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

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

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

五年时间过去了,Alessandro Michele带领GUCCI重返巅峰。高速攀爬的途中,依旧石砂飞扬。

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

2020秋冬季,GUCCI暂时把男女装发布会拆分举办,秀场入口处贴着一张吹蜡烛的海报。五年前的同一时期,Alessandro Michele隆重登场了。

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

Gucci 2020秋冬男装秀

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

Gucci 2020秋冬女装秀

2020秋冬男装秀的秀场装置是一个巨大的破损球(Wreaking ball),发布会主题叫“男性气质,岂止如此”,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我们继续聊聊雌雄同体吧。相比之下,2月份的女装秀是兴师动众的,GUCCI把秀场后台翻转到了秀场中央,圆形的旋转舞台莫名地有点像个大蛋糕。

五年时间放在时尚圈已足够漫长。

Alessandro Michele就像是《大宅门》里的二奶奶,在古驰最落魄的时候接手,把落魄的豪门从困境中解救了出来。不如来梳理一下他的辛劳付出吧。

五周年纪念快乐!

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

在Alessandro Michele横空出世之前,整个时尚界正在经历着21世纪后最严重的人士动荡和业绩板块的转移,一场又一场的剧变把我们从某种沉睡中唤醒,比如中国市场终于因为经济进入高速道和人口红利得到了西方奢侈品品牌的重视。某种麻木也被唤醒,比如过时的设计和审美不出意外地被替代了。这些都在以一种我们从未见过的形态,让我们再次遇见时尚的“饱满情感”:Dior找到了Raf Simons,Saint Laurent请来了Hedi Slimane,Ermenegildo Zegna迫不及待地任命了Stefano Pilati(然而之后的故事都很讽刺,三个人都不欢而散地与前东家闹掰了),而GUCCI的水深火热则抵达了沸点,破釜沉舟迫在眉睫。

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

我们并不是在等待Alessandro Michele,我们只是在等待一场春之祭祀的骚动,如同阿拉伯之春。只不过凑巧点燃那个导火索的人是他罢了。

2015年1月,Alessandro Michele改变了过往GUCCI秀场上的那道金光,全部看客都心怀期待,“那个愈发不受待见的女人终于下台了,而且还是提前下台,上帝啊,谢天谢地,GUCCI有救了,它可不能沉了啊”,秀场外已经有人在嬉皮笑脸地、咬牙切齿地开着意大利式的玩笑。Michele推倒成衣世界的一些理智与秩序,打破由前任Frida Giannini塑造的无聊优雅。

优雅本身并没有错,它甚至是永存的、经典的。无聊才是最可怕的,那是死亡的代名词。

事实证明,这个罗马人大获成功。

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

Gucci 2015秋冬男装秀

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

Gucci 2015秋冬女装秀

Hedi Slimane离开主流时尚圈的同时伴随又一次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男色消费再度活跃于时尚产业,而苍白消瘦男孩已经消逝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肌肉适中、面容俊俏,最好还能带有一定的文艺气质,秀场上的主流男模审美又一次回归到了传统的“美好年代”。直到那个被Michele送上T台的男模登场,

他的形象太有颠覆了——外表脆弱,蓄着长发、戴着书卷气的近视眼镜,上衣短而紧,小一码的针织衫,丝绸衬衫打着蝴蝶结,打底的居然是一件艳俗的蕾丝套头衫,带着一点1970年代嬉皮士的懒散,1980年代华丽摇滚的艳丽,又弥盖在强盛的知识分子木讷之下。这种“疯狂”最终钻进了那双黑色皮毛乐福拖鞋里。

迷醉而暧昧——戏梦一场。就像那些读着德里达、鲍德里亚和罗兰巴特的哲学系学生在喝了太多苦艾酒和麻醉剂后冲进百货公司后的狂欢试穿,就像在马拉喀什的Yves Saint Laurent遇见了穿着皮草外套的小野洋子,他们在乎的那些关于理想主义的一切生长都在二元现实世界之外。在那里,性别的边界被模糊,品位的高与低被稀释、梦境与真实交织——如同埃莱娜·费兰特所说的“ 边界的消失” 。

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
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
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

Gucci 2015秋冬男装系列

从那双毛茸茸的乐福拖鞋开始,双G Logo腰带,酒神包,再到那些风格强烈的成衣,诸如飘逸的丝绸衬衫,色彩鲜亮的西服套装(甚至是喇叭裤腿),老太太式的贝雷帽和眼镜框……Michele的第一场男装秀贡献了如此之多的产品。需要注意的是,奢侈品品牌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一个能够把成衣、包袋和配饰以齐头并进的耀眼姿态一鼓作气地铺摆在大众消费者面前了。Marc Jacobs没有做到,Raf Simons失败了,即便是务实派Phoebe Philo,也略逊一筹。

每个人都想拥有!

