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改革家張居正成為首輔後為什麼不重用剛直不阿的海瑞?

嫣然一笑992


社會改革,常常通過一些清正剛直的人去參與,才能成功。那麼,以海瑞之嫉惡如仇、廉潔奉公,為什麼得不到明代改革家張居正的重用呢?

《明史》說:“瑞生平為學,以剛為主,因自號剛峰,天下稱剛峰先生。”還說:“海瑞秉剛勁之性,戇直自遂,蓋可希風漢汲黯、宋包拯。苦節自厲,誠為人所難能。”

此種品性,確實值得人們學習,值得人們讚佩,值得社會大力推崇。

但是,美籍華人學者黃仁宇先生卻說:“他的所作所為無法被接受為全體文官們辦事的準則。”

由此可見,海瑞的為人處世還值得商榷。

一、不易用:容易被他人利用。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二月,海瑞安排好後事後,嚮明世宗朱厚熜呈遞了《治安疏》,批評朱厚熜迷信巫術,生活奢華,不理朝政等等。朱厚熜讀了海瑞的《治安疏》後,異常震怒。於是,就把海瑞抓捕入獄。


朱厚熜(劇照)

當有的朝臣藉機主張對海瑞處以絞刑時,被首輔徐階和刑部尚書黃光升壓了下來。於是,海瑞的命保住了。也就是說,徐階和黃光升是他的救命恩人。

明穆宗朱載垕繼位後,海瑞被釋放出獄,官復原職。不久,首輔徐階提攜海瑞做了大理寺右丞。


海瑞(劇照)

之後,當徐階被御史齊康彈劾時,海瑞上了一道奏疏,主要意思是說:徐階雖然有缺點,但是自主持朝政以來,為國勤謹努力,不辭辛苦;為人寬宏大量,包容體恤。而且說,齊康甘為鷹犬,比次輔高拱還可惡。

當時,徐階和高拱已經勢同水火,在這個關鍵時刻,這篇奏疏的效果是,受到徐階提攜的一些言官,全力攻擊高拱,最後導致高拱致仕。

高拱(劇照)

這一事件背後,隱隱約約地說明著,海瑞幫著徐階清理了政敵。也就是說,海瑞被徐階當槍使了。

二、不想用:不管不顧認死理。

隆慶三年(1570年)夏天,朱載垕重用海瑞為右僉都御史(正四品),外放應天巡撫。轄區為應天、蘇州、常州、鎮江、松江、徽州、天平、寧國、安慶、池州十府及廣德州,多為江南富庶的魚米之鄉。

這樣一來,海瑞管理了大明王朝大半個糧倉,這個職位的重要程度可見一斑。

海瑞擔任應天巡撫期間,制定了許多嚴苛的施政條款,其中最主要的一款是“退田”。這一條款的實施,影響到了他曾經的救命恩人徐階。


致仕後的徐階(像)

不要以為徐階鬥倒了嚴嵩,徐階就是多麼地清廉。其實,據統計,嚴嵩的地產只有徐階的十七分之一。此時的江浙一帶就是被以徐階為首的士紳階級把持著。

嚴嵩(劇照)

當海瑞得知徐階的三子徐瑛霸佔民田、魚肉鄉里、強佔民女的惡行後,迅速查明真相,立即判處徐瑛死罪,並嚴令徐家退還相關田產。而且,當海瑞得知徐階圖謀解救他的兒子時,忙不迭地將徐瑛斬殺了。

這樣看來,海瑞確實剛直不阿,是非面前,只認死理,不管其它。就是涉及到提拔自己,救了自己命的恩人,也是如此!

三、不願用:道不同不相為謀。

隆慶六年,張居正把高拱排擠出權力最高層,成為首輔之後,海瑞曾給張居正寫過一封書信,言辭之間悄悄地申明瞭自己的意願:施展才能,參政為國,效力社稷。

張居正拜讀了海瑞的書信之後,很明確地告訴他,您所理解、把控、運用法律法規的方法,現在已經不時興了。您搞的突擊嚴打那一套,現在已經行不通了。

如今,關於您的謠言越來越多,而且氣勢洶洶,聽到的人們都被搞得暈頭轉向,不知所以然了。

我現在雖然勉強當了國家的首輔,掌管著朝政,也只能是在朝堂上參與政事,不能為您消除那些不利於您的閒言碎語,很是對不起!


張居正(劇照)

張居正的話語,看似委婉客氣,實則暗蘊著諷刺、不屑,但基本上又是實話。

這樣一來,弄得海瑞說不得道不得,一點脾氣也沒有。道不同不相為謀,施政理念的不同,導致二人不能搭班子共事。

綜上訴述,海瑞如此的性格特徵,如此的為人處世,警示著人們:他剛直得容易被別人利用;他清正得不講任何情面。他就是一枚不知道何時會爆炸的定時炸彈!



定時炸彈(像)

張居正的改革,可是在“宮府”和悅相處的情況下進行的!

