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低溫受傷綜合症:分析因受傷發生嚴重死魚的成因和防控措施

每年的冬春低溫時段(大約是12月至第二年的3月),有一個現象特別令養魚人頭疼的事,賣魚和買魚下塘的人很多,但往往這個時候魚類特別容易暴發受傷後的爛身、充血及其赤皮、水黴病相當嚴重,其後大量死魚,我們暫且稱為魚類低溫受傷綜合症,這個"劇情"年復一年的每年都在上演。

魚類低溫受傷綜合症:分析因受傷發生嚴重死魚的成因和防控措施

(水黴病)

一、冬春死魚之因

每年的冬春季節大家習慣於打網捕魚賣魚和買魚下塘,現實中很多人喂得好魚,但很多人弄不好魚。在水產行業中,大家都認為每年的冬天低溫好運魚,但是,稍有不慎每年發生的魚傷死魚,造成的損失也不小。究其原因,大多數是因操作技術不熟練,野蠻捕撈,拉網捉魚不精細,渾水嗆魚,或者象上市魚那樣的裝魚密度過大,或者裝運的水質惡化,或者遠距離的長途魚,或者過秤時瀝水過久乾魚過久,等等,這些不當操作如果打魚上市場作為食用魚去賣倒無所謂,但如果作為再養魚那就惱火了。

魚類低溫受傷綜合症:分析因受傷發生嚴重死魚的成因和防控措施

(魚體嚴重外傷)

很多養魚人覺得年關時魚多且魚價又低,大量塘口也集中開塘賣魚,今天賣了明天又賣,拉網次數多,魚體折騰受傷當然就嚴重,這種情況下所購買的魚拿來做苗種再養時,天生的低成活率就很有必然性。這些受折騰後的下塘再養魚,或轉塘後或捕撈後(底泥泛起池水攪渾後又沒處理)的留塘魚,起初之時恰逢低溫致病症狀不明顯,很有隱蔽性讓人不知不覺。也許到了開春水溫升高之際,或者氣溫陡降突升讓魚類產生嚴重應激也會升高池塘的發病率,由此便開始了發病且難以治療。

魚類低溫受傷綜合症:分析因受傷發生嚴重死魚的成因和防控措施

(水黴病)

每年冬春季節這段時間的下塘魚死亡遭的損失不小,其實,經過這麼多年的歷練和觀察,最低溫時節是最不適合放魚苗下塘的,低溫時段魚在嚴重受傷後治癒的可能性很小甚至無藥可救,如果受傷後發病大多是死的多活的少。每年都發生,每年也在說,但每年都出現,年年買魚年年都遭,這教訓應該是很深刻了。有時魚受傷不明顯,但也有隱性受傷,比如內傷、松甲、脫粘粗甲、未見明顯的表皮傷痕及脫甲現象等,條件不利時會引起受傷部位慢性發炎,低溫時段兩個月左右都有可能發病,造成魚類慢性發病,讓人防不勝防。

魚類低溫受傷綜合症:分析因受傷發生嚴重死魚的成因和防控措施

(痘瘡病:魚傷後患病魚體上產生石蠟樣增生物)

二、魚類低溫受傷綜合症的可能避免方法

當然,也並不是說年底年初都不能買魚下塘,需要注意的是,買魚最好是買一冬到頭沒停喂的喂料魚,短途魚,抬網魚或者網箱魚,健康魚(不體瘦的魚、無病之魚),合理運輸的魚,找很有養殖經驗很有責任心的養魚場點購魚較為妥當。儘量不買長途魚(疲勞衰弱),清塘魚,湖泊、河道以及水庫等大水面的魚(這類魚在寬大水體很少受驚擾鍛鍊)等。還有一點關鍵的是要特別注意魚下塘後的傷亡警戒性,至少要搞好下塘前謹慎小心、下塘後用藥預防,魚能吃料時儘量趕緊投料餵食開口,不要一直到了魚兒開始死了才著急,問東問西也為時已晚了,恐有妙手回春之術也難以救治。

魚類低溫受傷綜合症:分析因受傷發生嚴重死魚的成因和防控措施

魚類低溫受傷綜合症:分析因受傷發生嚴重死魚的成因和防控措施

以上兩圖:上圖舀魚工具易傷魚;下圖舀魚工具不傷魚。

在魚兒捕撈後,魚體會分泌大量黏液,加之拉網時翻動水體導致渾濁,魚兒激烈跳躍衝撞,恐慌驚嚇不適應狀態的應激反應大,心跳加快,耗氧率會急速增加,故捕撈後(抬網、網箱同理)要將魚在網內緩和留停一段時間(但網內魚的密度也要適當)或用水沖洗魚體更好,稱為"暫養",能加速排除糞便空腹,並沖洗掉魚體上分泌的黏液和因捕撈及操作使魚發生應激反應而產生的濁液,特別是魚鰓上的附著髒物,有利於魚類逐漸適應密集狀態,恢復體質以提高應激適應能力,增加耐運輸性。

