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年薪12萬變百萬,頂級科研人才跳槽被國企起訴:影響中國

最近,微博上出現了一篇標題為《離職能直接影響中國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國企底層?》的文章,瞬間引起大量網友們激烈議論。其文章內容指出,一位名叫張小平的頂級科研人才,曾擔任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低溫發動機副主任設計師職務,長期負責百噸液氧煤油發動機等相關國家重大型號研製及預先研究任務。但是在近日,這名頂尖科研人員卻被一家名為“北京藍箭空間科技有限公司”所挖走,據說離職前的待遇是12萬一年,而跳槽到民營火箭企業年薪卻直接達到百萬。

值得一提的是,文章中還指出,在張小平離職後,原研究院以本人離職將從某種程度上會影響到我國載人登月重大戰略計劃的論證和策劃工作為由,將其起訴,並提出希望他能夠重新回到職位,放棄外界的百萬年薪誘惑。也正是因此,這篇文章才會在微博等互聯網上引發廣泛議論,大家都在討論,張小平的離職究竟應不應該?愛國主義情懷的帽子當真可以亂扣嗎?

因年薪12萬變百萬,頂級科研人才跳槽被國企起訴:影響中國

隨後,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到了張小平離職前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六研究院院長劉志讓,他表示:“張小平本人擅自離職,經過多次談心做工作無效,為了挽留此人,單位才通過法律途徑提起仲裁,但在提供給相關機構的材料中有誇大其作用和貢獻的表述,被網絡利用進行炒作。”劉志讓還表示:“因為優秀的骨幹較多,所以他的離職並不會對全局產生太大的影響。”

因年薪12萬變百萬,頂級科研人才跳槽被國企起訴:影響中國

話語一出,網友們再次炸開了鍋了,既然離職對全局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那麼又為何被冠上影響中國登月計劃的天大帽子?而且,以現在的社會消費水平而言,張小平作為國家最頂尖的科研人員,離職前的年薪才僅僅12萬一年,與跳槽後的百萬年薪相差巨大,是不是有些太不公平了?

因年薪12萬變百萬,頂級科研人才跳槽被國企起訴:影響中國

對此,有網友留言道:“頂級科技人員才給12萬年薪,真是奇葩。”也有網友指出:“都2018年了,房價物價上天的年代,一個去民營的百萬年薪,在國企只給12萬年薪?老婆孩子還有房子和兩家老人都靠什麼來養活?”另外,部分網友也稱:“難道去民營企業工作就不算髮展中國航天事業嗎?非得是國企才算愛國?領導說責任說理想時說得人滿腔熱血,員工看到工資單就心寒,離職謀求發展還被老東家以法律手段要挾,呵呵。”

最後,大家覺得張小平的離職究竟是對還是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