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大一都会很迷茫?

林文泉


自己的亲身经历,几年前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挺迷茫的,因为一下子从高中那种繁重的学业中解脱出来,突然有点不太适应,大学的学习任务没有那么紧凑,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在大学里找一些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社团去参加一样,大学是一个锻炼自己综合能力的地方,为你毕业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做一些铺垫和积累,当你觉得迷茫的时候,可以提前看看,如果你大学毕业以后想要从事什么方向,专业方面的证书可以考一考!都会让你的大学生活丰富起来,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去寻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合肥张小白


我觉着百分之八十的同学在大一都会迷茫。

刚从高中紧绷的学习中过渡到大学,很多同学都会陷入迷茫阶段。拿我自己来说吧,高三考完试收到录取通知书后悄悄告诉自己上大学要好好任性放松一下。

刚上大学对于自己的专业不了解,甚至于说不知道他以后能干什么。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一直被“大学你就可以玩”这个观念洗脑,刚开始不知道怎么去学习,有一点作业就感觉很累,读了两个月都不知道自己学了什么。对,就是这样,开学这么久的我一脸懵逼。迷迷茫茫的一学期就过去了[捂脸]

大一迷茫很正常,甚至大二大三大四迷茫也很正常,迷茫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心理颓废了,停下了进步的步伐!

如果你迷茫不知道干什么,那你多去跑跑步,锻炼身体,为以后工作打下基础,工作后你不会有这么多时间!如果你迷茫了,多看看书,读万卷书,如行万里路,书到用时方恨少,相信知识储存着总有用到的一天!如果你迷茫了可以多参加一下社团活动,多交些朋友,锻炼一下交际能力!社会就是人与人组成的,善于交际可能会让你以后少走许多弯路!





十一月贝贝


我觉得是的,我就是大一,刚上大学。

其实我高考考的不好,所以只能在省内上学,因为父母觉得一本比二本好,所以我第一志愿放弃了我喜欢的专业,选择了学校。

因为选择了不喜欢的专业,但想学的专业一般不开设转专业,所以肯定没戏了。我只能自学或者考研考这个专业,但考外省的学校和别的专业是最难得。我很迷茫。

大学其实和高中不一样,高中心思单纯,一心想学习,有一点娱乐活动都感到很满足。但大学,娱乐活动挺多,但没有好朋友,寝室人也都不是那种能够说真心话的人。都是各自行走,没有结伴。对朋友很迷茫。

虽然我离家不远,而且我适应能力强,但大学总有很多问题困扰我,我感到迷茫。其实也有自己的小目标,想把几个证书拿到手,好好考研,看看自己是否有勇气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加油,路还长,还得走。


小可爱7035435787395


我也是大一的,不过我好像没有,我们宿舍有人是这样的,一般的适应能力比较差都会这样吧!不要想太多,以后还要在这个城市生活4年呢,我是5年,而且我离家还很远,平时干点事,不要让自己闲的发慌,否则会更迷茫,多运动,参加社团,以后的生活求职需要开朗点,尽可能增加交际。差不多就这样了。


寝室食味


是不是大一都会很迷茫?


您好


网上有这么一些段子

大学毕业才发现,不是我上了大学,而是被大学上了。

拿着一麻袋的钱来读大学,买了一麻袋的书,毕业把书卖了,还买去到一个麻袋。

。。。。。。


搞明白为什么上大学,不是高中老师给您说的,高中苦了大学就轻松了,那是扯淡。


大学也是需要做规划的,专业课学习,参加社团,做兼职,考研等等


大学也是考验个人自律的时候,所有的事情都的自己支配。


大学专业也是自己未来工作和职业发展的基石,也是不能落下的。


加油吧


周跃勇老师


不止是大一哦,毕业后更迷茫,工作了也会迷茫,在忙碌中的某个瞬间会突然觉得我现在做的事真的适合我吗,有什么用呢,然后也许接着麻木工作也许会换新的,然后迷茫的感觉又会来到,三十岁 四十岁,也许到了折腾不动的时候压根不愿意想迷茫这件事了


Kelly在奋斗


有人说,大一不会迷茫啊,大一不就是放松,吃喝玩乐嘛,迷茫是大四应该干的事情,但是,这样不好。

大学四年,你站在入口面前时,会觉得四年很长,不要着急,我已经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高三胜过,让我放肆地玩吧!但你踏入后,才发现,四年,弹指一挥,四年,转瞬即逝。真的不要等到毕业了,回首过往才幡然醒悟,该考的证书没考,该努力学习的知识没学。

其实,大一迷茫很正常,经过了高三老师们的反复‘折磨’,到了大学,没人再去管你,没有老师会时刻为了你的成绩担心。这时候,你只能靠你自己。在这样一个浓缩型的社会当中,你会有许多朋友,有人离开,有人加入,有人成了一辈子的兄弟,有人成了一生中的过客。

大一,不要迷茫,要确定前进的方向,不要害怕失败,不要害怕失去。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参加学生会,参加比赛,别放过任何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多拿证书,多努力学习,多看好书,多出去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又走走。加油!