魚類低溫受傷綜合症:分析因受傷發生嚴重死魚的成因和防控措施

(對比:下條魚魚體外傷、體表脫甲)

還有,儘量不買大個子魚,越大的魚掙扎越兇越容易受傷,每年的大個子魚死亡最量大。其實適當規格的小體魚同樣在一個生產週期能達到上市規格(比如10釐米左右的草魚苗當年同樣能長到2斤以上),並且養殖效益比投放大個子魚高得多,因為養魚效益和魚的增重倍數是特別相關聯的,即魚的增重倍數越大,養殖效益越高。

魚類低溫受傷綜合症:分析因受傷發生嚴重死魚的成因和防控措施

(魚頭部撞傷擦傷刮傷後引起的潰瘍病)

魚的頭部受傷,大多是魚的撞傷造成。魚的尾巴受傷大多是過秤時,魚擺得兇,尾巴扳起在桶子口沿上刮傷的可能性最大。大家買魚時最專注的是:魚過秤時狠起延時瀝水,深怕水佔了重量,但是,其實這個時候魚乾擺得喊救命了(只是我們聽不到而已),這是一個最危險的環節。當魚體長時間相互受壓後,這和人一樣,就會引起受壓部位組織的血液流動不暢,容易引起機體組織萎縮壞死。轉魚工具或過秤計重的容器中魚處於水少甚至沒有水的情況下,魚與魚之間相互堆積壓榨,這種魚傷的表現是胸鰭基部或腹鰭基部常會出現充血、潰爛,這是因為魚在受壓時用胸鰭和腹鰭或鰭條支撐身體,承受堆積魚重壓力的緣故。即使當時看到沒傷的也容易內傷(隱性受傷)。應該舀魚快速瀝水,再倒魚在裝有水的魚桶中過秤。還有一個最易忽略的是魚的體質問題,很多人秋天早早的就停料了或者體質差弱的魚不買為好。

魚類低溫受傷綜合症:分析因受傷發生嚴重死魚的成因和防控措施

(不利:魚在密集狀態下的缺氧現象)

我們要把魚當人來看待的話,很多問題本就可以避免的。不管魚受沒受傷都須用藥預防為宜,別聽那些"低溫不用藥"之說。儘量帶水過秤、帶水裝魚,這樣可以不會發生傷病死魚或者至少降低魚體受傷幾率,從而提高成活率。

魚類低溫受傷綜合症:分析因受傷發生嚴重死魚的成因和防控措施

(不利:魚受驚嚇恐慌)

另外,儘量避開水黴真菌的暴發適溫階段(水溫18℃以下)動網打魚買魚賣魚,在每年的3月以後或11月以前最宜,因為這時候買的魚即使魚受傷有傷,大多也是赤皮病、潰瘍爛身病等類,相比較於水黴病這些病種在治療上容易救治得多,治癒率的可能性也大得多。

魚類低溫受傷綜合症:分析因受傷發生嚴重死魚的成因和防控措施

(傷口上長毛---水黴)

三、魚類低溫受傷綜合症---赤皮水黴併發症

魚類低溫受傷綜合症,也可稱之為赤皮水黴併發症,魚類在低溫時段受傷後發病,前期赤皮病(尚可救治),後期水黴病(嚴重時無救),也就是說,先有傷口發生赤皮病,繼而再在傷口上滋生水黴,其間還可以併發潰瘍病、痘瘡病、皰疹病、癤瘡病等,當然或許還可能繼發低溫蟲害病比如寄生斜管蟲、鰓黴病等。魚類低溫受傷綜合症的形成鏈條是: 魚受傷+有病菌感染=赤皮病+有真菌感染=水黴病=形成赤皮水黴併發症。

魚類低溫受傷綜合症:分析因受傷發生嚴重死魚的成因和防控措施

(不利:嗆了渾水的魚)

魚類低溫受傷綜合症發病症狀大致是:遊動失常,上浮不下沉,行動呆滯,前期赤皮病狀明顯,皮膚潰爛、充血出血、明顯傷痕、缺鱗脫甲、鰭條壞爛、頭傷嘴爛等,後期水黴病狀明顯,在魚的頭部、吻端、尾部、軀幹或鰭條,有時甚至在鰓部都有水黴(即毛狀體)寄生,最後衰竭而死。