再者,雖然二人都痛恨貪官汙吏,反對士紳兼併土地,但張居正認為“三尺之法不行於吳久矣”,海瑞的理念、作為不適合現實中的大明王朝。

為此,張居正掌控大明朝政後,駁回了多人的建議,沒有讓海瑞參與他的改革。


老王頭談歷史


張居正不敢重用海瑞,剛直不阿的海瑞,道德要求太高,這樣的人更適合作為一面旗幟,讓人們去瞻仰去追趕,但是不適合作為一個官員在官場上混。

要知道張居正是一個改革家,也做實事,為了大明朝算是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張居正卻不能說是一個清官,史載萬曆皇帝登基的第一年,張居正就著手在老家江陵建造豪華府第,歷時達3年,花費20萬兩。這些錢據說是當地官員孝敬的。

像張居正這種又能幹又貪汙的,把海瑞放自己面前,這不是噁心自己嗎?要知道海瑞可是個敢抬著棺材罵嘉靖的主,嘉靖都不敢把海瑞放自己面前,有人會說嘉靖昏庸?其實說實話,嘉靖只是重用了一個嚴嵩,其他的其實與昏庸沾不上邊,最多是比較懶,喜歡修道而已。

海瑞要是被重用之後,估計第一個罵的就是張居正,在海瑞心裡,你做事是應該的,因為你是首輔在那個位置上,但是你貪錢就是不對的,不管你要錢是幹什麼,就算你貪錢是為了疏通關係,給手下點甜頭,讓手下可以盡心辦事,這樣也是不行的,因為所有人在所處的位置上就該好好辦事,這是要以聖人的標準要求張居正啊,張居正肯定是做不到的。

既然這樣,張居正將海瑞放到南京,作為一面旗幟標杆,也算是發揮了海瑞的作用。


楓葉0829


張居正用人一向主張重用循吏、慎用清流。循吏做事認真執著,注重結果,不太顧及做事過程中的道德約束。而清流則總是把道德放在第一位,說的多爭論多,往往很少能幹成事、幹好事。

海瑞就屬於清流這一類。張居正擔任首輔後,讓三品以上的官員推薦幹部,舉薦海瑞的人也不少,吏部尚書楊博就是其中一個,他找到張居正說打算啟用海瑞。而張居正則說不準備用。楊博大感意外,這樣的清官好官為何不用呢?

眾所周知,海瑞是個大清官,為迫使皇帝聽他的意見,他曾抬著棺材給嘉靖皇帝上萬言書。嘉靖皇帝十分震怒,但並沒有殺他,只是把他關進監獄了事。嘉靖死後,徐階考慮海瑞清官的名聲,就把他放了出來,並安排他到最富裕的江南應天府任巡撫,管理應天、蘇州、松江、鎮江、常州、徽州、寧國、池州、太平、安慶等十府。

可是,海瑞在那工作兩年,就把那弄的烏煙瘴氣,官員有意見,有錢人家紛紛逃跑,致使經濟蕭條,賦稅銳減。原因是,海瑞處理公務、斷案無章無法,意氣用事,感情辦案。官司不管是非曲直,總是有錢人敗訴。催交賦稅窮苦人交不起一律免除,均分攤到有錢人頭上。為此地方士紳意見很大。

官員出行,本有儀仗規定,可他就是騎驢,使同僚怨氣重生,導致劾疏不斷。海瑞是個理想主義者,讓他治理一方實在是難為他了。工作搞的如此糟糕,海瑞也很不爽,一氣之下辭了職。張居正認為,論人品,海瑞清正廉明無懈可擊,論做官,海瑞不能造福一方,如果給他個閒差,人們會罵我不重用他。 所以,只有棄之不用。


歷史的波瀾壯闊


先把林語堂的話送給那些說海瑞無能的人,海瑞無欲則剛,而水至清則無魚,他的道德要求太高別人做不到,張居正肯定是做不到的,他信奉錢要拿事要辦生活享受不能差。放一個清廉無私的在邊上上眼藥嗎?他的《治安疏》連那麼強勢的嘉靖帝都敢罵。

海瑞的價值在於其無以復加的高尚道德情操,張居正看的很明白,南京才是海瑞的好去處,官位最終也很大,就是沒錢,反正他也不貪汙,在哪都一樣,但是海瑞的智商肯定不低,至少在黑暗的官場可以善終也是需要點本事的,而他對張居正的評價“工於謀國,拙於謀身”這是大部分人認為中肯而準確的,張居正沒有重用海瑞,海瑞卻這麼瞭解張居正,說明他的眼光不錯。

按道理說張居正不清廉應該是海瑞的頭號敵人,是因為海瑞自身的性格道德使他不願意向腐敗妥協,他要的是名,事實上他做到了,在明朝做個清正廉潔的清官又是敢直言強諫的諍臣卻能善終,放眼在坐諸君,誰能做到?我是做不到的。



清風照佳人


  • 海瑞以剛直、清廉和不畏強權名滿天下,但在玩弄權術上,用“低能兒”來形容也不為過。因此,如果張居正重用海瑞,以他的手段,海瑞根本不可能威脅到張居正的宰輔位置。

無人能否認海瑞是一個幹才,可一旦用起來肯定出現問題,因為他完全不符合張居正提拔用人的標準。在漫長的官場生涯中,深處帝國權力中樞的張居正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用人標準,概括起來就是八個字,“

