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大象漫步”该国空军特别认真 啥机型都能秀 财大气粗就是任性


说到如何展示一国空军战力的最佳方式?那自然是“大象漫步”秀最有效果。这种大量战机密集编队滑行的方式,直接体现了拥有国的强悍实力及高标准的训练水平。

因此,这种方式也受到了许多国家空军的青睐。尤其是在美国空军中,不光秀的次数多,机型也是各种型号都来。战机,运输机,直升机随便凑一队就可以玩一下。

“大象漫步”最早是美国空军使用的一种军事术语,主要指是大量军用飞机在起飞前,在滑行道或跑道上集结,形成紧密的队形,然后以最小时间的间隔起飞离场的一种战术。

“大象漫步”战术的起源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盟军需要对德国本土工业区域进行所谓的“战略轰炸”,以摧毁其发动战争的能力,被轰炸的区域包括工业区,重要交通线,原料仓库,生产厂房及重要的城市后勤单位。这种轰炸并不针对军事力量。

二战时期的“战略轰炸机”,放到现在,其载弹量甚至不比多用途轻型战机多多少。比如著名的B-17轰炸机最多只能搭载7.9吨弹药,而现在北约普遍使用的F-16轻型战机最大外挂也能超过7吨弹药,像F-15、苏-30这样的重型战机,载弹量更是轻松超过8吨。


并且,二战时期轰炸机的投弹精度也是十分感人,想要准确摧毁目标,只能以数量代替质量。因此,要执行这样的一次“战略轰炸”,就必须动用大量轰炸机,玩地毯式轰炸才有效果。

在这个前提下美军组织攻击时,就经常会出动上千架轰炸机。数量如此多的大型军机想要在几乎相同的时间内起飞,对于当时的空管指挥来说也是任务量巨大,起飞间隔也必须尽可能的短,不然先起飞的轰炸机会因为等待后续机队,而在空中浪费燃料进行盘旋。

所以,当在机群在滑行道集结时。所有轰炸机就会采用超密集的队形,几乎是后机首会顶着前机的尾部,再利用最短时间起飞升空编队。这种队形很像是非洲大陆上成群行进向水源移动的大象场景,由此得到“大象漫步”的称呼。


二战后,这种能够更好的展示空中实力,又能代表极高训练水平,同时还有特别刺激宣传视角的战术就被保留下了下来。不光美军经常用来对外秀武,许多国家的空军也会定期举行。

B-1B超音速轰炸机“大象漫步”编队。

CV-22B鱼鹰倾转旋翼机“大象漫步”编队。

A-10攻击机“大象漫步”编队。

KC-135加油机“大象漫步”编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