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表演不只有彙報演出!兒童音樂戲劇在家這樣玩,提高藝術素養

平常幼兒園中的兒童音樂劇,大多是運用在畢業典禮、彙報演出等方面,很少有家長將兒童音樂劇的內容運用在日常的家庭互動中。

幼兒音樂素養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父母其實更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的通過兒童音樂劇等手段,為幼兒創造機會,鼓勵孩子們大膽創作、表達表現。

愛表演不只有彙報演出!兒童音樂戲劇在家這樣玩,提高藝術素養

“兒童音樂劇”是幼兒藝術教育的一種方法與手段,它的素材選取從幼兒出發,符合幼兒的年齡和思想,所以家長也可將此作為家庭互動的方式之一,不僅可以促進親子關係,更對孩子的全面發展大有益處。

兒童音樂劇整合多種藝術,促進幼兒三種能力發展

音樂劇的構成要素(音樂、戲劇、舞蹈)決定了音樂劇具有的藝術特性,如話劇或者戲劇不同,音樂劇用音樂(歌曲、樂曲)配合舞蹈以及對白來表現故事。

兒童音樂劇的內容也應如此,它是一門“整合”的藝術形式,音樂、舞蹈、戲劇三項基本元素都要包含在兒童音樂劇學習過程中。

1、培養幼兒的歌唱能力

兒童音樂劇主要是以歌舞貫穿,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便是演唱。好的演唱能夠準確的表達劇中人物的情感、豐富故事情節,從而推動劇情發展。

幼兒的歌唱能力主要體現在旋律、節奏、音準等方面,同時還要具有一定的情感。

幼兒通過學習,可以提升自己的歌唱水平,也豐富自身的情感表達技巧。

愛表演不只有彙報演出!兒童音樂戲劇在家這樣玩,提高藝術素養

2、提高幼兒的表現能力

除了演唱好歌曲之外,音樂表現能力的好壞也是傳遞作品情感的關鍵所在。

兒童音樂劇的題材大多富有寓意,含有深刻的情感意義,因此好的音樂表現能力能夠傳遞題材本身的思想情感。通過演繹,幼兒也豐富了自身的表現能力。

3、激發幼兒的創造能力

兒童在表演音樂劇過程中有很強的即興性和隨意性。雖然有比較基本的模式,但是劇本的創作、舞蹈的設計、服裝道具的製作都具有高度自由性。

在創作過程中,父母可以激發幼兒的想象力,讓幼兒進行大膽的創作想象,從而提升幼兒的創造能力。

學前期心理、音樂等能力發展水平與兒童音樂劇要求相匹配

學前期是幼兒心理活動形成系統的奠基時期,也是個性形成的最初階段。尤其對於大班幼兒來說,該階段幼兒好奇好問,有著強烈的求知慾和學習興趣。

同時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也開始萌發,並出現有意識的自覺控制和調節自己心理活動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的認知方法。還具有較穩定的態度、興趣、情緒及心理活動,思想活動具有內隱性。

心理上,基於幼兒想象發展的特點,已有意想象和創造想象已有明顯的表現,想象的有意性相當明顯、想象的內容進一步豐富且有情節、新穎程度增加、也力求符合客觀邏輯。

愛表演不只有彙報演出!兒童音樂戲劇在家這樣玩,提高藝術素養

在家庭成員的互動過程中,除了個人的展示,更多的是和父母之間的合作,通過合作能很好的發展幼兒的社交能力,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一般來說,大班幼兒音樂領域能力的發展有了質的變化。比如能夠更好的“控制發聲器官,自如地運用聲音,控制聲音力度,音準能力也較好”。

大部分幼兒能較為準確地記住歌曲的歌詞、旋律,並較為準確的演唱一些簡單的歌曲。同時他們的節奏感、演唱力度和速度也有了提升,也有著很好的表現力。

而且在音樂感受方面,會產生豐富的想象與聯想。能夠運用齊唱、領唱、輪唱等各種方式演繹歌曲。

在舞蹈和律動演繹方面,他們的動作更為協調優美,能夠自然地跟上音樂的節奏和節拍,且能夠模仿舞步動作,對於動作的創編也有著極高的興趣。

兒童音樂劇分三個部分,幼兒應以模仿表演為主

兒童音樂劇是多元素的融合,通過兒童音樂劇的實施,不僅要拓寬幼兒的音樂知識面、提高幼兒的藝術修養,更重要的是讓幼兒得到全面協調的發展。

因此在做這個活動時,要注意儘可能全面的進行內容的選擇。父母可以將兒童音樂劇分為以下三個部分在家中進行:

1. 欣賞音樂

兒童音樂劇首先是進行欣賞歌唱學習,通過欣賞優秀經典的音樂劇劇目,拓寬幼兒的視野,讓幼兒對兒童音樂劇這一藝術形式有初步的認識,為今後的創編創作奠定基礎。

音樂本身是以“聽”為載體的,感知音樂是從聆聽開始的,多聽才會熟悉,熟悉便會產生感情,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樂感”,有了“樂感”,才能更進好的理解音樂。

因此,多聽多欣賞是開展兒童音樂劇學習的基礎。由於音樂劇的直觀性很強,畫面和音樂都能很好的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因此由欣賞活動作為切入點是實施兒童音樂劇活動的理想選擇。

幼兒從音樂欣賞入手,藉助情感激發想象力,並隨之展開聯想,獲得藝術美的享受。同時,通過欣賞,幼兒能夠了解到音樂作品背後的知識背景,從而提高自身的藝術素養。

2. 模仿創編

模仿是加深幼兒對音樂理解和演繹的有效手段,通過之前的欣賞歌唱學習,孩子在模仿創編過程中,能更好的體驗兒童音樂劇的魅力。

由於幼兒進行獨立創編的能力還比較薄弱的,因此在進行模仿創編時,應該先以模仿為主,其次再進行淺層次的創編,如模仿劇中人物、創編部分動作等。

愛表演不只有彙報演出!兒童音樂戲劇在家這樣玩,提高藝術素養

通過欣賞歌唱和模仿創編,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經驗積累,有了初步的創造能力,因此要通過創造活動,來挖掘幼兒的各方面能力。

與模仿創編活動不同,在創作活動教學中,完全是幼兒自己的大膽創造。

3、自主創作

所謂“創作”,是指孩子有一定的經驗基礎後,對素材進行編輯和創作,也可以看作是幼兒的“創造”。

目前,眾多教育專家及音樂教育界人士對創造性教學也十分重視。

對於大班幼兒來說,可以用改編、配詞、創編動作等方式進行再度創作,也可以根據角色對服裝、妝容、舞臺佈置等進行初步的設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