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硬气县城 血战清军81天 如今成全国竞争力最强县城

1644年5月28日,在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带引下,10多万清朝八旗精锐浩浩荡荡地通过山海关,涌向中原地区。

清朝八旗军队攻势如潮,所到之处,很少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倒是在位于江南的一个小县城,清军遇到激烈的抵抗。历时81天后,清军在付出死亡7.5万、战死3位王爷、18员将领的沉重代价后,才占领这座不起眼的小县城。

这座小县城叫江阴,如今是江苏省的一个县级市。

最硬气县城 血战清军81天 如今成全国竞争力最强县城

事实上,当清军入关后,江阴已经归顺新的政权。当清廷派来的新任知县方亨走马上任后,江阴上上下下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抵触行为。或许在江阴人看来,明朝灭亡、代之以清,都不过是一场“你方唱罢我登台”的改朝换代游戏,与他们的生活没有多大关系。

一纸看上去很平常的“剃发令”,激起了几乎所有江阴老百姓的同仇敌忾之情。

原来,清军入关之初,由于天下尚未安定,采取了较为怀柔的政策。1645年,中原局势基本平定。清廷摄政王多尔衮认为,是时候向顺治帝展示清廷征服明朝的成果了,就颁布了一道剃发令。

该命令规定:“自今布告之后,京城内外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尽令剃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

最硬气县城 血战清军81天 如今成全国竞争力最强县城

简而言之,就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令人意外的是,剃发令遭到了全国范围的抵制。特别是在江南一带,反抗异常激烈。他们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反清行动,抒写了极为悲壮、惨烈的一幕幕。其中,又以江阴的反抗最为悲壮。

老百姓心中有一种朴素的传统观念:“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这就是说,我可以接受你的统治,但是请你别动我的“身体发肤”。

“头可断,发决不可剃。”江阴百姓喊着这样的口号,在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三人的率领下,发起了一场“反剃发”的战争。

最硬气县城 血战清军81天 如今成全国竞争力最强县城

清廷当然无法容忍这种公开的反抗,派遣军队前来围剿。最初,清军以为江阴不过一孤城,守军也是一堆乌合之众,没想到,他们面对的却是一块硬骨头。攻克江阴,远远比与明朝正规军队作战更为艰难。

清廷摄政王多尔衮的弟弟多铎亲任指挥官,参与作战的有清廷册封的七王、十王、薛王等三位王爷,以及后来被加封为王的的博洛、尼堪、孔有德等人,阵容空前。清军数番增兵,总数一度达到10余万人。

看起来,清廷似乎竭尽全力,也要啃掉江阴这块硬骨头。

最硬气县城 血战清军81天 如今成全国竞争力最强县城

这场剃发与反剃发的战争,从闰六月初一到八月二十一日,一直持续了81天之久。最终,清军从南京运来24门巨炮,对着江阴城连轰了一个晚上,将江阴城轰开几个缺口。随即,清军从这些缺口潮水一般涌进城。

江阴全城军民抵抗清军81天,一共杀死清兵7.5万人、3位王爷、18员将领,有67000人战死。城破后,为了报复江阴的反抗,清军屠城10天,直到满城杀尽,方才封刀。20余万江阴军民,仅有53名老小幸免于难。

难能可贵的是,在这81天的血战中,20余万江阴全城军民无一人投降。

如今,江阴经济发达,连续14年,江阴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蝉联榜首。被誉为“中国资本第一县”。

最硬气县城 血战清军81天 如今成全国竞争力最强县城

这个面积仅987平方公里、人口仅124万的小县城,竟然有43家上市公司。其中有11家企业是“中国企业500强”。著名的全国第一村华西村也属于江阴。

2016年,江阴国民生产总值高达3083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8万元,按汇率折算达到2.8万美元,与韩国相当,超过了西班牙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排名榜中可以进入前30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