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上窝藏罪立案标准和构成要件分别是怎么规定的?律师为您解答

刑法上窝藏罪立案标准和构成要件分别是怎么规定的?律师为您解答

在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当你亲近的人犯罪了,而你知道,有时候就会发生包庇窝藏的情形,但在刑法上包庇窝藏罪犯是会构成窝藏罪的,那么刑法上窝藏罪立案标准和构成要件分别是怎么规定的?接下来华律邀请李光律师为您解答。

刑法上窝藏罪立案标准和构成要件分别是怎么规定的?律师为您解答

问题一:"窝藏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李光律师解答:

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提供财物的,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应当予以立案追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26条的规定,“旅馆业、饮食服务业、文化娱乐业、出租汽车业等单位的人员,在公安机关查处卖淫、嫖娼活动时,为违法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情节严重的,依照本法第三百一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这条规定扩大了包庇罪的对象,把一般违法的卖淫者、嫖娼者纳入了包庇的对象。

刑法上窝藏罪立案标准和构成要件分别是怎么规定的?律师为您解答

问题二:"刑法窝藏罪构成要件?"

李光律师解答:

1、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司法机关正常的刑事诉讼活动。犯罪对象是各种依照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人。

2、客观要件。

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窝藏或包庇犯罪人的行为。窝藏,是指为犯罪的人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特点是使司法机关不能或者难以发现犯罪的人,因此,除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外,向犯罪的人通报侦查或追捕的动静、向犯罪的人提供化妆的用具等等,也属于帮助其逃匿的行为;在司法机关追捕的过程中,行为人出于某种特殊原因为了使犯罪人逃匿,而自己冒充犯罪的人问司法机关投案或者实施其他使司法机关误认为自己为原犯罪人的行为的,也应认定为本罪。包庇,应限于向司法机关提供虚假证明掩盖犯罪人。窝藏、包庇的犯罪人,是指已经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既包括犯罪后潜逃未归案的犯罪人,也包括被司法机关羁押而脱逃的未决犯与已决犯。

3、主体要件。

主体是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主观要件。

本罪主观上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是犯罪的人而实施窝藏、包庇行为。明知,是指认识到自己窝藏、包庇的是犯罪的人。在开始实施窝藏、包庇行为时明知是犯罪人的,当然成立本罪;在开始实施窝藏、包庇行为时不明知是犯罪人,但发现对方是犯罪人后仍然继续实施窝藏、包庇行为的,也成立本罪。

根据本条的规定,旅馆业、饮食服务业、文化娱乐业、出租汽车业等单位的人员,在公安机关查处卖淫、嫖娼活动时,为违法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情节严重的,以本罪论处。

如果您有关于"刑事辩护"的问题想要咨询,可以直接点击文章末尾左下方的"了解更多",和李光律师一对一在线交流。也可关注华律网官方账号,私信咨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