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快要考了,最怕主观题,怎么办?

静者心妙92


主观题,顾名思义是考察答题者主观想法的题目,但考试的主观题不是随意天马行空想什么就写什么,而是在一定专业知识基础上加上自己观点,这样的答案才能得到不错的分数。

小学教师资格证笔试包含: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综合素质的题型有: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写作三部分,后两部分就是主观题,综合素质的材料分析题一般考察的知识点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内容,要想答好此类题目,首先要熟记教师职业道德的24字箴言以及具体内容,然后结合材料分析何种做法体现了何种职业道德,做法好,好在哪,为什么好,做法不好,不好在哪,为什么不好,最后在答题时完全可以加入自己的想法,能够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即可;写作题是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写作文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没有什么难度,但是教师资格证考试里的写作文其实是要表达一种教育思想、观点或者看法,没有一定的章法,但是在考场上高压环境下,四五十分钟写一篇一千字左右的文章还是会比较有难度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思路来,可以着重写其中一个方面,其他方面简单阐述,也可以相互兼顾,条理清晰,思路分明,每段都可以按照总分的方式来,千余字的作文这样一分解,就比较容易写出来。

曾经听一个非师范毕业、零基础的考生说,他在复习综合素质时,只背了教师职业道德以及每个职业道德下面的一段话,在网上找了三篇教育类的作文看了看,所花费时间不足半天,此门考试就通过了,可见综合素质并不多难,也有人说只要三观正,就没有问题,因此,在综合素质的复习上不必浪费太多时间,抓住重点即可。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题型有: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四个部分,后三部分均为主观题。说起辨析题,大家都能够回想起来以前政治考试会有的题型,给一句话进行辨析,所谓辨析就是辨是非加分析,这类题目的答题方法首先是判断对错,即题目的说法正确与否,然后分析为什么对或者为什么错,在分析原因时可以按照原理、解析的逻辑来答,最后就是总结,一句话概括;简答题多为固定知识点,分条分点,这类题目没有特效方法,就是理解记忆,理解不了就背下来,考试时候能想起来多少就写多少,有的语句想不起来或者记得不准确,就按照自己的话答;论述题跟综合素质的材料分析题属于一个类型,答题方法类似,原理结合材料加自己观点分析,但是考察的知识点不同,多为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科目二是教师资格证笔试复试的重点和难点,需要系统的学习,但是大多数人看到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字就没什么兴趣了,在这里分享一个我的复习方法,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但是真的很好用,只集中学了一周,考试就通过了。首先找一个刷题软件,一起考教师就很不错,刷题是打卡升级的模式,通关很有成就感,最主要的是免费,免费,免费,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当然也有其他的软件,根据自己的习惯来进行选择吧,要求只有一个,题目解析够详细,然后只做选择题,不管做的对错,解析部分都要认真多看几遍,感觉哪个可能出主观题,就立刻收藏下来,背熟,这样做的好处是选择题复习结束,主观题也掌握的差不多了,反复的刷选择题,反复的看解析,一遍又一遍,记忆在脑海里加深。我的复习习惯是越是到了考试前,效率越高,记忆力越强,所以集中一周的时间就拿下了这一门考试。

最后,如果在考场上遇到没有复习到的主观题,有以下几种方法来弥补:

1、看前面选择题里有没有涉及到的原理和知识点,有时候会在选择题的题目内容或者选项里找到一两点相关的;

2、实在想不起来的题目,按照自己的理解答,观点正确不偏离轨道,言之有理,自圆其说,也能得到一些分数;

3、没有一点头绪的题目,就搜刮脑子里的内容,只要相关的,哪怕是一点点,也要往上写,不能留空白,万一蒙对一两条呢。

教师资格证考试并不难,只要稍微用点心思复习,都能一次通过,加油!


清络饮


我是一次性通过笔试的。科目一72分,科目二82分。我给你一些干货。

首先,教育学和心理学不要怕。一般人觉得科目二知识点多,背的记得太多一定过不了。错!科目二一般比科目一好过。虽然主观题有很多还有问答题,判断题,材料分析题。但是我告诉你一些妙招。1、选择题里面暗藏后面分析题答案,不要不相信前面选择题的选项里面就有分析题的答题要点,我考试的时候就碰到这种情况。选择题考了德育原则的几个选项,结果最后一道材料分析题也考了一问德育原则。2、找模板,网上有不少教育学、心理学的模板。打印出来每天背一条,日积月累。因为科目一科目二其实是从题库里面抽题,所以抽到原题的概率特别大。所以背诵模板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3、考试一张纸,答案全靠编,别不信。科目二很多题目即使你想不起来,你就当小作文来写。什么德育原则,什么为人师表,啥话好听都写上去。记住不会写的也没有关系。你写了就会有分,有事情瞎猫碰上死耗子。这种概率也大。总之历年教资笔试中科目二通过率大于科目一。

