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赵云在汉水之战如入无人之境,能战平关羽的黄忠无力突围,是什么原因?对此你怎么看?

纯名_亦


赵云能如入无人之境而黄忠不能突围,一是因为黄忠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其次是因为赵云杀进去的时候还是生力军,而徐晃、张郃等人久战黄忠不下,状态已经不佳。

黄忠在长沙之战时三次大战关羽,第一天两个人大战一百余合不分胜负,第二天关羽打算用拖刀计,所以打了五六十合关羽诈退,最后因为黄忠马失前蹄关羽放他一马,第三天则是黄忠要用弓箭射关羽,所以打了三十余合就诈败。三次交手两个人打了一百八十多个回合,能和关羽打这么久应该说黄忠也是很了不起的,但是从之后他的表现看,黄忠有守强攻弱的毛病。

绵竹之战时,黄忠遇到李严,两个人大战四五十合不分胜败。李严之后并没有作为武将上阵厮杀,但是显然他的武力最多算是一流,可能还要略低一些。黄忠面对这样一个对手却没有能够击败,应该说他的攻击力有所欠缺。

所以在马超攻打葭萌关,刘备和诸葛亮商量派谁去救时,考虑的是赵云和张飞,而不是此时在身边的黄忠,“须是张、赵二将,方可与敌。”显然在刘备和诸葛亮心目中,相比张飞、赵云,黄忠还是要相对差一些。

其次黄忠在汉水劫粮是三更出发,日出到达,走了半夜,体力有所消耗,而且张郃和徐晃也是一流的武将,曹军又多,黄忠无法脱身也是正常的。而赵云赶来时则倒了过来,张郃和徐晃此时和黄忠从日出杀到午后,体力损耗较大。而且之前两人对战赵云又多是失败告终,心里有阴影,而且旁边还有个黄忠呢,自然不敢迎战,所以赵云得以顺利救出黄忠。

所以在汉水之战两个人的不同表现,只要是两个人的武艺特点和当时的状况所决定的,并非赵云比黄忠厉害的多。


不沉的经远


黄忠斩夏侯渊后,曹操领二十万大军来报仇。黄忠逞斩将立功之勇,不服老,便与赵云抓阄进攻。黄忠抓中后,便去夺曹操粮草,自夜三更出发至天明,马不停蹄,过汉水欲烧粮时,被张郃、徐显率兵包围。此时黄忠已是人困马乏,在混战中又无人接应,因而难以突围。

在这关键时刻,赵云因见黄忠未回,急忙赶至汉水,连斩二魏将,惊走张郃徐晃,解了黄忠之围。此战,魏军慑于赵云长坂坡之勇,不敢上前迎敌,因而赵云凭着过去杀出来的名气轻松解黄忠之围。

黄忠虽然勇力不减当年,但并不被魏军中广泛知晓。再说了,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头子,张郃徐晃及魏军欺他年老,无心理负担敢于上前作战,这样黄忠很容易就被缠住了。俗话说,好虎难敌一群狼,人不怕你并且跟你拼命时,你就很难脱身了。
黄忠孤身被围,即使有吕布之勇,如被里三层外三层围住,人家如车轮一般与他轮番作战,失败只是时间问题。但有人从外围搭把手帮一下形势就大不一样了,里应外合很容易突围。就如同一个力大无比的人落到井中,有力使不出,如有人从井口递一细绳,便可迅速摆脱困境。


星下静思



汉水之战中,赵子龙可以如入无人之境,一点也不稀奇。罗贯中笔下的赵子龙,出入万军从中如入无人之境,是他的标准操作。无论是穰山之战,还是长坂坡之战,我们都可以看到赵子龙此等精彩表现。

穰山之战,赵子龙单枪匹马敌住张辽(毛本为许褚)、于禁、李典三将,在被数路军马包围的情况下,不仅策应刘备逃走了,自己也突出了重围。长坂坡之战,赵子龙同样单枪匹马冲入曹营,不仅大战一天一夜,还斩杀五十几员大将。最终怀抱着幼主阿斗杀出了重围。


赵子龙在曹军中的威望,是靠自己一战一战积累起来的。曹军中见到“常山赵云”的四字旗号,自己就先怯了五分。且看原文:

