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哙张飞,一个屠狗一个杀猪,又都是皇帝亲家,谁的情商更高?

剑胆琴心蜘蛛侠


当今的职场都讲究一个情商,智商已经不再是成败的关键。

豹眼不太清楚情商到底是个啥东东,但感觉好像就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能力。无论智商高低,能力大小,只要处理好与老板、同事的关系,就能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北大中文系钱理群教授提出了一个“精致利己主义者”,豹眼理解的也不很透彻,感觉就是类似于这个情商。

人毕竟是情感动物,需要沟通交流,处理好与老板、同事的关系很重要,而且沟通、交流的方式也很重要。但豹眼认为,这仅仅是方式、方法的问题,最重要的还是需要能力及作出贡献,也就是要付出。

精致利己主义者,情商都很高,但一切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纵然关系处得再好,无非是索取利益,对于社会、别人来说,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从这个角度来看,樊哙与张飞,情商都不是很高。他们虽然都是皇亲国戚,并非依靠情商高就得到了利益。在豹眼看来,他们依靠忠诚度和能力得到的信任,而非是依靠情商。

樊哙的确是屠GOU的,与刘邦经常玩城管与小贩的游戏。刘邦吃GOU肉不给钱,樊哙见了就跑。如果情商高的话,樊哙就该主动搞好与刘邦的关系。既然吕太公慧眼识人,把千金小姐嫁给刘邦,就说明刘邦有非凡之处。樊哙就可以早点投资,做一个大赌注,为将来做打算。

但樊哙却避之唯恐不及,直到刘邦答应把小姨子介绍给他时,才同意给刘邦吃GOU肉。

这哪里还有情商可言,简直是赤裸裸的交易哦。他就不怕刘邦将来发达了,嫉恨樊哙不给他GOU肉吃吗?

至于说张飞是个杀猪的,这就是演义的说法,在史书中并没有说张飞是啥出身。但不管是干嘛的,但张飞这个情商也让人捉急。

刘备对张飞非常的信任,在刘备与袁术交战的时候,把老婆孩子都委托给他。这是老板多大的信任哦,可张飞却只顾喝酒,脑子里就没有意识到刘备老婆孩子的重要性。

一般而言,处理好老板老婆孩子的事,比干好工作更重要。可张飞干了些啥呢?

喝高了就鞭打同事曹豹,导致曹豹忌恨联合吕布抄了刘备的老窝,把刘备的老婆孩子全给俘获了。就这一点,张飞的情商就跟零差不多。

之所以张飞还能够活着,是老板刘备情商高。刘备清楚,就算是把张飞杀了,吕布也不会把老婆孩子还给他,还不如做个人情,收买一下人心。于是乎,说出了“老婆如衣服”的话。

张飞自然是感激涕零,关羽等人也感觉刘备仗义。这不是张飞情商高,而是人家老板刘备情商高。如果刘备真的认为“老婆如衣服”,咋以后再也不敢把她们交给张飞保管了呢?不是不想难为张飞,是不放心哦。

就算老板真的把老婆看做衣服,老板可以说扔就扔,作为打工仔不能把老板的衣服说扔就扔了吧?

哪个男人忙活一生,不是为了老婆孩子呢?就算曹操老婆孩子很多,但也没有多余的哦。难道刘备就不想老婆孩子热炕头吗?

如此看来,张飞的情商的确是差了不少。

但之所以樊哙、张飞混得不错,并没有因为情商不高影响了自己的前程,还是得益于他们的能力和忠诚度。

鸿门宴樊哙能够挺身而出,保护刘邦安然脱险,这可不是连襟俩背着老婆小姨子去偷鸡摸狗,樊哙那是忠心护主;张飞国士无双,素有万人敌之称,虽然好喝酒经常误点大事,但毕竟对刘备忠心不二,而且勇猛无比。

如果没有这两点,樊哙、张飞的脑袋不管有几个,恐怕早就不在脖子上了。

无论演义还是史书,基本都可以看出樊哙、张飞不是高情商的人。从他们人生经历来看,情感高低很重要,但不是唯一的。在很多情况下,忠诚度和能力更重要。特别是遇到优秀的老板,情商就更不是主要问题了。

像刘邦这样的老板,不需要很高的情商,只要一脚就能把他踹醒,不需要啥交流、沟通的技巧,只要你说的有道理就行。

但遇到袁绍这样的老板,情商就很重要了。不仅要具备能力,还需要很高明的沟通技巧。沮授、田丰都是一等一的谋士,之所以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就是建言的方式方法不对,你说曹操行,说袁绍不行,袁绍能高兴吗?