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

GUCCI店铺在此之前已经许久未出现那种赶集式的人潮拥挤了。新的广告风格,新的橱窗,新的视觉陈列,GUCCI的全球门店陆续满足了米开理的私人情趣,一切都是在迫不及待地抹去所有与“她”有关的痕迹,一个旧GUCCI的死亡意味着一个新GUCCI的重生,就像亨利八世脱离罗马教廷,改信新教后,迫不及待地迎娶玛丽·博林一样。

这是时尚的喜新厌旧,无可厚非。

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

Frida Giannini时期的Gucci广告片

Frida Giannini的作品在社交媒体时代并不讨喜,在女权主义甚嚣尘上的今天看来也颇为老派——但这就是意大利时装的样子,性感、诱人、略带浮夸又让人欲罢不能。她知道如何勾勒男性的身体,如何把花卉图案的印花做得性感撩人,如何在利落剪裁的苔藓绿军装短夹克上镶嵌羔羊皮草。可是深知这种美学的不只有GUCCI,那个时代的Versace、Roberto Cavalli、Emlio Pucci,皆是这种清一色的风格。

当千禧一代成为奢侈品世界的新晋主力军时,当这个词汇可以以品牌营销口号的形式泛滥时,父辈们的性感制服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对时装的渴望了,他们需要的只不过是新鲜感。但你真的指望千禧一代有过人的审美,或是独特个性吗?别自欺欺人了,他们跟自己的父辈年轻时一样,多的不过是个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仅此而已。

品牌永远都比消费者老得快,他们更需要太上老君的不老仙丹。这颗仙丹包裹着层层秘方,最外面的那层糖霜是一种叫“创意总监”的防腐剂。

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

大量挣扎着的时装屋都调转设计方向以讨好千禧一代,卫衣帽衫、校服式的运动裤、双肩包、球鞋成了富有魔力的行业救命稻草,这种非理智的集体跟风成就了几个熟知青年世界品位的明星设计师,却没有改变行业弱肉强食的生态。彼时依旧站在食物链顶端的GUCCI借Michele之手为自己创造了一种独一无二的风格,它既不属于高级时尚,又不属于街头时尚,模糊暧昧,却可以发现前者和后者的影子,但总体是千禧一代喜欢的模样:风格强烈,浪漫怪异,设计繁复,却又矛盾地简单易懂。

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

从第一场男装秀开始,GUCCI的发布会愈发宏大,时装系列愈发眼花缭乱。

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

Gucci 2016早春系列

扎实的产品是硬核。如果我们把每一件单品单拿出来看,其关乎美学与设计的组合则又是如此平铺直叙:丰富的动物刺绣元素就像是一颗又一颗灵活取用的大头钉,被批量复制,逐个添加,从2015秋冬秀场上的蓝色重工毛衣上飞鸟刺绣贴片开始,延展到2016年早春系列上的老虎和2016早秋系列的珊瑚蛇,以及数不尽的蜜蜂。

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

Gucci 2016早秋系列

从毛衣到牛仔夹克,从牛仔裤到礼服裙,再到包袋和鞋履,最后延伸成为游戏般的DIY刺绣拼贴私人定制服务。还有那个一鸣惊人的Tian系列,以及成为GUCCI如今标志的花卉印花,它们最开始不过是连衣裙上的普通印花图案,后来则演变成了香氛产品的外包装,之后又进一步成为家居系列中的墙纸。

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

整个时尚产业的Logo崇拜主义也被Michele点燃了,Fendi、Dior、Michael Kors,甚至是根本没有monogram文化基调的Burberry和Celine也开始推行。

第一季的GUCCI不过只是把Logo用在了小小的皮带扣上,而到了第二季则已铺满了整件战壕风衣。配饰设计出身的Michele的确有着一套独特的复制模式,这种才能让包袋和鞋履能够持续地变换颜色和材质,再季复一季地推出。GUCCI在媒体圈实现了一夜回春,其商业数据也仅用了三个季度就实现了反弹上涨,这样的奇迹让整个产业都像是打了鸡血一般,莫名的激昂伴随着理性的看待共同飙升。

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

你支付不起一件800欧新古驰衬衫,却愿意以相似的价格买走新古驰的小白鞋。如果想要有更多的Logo露出,或是更多的刺绣贴片,抱歉,您还得多付80欧。而同样的价钱却是可以买下10双好穿又时髦的Vans——这是一个悖论,如果你是一个女孩,你是觉得穿着一身Zara,脚踩GUCCI运动鞋的男孩更酷,还是更愿意跟那个踩着Vans的男孩去参加车库派对呢?