所到之处,但见“常山赵云”四字旗号,曾在当阳长阪知其勇者,互相传说,尽皆逃窜。

赵子龙冲入万军从中“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偏体纷纷,如飘瑞雪。”排山倒海般的气势,仿佛梦回了长坂坡。曹军将士无人不被赵子龙的气势所折服,不战自乱。即便号称曹魏一流猛将的张郃、徐晃,也不敢贸然出手,反而是“心惊胆寒”不敢迎战。


赵子龙是罗贯中笔下,突入万军中次数最多的将领。在汉水之战中,赵子龙的表现一点也不稀奇,完全是硬实力的体现。


而黄忠不同,黄忠加入刘备集团较晚,服务刘备集团的时间也非常短。罗贯中并没有把他作为主要的培养对象。相对于赵云、关羽、张飞等人来说,黄忠的戏份是最少的。

虽然期间也有几次精彩表现,比如百余合战平了关羽,益州射死了邓贤,葭萌关跟严颜夹击击败了张郃,斩杀了大将夏侯渊。但是,仅此而已,这几波吹完之后,黄忠在“演义”中的戏份基本也快完结了。接下来,迎接黄忠的便是“落幕期”。

按照“演义”的说法,汉水大战期间,黄忠已经七十多岁了,之前与张郃单挑,二十合都没有任何优势。所以!这时候的老黄忠不能冲出曹操精心为他准备的包围圈,也完全在情理之中。


爱尚文史


真不愿意看这样的文字。所以有个词叫“云吹”。结果把人见人爱的赵云吹肿了。

黄忠被围冲突不出因为曹兵一样强悍,徐晃张合都是名将。实力强劲的两员大将围攻一个老头打了半天拿不下来,说明黄忠的确是个狠老头。虽然不如关羽壮年时可以力退许褚徐晃二将,但黄忠实力可以进入超一流。

半天打下来,三个人都气喘吁吁,徐晃张合难免心生惭愧。咬牙发狠想着要把老头整死。这时,生力军赵云杀到。徐晃张合岂不是大吃一惊?常山赵子龙谁人不知?徐晃张合也是领教过的。狠老头还在拼命,加上个赵云,这个仗怎么打?徐晃张合都有打不过就跑的经历。本能就是要闪开。于是赵云趁机救出黄忠。注意只是趁机救出,哪里真有什么如入无人之境?徐晃张合缓过来神跟着屁股就追了!

那么,如果是赵云出击黄忠接应会怎么样呢?

首先,因为曹操有准备,换赵云一样完不成任务。

那么赵云能自己跑回去呢?

我看他一样回不去。

不仅仅是你有多强,还得看对手是谁?

吕布无敌。遇到关羽张飞二打一也只好认怂。

赵云大战长坂坡,杀死名将多少,又是夺槊多少条,遇到张合也只能跑,当时能杀死张合吗?

天水郡遇到姜维,领五千兵的赵云竟然被杀败,亏得张翼、高翔两路军杀出,接应回去。一个因为诸葛亮的计谋被识破,赵云被人打了埋伏,二一个是姜维也强。如果只是马遵、梁绪之辈,赵子龙何至如此狼狈?

汉水之战,书中写赵云的枪若舞梨花如飘瑞雪,溢美之辞。若换成张飞,突阵杀入,可能一矛刺徐晃于马下了。看看许褚,有点醉意,就被三爷捅了一家伙。消耗半天力气的徐晃能好到哪里去?



恬然滋味


汉水之战,赵云能突围,黄忠不能突围,一点也不稀奇。单论战场上的形势而言,当时夏侯渊刚刚被斩杀,曹操亲自带军来战,部队虽然多,但是士气并不高昂。即便如此,粮草是军队的重中之重,曹军不可能对偷袭粮草的军事行动没有部署,而且就算蜀汉不偷袭,曹军一样要部署。所以,当黄忠前去劫粮时,一下就遇到张郃的部队,曹操又急令“应急部队”徐晃部上去支援张郃,而黄忠的部将为文聘围住了。但是,很明显曹操大军是初来乍到,对黄忠劫粮的军事行动,这样的反应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那为什么黄忠不能突围呢?答案很简单,遇到有部署,有计划的包围,再加上名将亲自带队,别说老将黄忠,就连吕布,关羽都不能冲破重围。

吕布突围:



布当先出城,张辽、高顺跟着。将次到玄德寨前,一声鼓响,关、张二人拦住去路,大叫:休走!”布无心恋战,只顾夺路而行。玄德自引一军杀来,两军混战。吕布虽勇,终是缚一女在身上,只恐有伤,不敢冲突重围。后面徐晃、许褚皆杀来,众军皆大叫曰:“不要走了吕布!”布见军来太急,只得仍退入城。《三国演义第十九回》。