如果荀彧、郭嘉也如此,恐怕跟沮授、田丰的结局差不多。

因此,在豹眼看来,情商很重要,但要看老板是谁。樊哙、张飞本人情商都不高,但遇到了情商都很高的老板,所以才能够混得风生水起。

这恐怕也是职场通行的潜规则吧。


豹眼看历史


当然是张飞了。当年主张桃园结义的就是张飞。后来,刘备进攻西蜀,也是张飞义释严颜,才使得进军一路顺利。

张飞,字翼德,今河北涿州市人。汉末,黄巾军风起云涌之际,他结识了刘备和关羽,决心为国效力。当时,是张飞提议,说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并聚乡中勇士三百余人,就桃园中痛饮一醉。由此,三人才正式开始了杀贼立功之旅。

从这段经历上看,张飞是一个很有头脑的人,他绝不是只会舞动丈八蛇矛冲锋陷阵的一介勇夫。他心怀大义,对时局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谋图大事,也有清醒的认识,知道只有结交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去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当时,他应当说比关羽比刘备站的高度不低。也正是由于顺应了他的主张,才有了刘备后来的风生水起,才有了蜀汉政权的顺利建立。换句话说,是他打下了刘备起家的基础。

后来,刘备背离曹操,投奔刘表,遭到了曹操的追击,在当阳长坂,刘备丢开妻子逃跑,让张飞带领二十个武士在后面掩护。那真是危急时刻。要知道当时曹操的追兵乃数万之众。二十个人去抵挡数万之众,可谓是以卵击石,换个人不可能受命,换个人早吓得腿软了。但张飞没有被曹军的声势浩大吓住,他欣然领命,就带着这二十个人来迎战曹军了。但他并不是真的去以卵击石,而是以他的智慧布下了一个迷魂阵,让曹操摸不着头脑,不敢再前进一步。他是怎么做呢?他领命后,引这二十人,至长坂桥,见桥东有一带树木,便教这些人砍下树技,将树枝拴在马尾上,在树林内往来驰骋,冲起尘土,以为疑兵。他自己则独自横矛立马于桥上。这就让曹操见了,还真以为他身后埋臧着千军万马而不敢再向前了。据史书描写,当时,他圆睁着双眼,横着他那杆丈八长的蛇矛,大吼一声,我就是张翼德,谁敢与俺决一死战?曹军阵中没一个敢上前的。三国演义中,更有精彩的描写:他的喊声未绝,曹操身边的夏侯杰早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奔走。曹操在骤马奔走间,帽子都跑飞了,是披发奔逃。

而在刘备进入益州进攻刘璋时,张飞率队沿江溯流而上,兵到江州,也就是今天的重庆地段,他攻破巴郡,活捉了太守严颜。当时,张飞喝问严颜:我大军到来,你为什么不投降而胆敢抵抗?严颜回答道:我州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的将军!张飞大怒,令左右拉出去砍下严颜的脑袋,严颜面不改色,说你砍头就砍,吼什么?张飞立刻露出笑容,亲自为他解了绑绳,并取衣让他换上,扶他在正中高坐,低头便拜,称老将军为豪杰之士。这一举动,感动了对方,对方乃降。严颜的这一投降,为张飞的进一步进军铺平了道路,因为凡到之处,尽是严颜所管,他都唤出投降。有迟疑未决者,他说我都降了,你们还犹豫什么?接下来,自是一路望风归顺,并不曾厮杀一场。

这就是张飞。可以说,张飞乃智勇双全之人,又是懂得以情动人之人。

相对于张飞,樊哙就没有这些动人之处了。樊哙最动人的,无非是项羽摆的鸿门宴上,他大口吃生肉的场面。从情商上讲,他与张飞还真没有什么可比性。连韩信都觉得他不过是一个粗鲁之人,羞于哙伍,这个成语,就是源自韩信对他的评价。



梦野艳齐


说起樊哙和张飞,哪个情商高,当然是樊哙的情商高。情商不高肯定挨刀!樊哙差点就挨了刀,结果竟然没死。张飞结果就挨了刀,被部下杀死了。

实际上大家有所不知,张飞就是樊哙的来世,樊哙本是张飞的前世。樊哙本是天上二十八星宿中的箕水豹下凡,刚开始的时候无以为生,只能杀狗度日。遇着角木蛟下凡的刘季,箕水豹哪里干过角木蛟,所以刘季就吃定了樊哙,樊哙只好拿狗肉孝敬刘季。

当时的天下是老大亢金龙的天下,就是一扫六合的秦王嬴政。嬴政是亢金龙下凡,紧接着没几年角木蛟刘季也下凡了。亢金龙扫平六国一统天下的时候,轮不到角木蛟出头,所以角木蛟混的很差劲,竟然跟箕水豹抢食。

亢金龙秦始皇发觉东南有龙气,就前来厌胜,这不来还好,来了被角木蛟刘季看到了。这么排场,刘季说大丈夫应当如此才有派头!由此就得了亢金龙的龙气,增加了气场。

到了亢金龙来到了沙丘,搁了浅,亢金龙就死了。亢金龙一死,由于龙气没有跟公子扶苏接上,又被角木蛟得到一部分,于是刘季就化蛟为龙。

这时候箕水豹樊哙看到角木蛟刘季已经升级了,就紧随其后,不再以屠狗为业了,摇身一变,变成带兵打仗的将领了。

张飞就是樊哙的下一世,那时候杀狗由于出了樊哙,再杀狗不好意思了,因为天上的二十八星宿中的娄金狗说了,你上一世已经杀了那么多狗,这一世就别再杀狗了。箕水豹就答应了娄金狗,不再杀狗,转行杀猪了。所以张飞早期是杀猪的。