魚類低溫受傷綜合症:分析因受傷發生嚴重死魚的成因和防控措施

(赤皮病:脫甲,鰭條和魚身充血)

四、魚類低溫受傷綜合症的救治探討

發生魚類低溫受傷綜合症時,如果魚兒傷得嚴重,基本上是無藥可救。提倡用藥救治是為了對有些傷得很輕和處於前期赤皮病階段的魚類,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如果魚的傷口還沒長出水黴,可能還來得及治療,也許有一線希望。凡是有嚴重外傷的魚病,應該講究療程治療,療程治療就和人得重病了住院治療一樣,連續用藥好幾天甚至十天才行,一點也不能馬虎,儘量採用"外用+內服"的方法,不要想起了就用一下,忘了就不用,這些都是無用功。

魚類低溫受傷綜合症:分析因受傷發生嚴重死魚的成因和防控措施

(魚體內傷的出血現象)

有些人說某某藥有特別好的效果,承認有些藥確實效果很好,但有一個假象須注意,有些藥的效果往往是一種巧合。有時經過長時間的死魚,該死的魚死得差不多了,剛巧又用這藥後死魚量減少了,就認為這藥有特效。這也是某種藥在這家用了似乎很有效,但在另一戶用了卻無效的最好解釋。

另外,現在被禁用的孔雀石綠,其療效被人為誇大被神話,用於治療水黴病時效果並不盡人意,現在反倒成了水產業被詬病被攻擊被謠言的藉口。

1.浸泡藥浴:苗種下塘前浸泡用:食鹽1-3%(或者粘水口嘗感覺微有鹽味即可)或加數滴浸泡5-20分鐘;每立方米水體放15-20克高錳酸鉀水溶液藥浴15-30分鐘;或用其它殺菌藥泡浴。

2.消毒防治:苗種下塘後,應全池遍灑1-2次殺菌消毒藥預防。比如

聚維酮碘、苯扎溴銨、溴氯海因、二氧化氯、二氯異氰尿酸鈉、三氯異氰尿酸等。清除殺滅水體中的致病源,將水黴病的防患於赤皮病(受傷致病)之前,即使苗種有傷,經過一段時間的生長和恢復後,受損傷的魚體也可以得到恢復。

3.內服:使用清熱解類、消炎抗菌的藥物拌料投餵。比如三黃散、大蒜素等。

4.食鹽小蘇打合劑:每畝水面1米水深使用食鹽5斤加小蘇打5斤混合潑灑,第二天使用碘劑(複合碘、聚維酮碘等),其後可以再使用食鹽加小蘇打合劑一次,據說此合劑對防治水黴菌效果很好。

5.水黴專用藥:硫醚沙星即常見的"水黴淨"藥品,對引發魚體水黴病的真菌有獨到的殺滅作用,同時也對嗜水氣單胞菌、鰻弧菌、遲緩愛德華氏菌和柱狀嗜纖維菌有良好的殺滅作用;水楊酸:化學名稱是“鄰羥基苯甲酸”;二硫氰基甲烷:對水體病菌、真菌、藻類和原生動物都有很好的殺滅和抑制作用。

6.中藥:五倍子每立方米水體放2-4克,先將五倍子磨碎後用開水浸泡,有收斂傷口之效,可防治魚類白皮病、赤皮病、水黴病及爛鰓病;每畝水面用菸葉1-2斤,加水煮2小時,連汁帶渣兌水全池潑灑;每畝水深1米,用樟腦精3兩,化水全池潑灑,每天1次,連續3天;大黃+硫酸銅:大黃2.5-4克/立方米、硫酸銅0.5-0.7克/立方米全池潑灑。大黃使用前、可先將大黃用0.3%的氨水按1:20比例(沒氨水時用碳酸氫銨替代,可按1斤大黃加20斤碳酸氫銨加水浸泡),浸泡12~24小時使蒽醌衍生物遊離出來,以提高療效。

7.大蒜素+二氧化氯:每畝用250克大蒜素加250克二氧化氯混合後全池潑灑。

8.強氯精+戊二醛:強氯精2斤/5畝,戊二醛125毫升/畝,全池潑灑。

9.生石灰:水質不良時,施用生石灰每畝20-40斤調水潑灑,有良好的輔助效果。據研究發現,水黴菌在接近中性的水中更容易繁殖,而在偏鹼性環境則不容易爆發,當 pH值>8.0以上時基本不出現,證明pH值與水黴病發生有關,據此為依據,可以使用生石灰水潑灑提升pH值。

10.使用其它市售專治水黴病及其它滅菌藥物。當然,目前市售防治赤皮病、水黴病的藥物很多,但效果大多不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