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澆水過多對棉花影響大嗎?

快樂一生


棉花是比較耐旱的作物,一生耗水量約350立方米/畝,對過溼的土壤反應較敏感,澆水過多,直接影響土壤耕層含水量,引起土壤過溼,發生暗漬現象,增加棉花病蟲害的發生機率,造成棉花的減產。



棉花苗期耗水少,主要以土壤蒸發為主,蕾期耗水量增加,土壤蒸發與棉株蒸騰大抵相等,花鈴期耗水量最大,主要以綿株蒸騰為主,吐絮後,因生理活動衰弱,溫度降低,耗水量減少,所以澆水應以棉花的生長規律進行。


一般來說,棉花苗床播前要保證有充足的水分,滿足種子發芽的需要,移植後,澆透定植水,生長期灌溉應堅持‘’看天、看地、看棉花‘’的原則,在我們淮北一般苗期不澆水,現蕾後至開花前是棉花第一次灌溉的關鍵期,此期天氣較乾旱,應小水勤澆,每畝約30立方米,如遇秋旱,適量灌水可防止早衰、增加鈴重、提高纖維品質有一定積極作用。

總之,棉花澆水過多會阻礙其生長,降低棉株旺勢、鈴重降低、品質下降,應根據棉花生長習性進行抗旱排澇,確保棉花優質高產。


田園小哥


說到這個問題,我們大家都知道,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澆水非常重要,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棉花什麼時候需要水,棉花一生需要多少水?

棉花既可以種植在北方乾旱地區,也可以種植在水資源豐富的地區。

水是棉花植株體內含量最多的組成成分,水分佔鮮重的3/4以上。水在棉花生長的作用主要表現在:水在棉株內是很重要的溶劑,營養物質的吸收、運轉、合成和分解等一切代謝活動都要以水為介質;水又是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的原料,缺水光合作用無法進行;水可以維持細胞的緊張度,保持棉株固定的形態;水的比熱、汽化熱都較大,導熱性好,有利於棉株體溫的保持。

雖然是這樣,我們大家不要忘了,棉花是深根作物,比較耐旱。只有在適宜的水分供應下棉花才能正常生育和爭取高產量。

棉花各生育時期的耗水,一般隨氣溫的升降、葉面積係數的消長而有很大差異。棉花苗期需水量較少,約佔全生育期耗水量的12%,適宜的土壤水分含量約佔田間量大持水量的60%-70%。蕾期需水量逐漸增多,約佔總耗水量的15%,適宜的土壤水分佔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70%。這個時期對水分反應敏感,乾旱不利於棉株生長髮育,水多又易造成瘋長,花鈴期是棉花一生中耗水量最多的時期,約佔總耗水量的70%-80%,此時受旱易增加蕾鈴脫落,而且鈴輕,衣分低。吐絮期需水量逐漸減少,約佔總耗水量的27%,適宜的土壤水分是田間最大持水量的55%-70%。此時水分過少會影響鈴重和引起早衰,水分過多又易貪青晚熟。因此,在棉花不同生育時期,應根據天氣、土壤和棉株生育狀況,適時適量灌溉或及時排水,實現穩健生長和增鈴增重,達到早熟豐收。


如有澆水過多情況最簡單的措施是。立即停止澆水,並鬆土,加快水分蒸發。


蓮花瀾倪


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澆水非常重要,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棉花什麼時候需要水,棉花一生需要多少水?

水是棉花植株體內含量最多的組成成分,水分佔鮮重的3/4以上。水在棉花生長的作用主要表現在:水在棉株內是很重要的溶劑,營養物質的吸收、運轉、合成和分解等一切代謝活動都要以水為介質;水又是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的原料,缺水光合作用無法進行;水可以維持細胞的緊張度,保持棉株固定的形態;水的比熱、汽化熱都較大,導熱性好,有利於棉株體溫的保持。