乙丙丁6


导语:

因为影视剧的误导,很多人把樊哙和张飞类比成相似的人,那就是屠狗杀猪的莽夫形象。其实这是不对的,这两个人之间虽然有相似的地方,却也有比较大的差距。

樊哙和张飞都是皇亲国戚,这一点不假。樊哙的媳妇儿是吕后的妹妹,所以樊哙跟刘邦,那是连襟关系。而张飞的女儿是刘禅的媳妇儿,所以张飞跟刘备是亲家关系。

两个人的情商其实完全不同,我们可以看看他们的所作所为,就能发现,这两个人之间的差距还是蛮大的。

01樊哙和张飞,都曾经靠机智救过他们的主公。

刘邦带着一帮兄弟们,击败了守城的王离大军,从而顺理成章地第一个进入了咸阳城。秦王子婴奉上王座,显然刘邦这就是要称王了。

於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乡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史记》

很多人不解刘邦为何要这个时候称王,其实在关中称王对任何来说都是非常大的诱惑,因为当时的咸阳聚集了天下所有的财宝,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地方。

  1. 刘邦的行为触怒了项羽,所以项羽出兵攻打函谷关,结果刘邦兵败,只好前去赴宴。这一场鸿门宴,本身就是项羽要杀掉刘邦而准备的。
  2. 可是在宴会之中,樊哙忽然冒了出来,他跑到项羽跟前要酒要肉
    ,而且是大快朵颐,吃起来一点形象都不顾,完全是一副英雄豪杰的模样。
  3. 项羽看到这样的好汉,心里非常高兴,给了他各种酒肉。就这样樊哙居然转移了项羽了注意力,为拯救刘邦赢取了宝贵的时间。后来刘邦能够顺利逃走,这要多亏了樊哙的功劳。

刘备集团在北方混不下去了,只好到南方刘表这儿安家落户。刘表给了他一个县城新野,刘备在这儿度过了几年无忧无虑的时光。

可是伴随着曹操大军来得实在是太快,刘备只好带着新野百姓逃难。结果因为行走太慢,所以被曹操大军给追上了。

表卒,曹公入荆州,先主奔江南。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於当阳之长阪。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先主既定江南,以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侯,后转在南郡。---《三国志》

为了掩护刘备主力和百姓离开,张飞带着二十来个骑兵,在当阳桥上等候着曹军的到来。因为张飞比较勇猛,无人敢跟他较量。

而且张飞只带了二十来个骑兵,所以曹操认为这一定是个埋伏,所以这件事成功化解了刘备的灾祸。为拯救刘备集团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02樊哙基本没有情商可言,张飞倒是情商蛮高。

樊哙这个人一辈子,所留下来的,基本上就是建功立业的事情,很少有提及情商这块的事情。可能唯一提到的就是鸿门宴上吃肉的事情,稍微显得有点情商。

此外,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比较勇敢的人。当年刘邦比较宠幸一个太监,常常跟太监在一起睡觉。手底下的大臣们没有人敢去劝说这件事,可樊哙听了这件事,立刻就跑过去找刘邦,告诉他难道他忘了秦始皇和赵高的故事了?

先主入益州,还攻刘璋,飞与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县。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飞呵颜曰:“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答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飞怒,令左右牵去斫头,颜色不变,曰:“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三国志》

刘邦听了以后虽然有些生气,却还是哈哈大笑了起来,因为刘邦知道,樊哙是个心直口快之人,也只有他敢这么说了。

相比较之下,张飞的情商就比较高了。比如说在刘备夺取益州的过程中,张飞的情商就取得了不错的结果。

当时刘备攻打雒城,久攻不下,还把军师庞统给搭进去了。所以刘备就请诸葛亮带着张飞赵云进入益州。

  1. 当时张飞独自领一路军马从陆路出发,攻城略地。在打到江州的时候,江州守将严颜死都不投降,张飞一怒之下带兵打下了江州。
  2. 严颜也因此被张飞俘虏,张飞本来还比较生气,可是看到严颜这位老将如此忠勇,心里就有收服他的想法了。
  3. 所以他故意装作生气要宰了严颜,可严颜却充满了豪情壮志。于是张飞便将严颜给释放了,并且引为上宾,对严颜非常尊重。

这一招最大的好处就是,张飞此后攻城顺利多了,因为多了一个益州本地人引路,而且他礼贤下士的名声也传出去了,一路上基本上没有什么阻拦。由此可见张飞并不是一味只懂得攻城略地的武将,他的小心思还是蛮多的。

03樊哙命大,张飞的死则显得很可怜。

汉高祖刘邦活着的时候,其实就对吕后干政的事情非常不满了。可那个时候他岁数大了,很多事情都管理不到位。

这个时候刘邦刚刚击败了英布,身上的伤势再次发作了。而北边的燕王卢绾又开始作乱了。无奈之下,刘邦只好派遣樊哙前去镇压。

平行闻高帝崩,平恐吕太后及吕嬃谗怒,乃驰传先去。逢使者诏平与灌婴屯於荥阳。平受诏,立复驰至宫,哭甚哀,因奏事丧前。吕太后哀之,曰:“君劳,出休矣。”平畏谗之就,因固请得宿卫中。太后乃以为郎中令,曰:“傅教孝惠。”是後吕嬃谗乃不得行。樊哙至,则赦复爵邑。---《史记》