关羽突围:



只听得一声炮响,左有徐晃,右有许褚,两队军截住去路,关公夺路而走,两边伏兵排下硬弩百张,箭如飞蝗。关公不得过,勒兵再回,徐晃、许褚接住交战。关公奋力杀退二人,引军欲回下邳,夏侯惇又截住厮杀。公战至日晚,无路可归,只得到一座土山,引兵屯于山头,权且少歇。曹兵团团将土山围住。《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

当然,吕布是被女儿束缚了手脚,否则最有可能突围,但是这个前提是还跟着张辽和高顺,而且许褚,徐晃一跟上,吕布就急忙缩回城里,可见吕布即使没有束缚,也难于突围。关羽更不用说了,曹操用程昱的计策,就是把关羽逼入绝地。所以,吕布,关羽尚且如此,何况老将黄忠呢?而且,黄忠有三个亮点,第一,以如此年纪,作战依然骁勇。第二,箭法精湛,百发百中。第三,作战经验十分丰富。这从黄忠大战关羽一战就可以看出。

心中暗忖:“老将黄忠,名不虚传:斗一百合,全无破绽。来日必用拖刀计,背砍赢之。”

能让关羽心生感叹,并想用计赢之的武将少之又少。后来,黄忠又连射空箭,诱使关羽不防,再一箭正中盔缨,这更是作战经验的加成。当然,黄忠是留手了,但不代表就能胜过关羽,因为关羽使用“拖刀计”,黄忠追来却马失前蹄,关羽这才先行留手,焉知关羽的大招不能胜过黄忠?而且,黄忠这次马失前蹄也暴露了一点,除了年老外,另一个短板就是黄忠常年镇守长沙,论骑兵突袭也比不上北地军出身的赵云。



所以,黄忠被徐晃,张郃军包围,部将张著军也被文聘军切割,就算黄忠能突围,也未必解救得了张著军。但是,黄忠不行,赵云又怎么行呢?首先,曹军快速反应部队已经压在黄忠这了,黄忠本就老了也是难啃,赵云一来,曹军再无反应部队了,文聘部将慕容烈就是被赵云一枪了解的。其次,曹营这次也是自己吓自己:



操于高处望见,惊问众将曰:“此将何人也?”有识者告曰:“此乃常山赵子龙也。”操曰:“昔日当阳长坂英雄尚在!”急传令曰:“所到之处,不许轻敌。”赵云救了黄忠,杀透重围,有军士指曰:“东南上围的,必是副将张著。”云不回本寨,遂望东南杀来。所到之处,但见“常山赵云”四字旗号,曾在当阳长坂知其勇者,互相传说,尽皆逃窜。

另外,这次赵云还带个三千兵马,又部署了张翼在寨内埋伏,赵云这次底气也比长坂坡时要足。到了《三国演义第九十二回》,赵云被诱入山谷团团包围,这次要不是关兴,张苞,赵云也突围不了,虽然这里也有赵云年老和地形因素,却也从侧面证明了,一旦有组织,有部署的包围,强如赵云一样难以脱身。所以,黄忠突围不了,十分正常。


大飞熊骑士


原因很简单,曹操的目标是黄忠,他做出的所有安排都是针对黄忠的,黄忠如果突围走了,那就说明曹操的计划很失败,但是赵云的出现出乎曹操的意料,他也没有针对赵云做出过什么安排,因为赵云的出现才让曹操的计划出现漏洞,所以赵云有能力救走黄忠,如果两人交换角色,赵云先上他一样突围不出去!凤鸣山就是例子,赵云一生从没被人针对过,因为刘备从不安排他正面对敌,他一辈子做的事就是当诱敌的角色,当后备力量,当救火队员!他唯一一次被人针对就差点死在凤鸣山!并不代表赵云冲阵能力有多强,就如同吕布在下坯被围突不出去,因为曹操做的所有安排都是针对吕布的!关羽在土山被围也突不出去,也是因为曹操做的所有安排都是针对关羽的!