播種至出苗,棉籽發芽出苗本身所消耗的水分雖然不多,但由於此期間,種子距地面近,幼根入土淺,且藉助土壤水分範圍小,因此足夠的口墒對保證棉花出苗齊全有著重要意義。試驗資料表明,播種時以0-20釐米土層內土壤水佔田間持水量70%-80%較為合適,低於70%時則表層土壤水分不足,種子吸水困難,發芽緩慢,即使發芽,也因以後水分供給不上而不能正常出苗。土壤含水量超過85%時,由於水分過多,地溫低,且空氣不足,棉籽發芽出苗慢,而且容易染病黴爛。臨播種時,如發現棉田口墒不足,要及時人工造墒或實行抗旱播種,這是棉花種植的第一次關鍵水。

出苗至現蕾,氣溫還不很高,且棉苗小,葉面蒸騰和土壤蒸發的強度都較低。此期的耗水主要通過地面蒸發,此階段耗水佔全生育期總耗水量的15%左右,土壤水分以0-40釐米土層內含水佔田間持水量的55%-70%為合適,土壤水分過多或過少,直接影響根系的生長,從而影響棉苗的壯弱和現蕾的早晚。河北棉區足墒播種單作棉田,現蕾前土壤含水量可以滿足棉苗的生長髮育需求,不必澆水。

現蕾至開花時期,棉株生長加快,加之氣溫逐漸升高,土壤水分蒸發量也隨之加大,對水分的需求比苗期有所增加,此階段耗水量佔總耗水量的12%-20%。棉花蕾期適宜的土壤含水量:0-60釐米土層內保持在田間持水量的60%-70%為宜,這時如受旱缺水,不僅營養體生長慢,現蕾少,而且對產量影響很大。河北棉區一般此時底墒水已耗盡,降雨不能滿足耗水需求,需於盛蕾期進行灌溉補水,這是棉花種植的第二次關鍵水。但灌水時應參照形態指標,不能過早,否則水肥過多,營養生長過快,生殖生長受到抑制,並易造成棉田過早封行鬱閉。

開花至吐絮期,時間長、溫度高,棉花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都很旺盛,根深葉茂,蕾鈴並增,對水分的需求最大,也是棉花對水分需求的臨界期。此階段耗水量佔總耗水量的45%-65%,一般0-80釐米土層內土壤水分平均為田間持水量的70%-80%,不得低於55%。河北棉區此期進入雨季,一般年份降雨量可滿足棉株生長髮育需求,但特殊乾旱年份若15天內無透雨出現,應及時澆小水,切不可澆大水,以免澆水後遇雨,引起徒長、鬱閉、黃萎病、爛鈴等發生。

吐絮期,雖然棉株已大,但由於氣溫逐漸降低,葉面蒸騰強度減弱,對水分的要求也逐漸減少。此階段耗水量佔總耗水量的10%-20%,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間持水量的55%-70%較為適宜。吐絮初期土壤缺水,仍應堅持灌水,防止葉片過早枯黃,以增加鈴重和衣分。

棉花是深根作物,比較耐旱。但是,適宜的水分供應則是棉花正常生育和爭取高產的必要條件。據測定,每生產1千克幹物質(包括根、葉、枝、鈴)約需消耗水分700千克-1000千克;生產50千克皮棉,大約需消耗350立方米-400立方米水量。相當於520毫米-600毫米的降雨量。

棉花各生育時期的耗水,一般隨氣溫的升降、葉面積係數的消長而有很大差異。棉花苗期需水量較少,約佔全生育期耗水量的12%,適宜的土壤水分含量約佔田間量大持水量的60%-70%。蕾期需水量逐漸增多,約佔總耗水量的15%,適宜的土壤水分佔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70%。這個時期對水分反應敏感,乾旱不利於棉株生長髮育,水多又易造成瘋長,花鈴期是棉花一生中耗水量最多的時期,約佔總耗水量的70%-80%,此時受旱易增加蕾鈴脫落,而且鈴輕,衣分低。吐絮期需水量逐漸減少,約佔總耗水量的27%,適宜的土壤水分是田間最大持水量的55%-70%。此時水分過少會影響鈴重和引起早衰,水分過多又易貪青晚熟。因此,在棉花不同生育時期,應根據天氣、土壤和棉株生育狀況,適時適量灌溉或及時排水,實現穩健生長和增鈴增重,達到早熟豐收。