重用循吏,慎用清流。

循史,就是那種多做事,少說話,並且頭腦比較靈活的官員;清流,就是滿腦子一根筋,只知道道德教化而不知道變通的官員。很遺憾,在張居正心目中,海瑞就是後者。

在張居正看來,海瑞這個連皇帝都不怕的人,一旦真正進入了權力中樞,他一定按照自己的“一根筋”來評判。試想,如果海瑞看到張居推行的改革政策不順眼,可能站在道德角度振臂高呼,一定會引起那些自命不凡的官員的響應。

  • 張居正因為害怕海瑞的“峭直”,儘管面對輿論高度地推崇海瑞,但是就是不重用他。為此後人很是詬病張居正,認為他心胸狹窄,嫉妒海瑞,拼命地打壓海瑞。張居正對海瑞的棄而不用是理智的,在封建官場中要幹大事,僅僅憑道德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對這點張居正深有體會,他在官場上的發達已證明了要有大的作為,是不能保持個人品德的高潔,有時還得不擇手段,自汙名節。



海瑞生在廣東,四歲就喪了父親,孤兒寡婦靠著祖上留下的幾十畝土地,勉強生活。母親謝氏性格剛強,對海瑞從小就要求嚴格,海瑞也是從小就懂事,他認真讀書,從不惹母親生氣。他自號“剛峰”,立志做一位不謀私利、剛正不阿的好官。嘉靖二十八年,海瑞憑藉自己的文章《平黎策》中舉人,海瑞的仕途彷彿一片光明,但是嘉靖二十九年、嘉靖三十三年兩次會試失敗,海瑞放棄科舉考試,在海南當起了老師。

海瑞把張居正當做自己的知己和同道,他給張居正寫信,表示願意為張居正變法出力,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他還很積極地對變法提出了一些具體的建議和措施。在回信中,張居正表面上稱讚海瑞的忠勇和剛直不阿,言下之意卻全在打太極,您大才難以小用,我這裡實在容納不下。就這樣,在張居正當權的十年之中,海瑞一直賦閒在家。

黃仁宇先生認為海瑞在那個封建的社會體制下是一個十足的好人,是一個應該流芳百世的清官。但是,在那樣的一個社會制度下,這樣的人並無用處。為什麼這樣說呢?嘉靖皇帝有一段話說:長江和黃河好比清官和貪官,長江可以灌溉流經的數省,同樣,黃河也可以灌溉沿途的各省,澆灌莊稼,造福百姓。但海瑞偏偏要讓我重用長江而廢棄黃河,這怎麼可能呢?



億偲朢


人性的本質是貪婪。

張居正很明白,海瑞太清白了,對自己苛刻,也這樣要求別人,這是不切實際的,所以他去哪裡當官哪裡的官員都如喪考妣,在他面前演戲,裝窮,就怕被抓住小辮子,這樣誰還有心思幹活,就想把他弄走,下面沒有群眾基礎,朝中也無人,這是不可能做出一番大事業的, 但是民眾心中都是嫉惡如仇的,所以急需一個像海瑞這樣的人做精神偶像,但也僅此而已。

張居正太明白了,嘉靖,萬曆也很明白,所以他只能當大明朝的吉祥物,不能委於重任。

張居正生活奢華無度, 而且有仇必報,但是他開創了大明的中興,而海瑞呢,能說出來什麼特別重要的貢獻嗎?



現實的抗爭者


明朝一代,清流文人有個超級情節,那就是殉節而死。他們覺得這樣就能名垂千古了。海瑞海筆架,就是這類人,而且是清名快頂到天的清流。

張首輔是一個結果為導向的領導,給我想要的結果就行,其他不太管,所以他用人重務實派,對清流就是現在常說的務虛派(非貶義)比較慎重。

海瑞是一個非常理想化的人物,而他對行政管理的確缺乏經驗。

做人沒有話說,道德、自律都很好。但好人不一定是好官。

好官的標準是上讓朝廷放心,下讓蒼生有福。海瑞做官有原則,但沒器量;有操守,但缺乏靈活;有政德,但無政績。這一點,張居正看得很清楚。

而且,海瑞清名太高了,要用就得給高官位才行,否則就是羞辱。但按海瑞那性格

,站的越高下場越慘。


歷史小壯丁


這就是古代文臣的悲哀之處!誰都想成為一人文下!萬人之上!若張居正啟用海瑞拿不是自找麻煩!憑海瑞之為人做事風格!豈容張居正眼裡摻沙子!所以張居正不推薦和啟用海瑞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關山毓秀


海瑞眼中只有公理且不乏忠誠。但缺少對世事的洞察。什麼是能力?不是光看到問題。而是還要能解決問題!


小乙眼中的世界


海瑞是個直人,但直人不一定是好官。就比如現在的一個企業,總經理如果是個事事嚴謹平常一絲不苟,不能容別人半點錯誤的人,這個企業未必活得長,手下人也會離心離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