、改善醫療衛生狀況出錢出力。在歷史的長河中,僑鄉村人始終傳承著儒家的“仁義”之道和“忠誠”之義。從古至今,僑鄉村人急公好義、熱情待客的純樸民風等,也側面反映了僑鄉村的深厚人文底蘊。

百年建築猶存 被譽為“客家圍龍屋博物館”

圍屋斑駁的牆壁,平滑的石板臺階,隨處可見的半月形池塘,以及古屋、古井、古樹、古橋、古私塾……悠悠歲月,見證了古村落的生存發展和興旺發達,造就了僑鄉村中國最具典型的客家圍龍屋建築群,成為天然的客家圍屋民居博物館。

“僑鄉村現存的客家傳統民居,大部分體現了‘天人合一’的特點,特色鮮明。目前保存完好的傳統建築有116座,較大型和保存良好的圍龍屋有38座。”潘增明說,僑鄉村的圍龍屋大多具有地域性、文化性、時代性的特點。

據介紹,僑鄉村傳統民居建築形式多元,以懸山式和硬山式為主,還有歇山式,並且含有巴洛克式、哥特式等西式建築元素,民居屋名有祠、圍、堂、廬、樓、居、室、屋、小築等。已有百年曆史的南華又廬是梅州地區最大的客家民居之一,也是客家地區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之一。

陽光普照下的南華又廬,瀰漫著客家人文氣息。走進院門,映入眼簾的是正門上方石匾上鐫刻的四個鎏金大字“南華又廬”。牆壁上、門窗上、柱子上、門楣上,都有著精美絕倫的壁畫和雕刻,花鳥魚蟲栩栩如生。“十廳九井”架構,處處雕樑畫棟,當年的氣派猶在眼前。

「寻找最美客家人文小镇」南口镇:陌上故庐客韵情 自在侨乡古味存

“南華又廬”又稱“十廳九井”,是印尼華僑潘祥初於1904年所建,因他在本村的祖屋“南華廬”而得名。“現在這裡是南口鎮客家山歌傳唱培訓班的教學點,同時還設立了僑鄉研學小鎮,開設私塾學堂、客家藝術、僑海報國等課程。”潘增明邊走邊介紹。

僑鄉村的建築是客家人下南洋打拼回饋家鄉的佐證。除了資金支持外,客僑還為家鄉引入了南洋的新建造材料、新建造技術,使得不少梅州客家民居融合了南洋建築風格。如始建於1927年的煥雲樓,便是由客僑出資建設,是一座模仿新加坡舞廳西歐巴洛克風格的建築。

煥雲樓內部多大廳少房間,天井、庭院、大廳等室內空間的尺度相對較大,頂部還採用了平屋頂的屋頂形式。“這些都是從南洋運載回來的洋灰、洋材料所建,整個建築都是採用國外的設計元素。”在煥雲樓居住了3年的潘軒文說,該樓高約5米,外立面和外牆含有外廊、門樓、拱券、柱式等西式風格建築元素。

近年來,僑鄉村的古村落建築引起了影視界的關注,電視劇《李文古》《紅色娘子軍》和勵志電影《孝女彩金》等都曾在這裡取景。“《孝女彩金》的其中一個取景點便是南口鎮僑鄉村的‘德馨堂’。當時選擇來僑鄉村拍攝這個電影,大部分原因是這邊的圍龍屋建築符合當時的年代情形,而且保留較好。”村民潘大哥笑著說,劇組在僑鄉村駐留了大半年進行拍攝,當時他還充當了一回群眾演員。

一部影片,帶來的是對一個地方的關注度。“這些年來,僑鄉村很重視對圍龍屋建築的保護。”村民潘精英說,按照“修舊如舊”的理念,對一部分圍龍屋進行了修葺。如今,連片的圍龍屋群成為僑鄉村的一張名片。

僑鄉村的人文歷史和建築,在保持中國傳統文化特徵和客家建築藝術的同時,對客家建築藝術起到了豐富和發展的作用。民俗專家表示,如今的僑鄉村儼然是個客家古民居建築博物館,可以說是梅縣區“文化之鄉”“華僑之鄉”的歷史縮影。

村中設立私塾 鴛鴦銀杏樹伴書聲琅琅

在百年私塾毅成公家塾門口,“姓氏”“祖訓家規”“村官榜”“壽星榜”“學子榜”林立,記錄著僑鄉村的改變與進步。毅成公家塾是目前梅州市保存最完好的典型雙圍龍屋。

走進這座私塾,首先看到的便是種在天井裡的那兩棵高聳挺拔的鴛鴦銀杏樹,屋後還有一棵枝繁葉茂的白玉蘭,“這三棵樹都是建房之初種下的,如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依然鬱鬱蔥蔥,每年開花結果。”一旁的潘伯說道,現在私塾已經成為僑鄉村村委會的辦公地,但仍舊保留私塾原有風貌。