追逐著


棉花種時的必需一大水,保苗齊,苗壯,今年天氣太不正常,非常乾旱,老天爺一直就是不下雨,割小麥前,有一大部分民眾,就澆棉花啦,中國的農民好在,不讓地缺一棵苗,缺一苗也得栽上,見旱就澆,有種完玉米,有沒有種完玉米時,就有開始澆棉花啦,又頂一段日子,有開始澆棉花,棉花都是地膜腹蓋的,下滲水的慢,棉花是喜水生長作物,不怕水泡,抗澇,天一旱每棵棉花也就10來個桃,割小麥後澆一水,有15個桃左右,棉花棵苗是身大力不愧的,能結50多桃,60多桃的,種棉花也在管理的,因為它潛力大,被子上還有一茬緣豆,是每戶農民量力而收的,對於今年來說,不存在澆水過多的棉花,剛巧前兩天去鄉趕集,還看見有農戶在澆玉米呢,有後悔少澆一水的棉花,看著棉花桃也不一樣,農諺說,7月15日定淹旱,8月15日定年景,總之現在土地全憑澆地才能豐收,這是不爭的實事。


立志莫言


水是棉花的重要成分。它需要在生長過程中從土壤中吸收。和生育力一樣,每個生長階段的需水量也不同。在生長過程中,土壤平均含量達到60%-70%,整個生長期三分之一的水分被蒸騰作用消耗掉。然而,如果澆水過多,會導致過度生長、嚴重的綠色貪婪和晚熟。


浙南小青年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棉花要想種的好,灌溉排水自然少不了。處於播種期的棉花土壤適宜含水量範圍為70%,苗期的土壤適宜含水量範圍為55%-65%,蕾期的土壤適宜含水量範圍為60%-70%,花鈴期的土壤適宜含水量範圍為70%-80%,吐絮成熟期的土壤適宜含水量範圍則為65%左右,在灌溉過程中還需多加註意。那麼,棉花種植怎麼澆水?現將棉花種植的需水規律與灌溉排水介紹如下。

一、棉花的需水規律  棉花各生育時期的需水規律:苗期、蕾期需要少,花鈴期需要多,吐絮以後需要又較少。播種出苗期,2Ocm土層中的水分保持田間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為宜;苗期耗水量佔總耗水量的15%以下,日耗水強度為0.5-1.5m3/畝;現蕾後,耗水量佔12%-20%,日耗水強度為1.5-2.0m3/畝;花鈴期,耗水量佔45%-65%,日耗水強度為2.5-3.0m3/畝;吐絮以後,日耗水降為2m3/畝以下,耗水量佔10%-20%。  

二、棉田水分的調節  

1.棉田合理灌溉排水的原則:雨量的多少和分佈是決定灌溉和排水的重要指示因素。土壤含水量是決定灌水與否的重要標誌。棉花正常長勢長相和缺水錶現是決定棉田灌溉時機的有效方法。棉株缺水錶現為頂部葉片葉色暗綠,失去向陽性,且萎蔫,中脈折而不脆;主莖生長速度減慢,花位升高等。

2.棉田灌溉:(1)棉田播前灌溉一般在冬季或早春進行,冬灌效果較春灌好。除在土壤質地過砂、保水力差,或春季嚴重乾旱,棉田墒情不足的年份需要推遲灌溉外,一般儘量避免晚春灌水或臨播前灌水;(2)畦(溝)灌加強棉田行間中耕培土,主要採取溝灌方式。(3)噴灌省水省工、保水保肥,但投資較高;(4)地下滲灌灌溉后土壤表層墒情不足,播種後難獲全苗,也不利幼苗健壯生長,且投資費用較高;(5)滴灌灌溉效應高,節約用水,防止土壤鹽鹼化。  