其次,科目一其实是挂科率很大的一门。因为作文比重特别大。而且很多人轻视作文认为写篇作文没啥了不起。殊不知,科目一的作文与我们在中学阶段的命题作文不一样。这里我推荐卢姨的魔法作文。我就是应用里面的五步作文顺利通过科目一而且是72分险过。至于材料分析题每年考察的知识点无非是三观,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背背模板。切记科目一最容易拉分的是作文。

总之,通过我介绍的方法我相信你过主观题没有问题。如果还觉得有问题可以听听网课,比如有道精品课里面的。最后祝福你顺利通过教资笔试。








武汉情智化学老师


本人教师资格证备考一个月,笔试面试一次性考过。教师资格证考试没有标准教材,只有考试大纲,所以面对主观题,得分标准不是和标准答案对比,而是八个字,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所以教师资格证复习的时候要有体系,很多问题的答案是可以通用的,比如教师职业道德和三观,很多主观题中都可以用,所以,遇到主观题不要慌,如果实在没背过,就用自己的话讲。


新科教育印老师


面对教师资格证考试,除了自己的努力,有个好的复习方法也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资格证考试,题型有单选、辨析、简答和材料分析题。其中,辨析、简答和材料题,属于主观题部分。有主观题的考试,普遍都会觉得难一点,这个正常。因为客观题考查的是“再认”的能力,主观题考查的是“再现”的能力。

那么主观题如何有针对性复习呢?给大家从以下几方面支招。

(一)形式上

1.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主观题需要写字比较多,因此,尽量要字迹工整,保证没有大段的涂黑。给评卷老师良好第一印象。

2.尽量列点、分段

在回答主观题时,列点答题比较重要。如果写很长一大段文字,评卷老师是没办法一眼看出重点的。因此,列点,比如“第一、第二、第三……”这样。

3.尽量做到“总-分-总”

形式上来讲,简答题,直接回答论点即可。论述题基本上按照“总-分-总”的格式答题,比较规范。开头,简要陈述一下题目,中间分段、列点陈述“核心观点”,最后,综上所述,作为总结。材料题,需要结合材料进行展开阐述。

(二)内容上

虽然答题形式上要注意整洁,但内容才是王道,内容回答的完全不对,也是白费力气。

1.贴合题意的内容写在最前面

在内容上,要把核心观点,写在最前面,这样评卷人一眼看到最重要的内容。

2.通过题目,现场发挥拓展

主观题,很多小伙伴担心没有话写。这个需要自身拓展,由题目出发展开,或由核心观点展开。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样的模式展开论述,保证无论什么题目,都能有话写。

3.实在没把握的题,尽量写多一点

对于个别题目,可能没复习到位,导致无法链接到相关知识点。这样的题目,别慌张,现场发挥。尽量把你认为沾边的、可能对的,多写一点。以“列点”的形式,逐条地写上去。没准,某一条就撞对了。

(三)备考策略

1.背一背高频主观题

无论是复习资格证,还是教师招聘的内容,大家都可以背一背高频的主观题。

比如,下面这些主观题,大家要熟悉:

①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②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什么?

③教师的职业素养有哪些?

④如何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⑤教学过程的规律是什么?

⑥备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⑦教学原则主要有哪些?

⑧德育的一般规律表现在哪些方面?

⑨德育的疏导原则基本要求是什么?

⑩班主任如何组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2.归纳总结答题技巧

大家在记忆主观题的时候,可以采取归纳总结的办法,同一类题目归到一起,找出规律,找到技巧。一个技巧,记住好几个题目。

比如,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创造力、问题解决的能力?

这些问题,答案都有共通的部分,找到规律,把这些题目“一网打尽”。

3.查看历年真题

备考中,最好查看往年考了哪些题。往年的考题,也可能还会继续再考。通过了解往年考题,把握出题动向。

面对主观题这块“难啃的骨头”,不要怕,找对方法,一样可以拿下。


树洞里的帅老师


教师资格证的考试主观题还是最很重要的。客观题你选ABCD的。答案给你了,你认为哪个对你就选哪个,对学生还行。以后你当老师这些答案你要给讲出来,要脱稿讲出来,也就是要背出来。

所以这些主观题就是你当老师之前,必备的基础。

背吧,一道题一道题的背,念也行,多念,早三遍午三遍晚三遍的念,念熟第一道题再念第二道题,同时复习第一道题念一两遍就行。

没办法,只能背,念。也没多少题。不知道现在以前我们考的时候,客观题不是很多。

希望对你有帮助。


Xin神英语


多找规律,也是有可以背的。总结总结,通过刷题知道考什么,就抓紧背,模拟题很有用,年份远一点的真题也很有用。祝你顺利


浪迹人海


勇敢不是不害怕,是怕还继续前进。

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事情上,让其他影响你的让路。


乐高小夏老师


上半年怕是要取消了吧


多么痛的领悟哦YE


主观题较多,要掌握答题技巧


感恩心田


不是延期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