再比如为什么太史慈在北海能冲破管亥的包围?因为管亥的主要目标是孔融!廖化为什么能从荆州突围出去而关羽不能?因为东吴的主要目标是关羽!说白了赵云就是命好,从来没有被人针对的时候罢了


姚小贰


黄忠毕竟年老体迈,加之长时间夜行军,兵困马乏,突遇徐晃和张郃两位大将力敌,自然占不到上风。不过黄忠老将军亦是英雄不减当年,丝毫没有退让,与曹军战的是难分胜负。

但长时间战下去,老将军就该遭不测了,赵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立马单枪匹马去救黄忠,毕竟三人已战多时,精疲力竭,突然赵云杀过来,自然慌忙退出,赵云这才救出了黄忠。

不是绝对要说谁更厉害,而是赵云等候多时,做为预备队,自然浑身是力,这才打退了曹军。


清峰徐来89


赵云在汉水之战中如入无人之境,为啥能战平关羽的黄忠却无力自行突围?



黄忠战平关羽约在建安十三年末(208)到建安十四年初(209)。到汉中战役时,已经是建安二十四年(219),过去了十多年,黄忠本以老将出名,这时候更为衰老,虽说老当益壮,但毕竟年事已高。另外,这也与当时黄忠、赵云执行的任务、战场角色不同有关。



看三国志--赵云传: 【夏侯渊败,曹公争汉中地,运米北山下,数千万囊。黄忠以为可取,云兵随忠取米。忠过期不还,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曹公扬兵大出,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



当时曹操亲率大军,来救夏侯渊,但一路慢慢腾腾,刚到汉中夏侯渊就被杀,曹操憋了一肚子气,运送大批粮草,准备一决雌雄。黄忠探听到曹军运来军粮,囤积北山下,认为可以乘机夺取,主张领兵劫粮,赵云认为曹操一生,贯于截断敌方粮草,肯定有阴谋,不可贸然前往,如果一定要去也应自己去,劝黄忠别去,但黄忠是主将,又因刚斩夏侯渊,十分自信,非去不可。赵云没法,只好二人约定:过了时辰黄忠不回来,赵云就去接应。



结果,黄忠刚接近粮囤,就被曹军大队人马团团围住,曹操亲自指挥大军,竭尽全力想把黄忠困死在这里,为已经牺牲的夏侯渊报仇,但黄忠不愧五虎上将,张郃、徐晃一时半会难干败黄忠,双方就这么混打僵持。久等黄忠不回的赵云,按约定前往接应,一路上曹军的大队人马,注意力都集中在包围黄忠、张著,部分应战赵云的,都被干净利落的送上路了。而且,赵云不单拼武力,在敌军大队人马追来时,大开寨门,独立营门外,伏弓弩手于壕沟中,敌军见这阵势,还没醒过神来,一顿乱箭射得敌军乱了阵脚,拥挤践踏、落入汉水不计其数。



赵云干掉焦丙,再杀慕容烈,都只一合就刺落马下,一是这些将军本身就是三四流,水平有限;二是赵云这时候的年龄,按照出场时推算,约四十多岁,经验丰富,体力充沛,动作敏捷;三是赵云打仗特点就是以快致胜。正是:枪舞梨花如蛟龙,剑轮似风胜长虹,银枪缠绕敌丧胆,青釭劲挥留英名。张郃徐晃眼见心惊、耳闻胆战。曹操高处远望,犹知老相识,不仅脱口而出:“当阳长板英雄尚在”?这魄力这阵势,英气逼人,令敌军从上到下,心虚胆怯,勇气顿失。



从黄忠看,被好几倍敌军重重包围,经长时间厮杀,体力精力消耗很大,再加年龄因素,兵力对比因素,自身无力突围很正常。这就像多年后,赵云在凤鸣山被围,也无法突围,赵云自己感叹道“吾不服老,今死于此地矣”!这说明年龄不饶人,不论当年如何厉害,到一定条件下,还是得从实际出发。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黄忠战平关羽毕竟不是虚名,底蕴仍然令敌军奈何不得,张郃、徐晃围战多时,并没有把老将军怎么样,双方还在那里苦战死拼,黄忠劫粮虽没成功,也勇挫强敌、壮军威、慑敌胆,尽力坚持等到赵云援军,最终突出重围,确实已经不错了。(15:55)


流誉后


气势,古代打仗气势很重要,赵云突破重重包围,气势正盛,就算此时吕布再世,赵云也是不惧的,黄忠虽然勇猛,但气势不如赵云,赵云有勇有谋。


光影大厨房


罗贯中让赵云厉害得无解,然后就突然连曹真都打不过了,这样诸葛亮北伐三次败给曹真就不冤了!曹真真的太厉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