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国内技术与国外技术相结合,苏军设计出了“杂交”型自行火炮

SG-122是一种采用“杂交”设计的自行火炮,车身和火炮由苏联设计,而底盘却是基于缴获的德国3型坦克。

为使国内技术与国外技术相结合,苏军设计出了“杂交”型自行火炮

乌拉尔战斗荣誉博物馆中的SG-122自行火炮

这种设计企图将苏联国内技术与国外现成技术相结合,但由于缺乏3型坦克底盘的零配件,SG-122在前线兵工厂的维护很不方便,而且其性能也远不如乌拉尔山脉重型机床厂设计的SU-122。SG-122于1942年7月获准服役,但由于存在上述缺陷,很快就退出了现役。

然而,面对1943年初期对自行火炮的迫切需求,苏联设计师们萌生了利用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中缴获的300多辆德国3型坦克和StuG突击炮底盘的想法。这是一项权宜之计,是为了弥补新引入的SU-76自行火炮临时收回解决机械问题而带来的自行火炮短缺。

为使国内技术与国外技术相结合,苏军设计出了“杂交”型自行火炮

苏军缴获使用的三号突击炮

第38号工厂的方案以SG-122的设计为基础,主炮换成76.2毫米ZiS-5火炮。后来由于安装时出现困难又改换为76.2毫米S-1火炮,这是一种专门为自行火炮设计的大炮,容易安装。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经过了严格的测试后,这种火炮于1943年3月获准服役,编号为SU-76I(I代表俄文inostrannaya,即“外国的”)。5月开始在前线部署,正好赶上了当年7月由罗科索夫斯基大将率领中央方面军和瓦图京上将率领沃罗涅什方面军与德军进行的库尔斯克会战。

为使国内技术与国外技术相结合,苏军设计出了“杂交”型自行火炮

SU-76I自行火炮

SU-76I自行火炮的数量虽然很有限,却参加了1943年夏季到冬季的许多战役,直到1944年初费德仁科下令所有的SU-76I自行火炮仅用于担负训练任务。SU-76I自行火炮的身份虽然很特殊,但它们似乎很受红军士兵的欢迎,士兵们还养成了移开用螺栓固定的顶部装甲板,以获得额外享受的危险习惯。后来,苏军对车体进行了改进,阻止了这种危险举动。虽然苏联总共才制造了200多辆SU-76I自行火炮,但这些产品却反映了苏联那种随机应变、别出心裁、永不屈服的战斗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