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严歌苓长篇小说《老师好美》:透视故事中的悲悯情怀

从严歌苓小说透视悲剧形成的原因和悲悯情怀

严歌苓的这本长篇小说《老师好美》曾经获得第16届百花文学奖长篇小说奖。但是这本小说引起的争议颇大。

该书讲述了一位36岁单身离异女班主任与两位花样年纪的高三少年跨越年龄鸿沟在校园中演绎了一场隐秘而炽烈的不伦之恋,揭开了女性感情朦胧的面纱,描绘情欲背后女性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

该书是严歌苓在2014年将目光首次聚焦中学校园,在题材、写作手法和女性角色塑造上又一次新鲜的尝试。至于成功与否,在各位文学评论家们看来也是看法迥异,但是文学作品能够引发争议也是好事一桩,它让我们借助作品透视这段悲剧形成的原因和作品表达主题的悲悯情怀。

解读严歌苓长篇小说《老师好美》:透视故事中的悲悯情怀

女作家严歌苓

小说《老师好美》是根据现实世界中的真实案件改编而来,据说创作灵感来自于作家严歌苓某次和姜文的聊天,姜文当时说到2009年一起发生在贵阳某某中学师生恋悲剧的新闻事件,故事原型就取自此事件。严歌苓听说此事后,将创作目光首次聚焦中学校园,为了了解高中生的生活,严歌苓辗转去了五六所高中学校,几乎一年去一所,用了6年左右的时间,最终完成了此书。

小说中的情节主要如下:一位36岁离异的女班主任丁佳心与两位花样少年跨越年龄界线展开一段生死爱恋。因爱嫉妒,因爱生恨,心智尚未成熟的少年心里产生恶念,最终酿成悲剧——其中一位少年为此拔刀杀死了情敌。畸形情网缠住三个人,每个人都懵懂而炽烈地寻找感情,却又不知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解读严歌苓长篇小说《老师好美》:透视故事中的悲悯情怀

师德和原则性在老师执教过程中应该是第一位的

丁佳心忽略了对学生的爱在青春期的男孩子们看来可能带有某种暧昧的因素

丁佳心作为一个离异单身女性,一个36岁的妈妈,还有一个十几岁的女儿,无论如何也应该和学生们保持一定的距离。她能把语文课教得生动有趣,喜闻乐见,却在情商上有所欠缺,和丈夫的婚姻解体后,丁佳心先后在学生刘畅和邵天一身上寻找失落的爱的痕迹,在两个学生那里暧昧的气息被男孩子们认为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生命的约定,虽然她能够因自己超强的专业素养和省特级教师的资质而赢得了很多家长的信赖,也能够让不爱语文的学生因为喜爱她而喜欢上了语文,但显然对于处理和两个男生之间的关系来说,她做得不够好。

她扰乱了两个男学生的心态,最终的结局是两个男孩一死一被收审,而她自己面对的则是身败名裂,倍感灵魂的煎熬和对生命逝去的忏悔。

刘畅杀死了邵天一后,丁佳心被学校辞退,她的女儿最终跟随父亲远赴他乡,而丁佳心在祭拜邵天一归来的途中被死者家属群殴致死。

解读严歌苓长篇小说《老师好美》:透视故事中的悲悯情怀

女老师是我们普通群众心目中学生的引路人

丁佳心的失败在于和学生们相处的分寸感把握不对,导致问题逐步堆积起来,最终爆发、炸裂,直到事态的完全失控。

①错误之一:她和丈夫的拳脚相向被邵天一和刘畅先后看到

丁佳心和丈夫的婚姻出了状况,两个人最终分道扬镳,这不稀奇,稀奇的是作为教师的丁佳心不仅让两个男学生先后看到了她和前夫之间拳脚相向的局面,还跟学生解释了为什么会有这一场面的原因,对于男孩子来说,正是热血男儿的沸腾时期,更容易相信自己是在维护正义,因而对楚楚可怜的丁佳心分外心疼和保护有加,而这就偏离了老师和学生相处的底线和分寸。

邵天一和刘畅总在猜测丁佳心究竟对他们两个人中的哪一个更为信赖,更有可能走到一起,这是典型的争风吃醋了。丁佳心对此状态的“浑然不觉”只能说明在教师职业生涯中,她是真的不称职。

解读严歌苓长篇小说《老师好美》:透视故事中的悲悯情怀

感情应该分类清楚,作为老师更应该审慎对待

正是丁佳心的糊涂、置身情感高危边界不可能浑然不觉却没有丝毫作为来制止险情的发生,作为一个省级优秀教师、一个36岁的漂亮女人,不可能不知道这样的情感纠葛将会产生何种后果。而反观丁佳心,在很大程度上却非常享受两个男孩子对她表达出的狂热的爱恋,她的不作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有点纵容事态发展,她的侥幸心理表明的是她个人自私的一面。