宁视天空


我是感觉大一还不是迷茫的时候。

脱离高中繁重的学业,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心情才彻底放松下来。特别是入学的前几天,感觉大学里的一切都是新鲜的。没有高中那么多的作业,没有老师逼你死记硬背,一切都靠自觉。大一还是以了解学校和专业为主,当然,如有有时间的话,可以多参加一些社团或者自管会之类的组织,会对以后的外联和管理上有帮助的,总体上来说比较轻松和无忧无虑的,只要不挂科,修够学分就可以了。真正需要发力的还是大二和大三,你需要提前规划好你的毕业论文的方向和主题,并为此需要储备大量的资料,以备答辩时可以一次性通过。当然你还要思考你以后的就业方向,随时关注理想公司的招聘动态,以便随时调整。当然,我不是专业的,以上的观点是我作为过来人的一些见解,欢迎随时指教。


多愁善感的小神仙


十八年,父母就像铁轨,你就像轨道交通工具。

基本不可能越轨。

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的高墙,虽然不至于体制化,至少你也轨道化了。

有一天,有人告诉你

你的申请(考试)通过,你可以出狱(出轨)。

你会这样。

电影里面的他甚至未经允许都不能正常上厕所。

现实中的你18年的吃喝拉撒,甚至人生目标都由父母决定。

人生迷茫的过程,也是适应生活,寻找目标的过程。

所以迷茫不可怕,失去了目标才可怕。


联视频


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

高中天天三点一线,但过得充实

大学可支配的时间很多,却觉得迷茫又心累

其实大多数刚进入大学的年轻人,他们当中有90%都是迷茫又无知的,甚至包括一些大二大三的学生。而探究其原因,他们迷茫的原因其实都一样。

这里我推荐一部评分很高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

影片里面的老人布鲁斯,在监狱的高墙中待了五十年,从刚开始的痛恨,到习惯监狱体制的一切(安排和绝对的服从),而有一天突然获得自由,从高墙中释放出来,却感到无从适应和迷茫,反倒不知道如何生活下去,最终选择自杀。

而这和一些刚进入大学的年轻人十分相似,之前因为过于习惯教育体制内的一切,前进的方向也早已安排指明,那就是考上大学。一旦突然给他们自由,让他们离开体制内,他们反而不知道怎么过,不知道下一步应该做些什么,于是在原地陷入不知所措的迷茫。

很多人以为高考结束后获得的都是幸福与自由,而不知道他们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价值信仰,面对面前的一片荒芜,不知道如何建立起新的价值信仰。

有些醒悟早的人在大一就能够确定自己的方向所在,并为之努力,也有些人大三大四依旧迷茫,毕业那刻回头感悟原来自己自己被大学“上了四年”。

1.大学其实并没有四年

大概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误区,其实大学只有三年。因为大四那年基本上实习的实习,考研的考研……这时吗完全可以算是80%的社会人士了。大学这几年就是从学生身份转变为社会人士的一个过渡阶段,而这个阶段如何度过,最后过渡的好不好每个人各不相同。

所以我们在迷茫思考大学这几年如何度过的时候,应该把时间尽量往短缩一些,压缩到三年,并且能够做到在大三那一年能够有所着落,无论是考研考公,还是对未来的职业规划,这样或多或少能够给自己一些多的紧迫感,提高奋斗的效率。

2.坚持阅读

前面谈到迷茫是因为价值信仰的缺失,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还得从关注思想层面,那就是阅读。而不是在网上百度一通“大学感到迷茫怎么办“,那些大神说来说去的无非就是健身,英语,广交朋友,拿奖学金……多数人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书籍是思想的延伸,通过阅读你能够通过别人的思想而让自己有所延伸,进而建立起自己的价值信仰,当你对某些东西持有一种深信不疑时,自然而然就能够坚持的更久。而一旦拥有这种相信时,所谓迷茫其实也就烟消云散了。

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

3.尽可能早并多拿技能证书

普通话、计算机二级、英语四级、驾照(奖学金能拿尽量努力去拿)……这些都是你在大学期间必须拿到的证书,也避免将来简历上技能与证书那一栏出现空白的尴尬,更何况这些很多技能都是在社会所必备的。

这学期驾校一起练车的同车好几个都是大四学生,我问他们为什么那么晚才学驾照,无非都是说大一大二光知道玩了,有一个交大的女生下午还要赶去市区面试,只能练半天。所以说你有这迷茫空闲的时间,用来多考一些技能证,也能够提升自己。

4.多大胆去尝试

在大学你能够接触很多新鲜的事物,其实只要你对此感兴趣并且不违法乱纪,都可以去大胆的尝试,并且试错成本也是非常低的。就像之前说的学生会,如何你想加入学生会来锻炼自己,那就加呗,但如何你适应不了这样的环境,那就及时退出。

你喜欢摄影,可以通过自己努力或者父母支持卖台单反,或许你毕业后还成立了自己工作室;你喜欢主持,可以在学校活动上积极的去表现,把握每一次机会……

多尝试的目的就在于尽可能在尝试中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找到自己真正想干的事情和目标方向,并为之而努力。

5.学会自救

路要自己走出来的最好,迷茫可以多去探索,从多途径搜集有用的信息,或者从别人的经历中找寻经验,最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康庄大道。 努力什么时候都不晚,可最怕的是,你有努力的信念,却连坚持的毅力都没有,这也许人与人最大的差距了吧!

希望大家能够像《肖申克的救赎》里面的安迪一般,不甘心随波逐流,被环境所同化,而是心中残存那股气,怀揣着希望和梦想,用了19年的忍辱负重去争取自己渴望的自由。而我们大多数人现在的处境,相比之下幸运太多了,那些迷茫根本算不上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