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村名来历——槐庙篇(老县城版)

槐庙(偃师今城)

槐庙村位于偃师火车站南,是偃师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郭家拐、于家拐、宋家拐、田家拐,兴隆街以及火车站北的仁义沟(该沟曾叫瓦窑沟、桃花沟、通山沟)等,辖14个村民组,可耕土地300亩,村民2500余人,全村共有17个以上大姓,有田、于、宋、郭、刘、和、丁、王、刘、闫、韩、张、赵、蔡、李、周、杨等。

偃师村名来历——槐庙篇(老县城版)

[村名由来]槐庙村因村东有槐荫寺而得名。原来居住在槐荫庙西北崖上的居民称槐荫寨,庙西一带的称槐荫庙村,后来简称槐庙村。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曾在县公路段和直属粮库院内挖掘出槐荫寺遗址基石。

偃师村名来历——槐庙篇(老县城版)

1956年县政府自新城搬入该村,此地便为县政府所在地。因此,槐庙村名便成为县城的代名词。在民间,“槐庙"和偃师二称表述的是一个概念,即县城。偃师撤县设市近二十多年,而这种早年的称谓仍在延续着。

偃师村名来历——槐庙篇(老县城版)

以槐庙村为基础形成偃师县城,不是人为因素继新城后重新建立的一座县城,而这座县城很大程度上是自然形成的。1935年水患后,原偃师老城署衙及相关部门曾迁北窑,再迁至槐庙北(今偃师招待所),后来迁往新城。

偃师村名来历——槐庙篇(老县城版)

(汽车站原貌)

偃师村名来历——槐庙篇(老县城版)

(百货楼原貌)

偃师村名来历——槐庙篇(老县城版)

(民主街东段原貌)

偃师村名来历——槐庙篇(老县城版)

(老农贸市场原貌)

偃师村名来历——槐庙篇(老县城版)

(商都路原貌)

偃师村名来历——槐庙篇(老县城版)

(四条巷初期原貌)

原县城的较大商号迁到槐庙前附近(即今兴隆西街)辟店营业,此地便自然形成了实际意义上的县城商贸中心,为县城南移奠定了基础。建国后,各项事业都在发展中,县属部门及附属市场需增设和扩大,新城上原有建筑不够用,且交通不便,县外贸公司、电机厂、铁铸厂、木建社、城关机械厂等单位曾先后建于新城南坡下槐庙寨内,为县城下迁开了个头。

偃师村名来历——槐庙篇(老县城版)

(西亳市场原貌)

1956年2月,党、政、公安等机关先后也从新城搬迁到陇海铁路南槐庙街办公。自此,新城结束了它历时19年(1935-1956)作为县城的历史地位,槐庙村也即至此成为今天的偃师县城。

偃师村名来历——槐庙篇(老县城版)

(老体育场原貌)

多年之后

如今的槐庙村已经大不一样

偃师村名来历——槐庙篇(老县城版)


家风馆部分展示

偃师村名来历——槐庙篇(老县城版)

偃师村名来历——槐庙篇(老县城版)

偃师村名来历——槐庙篇(老县城版)

偃师村名来历——槐庙篇(老县城版)

偃师村名来历——槐庙篇(老县城版)

偃师村名来历——槐庙篇(老县城版)

偃师村名来历——槐庙篇(老县城版)

偃师村名来历——槐庙篇(老县城版)

偃师村名来历——槐庙篇(老县城版)

偃师村名来历——槐庙篇(老县城版)

偃师村名来历——槐庙篇(老县城版)

偃师村名来历——槐庙篇(老县城版)

偃师村名来历——槐庙篇(老县城版)

偃师村名来历——槐庙篇(老县城版)

偃师村名来历——槐庙篇(老县城版)

偃师村名来历——槐庙篇(老县城版)

-THE END-

来源:槐庙村家风馆 (本文由大豫网偃师生活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