可回头刘邦就后悔了,因为樊哙是吕后的妹婿,早晚会帮助吕后夺权。所以刘邦便吩咐陈平和周勃前去把樊哙给替换下来,并且要求陈平宰了樊哙。

  • 陈平将樊哙羁押以后,周勃取代了樊哙的职位。
    可这个时候一个问题摆在他们面前,到底杀不杀樊哙?陈平表示不能杀,因为刘邦老了,如果杀了樊哙,等到吕后真正掌权以后,那他们可就没有退路了。
  • 这个时候恰逢刘邦病逝,陈平为了解释清楚这件事,立刻飞马前往长安,在刘邦面前哭诉整件事,并且表示他们没有对樊哙下手,这是说给吕后姐妹听的。这才保住了樊哙一条命。

张飞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本身就喜欢喝酒,而且喝醉了就喜欢打人。恰逢关羽在荆州被孙权的人马给杀了,而刘备暂时还没有报仇的计划。

所以张飞日夜都在喝酒,想要借酒浇愁。可是这一天他喝醉了,鞭挞了范疆张达二人,而且看样子十分严重。

这两个人心想,与其被张飞给打死,还不如杀了他投靠东吴去算了。所以他们在夜里趁着张飞喝醉酒在睡觉的时候,把张飞的脑袋割了送到东吴去了。谁也想不到的是,一代猛将,最后的结局居然如此凄凉。

总结:张飞的情商比樊哙要高。

其实我们从这些故事里,就能够看得出来,这两个人的情商是有很大差距的。樊哙可以说是没有情商的人,不过他运气不错,娶了吕后的妹妹。虽然也为他带来了一些风险,但是整体来说还是有好处的。

而张飞的情商则不简单,据说张飞并不是樊哙那个五大三粗的形象,他家是杀猪的,可不代表他就是一个粗鲁的汉子。

很多资料表明,张飞不仅不是个五大三粗的汉子,还是一个小白脸,而且是文武双全,尤其是书法的造诣相当高。很难想象这样一位有才华的小白脸,在战场上厮杀的时候,为何还能够如此神勇。

《史记》

《三国志》


江湖小晓生


历朝历代开国功臣之中,粗中有细之人才能活到最后,也越活越好。就只有唐朝时期的陈咬金了,陈咬金本身就是一个大老粗,但精的又和猴一样。所以这种粗中有细的人精才能活到七十七岁,安然而终。但樊哙和张飞,虽然同样也是粗人,但他们两人的智商和情商都远远不如陈咬金。樊哙后期倒是学聪明了,但他的转变差点儿害死自己。而张飞干脆就不提了,情商低到可怕,在蜀汉之中张飞属于那种人见人厌的角色。张飞的死和他的低情商也不无关系。

樊哙曾是沛县的一个杀狗屠夫,因为和刘邦是莫逆之交,所以在刘邦起兵后开始跟随刘邦造反。樊哙作战勇猛异常,每战必争先,立下无数战功,所以樊哙非常受刘邦的重用。除此之外樊哙和刘邦是连襟,刘邦娶了吕雉,而樊哙娶了吕雉的妹妹吕嬃。因此刘邦和樊哙的关系就更加的亲上加亲了。兄弟加连襟,简直不要关系太好。有的时候很多人不敢说的话,不敢劝谏刘邦的事情,都得由赶快去做。毕竟疏不间亲嘛。

除此之外,历史上樊哙对于刘邦还有着救命之恩。楚怀王当年和众诸侯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而刘邦先入关中占据了关中之后,引起了项羽的不满,所以项羽决定要灭了刘邦,刘邦拼着被杀的危险前去鸿门赴宴,其目的就是要说服项羽绕自己一命。在此期间樊哙持刀举盾入宴会之上阻扰了项羽对刘邦的欺辱,在之后项羽赐给了樊哙生猪腿想要为难他,但樊哙直接就把猪腿给吃了。项羽看到樊哙的勇猛,也不敢在太过于逼迫刘邦,刘邦因此逃得一命。

但樊哙最为愚蠢的地方就是他在刘邦夺取天下之后开始一改之前大大咧咧的性格,开始深居简出了起来。一个粗人一下人变了性格,这就不得不让刘邦怀疑他。后来卢绾背叛刘邦之后,刘邦伤心欲绝,对于自己的臣子们越发的不信任。但还是有人对刘邦说“樊哙和吕后关系莫逆,想等皇上百年之后图谋不轨。皇上不能不早加提防。”而刘邦早就对吕后插手朝政不满了,所以为了以防万一,刘邦派遣陈平和周勃前去诛杀樊哙,但好在樊哙命好,在陈平和周勃还没有赶到樊哙所处的时候,刘邦就病死了,而陈平和周勃忌惮吕后,因此也留了樊哙一命。