「寻找最美客家人文小镇」南口镇:陌上故庐客韵情 自在侨乡古味存

根據私塾牆壁上的石碑記載,毅成公家塾是由潘氏僑胞潘立齋、潘祥初兩位先生於光緒28年(1902年)捐資建造,是南口安仁學校的前身。該房屋為木棚瓦面,牆用三合土夯築,按塾學形式設計,巧妙地利用山坡地而建,前為“回”字形二層建築,中間空地為花圃,便於採光美化,後為單層建築,前後與大山融為一體,故樓下樓上的廳房並不一一對應,而圍牆西式漏窗上的梅花和銅錢,則有“梅花香自苦寒來”“書中自有黃金屋”的訓勉之意。

“為保護這座古建築,10年前,在政府的撥款支持和華僑的熱心捐資下,按‘修舊如舊’的原則完成修繕,僑鄉村委辦公地址遷至此處。”潘增明說。

73歲的潘精英曾就讀該私塾,回憶起當時的情況,他娓娓道來。“我以前就在這裡讀過兩年,而後轉去安仁學校。當時一個班只有大概30個人,教學的老師大多是本地老師。私塾內共有教室8間,住房2間。建房之初為塾學,教授的內容以文言文為主,聘請秀才或資深的讀書人為教師,招收潘氏子弟入讀。”

民國後,安仁學校改為全日制完全小學,有教學班12個,學生300餘人。

僑鄉古村,人才輩出。秉承客家人崇文重教的優良傳統,自明代開村至民國初期,僑鄉村先後建有蘭馨堂私塾、毅成公家塾、細(小)學堂、篤才學校等私塾學堂4間,課育英才。曾培育出一批批優秀人才,包括近代的潘立齋、潘祥初、潘君勉、潘植我等一批知名僑領、企業家,現代的美國前全美華人協會主席、世界著名量子化學家潘毓剛博士,我國著名國民經濟專家、中山大學教授潘汝瑤等。

相關:僑鄉村華僑競風流

潘祥初(1851—1911)

南口寺前村人。其先後在南洋各埠和港、澳等地開設商店,經營出入口莊、百貨、炮竹等商號不下數十間。發家致富後,多次招聘、接納同鄉到他在海外經營的商店供職,並著意培養、支持、協助他們走上從商致富之路。

他不忘振興家鄉教育事業,與堂叔潘立齋共同出資在村中興建“毅成公家塾”,辦學經費由兩人共同承擔,接納300多名學生,分班教學。另外,在光緒16年(1890年)、光緒30年(1904年),他還先後在村中興建兩座客家圍龍屋,分別為南華廬、南華又廬。

潘立齋(1854—1926)

南口寺前村人,晚清民初實業家、社會活動家、教育家、華僑領袖。其在南洋與梅縣同鄉蕭鬱齋合作興辦“增興”公司起家,後與堂侄潘祥初合資在香港開設集出口、匯兌、旅業於一身的“萬安通記”。而後,參與中華學堂的興辦,大力促成中華學堂的學生歸國進入暨南學堂學習。

他是潘氏家族的第十四代祖,僑鄉村第一個“下南洋”闖蕩的人。1875年,21歲的他,隻身前往印尼。“游龍出海、山客過番”,發跡後的潘立齋成為印尼僑領,回鄉修建了德馨堂。

由於潘立齋開創了華僑子弟歸國就學的先例,為了表達對他的敬意,丘逢甲即興寫下“祖國歸航率島民,養成豪傑共維新,他年編入文明史,此是當年領袖人”這首小詩,以示讚許。

潘君勉(1882—1968)

南口鎮人,著名愛國民主人士、華僑實業家、旅港嘉屬商會首屆會長。1908年,26歲的潘君勵在堂叔辦的香港“萬通安記”商號任司理,後自創“南通”公司,致力於旅遊業和商業,大力協助嘉應地區的青年到印尼經商謀生。後又與堂兄潘植我在日本神戶創辦“得人和”商號並任副經理,將神戶、大阪等地的商品,直接運往南洋各埠銷售。在此期間,他結識了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積極支持孫中山發動革命。二次革命失敗後,孫中山在日本組織中華革命黨,派遣幹部回國組織中華革命軍進行軍事討袁,另派遣幹部在海外為討袁籌集軍餉。潘君勉多次捐款給予支持,受到孫中山的讚譽,特書“博愛”兩字相贈。

1916年由他創議,成立旅港嘉屬商會,並出任首屆會長,先後在日本神戶、香港、上海及家鄉南口開設多家公司及工廠,經營與印尼有關的工商業務。20世紀40年代,他與同鄉人士創辦梅縣縣立第二中學,並慷慨解囊,資助家鄉的毅成學校和安仁中學。

【來源】南方日報

【記者】黃培強

【實習生】林燕燕

【作者】 黃培強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