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和民间团体在地震灾害救助中发挥作用

宁夏海原地震 | 新闻媒体和民间团体在地震灾害救助中发挥作用

新闻媒体和民间团体

在地震灾害救助中发挥作用

1920 年 12 月 16 日晚 8 时零 6 分,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当年属甘肃省管辖)发生里氏 8.5 级地震。震源在静宁、隆德、固原、海原、平凉和化平 6县境内,震中位置在北纬 36.7°、东经 104.9°,震中烈度Ⅻ度。24.6万以上的灾民死于冬雪大漠,留下了地震史里的永远伤痛。

海原地震后,执政的北洋政府无力进行大规模的救助,便把抗震救灾的重任让渡给了民间社会。新闻媒体在这次震灾救助中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甘肃旅京同乡会和华洋义赈会担当起了救灾的主力。民间社会力量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使海原地震成为近代中国抗震救灾史上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

震情回顾

据测算,海原大地震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投放了2.2 亿吨TNT 炸药或11.2 个唐山大地震,很多城池化为废墟。极震区内形成了230 公里长的地震破裂带,震中区的一个盐湖向北迁移逾1 公里,黄土高坡到处崩塌,堵流成湖,由于震动强烈,许多地方的黄土塬形成了黄土流。这次地震的破坏范围极大,北京“电灯摇动,令人头晕目眩”,上海“时钟停摆,悬灯摇晃”,广州“掉灰泥片”,汕头“客轮荡动”,香港“大多数人感觉地震”。其有感范围超过了大半个中国,甚至在越南海防附近的观象台上也有“时钟停摆”的现象。

1920年12月19日、28日甘肃省时任省长张广建两次“十万火急”致电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总理、内务部、财政部,以953字的电文泣血求援。1921年1月初,固原电报局从灾区发出首份告急电报。北洋政府竟然对这3份急电一概弃之不理。

此刻的北京,皖系段祺瑞政府

刚倒台,经1920年7月的直皖战争,皖系已败北。直系军阀曹锟一上台,便首先在1921年1月免去了张广建的甘肃省省长和督军两项职务,理由倒也简单——他是安徽合肥(皖系)人。一直拖到1921年3月才把甘肃震灾与五省旱灾并列,5月份才在公文上允许从交通赈灾捐款中拨出2万元给甘肃。能否落实,无人知晓。孙中山怒斥军阀们让百姓“跳出了热锅,跳进了火炉”。

宁夏海原地震 | 新闻媒体和民间团体在地震灾害救助中发挥作用

海原大地震景观遗迹——西吉震湖(图/徐磊 摄于2018年8月)

宁夏海原地震 | 新闻媒体和民间团体在地震灾害救助中发挥作用

新闻媒体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空前凸显

在这种黑暗腐败的政治形势下,以民间社会为主导的震后救助和重建工作有声有色,成绩斐然。在赈灾救助中,新闻媒体发挥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这是在以前的大地震中所没有出现过的,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

对受灾情况的报道和展示

海原地震发生后,京沪两地报纸在短时间内进行了报道。《锡报》 1920 年 12 月 22 日发布消息说:“兹悉中央连接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直隶、江苏各省来电,均有地震发生,中以甘肃、陕西两省为最。” 同日,北京《晨报》报道:“ 16 日开封地震,历时约 10 分钟,震塌房屋 10 余间。” 开封地震只是海原地震的影响所及,尚不能确定震中位置,两天后该报转发陆洪涛的电报已如前面所引,对震中位置有了大概判断。

1921年 1 月 11日该报发表甘肃庆阳来函,对地震灾情做了描述:“阴历十一日戌刻,地忽大震,山崩地裂,有声如雷鸣牛吼,约六七分之久。后复震动亦尽夜不息。” 1921年 1月 30 日《民国日报》的一则消息对地震造成的破坏情况做了比较性的报道:“……皋兰、西宁、凉州、肃州各属,或以电线毁坏,或以道路断绝,迄今尚无确报。”

海原震后,由国民政府首届民选总理、杰出爱国主义者熊希龄倡议组建的国际联合赈灾总会调查组,于1921年3月从北京乘火车走南线,抵陇海铁路的西终点——洛阳西的观音堂,再徒步由泾川、平凉向西至隆德-静宁-会宁,向北到固原、黑城镇、杨郎乡、海原,至黄河边。对地震灾区进行广泛的走访调查,查明了极震区位置,确定了严重的山体破裂、移动、滑坡以及堰塞湖,并首次披露死亡人数逾20万。

宁夏海原地震 | 新闻媒体和民间团体在地震灾害救助中发挥作用

1922年前的地震台站、铁路和7级以上强震震中略图

该调查组经内蒙于1921年5月27日回到北京,于同年6月13在北京基督教青年会公布了灾区照片、放映了灾情纪录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的关注,这在近代中国抗震救灾史上是一个创举,提高了宣传效果。

宁夏海原地震 | 新闻媒体和民间团体在地震灾害救助中发挥作用由国际联合赈灾总会调查组成员、美国传教士Hall绘制的第一幅海原地震灾情图

2

对劝募捐款的呼吁和宣传

大灾面前,能凝聚起社会公众的力量,使其积极行动起来,尽到自己的一份力,新闻媒体的作用至关重要。1921 年 4 月26 日《字林西报》报道说:“从未记入地形图的北方某处传来了一个呼吁:向我们为甘肃人民乞援。他们于去年 12 月受到极其可怕的地震侵袭。” 接下来该报全文刊登呼吁书,这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

