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力矢量真的重要吗?为什么欧美三代机都不装备推力矢量发动机?

朴刀sword


目前主要是俄罗斯一家在3代、3代半战斗机上面使用矢量发动机;我国是在歼10B上面进行了测试;美国和我们一样,比较早以前就进行了类似的测试,不过最终并未服役。

F-16MATV,是F16“多轴推力矢量计划”验证机,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几年时间里,对其机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并与常规的F-16、F-15、F-5等进行了空战测试,包括1:1的测试、1:2的测试等。测试结果表明,F-16MATV在大迎角、过失速机动、盘旋能力上均有明显的改善,增强了其格斗能力。不过,美国空军对其还是不怎么感兴趣。美国空军认为,对于3代机来说,过失速机动容易使其丧失能量,从而在后续的对抗中落于下风。

美国对矢量发动机的研究不止是F-16上面,还有F-15S/MTD(上图),以及F-15Active(下图)

两款F-15也是同期的型号,不过前者使用的是轴对称矢量喷管,后者使用的是类似F-22的二元矢量喷管。不过,这两款型号也只是测试一下,后面就没了后文。

俄罗斯由于在战机航电性能方面对美国处于劣势,所以更为强调战机的机动性能,也就更加看重矢量发动机的左右。美国空军方面,却显然更加看重通过其他方法来提高战机的空战能力,比如提高航电性能,提高格斗弹的大离轴角发射能力。其实,双方的思路基本还是普通提高的情况下,发挥各自的优势。

欧洲这边,“研究的晚”应该算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台风战机的EJ200发动机是有这方面的测试,不过太晚了。

我国的话,从目前的信息来看,说法跟美国的有些类似。推力矢量会增加大迎角飞行能力,但也会增加机体重量,如果战机本身推比比较高,可能不会在意这些增加的重量,如果本身推比不是很高的话,对这些增加的重量就会比较在意了。

印度的苏30MKI是个比较明显的例子,与苏27相比,其发动机推力并没有增加,机体重量明显增加,矢量喷口又进一步增加了其重量,造成其空战推比比苏27要下降一个档次。在与美国F-15战机进行的对抗中,除了开始给美国飞行员造成了惊讶外,一旦美国飞行员适应了,后面就显示出了在推比方面的明显劣势。当然,苏30MKI本身推比跟F-15的差距不小。

所以,我们在这方面的运用,也要详细测试后再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