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振兴的“三部曲”

桃园振兴的“三部曲”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9日讯 乡村振兴关键在城乡融合发展,把更多的资源配置向三农倾斜,打造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的三生三美的乡村新图景。山东不断探索,围绕破解人、地、钱问题,推动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加快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眼下正值春管的关键期。在德州平原县桃园街道,鲁望万亩农场今年新上了16台大型自动喷灌机,管理着800多亩农田的杨德平浇起地来很是轻松。

桃园振兴的“三部曲”

平原县桃园街道吴家庄村民杨德平

平原县桃园街道吴家庄村民杨德平说:“这个设备长300米,转这一圈需要60个小时,能浇500亩地,要是用传统的一台设备浇,需要20天才能浇完。”

桃园振兴的“三部曲”

大田里能用上这些大家伙,得益于土地实现规模经营。山东是农业大省,但是长期以来,耕地碎片化、村庄布局散乱等问题明显。在平原县,104万亩耕地中,就密集分布着878个村庄。

桃园振兴的“三部曲”

平原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魏凯章

平原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魏凯章说:“这些村庄无形当中就把我们的土地进行碎片化的分割,使我们的劳动力更多的束缚在这些分散的土地上,无法增加更多的工资性和经营性的其他方面的收入,也导致我们村庄的集体经济相对比较薄弱。”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强调,“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两年来,山东牢记总书记嘱托,不断深化改革,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目前,全省农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已经提前实现。但是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

桃园振兴的“三部曲”

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季焜

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季焜说:“必须要加速我们的结构转型,把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出来,农业劳动力生产率,跟工业、服务业一样,真正提高农民的收入,那么很重要的要靠我们制度创新。”

为了推动城乡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桃源街道进行了三次深入的改革。最初,在土地确权颁证后,他们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推动土地流转,实现了集中经营。但当合作社想扩大规模时,工商资本却并不感冒。

鲁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平原项目负责人吴奇超说:“希望在山东境内落地一个万亩级的种养循环农场。桃园这边实际上只是满足了我们土地数量的需求,我们大型的农业设施安装不了,有村挡着。”

土地要成方连片,势必要打破村域界限。在平原县,村庄的空心化率平均达到40%。于是,县里决定开始推行合村并居。

桃园振兴的“三部曲”

平原县委书记王洪霞

平原县委书记王洪霞说:“村里的空心化很严重,如果我们持续的再对这些村进行基础设施投入的话,那么群众也认为这是一种浪费。现在群众更愿意到乡镇驻地、到县城去生活。合村并居,实际上也是迎合了群众对这种新生活的向往。”

这些问题,农民自己也看得清楚,但要合村并居,他们却并不放心。因为,每个村集体资产多少不均,合并后会不会形成新的“大锅饭”?作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平原决定将改革再推一步:对农村集体产权进行清产核资,摸清家底。

桃园振兴的“三部曲”

平原县桃园街道党工委书记孟庆泉

平原县桃园街道党工委书记孟庆泉说:“个人的产权明晰以后群众能够放心的入股,有利于我们土地规模经营,原先集体的一些闲散地,包括土地的沟渠道路都是集体资产。”

村居合并,还有一个障碍,就是村庄拆掉后,农民的宅基地权益怎么保障?山东决定在平原进行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全部发证以后,再拆迁。但要建新社区,钱从哪里来?

平原县委书记王洪霞说:“利用增减挂钩政策,我们把村庄拆掉,腾出来的土地才可以实现土地的交易,然后获取的资金才有可能为农民来建新型社区,土地增减挂钩复耕以后作为集体的耕地,能进一步增加农村的集体收入。”

目前,平原县有543个村可以申报增减挂钩项目,合村并居后,可腾出近7万亩的土地指标,复耕增加9万亩的耕地。土地流转、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合村并居,通过一步步推进,桃园街道22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土地实现了成方连片,全部流转给龙头企业鲁望集团。

鲁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平原项目负责人吴奇超说:“土地流转费是1000块钱一亩,我们盈利的5%给农户和集体作为二次增收。”

土地实现规模经营,农民彻底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了。如今,杨德平也在鲁望找到了新工作,利用新技术、新装备管理农田,成了千亩农场主。

平原县桃园街道吴家庄村民杨德平说:“租金和分红流转费3亩地是3000多块钱,现在我又在公司打工,每个月能挣5000块钱的工资,每年年终还有绩效工资,总的来说,每年能比流转之前多收入8万多块钱吧。”

随着资本下乡,规模经营,桃园街道还吸引了60多名农业博士、硕士到这里就业。目前,他们正与鲁望合作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

鲁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经理何石宝说:“现在农村人口老龄化,需要我们这样的年轻人学以致用,将先进的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将农业往现代化、智能化的方向去引进,在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我们也很有成就感。”

截至去年底,山东99.99%涉农村(组)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清查资产5843.69亿元;土地流转面积3589.7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总面积的38.7%;县域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实现交易额220亿元。

桃园振兴的“三部曲”

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李希信

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李希信说:“在土地的增加挂钩政策的利用方面,挖掘好土地的潜能。鼓励工商资本下乡,凡是投资乡村振兴项目的,新增资金额度实行1%的奖励,来全力支持乡村振兴工作。”

编后:

乡村振兴的根本在于产业振兴。乡村产业是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一二三产融合,利益联结紧密的产业体系。目前,我省的农业稳定发展还存在一定压力,乡村发展“人、地、钱”的制约还比较突出,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就是乡村三次产业融合度不深,根源就是农民还没有与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资金、技术、人力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农业农村资源还没有对这些要素形成足够的吸引力。目前,在以农地“三权分置”为核心的改革驱动下,围绕着农产品种植养殖、精深加工、交易物流、价格形成以及乡村旅游等已经孕育了一些新的业态和新型经营主体,让小农户能够借此对接大市场。我们必须因势利导,积极培育农业“新六产”,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闪电新闻记者 姚晓慧 摄像 刘海宁 德州台 公维勇 王帅 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