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參老和尚:這麼多法門,我應該學哪個法門?


夢參老和尚:這麼多法門,我應該學哪個法門?

修行不用分別心,看你自己的因緣

◎夢參老和尚《修行》

我們對於一切三寶,不用分別心,我們無分別心去信仰、去恭敬、去做皈依。受了三皈依之後,應當做的事情很多,我們先講精進心。你受了三皈依,要能夠經常地不失掉三皈依的體,就是要念誦。多了不能夠,十聲一定要念。

有了精進心,你正念不失。所謂正念者,就是不失掉唸佛、念法、念僧,經常的回覆著念。要是你遇到了痛苦,或者危險,你就“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我們有的時候念“觀世音菩薩”可以吧?念“觀世音菩薩”當然也可以。專念一佛、一菩薩名號也可以。

但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是一切僧人,包括這些菩薩,包括羅漢,包括凡夫僧。佛是一切諸佛,像我們所知道的藥師琉璃光如來、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上方的不動佛、多寶如來等等,你皈依的佛是一切佛。法是一切諸佛所說的法,一切諸佛都有說法,不僅僅是我們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皈依僧,過去的、現在的一切諸僧,你都皈依,而不是哪一位。這就是經常不懈,有這樣的精進心。

夢參老和尚:這麼多法門,我應該學哪個法門?

我們一般人是做不到的。諸位是兼業的,不是正業的,信佛是兼業,是你們的副業。對我們和尚來說,可是專業。專業者都沒做到,副業者又怎麼能做到呢?我們不必去分別他做到沒做到。不然你問哪個師父:“你是不是晚上睡覺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啊?你是不是早上起來也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啊?”專業者不同。或者他受持,他念十大願王;或者他是專門修淨土的,念著“阿彌陀佛”,他就唸“阿彌陀佛”了。專業的,各念各的。

可是我們剛受三皈依的,你還沒有專修哪位本尊,你可以就唸“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就具足了,功德很多。不要起分別心。如果你說“我常誦《地藏經》”,你就唸“地藏菩薩”;“我常念”,你就唸“觀世音菩薩”;你誦十大願王,就唸“普賢菩薩”。哪一個菩薩都使你消災免難,你學哪一法,跟哪一個有因緣,你就學哪一個。

夢參老和尚:這麼多法門,我應該學哪個法門?

面對我們的道友,我不勸他說你學哪一法;不會因為我信哪一法,我學哪一法,叫你也跟著我學哪一法,我不會這樣做的。你學的是佛,要學佛祖說的法,法有八萬四千之多,比這還多,你跟哪個有緣,你先見到哪個了,跟你有緣,你就專心修哪個,一定能成就。不因為這個師父說唸佛好,你跟著唸佛;那個師父又說讀《華嚴經》好,你就讀《華嚴》;再一個師父說《法華經》成佛的,你也去讀。讀到最後,你什麼也沒得到。要專一,看你自己的因緣。

因此,你受三皈依之後,要有精進心,精進就是不懈怠的意思。有了精進心做什麼呢?就是念三寶。念三寶,我們前面講過,簡單重複一下,念三寶,唸佛的功德。因為佛說法,我們才聞得到法。報佛恩,除了唸佛的功德,還有唸佛的恩德,我們要報恩。怎麼樣報法呢?有些道友就問我了,怎麼樣報恩啊?你念經就好了,乃至於四句偈都好,念四句都可以,隨便你哪四句,哪部經上的四句話都可以,也算報佛恩了。

夢參老和尚:這麼多法門,我應該學哪個法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