为什么说历史上张飞就是一个人人厌恶之辈呢?因为张飞这个人残暴粗俗不堪,张飞经常鞭打士卒,所以在军中张飞并不得人心,士兵只是害怕张飞,而不尊敬他。历史上张飞的死也是因为他暴打了麾下将领张达﹑范强之后被二人刺杀。陈寿对于张飞的评价也是“暴而无恩”。而且蜀汉时期的臣子都十分的讨厌张飞,历史上张飞曾经想要到刘巴住所借宿,但刘巴并不愿意搭理张飞。深知刘巴还说过“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怎么能教我去和一介武夫交谈”?可见其有多么看不上张飞。蜀汉很多人也是迫于无奈才交好张飞。但对于张飞的人品并不认可。做人如此失败,可见张飞的情商如何。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方圆论坛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樊哙和张飞这两个历史人物,非常相似,他们都出身屠夫,都是皇亲国戚,又都是勇猛过人的万人敌。于是,就总有好事者,将两人作各种比较。若论武功,两人高下,真还不好评判,但若要比较两人的情商,则樊哙远非张飞所能比。樊哙绝非一个屠夫这么简单,他的情商甚称一流。

张飞,留给世人映像最深刻的,当属武力超群,在三国第一武功高手吕布面前,他都从不畏惧。但要说智商或者情商,最多只能用“粗中有细”来概括。他最出彩的智谋,也只不过是二件事:

当阳桥头退曹军。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挥师南下,急追刘备的军队,并在当阳长坂,将刘备的军队击溃。形势万分危急,张飞独自立于当阳桥上,对着曹军大喊:“吾乃燕人张翼德,谁敢前来决一死战!”。同时,让骑兵在桥东的树林里,将树枝拴在马尾上,往来奔跑,扬起大量的尘土,故作疑兵。曹军既害怕张飞的勇猛,又担心树林中的伏兵,没有人敢上前追赶。刘备的军队因此获救,最终才得以逃到江夏,与关羽汇合。

义释严颜。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张飞率领荆州的兵马,入西川增援刘备。当大军到达江州时,江州守将严颜据守不降,张飞破城后将其生擒。张飞不但没有杀严颜,还释放了他,并以礼相待,将其引为上宾。最终感动严颜,自愿投降。在严颜的帮助下,西进道路上的守军,一路望风而降,张飞不费一兵一卒,平定了巴郡、巴西两郡,顺利到达成都,与刘备会师。

先主入益州,还攻刘璋,飞与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县。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飞呵颜曰:“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答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飞怒,令左右牵去斫头,颜色不变,曰:“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三国志》

樊哙与刘邦同是沛县老乡,是最早跟随刘邦打天下的人之一,对刘邦忠心耿耿,深得刘邦信任。后来又娶了吕后的妹妹吕媭为妻,与刘邦成了连襟,关系更加亲密。最能反应樊哙情商和智商的,主要有四件事:

刘邦率领大军一路攻打到达秦朝的都城咸阳,秦王子婴不战而降。顺利进驻咸阳城的刘邦,被城中宏伟华丽的宫殿、貌美如花的女人和不计其数的珍奇珠宝所迷惑,消弭了斗志,打算在咸阳常住不走了。刘邦手下众多将领,也大都有这种好好享乐一番的想法,无人上前劝谏。大智若愚的樊哙,及时主动站了出来,极力劝刘邦要赶快离开咸阳。之后张良才借着樊哙的话,做通刘邦的思想工作,离开秦朝的皇宫,回到霸上的军营中。如果不是樊哙的力谏,继续呆在秦宫享乐的刘邦,等到项羽赶到,会是怎样的结局?樊哙的卓识远见,非同寻常。

再看樊哙在鸿门宴上的表现,更是智慧光芒四射。张良从宴会上出来,告诉樊哙情况很紧急。樊哙没有丝毫迟疑,手持剑和盾,撞翻门口的卫士闯进大帐。怒发冲冠、双目瞋圆。项羽问明了樊哙的身份之后,叫人给了他一杯酒和一只生猪手。

此时的樊哙,虽然很气愤,但并没有发作,而是先向项羽行礼拜谢。之后,再给他讲道理,大概的意思是:我大哥刘邦攻下秦朝的都城咸阳,按照之前的约定,应当封王,但刘邦不但没有要求封王,还对咸阳秋毫无犯,主动退回霸上等待你项羽的到来,可谓劳苦功高。而你项羽却不问原由,就打算诛杀有功之人,你的所作所为与灭亡的秦朝又有什么区别?天下的诸侯又怎么能信服呢?我认为你项羽这样的做法,将会失去人心,实在是得不偿失!

这完全是站在项羽的立场为项羽着想。项羽完全被樊哙说动了,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客气地请他就座。此时,如果换作是张飞,会是什么结果?一定是手持长矛,冲杀进来,“项羽匹夫,休想伤害我大哥,拿命来!”试想想,有用吗?