解读严歌苓长篇小说《老师好美》:透视故事中的悲悯情怀

德行是教师首先应该具备的品德之一

这也许应了尼采的那句话“一切接近人性本原的东西尽管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不道德,但自身却无法逾越”。

②错误之二:她带着邵天一看了半年多的心理医生

这一行为在邵天一认为,表明了老师丁佳心对自己是青眼有加的,是不同于其他同学的。更何况他还跟着丁佳心去了老师的娘家吃饭,也有和老师女儿一起做作业、老师给做饭的特殊经历和待遇。

邵天一是一个聪明、敏感、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的男生。他从小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母亲为满足儿子的物质需求,到高档小区打零工。父亲下岗在家,每天坐在麻将桌前,输几毛钱赢几毛钱就是他的悲与喜。

解读严歌苓长篇小说《老师好美》:透视故事中的悲悯情怀

邵天一的母亲为满足儿子的物质需求,到高档小区打零工

出生在这样家庭的孩子本应该更早地成熟,更好地支撑起这个家庭,承担起更多家庭的苦难和艰辛,但是,邵天一却有一颗极度膨胀的虚荣心,他不愿将吃低保的事情告知任何人,对同学谎称“我爸爸曾经开丰田皇冠,现在换成别克了”,以此博取他人对自己的尊重。

对于这样的邵天一,丁佳心不由分说将自己的私生活全面敞开,这对于邵天一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认可,他因此认为自己爱上了丁佳心,在日记中称呼丁佳心为“心儿”

解读严歌苓长篇小说《老师好美》:透视故事中的悲悯情怀

青春期的男孩子们本来可以成为非常好的朋友

也正因此,当刘畅不停地挑衅他时,他起先是带着一种轻蔑和居高临下来看待刘畅的,结果两个原本可以成为好朋友的男孩子最后因为所谓的对于班主任丁佳心的爱,中间隔了生死。邵天一最后死在刘畅的刀下。

③错误之三:对于插班生刘畅给予了特殊的照顾和关爱

刘畅出生在条件优越家庭,母亲能提供给他的爱是六十英寸彩电,是德国进口的床具,是意大利进口的沙发,是对品牌服装的鉴赏眼力,却从来没有让他体会到温暖的爱;父亲仅仅限于拉关系把他送到一个好学校,只会对儿子说教施压。

解读严歌苓长篇小说《老师好美》:透视故事中的悲悯情怀

刘畅的家里是大豪宅,却天天看不见父母的和谐相处和温暖陪伴

对于刘畅来说,常年呆在冰冷的豪华别墅里,却换不来亲人之间温暖的陪伴和对话。美丽的语文老师、班主任丁佳心对于他来说,其实就是情感的寄托和解压的工具。对于班主任丁佳心的美丽和温柔,刘畅几乎认为自己是爱上了班主任,可是在家里常常率性而为的富二代刘畅,发现邵天一和老师丁佳心之间的特殊的情谊,又听到老师受了委屈还在委曲求全、顾全大局,为了邵天一的未来和前途着想,刘畅毫不犹豫地痛下杀手,置对方于死地。

作品的解读应该强调的核心点:悲悯情怀

严歌苓的小说始终触及的核心是表现危险地带或极端处境中的人物关系和感情关系,在随时都可能断裂崩盘的人物关系中,让读者提心吊胆、长吁短叹,这就是严歌苓小说叙述艺术的魅力所在。

作品中的师生恋无疑是一种违背道德的行为乃至反社会行为,文学作品只有从爱情心理学层面,从人性角度对其进行审视和透析,才能作出合乎逻辑的审美价值判断。

解读严歌苓长篇小说《老师好美》:透视故事中的悲悯情怀

文学即人学,作品的解读应该强调的核心点:悲悯情怀

文学即人学,但是文学作品又是高于生活的,作家创作时要表现的主题往往是十分严肃的,对于《老师好美》这部作品来说,严歌苓始终在尽量保证自己独到而深刻的思考,对事实做出分析和解读,带有悲悯情怀来看待这一悲剧。

在严歌苓笔下的丁佳心,并不像是人到中年活得通透的中年人,而是一个彻底的悲剧人物,也是活得不明净的中年人,任由自己陷身在各种复杂暧昧关系交织中却无法自拔的中年人。

解读严歌苓长篇小说《老师好美》:透视故事中的悲悯情怀

书名《老师好美》带有反讽意味

(全文完)

附作家介绍:严歌苓,小说家,电影编剧。1986年出版第一本长篇小说,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9年赴美留学,获艺术硕士学位。旅美期间获得十多项台湾、香港及美国的文学奖,并获金马奖最佳编剧奖,美国影评家协会奖。代表作有《第九个寡妇》《白蛇》《扶桑》《赴宴者》(英文)《小姨多鹤》《陆犯焉识》等。

我是“十里荷塘秋水长”,用文字记录和分享美好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