不久“甘肃震灾救济会”在京成立,担负甘肃省的赈灾任务,负责募集和发放赈灾款项。“甘肃震灾救济会”由当时的风云人物黎元洪、曹锟、张作霖、阎锡山、吴佩孚及平民慈善家熊希龄等 84 人发起并组成,通过电话与全国各地联络,呼吁各界踊跃捐款。捐献者的名字全部在报纸上公布,捐献者有社会名流、军政要人、教育名家、工商界人士以及广大的学生、民众,值得一提的是捐献者名单中还有当时不问政事的女士 10 多名。

3 讨论赈灾和灾后重建的方式方法

1921 年 6 月 23 日北京《晨报》的文章对当时的各种赈济之法做了归纳:“有主张以工代赈者,其目的在疏通河道,华洋义赈会之外国人持之最力;有主张按照死亡人数而放款者,本地士绅持之最力;有主张建筑衙署、监狱、城垣及公共处所者,此间行政官吏持之最力。”此文也特别指出“防疫一端,无人提倡”。虽然文中没有对这三种赈灾之法做出评论,但是特意提出来供公众讨论已经是史无前例。

4 对政府的不当举措进行了批评

由于全国急募赈款大会所筹款项被国际统一救灾会抽走,致使救灾工作受到很大影响。甘肃旅京人员在报上发表给总统的报告书,抨击政府的不作为:“ 甘肃此次劫灾,因地方岂邮电交通不便,平昔在外游宦经商之罕稀,遂使弥天劫尘,不成空气,而责任当局,亦不关心。莽莽七十余州县,统一地图上无颜色;蚩蚩九百万人民,于共和国家之内,为孤孽饮痛而无泪可挥。我公主持正义为甘力争,无任感激,岂仍力争加入,无澈初旨。若万无效,可否将急募项下保留一部分急赈甘灾。”

在君主专制制度刚被推翻不久,国内民主政治气氛十分淡薄的社会大环境下,媒体敢于冒着巨大风险批评中央政府当局,勇气可嘉。舆论的监督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政府的运作程式,弥补施政偏差,这在救灾时期意义更加不一般。

5 进行了早期的地震科普宣传

1920 年12 月21 日,即震后第5 天,北京《晨报》就刊登了科普文章,题目为“地震的道理如何”。文中谈及陷落地震、火山地震、地壳形变和移动引起的地震,即现代所说的构造地震,并介绍了美国利德氏弹性回跳理论。这是新闻媒体第一次详细报道地震的成因问题。

1921 年2 月23日,即地震后2 个月,北京《晨报》又发表了国外学者有关地震的讲演稿,其讲演的中文稿是赵亚憎的翻译笔记(赵亚憎为中国知名的地质学家,后在地质考察时不幸被土匪杀害)。讲演的题目为“地震,它的性质成因及重大地震的讲演”。这一报道说明本世纪的新闻媒体已经注重宣传地震科普知识了。

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普及,对于消除人们的恐慌思想有很大帮助,间接地支持了震后重建和恢复工作。

民间组织承担了大部分抗震救灾的任务

政府的软化,使抗震救灾的空间直接暴露在民间组织面前,于是民间力量经过聚合重组成长为抗震救灾的主力。海原地震后民间救灾力量的生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旅京甘肃震灾同乡会的成立和积极活动

1921 年1 月9 日,甘肃旅京同乡在北京南横街吴公祠开会,组织甘肃旅京震灾救济会。1 月12 日,同乡会提出5项具体的救灾措施:

(1)通电各省长官公团及各种赈灾团体,报告灾情,要求协助;

(2)赞成扣留烟酒盐各项税款,办理急赈;

(3)推定干事向府院接洽,要求速拨赈款以救灾黎;

(4)电请在籍巨绅,速将其保管的公益存款拨付数万,就近赈济;

(5)通电各县询问震灾情形。这些措施都属于应急性质,是震后紧急救灾的有力补充和保证。

2 华洋义赈会的赈灾措施及成绩

华洋义赈会作为当时最大的民间慈善组织,积极投入了抗震救灾活动,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开展救灾防灾工作,开启了建设救灾的新思路,成效显著。

结语

1920 年海原地震后的救灾工作是在政府、媒体和民间组织良性互动中完成的,但由于当时各种条件的限制,仍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对比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汶川地震,其人员伤亡之多、破坏损毁之重、救灾难度之大,世所罕见;而其救援速度之快、调动人力物力之广、灾后重建速度之快质量之好,也是世所罕见。

迄今为止,人类还不能阻止严重自然灾害的发生,但只要我们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舟共济、不懈奋斗的正能量,就一定能战胜任何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更大的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冯锐,2018,中国近代地震学史纲要,中国地震,34(2),172~206

王长征、彭秀良,2008,民国前期地震灾害救助研究——以1920年宁夏海原地震为中心,历史教学,24,18~22.

排版:谭 阳

审核:潘文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