刘邦借故起身上厕所,樊哙拉着刘邦就准备逃命。此时的刘邦,还斯斯文文地说,“我是借如厕的名义出来的,没有辞行,怎么办?” 樊哙生气地说,“大行不顾叙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是多么的经典和睿智啊!

樊哙在整个鸿门宴上的表现,完全颠覆了他作为一个武夫的传统形象。

再从樊哙对待韩信的态度来看他的情商。韩信虽然曾经是樊哙的领导,但后来被人举报谋反,被贬为淮阴侯。而樊哙为舞阳侯,两人的地位已经完全平等。更关键的是,此时的韩信,已经完全失去刘邦的信任,除爵位之外无官无职。而樊哙则正如日中天,深得刘邦和吕后信赖,是手握重点的大将军,还是皇亲国戚,势力与威望已远在韩信之上。而樊哙每次遇到韩信,都行跪拜之礼,称韩信为大王,自己谦称为臣子。韩信甚至转身就说,与樊哙这样粗鄙的人为伍,是人生的耻辱!但是,樊哙下次见到韩信,仍然相待如故。

如果是张飞,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在他的眼里,除了他的大哥刘备和二哥关羽,他还真正信服过谁?尊重过谁?要是让他听到韩信的话,一定是“韩信,你这三姓家奴,看我不打死你!”如此来看,两人的情商,孰高孰低,已经很明显了!

刘邦晚年在征讨黥布反叛的时候,中流箭受伤,回来之后就病得很厉害。一代枭雄,突然病得不成人形,就如同一代绝色美女,突然毁了容,自然不想见人,只让一个宦官在宫中照顾,连续十余天不与群臣见面。

这样的后果非常严重,一旦刘邦不幸去世,那么这个身边的宦官,如果与人勾结,就完全有机会假传遗诏,决定皇位继承人。群臣中如绛侯周勃、灌婴这样的人物,都不敢进宫。这个时候,又是樊哙挺身而出,带领群臣闯宫而入。这也只能算是壮举,接下来的一番话,就足见其情商和谋略了。

樊哙见到刘邦之后,痛哭流涕地说:“想当初陛下和我们一道从丰沛起兵,平定天下,那是什么样的壮举啊!而如今天下已经安定,您又是何等的疲惫不堪啊!”言下之意,您带领我们打天下,是伟大壮举,您是天底下当之无愧的大英雄!如今疲惫不堪,是因为夺取天下时奔波劳累所致,这不会影响您在世人心中的伟大光辉形象!

“况且您病得不轻,大臣们都惊慌失措,您又不肯接见我们这些人来讨论国家大事,难道您只想和一个宦官诀别吗?再说您难道不知道赵高作乱的往事吗?”这是一语中的。您不想见我们没关系,只是后果很严重。您难道想让秦朝赵高与李斯篡改遗诏,私自废立的事情发生吗?还有下半句,樊哙没有明说,但彼此都懂了,那就是:您难道想让大汉的江山,也二世而亡吗?

这话说到刘邦的痛处了。刘邦听了樊哙的话,苦笑着从床上爬起来,接见群臣,处理政务。

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绛、灌莫敢入。十余,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相比张飞,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只知道日夜喝酒,借酒浇愁,喝醉了酒还任意鞭挞身边的亲信,最终被亲信范疆、张达所害,脑袋都被割下送到敌国东吴。一代猛将,最后结局凄凉。

此时,如果还有人跟我说张飞与樊哙的情商与智商相当,我真想跟他急!


晨风晓月趣历史


虽然樊哙和张飞一个是汉初名将,一个是汉末名将。但两个人在人们的心目中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给人形象都是五大三粗,豹眼虬髯。但真要细细对比,似乎樊哙的情商更高。至少从史书记载看,樊哙在政治上、为人处世上比张飞更成熟,比张飞看问题也更深刻。



比如,当刘邦带兵进入咸阳,曾经的小小亭长,不入流的小官,见到了金碧辉煌的王宫,很快迷失了自我,想要入住皇宫,实现自己“大丈夫当如此也”的夙愿。在众将都在分抢财宝的时候,是樊哙第一个劝谏刘邦,展现其清醒的政治头脑。比如,在鸿门宴上,面对万分危急的情况,樊哙奋不顾身冲进营帐,并义正辞严指责项羽,功高不赏,一番慷慨陈词,说得项羽哑口无言,成功打破杀局,让刘邦成功脱身。在商议辞行时,樊哙主张不辞而别,说了一句“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立即被刘邦采纳。比如,在英布叛乱时,刘邦正在生病,谁也不见。十几天后,樊哙再也按捺不住,带领群臣闯入宫中,只见刘邦正枕着宦官睡觉。樊哙说陛下生病,不合大臣们商议大事,却和一个宦官呆在这里,难道忘了赵高的事情了吗,最终刘邦带病出征,平定英布叛乱。


而张飞,由于《三国志》记载比较简洁,只记载张飞据水断桥,呵退曹兵,义释严颜、大战张郃等寥寥几件事,主要突出其勇武,虽有义释严颜之举,也指出张飞敬爱君子不体恤士卒的性格缺点,而最终也因为这样的原因被杀。这也表明张飞的情商还是有重大缺陷。但是因为张飞敬爱君子,想必在蜀汉上层名声不差。