这个问题正是当下奢侈时装文化所制造的幻境,一种属于后现代的幻境。

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

Alessandro Michele恰是制造这份幻境的“巫师”,他用一份又一份后现代主义的文本,与精致构建的秀场景观,将那些散落着的时装造型塑造成光怪陆离的浪漫的叙事。

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
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

Gucci 2020秋冬男装秀

“雌雄同体”——这是GUCCI 2015年秋冬系列新闻稿的关键词,也是Michele时期GUCCI思路最清晰的文字。这种清晰直到2020秋冬男装秀才得以再现(主题为:男性气质,岂止如此)。在此期间,GUCCI的新闻稿变成了哲学与文学的游戏,晦涩难懂,让大多数时装编辑们感到头疼,难以消化。我们一方面羞于自己读书太少,一方面还得绞尽脑汁地去揣测琢磨,进行一些文言文解析式的加工解读。痛苦……拧巴……且讽刺……

这样的新闻稿难道不应该是在醉酒时刻被朗诵的吗?它们真的不适合被拿来解读。

你可以说米开理是位迷恋哲学的创意人,亦或是GUCCI对这位创意总监定下了为品牌增加“文化资本”的绩效指标。这位迷恋旧物、留着一头长发的罗马人从欧洲知识分子的书架里,不断向浮华的时尚投下一连串晦涩艰深的欧洲后现代主义文本:德里达对“存在”的否定,罗兰巴特的批判,让人摸不到头脑的“根茎理论”……

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
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

Gucci 2017秋冬系列

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
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

Gucci 2018秋冬系列

你可以说米开理是在用一种呓语对当今时尚做出嘲讽,而他或许也乐于见到那些自诩深谙时尚之道的圈中人在面对这些文本时所患上的失语症。这是他想在GUCCI呈现的一种“存在”:一个真相失踪的本体论,一份后现代主义的认识论,一个迷恋符号学的浪漫主义者,对非理性的浪漫叙事——或者用GUCCI的宣言来解释:一个“炼金师的秘境”(2017秋冬季),一个“反现代实验室”(2018秋冬系列)。

终于,Michele成功地让GUCCI从一个曾经沉浮于欲望之中的意大利情人变成了向你诉说福柯现象论的文化人。从人的本能反应来看,哪种人格更让普通人想要亲近呢?

久违地,甚至是史无前例地,GUCCI从商业第一梯队的奢侈品牌跻身至那些最被知识分子推崇的时装品牌之列,与它并肩的是Prada、Maison Margiela、Hermès、姑且算是Raf Simons时期的Dior、Calvin Klein和Stefano Pilati时期的Ermenegildo Zegna。Miuccia Prada源自折中主义的创作与Michele最为相近,但前者将作品完成于理性之中,而Michele盛赞的是暧昧与悖论。至于Hermès,这个在一众老牌精品屋中最能体现都市型精致感的牌子依旧在颂扬精英主义美学——奢华是建立在秩序之上的。这种秩序感亦是上层精英所死守的那份教养,偏偏成为了Michele要推翻的那尊雕像。

但这几个品牌其实没什么可比性,他们都活在自己营造的泡泡里,只做那个泡泡的唯一。

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
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
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

Gucci 2018秋冬系列

知识是种诅咒,Michele赋予GUCCI的那份丰沛深奥的设计哲学与繁杂的设计语汇也在如今这个神经敏感的时代带给它们的创造者不少麻烦。这个麻烦叫做:文化挪用。

2018年秋冬季,在吟诵过T.S.艾略特、纳博科夫与加缪之后,Michele将时装的主题从文学性的语调转向更为激进、也更为当下的批判:今天,我们的个体身份如何在一个超现实(Hyper-reality)的时代背景下获取认同?这种身份认同的轨迹从何处起始?又被谁所左右?最终又将根治在何处?

这是GUCCI渴望的 “ 文化野心”,甚至是一个自觉伟大的时装品牌略显做作的“社会责任感”:用时装设计与表演的方式来回答在这个全球化与文化冲撞共存的时代、在这个个体的社会身份被再度讨论的时代、性别属性被再讨论与再定义的时代苍穹下的终极问题——我是谁?!

