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變身“消毒車”線上種地搶農時 社會化服務關鍵時期顯身手

農機變身“消毒車”線上種地搶農時 社會化服務關鍵時期顯身手

農機變身“消毒車”線上種地搶農時 社會化服務關鍵時期顯身手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2月10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下發通知,圍繞春季農業生產提出八條措施,要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在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基礎上,不誤農時抓好春耕備耕,確保小康之年糧食和農業豐收。

農時不等人。早播旺長麥田要控制旺長防倒伏,長江流域的油菜要增施薹肥促春發,冬春蔬菜要及時採收、適時倒茬,果園茶園要加強肥水管理、除草修剪……在這樣一個關鍵節點,社會化服務組織是如何一手抗疫情,一手保春耕的呢?

農機變身 勇當“消毒先鋒”

“在這個時候,大家都想為自己的家鄉做點事情,我們每天早上5點多就開始工作,一直持續到晚上六七點。早餐、午餐都比較簡單,一碗泡麵或者一個麵包就解決了。氣溫低,戶外作業特別冷,確實是比較辛苦的。”河南省新鄉市原陽縣金豐公社農業服務公司總經理李海鑫介紹,1月30日,他在當地合作社社長、農機師微信群裡發出組建疫情防控先鋒隊的倡議書,很快得到49名合作社社長、農機師的積極響應。先鋒隊迅速成立,快速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在山西省長治市屯留區鄉鎮農村的大街小巷,一臺臺農藥噴灑車變身“消毒車”,噴灑84消毒液,“硬核”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屯留區有21家農業生產託管服務主體,擁有大量大型農機具,全區農業機械化綜合水平達86%。“我們屯留區農業生產託管服務主體有自己的微信群,大家每天都關注疫情發展,共有15家農業生產託管服務主體主動報名義務參加疫情防控,共提供了21臺大、中、小型農藥噴灑車。”屯留區農經中心主任侯學增介紹。

“每天都在關注疫情的發展,特別揪心。特殊時期,我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齊心協力,加入這場戰鬥中來。”疫情發生以來,安徽省宿州市蕭縣金豐公社農業服務公司總經理包東風迅速成立消毒隊伍,組織近30位優秀農機師,出動15臺自走式噴杆噴霧機,每天對黃口鎮、馬井鎮、祖樓鎮、大屯鎮、趙莊鎮、杜樓鎮等100多個鄉鎮的道路進行消毒作業,平均每天噴灑3萬斤的消毒液。

“我不是醫生,不能消滅病人身體裡的病毒,那就做些簡單的事兒,給村莊消消毒,讓父老鄉親都能生活在安全的環境裡。雖然連續工作會感覺有點累,但想到大家看到我們的消毒隊伍之後會安心、踏實很多,就覺得值得。我們會一直堅持,直到疫情結束。”張永是蕭縣金豐公社的一名優秀社長,得知包東風在組織消毒隊伍,他第一個報了名。

科技賦能 實現“無接觸種地”

“通過豐信平臺,農戶只要有一部手機,就可以做到足不出戶知農事、買農資、用農機、看農田、問專家、享優惠、賣產品。”山東豐信農業服務連鎖有限公司負責人董金鋒介紹說,農戶通過手機註冊豐信之家,豐信平臺就能根據地塊信息智能設計出全程託管方案,並定時向農戶推送農事提醒。

“農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在平臺上自由選擇對應的產品下單訂貨,對應訂單的農資供應廠商或經銷商則根據指定地址配送,雙方不接觸。”董金鋒說,“農機也是一樣,農戶自選服務組織、農機手等下單,農機手根據約定的時間到農戶地塊完成作業,並記錄作業內容,通過手機發給農戶進行評價、確認。”

近日,中化化肥分銷東北大區線上直播會上午9點準時啟動,經銷商、種植大戶等合作伙伴一起在直播間探討當前疫情對農資經營的影響及應對措施,聯合發力保春耕。中化化肥分銷東北大區已組建47人的專家網絡直播營銷團隊,設立小區域經理、技術經理以及省級技術專家,在線為種植戶提供技術指導和營銷服務。

在河北,中化農業的工作人員則通過田間現場直播的方式,為種植戶答疑解惑。一個小時的直播,最高峰有4000多人同時觀看。農戶在線詢問小麥苗情、用肥、用藥及管理知識,化身主播的農藝師們一一解答,為農戶進行線上技術指導。

“通過微信、農保姆等信息化平臺和工具,全面強化線上服務支撐,彌補線下服務的不足,及時有效解決廣大社員對技術服務的需求。”山東思遠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說,作物專家制定科學合理的技術方案指導生產,運營經理和客服專家等不同維度的服務人員密切配合,保證生產穩定。

服務農民 做好“後勤部長”

一年之計在於春,又到四川省蒲江縣醜柑和蒲江雀舌的上市季節。由於茶葉和柑橘採摘需要大量人力,而當前人員聚集又存在一定的風險,怎麼進行安全採摘便成為頭等大事。

於是,四川省蒲江縣農業農村局採取了“村(社區)‘兩委’+專業化服務組織+農戶”的模式,推薦了一批管理規範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名單,並詳細註明了服務組織聯繫人、電話號碼和服務內容。在村(社區)‘兩委’的協助下,將疫情防控和適時採摘緊密結合,有效緩解了眼下用工難的問題。“採果、修枝嫁接、飛防,服務組織都能幫我們完成。”柑橘大戶王智斌說。

不僅如此,當地黨員幹部和鄉賢能人有序組織返鄉農民工和閒置勞動力組建了“採果隊”“修剪隊”“包裝隊”“採茶隊”等各類服務隊,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錯時間、錯區域開展作業,拓寬了群眾的收入渠道。

雖然物流受阻,但中化化肥基礎肥山東大區奮戰春耕的腳步並沒有停歇。基礎肥事業部利用線上“肥易通”平臺,與中儲智運聯手解決農資物流問題。線上線下組合發力,疏通農資供應鏈,並承諾不跟風漲價。公司要求全體成員密切關注工業客戶復工計劃及農業種植用肥進展,快速響應每一筆訂單。

“公司有近10萬畝的託管地塊,我們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基礎上確保農資、農機服務和飼料玉米收購、配送工作的及時暢通。”山西省朔州市宏遠農牧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喜勝介紹,“目前的困難主要是交通不暢,上游農民賣糧難,下游飼料短缺。”

為了更好地解決飼料玉米的收購、配送問題,公司向縣農業農村局申請了限時“飼料玉米配送通行證”,派工作人員與公司下屬站社溝通,利用站社能人協助收購成員的玉米。“公司要求‘三定’,即定人、定車、定點,確保收購工作安全、有序。”王喜勝說,復工以來,公司共收儲玉米4000餘噸,並釋放前期收儲的2000餘噸玉米,分別派送至雲南、四川等飼料加工企業。

“化肥、種子、地膜、農藥,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公司積極組織貨源備戰春耕。”王喜勝介紹,“各類犁、旋耕機、播種機、撒肥機等機具已經組裝完成80%,並利用公司下屬站社進行了點對點的配送。”

農安天下安,安農安天下。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社會化服務組織秉持服務的理念,為防控挺身而出,為春耕披甲上陣。致敬奮戰在這場戰“疫”中的每一位英雄,我們無法握手,但始終並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