而樊哙带领群臣直闯刘邦寝宫,也可见樊哙在群臣中是有一定威望的。特别是樊哙在韩信被贬成淮阴侯后,仍然对韩信毕恭毕敬,见到韩信行跪拜之礼。可见,他是很会处理与同僚关系的。再加上其政治上的清醒,要在张飞之上。


一壶清茗品春秋


樊哙与张飞屠夫身份: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

大概意思就是:舞阳侯樊哙是沛县人,以杀狗卖狗肉为生,曾经和汉高祖一起隐藏在乡间。

樊哙确实是屠夫出身,以屠狗为生,但在历史资料与《三国志》中并未记录说明张飞以前的事迹,以杀猪谋生,只是在电视剧中把张飞塑造成了杀猪匠。

也正因为樊哙以前是以屠狗为生的,在后面跟随刘邦战斗中才回杀人如麻,建立赫赫战功,可以说樊哙的军功都是用人头堆起来的。

当初樊哙经常跟随在刘邦的身边,刘邦在濮阳攻打章邯的军队,攻城的时候樊哙最先登城,斩首二十三人,被赐爵为列大夫。后来又跟随刘邦攻打城阳,又是最先登城,同时还打败了秦将李由的军队,斩敌首十六级,被赐上间爵。在成武,樊哙跟随刘邦围住了东郡守尉,击退敌军,斩敌首级十四,俘虏十一人,被赐爵五大夫。在后来的战斗中又是率先登城的,杀死察兵的头目,斩敌首六十八人,俘虏二十七人,被赐卿爵。在随后的战斗中杀人无数,不断升爵。

樊哙与刘邦关系: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哙以吕后女弟吕须为妇,生子伉,故其比诸将最亲。

大概意思就是:樊哙因为娶了吕后的妹妹吕须为妻,生下儿子吕伉,因此和其他将领相比,高祖对樊哙更为亲近。

也就是说樊哙是刘邦姨妹的丈夫,是吕后的妹夫,还把自己的儿子姓吕。直接成了皇亲国戚,与吕家拉进了关系,有吕后作为靠山。

再看张飞与刘备的关系:

很多热爱三国的小伙伴肯定会说:“这还用说吗,张飞与刘备是结拜兄弟!”是的,在《三国演义》里张飞与刘备确实是结拜兄弟。

《三国演义·第一卷》:“飞曰:‘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

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祭罢天地,复宰牛设酒,聚乡中勇士,得三百余人,就桃园中痛饮一醉。”

但在历史记载中并没有说明张飞与刘备是结拜兄弟,最多也只是在《三国志·关羽传》中提到:“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大概意思就是:“刘备在家乡招集兵马,关羽和张飞担任他的护卫。刘备任平原国国相后,任关羽、张飞为别部司马,分管所辖军队。刘备与关、张二人连睡觉都同一张床,亲如同胞兄弟。关、张二人在大庭广众之中,整日侍立在刘备身旁,跟随刘备对敌作战,从不惧避艰险。”

《三国志·张飞传》中提到:“张飞字翼德,涿郡人也,少与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

意思就是:“张飞传,张飞,字益德,涿郡人,年轻时与关羽一道侍奉刘备。关羽比张飞年长几岁,故张飞把关羽当作兄长侍奉。”

最多就是说明张飞与刘备、关羽关系好而已,除了《三国演义》里就并没有提到张飞与刘备是结拜关系,更别说是什么亲属关系了。

至于樊哙与张飞谁情商更高,个人认为还是樊哙情商更高一些,樊哙懂得经营关系。把自己与吕后捆绑在一起,成为了吕后的妹夫,才在最后刘邦要杀樊哙的时候救了自己一命。

而张飞就不一样了,莽夫一个,对下面人严苛,导致最后被自己手下杀掉。

各位看官有其他不同看法的,欢迎评论留,说出你自己的看法!

参考文献:《史记》《三国志》《三国演义》


熠良晨


英雄每多屠狗辈,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屠狗辈里的英雄就要属西汉的开国开国大将樊哙和三国时期的蜀汉车骑将军张飞了。樊哙和汉高祖刘邦是连襟,就是吕皇后的亲妹夫。而张飞除了是蜀汉王刘备的结义兄弟还是刘备的亲家,因为他两个女儿都嫁给刘后主刘禅。大女儿是敬哀皇后,二女儿是张皇后。虽然两人都是屠夫出身的下层阶级的人士,但是他们有共同的机遇都生在乱世。两人在乱世中凭着拳头和勇猛无比,不怕死杀出了人生的辉煌,最后都拜将封侯,流芳千古。

虽说这两人都是粗人,但是他俩人却有一定的情商,甚至高过一些文臣。先说樊哙:

西汉开国大将军、楚王韩信被汉高祖刘邦以莫须有的罪名擒获后,便将其贬为淮阴侯,软禁在京师洛阳。

在汉朝诸将中,舞阳侯樊哙的口碑还是不错的,他个性开朗,一向勇悍又重义气,且对淮阴侯的军事才华一向十分推崇,多次向韩信示好,想跟他交往,却总是得不到韩信的垂青,两人处于郎有情妾无意的状态。