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

身份认同不是一个既定而永恒的真理、亦非社会建构的产物,它是一个在玄幻与真实交织中,个体自觉的亦或无意识的选择。Michele用哈洛维的《赛博格宣言》建构出一种能超越“超真实”社会的讨论,并制造了“后人类”的存在——手上有眼、半人半羊、龙的幼雏和双生头混合其中,用“混种”来呈现自由与解放的终究状态。

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

GUCCI巧妙地避开了知识分子型消费者对真实感(authenticity)挥之即来的口诛笔伐,但却被其设计元素中指代的少数族裔所批判:一款蓝色头巾(GUCCI更明码标价盛惠790英镑)让锡克教感到了侵犯,“它不是一件时尚饰品,而是承载我们信仰的宗教仪物。”同季产品中的黑色高领针织衫则冒犯到了世界所有的非洲裔族群,黑色领口的巨大红色嘴唇所制造的形象投射了殖民时期白人殖民者对黑人戏谑的嘲讽。在今天,它被当成后殖民主义观念的遗毒,在社交媒体上被群起攻之。

品牌团队迅速反应,撤下相应的产品销售计划,并任命了全球时尚产业中的第一位首席文化多员官Renee Tirado,这位曾经于美国棒球联盟担任相关要职、深肤色的女性也为GUCCI近乎清一色的白种欧洲人高管团队增添了视觉上的多元色彩。这叫“政治正确”。

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

Gucci 2020春夏系列

孰能料到相似的“政治错误”再度爆发在2020年春夏季秀场上,模特们穿着白色束缚衣从电梯中鱼贯而出时,名为Ayesha Tan Jones的模特突然举起了双手,对着全球展示她在手心上写下的抗议:“心理疾病并不时尚(Mental health is not fashion)。”她在社交媒体上写下了如下宣言:“作为一位曾经与心理疾病抗争的模特,同时代表那些因抑郁、焦虑、双向障碍与精神分裂而饱受折磨的亲人与挚爱之人,一个如此重要的时装屋挪用这样的形象来呈现一场稍纵即逝的时尚景观,它带给我们的是伤痛和令人痛心的漠然。”

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
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
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

Gucci 2020春夏系列

与同量级的品牌相比较,GUCCI在文化挪用上遭受到的讨伐是最深的。这到底是谁的问题?Alessandro Michele在展示品牌丰富且宽广的“文学见识面”时被迫承担了这样的口诛笔伐。而在过分强调政治正确的西方世界,言论自由让每个人都可以对与自己相关的文化被借用时发表一番言论,以显示存在感。Dries Van Noten在接受《men’s uno》的采访时,曾光明正大地指责了这种现象,他觉得这个世界有太多的声音想要被听见,以至于品牌在创作中变得蹑手蹑脚了,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踩雷。如果一个人做不到对“他文化”做出全面理解,就必须放弃借鉴这种文化完成创作吗?如果真是这样,有一群时装大师就会被推上被告席,首当其冲的是John Galliano和Alexander McQueen,他俩被视为神作的设计有相当一部分都可以贴上“文化挪用”的标签。

今天的GUCCI深陷一个神经愈发敏感的世界,当Michele以一个品牌发言人的身份大量讨论这些略显尖锐的时代命题时,也应带有更多的时代觉知:如何理解并尊重每一个文化部落的独特性与复杂性,而非拼贴画式地,将文化与视觉元素浅表地进行挪用。但是这到底算不算是一位创意总监的本职工作?为什么没有人认为这其实是一个过于苛刻的要求,或是说为何每个人都一定要用世界公民的普世价值约束别人,却放纵自己?

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

五年时间里,Michele用一份疯狂而浪漫的叙事粘合起光怪陆离的时尚景观,为风潮的追随者贩售手袋、球鞋、布满波普符号的卫衣和印满Logo的棒球帽。他的后现代理论似乎令人信服,只是那些愈发戏剧化的时装秀最终离时装设计越来越远了:它们成了一场多媒体装置与表演、一场与时尚有关的景观,最终成了一场“秀”——我们看到了愈发夸张的舞台,而在干冰的缥缈云雾中,我们似乎越来越难看到时装设计本身了。

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

Michele已经为我们献上了一场犹如连续剧般的超新星爆发式表演,而这场感官盛宴最终必将消于沉寂。可能这就是那些后现代语汇的理论黑洞,当我们不停地讨论“无意义”时,我们最终会丧失行动的意义。又或者在政治正确面前,Michele的创意笔触只会更加受阻,这本就是商业的寻常规则。在剧烈的上升后,增长的红线必将回落。

冰冷的财报数据是最理性的证据。即便2020早春季的米老鼠系列产品短暂地引发了一阵骚动。这些都说明了没有一个品牌可以持续地身处高位。

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

从2015年到2020年,GUCCI映衬着这个时代酒神式的躁动与疯狂。

如果说好品位是诅咒,会温水煮青蛙一般地杀死疯狂。如今,疯狂暂时性地成为了主流,Michele必然不会让所谓的好品位去遏制疯狂的进一步生长,而是让两者水乳交融。有时候,妥协不是低头,而是礼貌地让局面得以双赢。

五年时间过去了,GUCCI的米开理王朝与这个世界相处得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