3.棉田排水:對地下水位較高,土壤含水量過多,土壤過溼的田塊。棉花生長期間,適宜的地下水位應保持在離地面1-1.5m以下。在地下水礦化度較高的地區,則應控制在2m以下。排水的方法有深溝排水,畦(廂)田排水,打井排水,地下排水等。地下排水方式有暗溝、鼠洞和暗管等三種,以暗溝和鼠洞簡而易行,投資小,但僅適用於土質粘重的棉田,而且耐用年限較短,暗管經久耐用,不論土壤粘、砂都比較適宜,但需要一定的投資。地下排水工程同其它棉田排水方法一樣,既是排水溝渠,天旱時也可用於引水灌溉。





沂蒙小王


棉花種時的必需一大水,保苗齊,苗壯,今年天氣太不正常,非常乾旱,老天爺一直就是不下雨,割小麥前,有一大部分民眾,就澆棉花啦,中國的農民好在,不讓地缺一棵苗,缺一苗也得栽上,見旱就澆,有種完玉米,有沒有種完玉米時,就有開始澆棉花啦,又頂一段日子,有開始澆棉花,棉花都是地膜腹蓋的,下滲水的慢,棉花是喜水生長作物,不怕水泡,抗澇,天一旱每棵棉花也就10來個桃,割小麥後澆一水,有15個桃左右,棉花棵苗是身大力不愧的,能結50多桃,60多桃的,種棉花也在管理的,因為它潛力大,被子上還有一茬緣豆,是每戶農民量力而收的,對於今年來說,不存在澆水過多的棉花,剛巧前兩天去鄉趕集,還看見有農戶在澆玉米呢,有後悔少澆一水的棉花,看著棉花桃也不一樣,農諺說,7月15日定淹旱,8月15日定年景,總之現在土地全憑澆地才能豐收,這是不爭的實事。


記錄者小宗


棉花澆水失誤造成的後果有以下幾種:(1)因澆水過晚或未澆水使棉花受旱,造成營養體過小,嚴重早衰,這種情況,有肥也使不上勁.(2)澆水偏大,澆後遇雨,致使棉株營養體過大,形成徒長,嚴重者棉田鬱蔽.(3)貽誤了澆水最佳時間,或澆水未與施肥配合,造成蕾鈴大量脫落及生長點萎縮,未起到澆水的最佳效果.


宇睿520


簡單說一下棉花田花鈴期的澆水排澇。棉花蕾期一般不需澆水,但是花鈴期對水的需求量很大,這期間的棉花既不抗旱、也不耐澇,遇乾旱對其進行澆水能有效增加產量,若澆水過量出現旱澇或淹水,可能招致大量蕾鈴脫落,因此必須密切注意棉田的旱澇情況。花鈴期10天左右不下雨棉田就應澆水一次,切不可因地面潮溼的假象而耽誤澆水。澆水宜採用溝灌。遇大雨田間的積水應及時排出。以確保棉株正常生長,達到優質高產的目的。

棉花受旱後,不立即澆水,以免導致大量幼蕾脫落,可採用噴施1%的尿素液,每畝噴肥液量25公斤以上,將葉正反兩面噴溼,於上午8點前和下午5點以後噴,儘量減少肥液蒸發,可有效緩解受旱程度,使棉花不會旱過頭。

及時防旱排澇

棉花屬於直根系作物,正常天氣情況下,一般不需要澆水,但如遇伏旱,中午出現葉片萎蔫現象時,應及時澆水,確保棉株正常生長。花鈴期是棉花的需水高峰期,也正好進入夏季的雨季,降水多,溫度高,溼度大,也是棉花蕾鈴脫落最嚴重的時期。因此,必須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挖溝排水,防止蕾鈴脫落。


農業雜談


棉花澆水失誤造成的後果有以下幾種:(1)因澆水過晚或未澆水使棉花受旱,造成營養體過小,嚴重早衰,這種情況,有肥也使不上勁.(2)澆水偏大,澆後遇雨,致使棉株營養體過大,形成徒長,嚴重者棉田鬱蔽.(3)貽誤了澆水最佳時間,或澆水未與施肥配合,造成蕾鈴大量脫落及生長點萎縮,未起到澆水的最佳效果.

作業幫用戶 2016-11-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