这次韩信左右无事,便想顺路去他家玩一玩,韩信自己认为人生很无趣了,找个粉丝聊聊天也不错,至少可以满足一下自己可笑的。

樊哙一见自己的偶像亲自登门拜访,不胜欢喜,二人话不说竟扑通跪下,激动万分的说道:大王乃肯光临臣之寒舍!臣是荣幸之至。

淮阴侯大惊,连忙说我不做大王好多年,你这么喊我好害羞的,而且陛下听说也不妥。樊哙自觉失言,赶紧改口,并延安入坐谈,大摆酒席,招待韩信饮酒。在所有臣工都对淮阴侯避之唯恐不及的时候,樊哙却毫不避嫌的交好于天,这么好的朋友哪里找去,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让樊哙怒火中烧,起的简直要吐血。

事情是这样的,淮阴侯起身告辞的时候,樊哙又恭恭敬敬的亲至门前拜送,完了起身刚要回府,就远远听到淮阴侯的苦笑声:“生乃与哙等等为伍!”此话直译就是:我韩信此生,居然沦落到要和樊哙这号人为伍了!悲哀呀!

这句话传入樊哙耳中,樊哙顿时气炸了!——与我为伍很丢人吗?我好歹也是一朝名将,大汉元勋,曾在鸿门宴上生


海纳百川233699882


樊哙是吕后的妹夫,他管刘邦叫姐夫。张飞则是刘备的结拜兄弟,同时又是后主刘禅的老丈人。在个人地位上张飞稍胜一筹,那么,如果要比较他们的情商,谁会胜出呢?以下详解:

危机处理:鸿门宴樊哙生吃猪腿,长坂桥张飞据水断桥

刘邦攻破咸阳后,将军队驻扎在霸上,没有去见项羽。此时他手下有人向项羽告密,称刘邦要称王,项羽得知后大怒。刘邦赴鸿门宴谢罪,席间,项羽手下项庄舞剑,准备刺杀刘邦。但刘邦在去鸿门之前已经收买了项伯,因此项伯也舞剑护住刘邦,此时情势非常紧急。

樊哙闯入大帐。逼视项羽。项羽佩服他的胆量。并赐给他酒喝,又令人赐他猪腿,侍从故意给了他一条生猪腿。樊哙就用盾牌作垫子,将生猪腿放在上面,拿剑一块一块切着吃。项羽见状大为赞叹。樊哙告诉项羽,说有人想陷害刘邦,项羽沉默不语。这时刘邦趁机借故去厕所,得以脱身。

东汉建安十三年,曹操亲自率军南下荆州, 刘琮不战而降,刘备被迫南逃。曹操派虎豹骑急追,于当阳长坂坡追上刘备,刘备军队被击溃逃走。此时张飞负责断后,张飞令二十余骑在树林中来回奔走,使林中尘土飞扬,以做疑兵。张飞自己立于当阳桥上,据水断桥,对着曹军大喊:“我就是张翼德,可来决一死战!”曹军都害怕张飞的勇猛,又疑林中有埋伏,所以就退兵了。刘备军逃过一劫。

由上可见,在处理危机时,两人情商相当。

人际交往:樊哙谦逊,张飞要强

樊哙在老家卖狗肉时,刘邦天天来白吃。樊哙没办法,只能躲着他,但有时被刘邦找到了,还是乖乖给他狗肉吃。后来,刘邦没收了他的刀,他就改用手撕狗肉卖。要知道,打架刘邦是打不过他的,而且刘邦当时还未发迹。只是樊哙不想与他计较而已。

韩信被贬为淮阴侯之后,一次,他去拜访樊哙,樊哙行跪拜礼恭迎恭送,并说:“大王竟肯光临臣下家门,真是臣下的光耀。”此时樊哙已是刘邦的姨夫,但他仍然很谦逊。

张飞对待诸葛亮,就没有樊哙对韩信那么尊敬。别外,张飞在待人接物方面没有什么耐性。一次,张飞到刘巴家就宿,刘巴却不理会张飞,这使张飞十分恼怒,他一度要欧打刘巴,但被劝阻了。

由上可见,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樊哙情商比张飞高。

处理上下级关系:樊哙能死里逃生,张飞死于部将之手

刘邦临死前,为了防止吕后弄权,下令陈平立即处死樊哙。但陈平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加上樊哙平时的人缘好,就没有当场处死他,而是押送回京。刚到半路,陈平听说刘邦死了,就把樊哙放了,樊哙凭借良好的人缘逃过一死。

张飞敬爱君子但从不体恤士卒。张飞为报关羽之仇出征东吴,出兵前,他喝醉酒后鞭打士卒,部将张达﹑范强不堪忍受,趁夜晚潜入张飞营帐,用张飞身上的新亭侯刀斩下张飞首级,连夜叛逃东吴。

由上可见,在处理上下关系方面,樊哙情商比张飞高。

结语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比较可知,樊哙情商比张飞情商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