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上长水泡是怎么回事?

擎子yeerum


肝脏上生出的水疱,真正来讲,名为“囊肿”,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

肝脏囊肿大体上分为寄生虫性和非寄生虫性两大类。临床上常见到的大多是非寄生虫性肝囊肿,也就是先天性的,即因先天发育的某些异常导致了肝囊肿形成。此外,外伤、炎症,甚至肿瘤也可以引起肝囊肿。

肝脏囊肿可以是单发的,也可以是多发的,大多数系肝内小胆管发育障碍所致。

单发性肝囊肿,则是由于异位胆管造成的。

肝囊肿生长缓慢,所以可能长期或终生无症状,其临床表现也随囊肿位置、大小、数目以及有无压迫邻近器官和有无并发症而异。多发性肝囊肿合并胆管狭窄时,患者可出现发热、黄疸等胆道症状。先天性肝囊肿是绝对不会癌变的。

基本上,囊肿既不会影响肝功能,也不会发展为肝癌,只要肝功能正常,往往无需进行治疗,但应坚持定期的检查,同时还要注意保护肝脏,以避免肝脏受到挤压。

直径小于5厘米而无症状的肝囊肿不需特殊治疗。而当囊肿过大时,患者则可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此时应以外科治疗为主,即在B超的引导下将患者肝囊肿中的积液抽出,然后向囊内注入无水酒精或高浓度醋酸,以破坏囊肿的囊壁组织,使囊腔闭合。对于囊肿较大的患者可将囊肿切开,采用引流或实施囊肿切除手术,以使其临床症状得到缓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